為什麼很多夫妻有孩子之後,夫妻感情變的很淡?

江之南15


很多夫妻錯誤地把孩子當成家庭的核心,生活的一切內容,這種做法會極大地傷害夫妻間的感情。

很多人會說,我生了孩子以後,就是xx爸爸,xx媽媽了,和另一半就是合作關係,沒有了戀愛的激情。這種想法真的是極其錯誤的。家庭生活的一切基礎都要以夫妻關係為前提,因為夫妻不是血親,所以關係更加脆弱,更需要呵護。一個健康的家庭一定有一對情感穩定、彼此忠誠的夫妻,他們相互尊重、彼此相愛,這樣的感情會給孩子和周圍的家人很好的示範和影響。

有一些人生了孩子以後很忙,感覺和丈夫之間感情就變淡了,之後丈夫出軌,就把錯怪在孩子身上,覺得是孩子分走了自己的精力,這也是很錯誤的想法。女人一定要把人生的優先級制定清楚,最優先的永遠是自己,其次是丈夫,最後才是孩子和其他人,很多人按照錯誤的方式排序,就會始終過不好這一生。


陳諾


我的觀察,有了孩子之後,夫妻關係之中的2個重要轉折點及關係變差的原因主要體現在:

第一、孩子出生到5歲左右,這個時候,夫妻關係的挑戰主要體現在:從互相以對方為重心到以孩子為重心的轉變,這個階段尤以妻子一方轉變最大。女性似乎天生就具有一種他人主導式的心理和行為模式。關於這點,我們可以觀察到的一個有意思的現象:結婚後的女人聚在一起,聊天的模式很多時候呈現為:沒有孩子的時候談老公;有了孩子的時候話題基本都是孩子。另外,這個階段,關注重心轉移,再加上有了孩子之後生活的瑣碎和忙碌:孩子吃喝拉撒睡,生病感冒發燒等等,會磨蝕掉女性的一大部分耐心,這種情況下,如果男方一方依舊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話,那麼,這種有孩子之前可以接受的言行現在會變得格外刺眼和不能容忍。



第二、孩子從上小學到上大學之間,這個時候,夫妻關係的挑戰主要體現在對孩子教育觀的差異和割裂方面。在急功近利的教育市場中,疲憊不堪的孩子背後,往往站著一對疲累不堪、焦慮不已的中國父母。父母對孩子的愛與耐心常常會受到競爭異常殘酷的中國教育的嚴苛考驗。一方面是帶領孩子搶跑、重壓式教育,不進則退;一方面是虎媽狼爸模式下的諸多矛盾和不捨。這種焦慮和複雜的感覺和心情無法傳導到孩子身上,只能向夫妻中的另外一方傳導,自然容易導致夫妻關係的惡化。另外,這個階段更需要中國父母一方的長時間和很大精力投入,自然容易導致對另外一方的忽略和漠視。而且,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夫妻的教育理念的分歧也是夫妻矛盾的一個深刻根源。

基於以上,孩子導致夫妻關係變淡自然也就不難理解了。


孫衛華


通常來說,在生活中我們確實是容易發現這種的現象:不管夫妻感情多好,生完孩子後的第一年裡,爭吵的次數都會增加。

其實不是夫妻的感情真的變淡了,而是夫妻之間交流、獨處的時間變少了,就會倆人容易產生矛盾爭吵。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夫妻把注意力過多地放到了孩子身上。

家裡添了小寶寶,昔日愜意的二人生活,一下變成了熱鬧的三口之家。小小的嬰兒十分圓潤可愛,初為人父人母,都會不自覺地把精力投放到孩子身上。比如,原來下了班後,倆人會擁抱一下什麼的,有了孩子後基本第一反應都是去抱孩子,誰還會去注意另一半的心情?

時間久了,倆人都會感受到一種被忽視感,也就更容易產生矛盾。

二、雞毛蒜皮的小事沖淡了二人世界的浪漫

有了孩子後,孩子的吃喝拉撒睡,都變成家庭裡的頭等大事。尤其是孩子不舒服的時候,家裡的大人更是急躁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在這樣焦躁的心情中,誰還有好脾氣去跟另一半好好說話呢?常常一開口就充滿了火藥味,自然也就避免不了爭吵了。

三、與老人一起生活,夫妻不便於有親密舉動

生了寶寶後,一般媽媽過完產假就要上班了。這個時候,家裡的老人就會來幫忙帶孩子。

雖然有人幫忙帶孩子是件很幸福的事兒,但是老人思想傳統,見不慣年輕人親親我我的行為。所以很多夫妻在長輩面前都是規規矩矩的,別說親一下了,就是拉一下手,都會覺得很不好意思。

生活充斥著孩子的哭鬧、雞毛蒜皮的小事,夫妻二人也沒了獨處時間,自然而然就會出現一種“感情變淡”的假象。

其實,這是每個家庭必經的過程。兩個人多交流溝通,互相理解、換位思考,很快就能度過手忙腳亂的時期,恢復到甜蜜的婚姻生活中。

書緣作者:淡淡翠 兩把刷子寫作特訓營學員


書緣眾籌網


(原創)孩子,是兩人愛情的結晶,對於一個家庭更是意義非凡。二人世界演變為三口之家,角色的轉變,是驚喜伴隨著危機,夫妻之間關係緊張,矛盾不斷。這是為什麼呢?


1:分床,分房

小孩子沒有約束能力,晚上基本上都會哭哭鬧鬧,根本就不能讓大人好好睡覺。很多寶媽都會主動提出和老公分床或分房睡。為了能夠讓丈夫好好休息,第二天有精神上班。看似是體諒之舉,卻給兩人的感情埋下了禍根。孩子兩歲前是最粘人的也是寶媽最忙的階段。以前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丈夫身上,現在有了孩子反倒忽略了男人的存在,更無法顧及男人的感受。兩人長時間的冷淡和缺乏溝通,再好的感情也會變淡。


2:性生活不和諧

性是愛的晴雨表,愛是性的指南針。性是潤滑劑,愛是發動機。妻子懷孕期間生理上無法滿足的丈夫,女人生完孩子後,男人想尋求一絲彌補。但是男人不懂得女性哺乳時分泌的激素和性愛的激素分泌相差無幾,女人並未感覺缺失,但男人正值壯年,又憋了一段時間,自然要求迫切。但女人以太累或者太困為由拒絕要求。還有一種情況,女人為了不吵醒孩子,要求速戰速決或者像案板上的肉一動不動,搞得男人性趣全無。心生不快,在所難免。


3:忽視了男人的存在

大多數女人都會犯一個錯誤,就是孩子出生以後,就成了她的全部,孩子就是家庭的中心,對於丈夫基本上就是各種忽視。眼裡全是孩子,基本與男人無關。剛做母親的女人會付出全部的愛去照顧孩子,甚至為了孩子可以失去自我,就會出現顧此失彼的現象。所以,男人也要多多理解,畢竟孩子不是妻子一個人的。

4:男人重在參與,孩子全靠女人自己

男主外女主內的思想已經延續幾千年,早已根深蒂固。有了孩子以後,男人的生活根本就沒有任何變化。只是偶爾參與一下“父親”的職責。而女人經常衣不解帶,不分晝夜的照顧寶寶的所有。困了累了的女人難免嘮叨幾句,排解自己心中的壓力。時間長了,男人還是無動於衷,爭吵自然難免,吵得多了,感情自然也會變得淡了。


5:支出增加,彼此抱怨

沒有孩子以前,夫妻兩人一起賺錢養家,除去正常開支外,可能還很富餘。有了孩子以後,女人辭去工作專心照料孩子,家庭收入減少,開銷更是入不敷出,夫妻感情再好,在經濟壓力下,也會因為柴米油鹽的問題吵架。女人獨自帶娃身心疲憊,感受不到男人的關心和在乎,而男人工作一整天,因為生活壓力而四處奔波,感受不到妻子的體貼和理解,彼此抱怨,爭吵再次升級,感情也越來越淡。

孩子不是夫妻之間爭吵的“擋箭牌”,更不是夫妻感情變淡的罪魁禍首。夫妻之間溝通為先,只有耐心的交流彼此真正理解對方的不易,付出行動支持幫助對方,才是化解危機的最佳方法。


藥行天下7


夫妻有孩子之後,感情變淡,這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呢?下面我做幾分點分析:

第一,夫妻親密度因為有了寶寶而大大減少。自打寶寶出生後,身為寶寶媽媽的妻子,出於母愛的本能,會把絕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寶寶身上,丈夫會有一種被冷落的感覺,這種失落感會逐日增加,特別是一些缺乏責任感的男人,不良情緒會逐漸暴露出來。要麼嫌照顧寶寶麻煩,要麼嫌老婆生了寶寶之後情緒變壞。

第二,妻子產後憂鬱現象常被丈夫忽視。由於女性產後孕激素、雌激素迅速下降,再缺少必要的社會心理支持,如老公不在家,或者不照顧孩子,與婆婆的關係緊張等,會給產婦帶來生理和心理的極大刺激。因此容易出現沒有胃口,情緒不穩定,總是愛發脾氣等現象。如果老公不重視妻子產後的身心健康,很容易導致夫妻感情出問題。

第三,夫妻性生活減少而導致丈夫的不滿。本來妻子在寶寶出生後,因為身心疲憊而情緒變的起伏不定,對老公不滿情況不斷增加,因此,妻子在夫妻性生活方面會不感興趣,這會導致丈夫對妻子的不滿情緒。我們都清楚性生活是維繫夫妻感情的重要紐帶,一旦這條紐帶出了問題,反而加劇了彼此間互不信任的現象,夫妻感情會淡化。

第四,丈夫對妻子不滿情緒增加後,會使感情外移。很多男人因為妻子產後性格大變,再加上把更多精力放在照料寶寶身上,錯誤地認為妻子不愛自己了,在家庭矛盾不斷的情況下會出現感情外移的現象。當一個男人把感情不傾注在妻子和孩子身上時,很容易在外面拈花惹草,這為以後夫妻關係破裂就埋下了伏筆。

基於以上幾點原因,希望年輕夫婦在準備要孩子之前,必須要把很多後果考慮清楚,絕不能在沒既沒有經驗,又缺乏家庭責任感的情況下,貿然就要孩子。夫妻之間走到一起不容易,相愛相守更不容易。只要有充足的心理準備,在妻子懷孕和哺乳期間,丈夫多付出愛與責任,儘可能理解妻子的心理變化,幫助妻子分擔,多用心呵護她,就能度過一段“艱難”的日子。


韓國成老師


為什麼很多夫妻有孩子之後,夫妻感情變的很淡?
簡而言之,就是身心疲倦了,累了,在管理好孩子和工作之後就想獨處休息一下了,也談不上感情變談了吧,就是“忽然想不起來要把對方放在重點位置了”。

首先,生孩子之前,二人世界無人打擾,可以激情也可以溫情,可以甜蜜浪漫,也可以賭氣自顧自不理對方,小吵小鬧亦是一番情趣。

是啊,從情侶轉入婚姻生活,脫離了父母管束的大家,有了可以自我掌控自我放縱的小家,突然有一種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的快樂了啊,小夫妻生活自在又開心,下班後倆人想幹嗎就幹嗎,在無特殊情況下,倆人感情會持續升溫。然後,歷史經驗我們,要生娃了,又要改變了。


其次,生孩子之後,二人世界突變為三人世界,甚至是四人五人世界,嗯那,這不是還要加上某一方的老人來加入生活圈子幫忙帶孩子嘛,夫妻感情在生活的消磨下,不知不覺地位下降了。

集天使與惡魔為一體的小寶貝,漏洞百出的新手爸媽,自以為很有帶娃經驗但事實上真的有隔代教育盲點的老人,這三者突然要整天整夜的待在一起了!呵,寶寶一歲前,真的,家裡經常雞飛狗跳的,那段時間我就天天在經歷這樣的鬱悶,還好還好,我屬於喜歡學習和自我排遣一類的媽媽,沒有得抑鬱症,緩過來了。

但是,夫妻感情,真的,那些日子我都忘了老公的角色定位了!每次喊老公都是:寶寶要換尿不溼了!你趕緊熱個奶呀,寶寶餓了!啊,寶寶身體怎麼了,有一個紅點!。。。。。。現在想想老公也是夠慘的,每天白天要上班,晚上下班回來就在伺候寶寶了,當然了,我也在伺候寶寶,從每2小時親喂一次奶,到奶漲,沒日沒夜都要2小吸掉一次奶,真的是好久不知道什麼叫好好睡一覺。。。。。。咳,重點來了,那一年,我們是禁慾了,我是根本沒精神去考慮這個事,後來有一次老公突然有點想,但我拒絕了,為什麼了,因為難為情,有奶啊,奶是給寶寶吃的嘛,汗,就是真的難為情啊。

最後,我想說的是,不要太悲觀了,在適應了有孩子的日子後,夫妻感情其實也在淡淡中變得堅固(無其他外因的介入下),因為我們除了是夫妻外,我們還是盟友啊(對待雙方父母的態度上),我們還是戰友啊(對待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我們還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啊(能成為夫妻,總有相似點和吸引對方的點吧)!特別是在孩子進入幼兒園生活之後,夫妻倆需要交流和探討的教育問題會很多很多,嗯,在溝通的過程中,夫妻倆的感情會漸漸回溫的喔!


嗯,我們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啊!孩子會慢慢長大去尋找屬於他們自己的美好未來,老人也會慢慢淡出去享受屬於他們自己的晚年生活,而作為萬年修得共枕眠的夫妻,我們也會手把手一起相伴到老,偶爾吵架偶爾對戰,但這都不妨礙我們廝守到老的決心!

---------------------

更多真實的育兒體驗,歡迎點擊我的頭像,關注我的頭條號(育兒路上遇見你),漫漫育兒路,苦與樂的堅持,讓我們一起分享交流吧!


育兒路上遇見你


臨床中確實見過不少這樣的案例,一些夫妻在有孩子之前感情還不錯,但是一旦有了孩子之後,為了照顧孩子,夫妻感情慢慢變淡了,這是為什麼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待這個問題。

1、 夫妻之間,沒孩子之前,由於夫妻有二人世界,彼此性生活也還規律和諧,有激情,因此問題就掩蓋下去了一些。但是有了孩子之後,夫妻之間的性生活規律被打亂了。所有家庭矛盾產生一個爆發點。

懷胎十月,不少夫妻是避孕的,雖然孕中期可以嘿咻,但是大多數夫妻為了寶寶,幾乎會過很長一段時間的無性生活。而夫妻之間缺少了“性”這一紐帶,會變得有一些淡。此時生活中再有一些磕磕碰碰,所發揮的破壞性威力就會比過去增大不少。

而生了孩子之後的半年期,妻子的大部分精力都會被孩子佔領過去。此時,產後抑鬱問題,新手爸媽的恐慌、忙亂,祖父母或者保姆的介入,都會讓家庭矛盾升級。兩邊家庭對孩子帶養方式的不一致,可能會帶來家庭矛盾,婆媳關係也許在這個時候,有一些爭吵與不和。總之,所有的矛盾可能會在產後有一個總爆發。而夫婦之間如果缺乏心理方面的知識學習,育兒方面的充分準備,肯定會跌入到慌亂之中。沒日沒夜地照顧新生兒,焦點都轉移到孩子身上了。有的夫妻甚至孩子都上小學,或者中學了,夫妻一方還和孩子睡在一起,另一半自己睡。夫妻感情退居二線,變淡了。

2、 爸爸為了新生兒掙奶粉錢,更加努力地工作,產生工作狂現象,媽媽則成了寶寶的全天陪護,那麼性慾會下降,夫妻感情變淡。

夫妻有了孩子之後,角色有了一個升級和變化,升級成了奶爸奶媽,不是那麼輕鬆的。作為媽媽,要很好地帶孩子,暫時放下自己過去“公主”般的身價和待遇,給孩子餵奶(犧牲身材),換尿布(不怕髒亂),洗澡換衣服(變身成保姆),帶孩子出去玩(成了貼身陪玩),又得帶孩子參加親子班、水療等(報班狂),漸漸變得有點沒有了自己,只有孩子。而爸爸呢?爸爸會更加忙碌,過去掙錢也就養兩個人,現在是三個人,甚至四個人(比如二胎爸爸),爸爸不斷接工作,成了工作狂。忙完回到家,妻子孩子都睡了,自己也累得像狗,夫妻關係根本無心經營,因此,感情變淡是勢必的事情。

3、 夫妻之間本來就有一些情感問題,有了孩子之後,觸發這些情感問題更加尖銳了。

有孩子之前,夫妻之間擁有二人世界,一些感情問題可以通過溝通、旅行、學習等途徑加以解決消化。而孩子到來之後,家庭焦點的暫時轉移,導致夫妻感情出現問題,缺乏更多溝通交流的機會。大家可能主要是圍繞孩子來轉,一般嘴上聊的也是孩子。早上面臨的第一件事是伺候孩子吃早飯,出去遛彎,中午給孩子準備吃的。下午陪孩子去遊樂場玩耍,晚上還得陪孩子直到他睡覺。能留給夫妻的時間少之又少。有的孩子比較鬧騰,不自己在小床上好好睡,還嚷嚷著睡父母的大床,父母好不容易晚上有點親密時光,還得被哄孩子睡覺佔領。哄完孩子讓他自己睡好,可能已經是凌晨了,夫妻之間還有心思“甜蜜”嗎?


有的夫妻可以查漏補缺地照樣每週週末親密一到兩次,但有些夫妻(可能是雙職工家庭),夫妻到了週末已經被帶孩子和上班折磨得累極了,週末主要都在補覺,想“愛愛”卻沒力氣啊,本來打算第二天早上親熱,但如果孩子醒了呢?又得帶孩子。因此,彼此性不滿足,矛盾可能就會擴大,一點點彼此的問題,都會讓雙方感到非常不滿,因此吵架的時間就多了,情感問題變得反而尖銳了。

同時,在教育孩子的方式方面,夫妻之間如果難以統一,總是產生分歧,家裡就會更是充斥著爭吵,夫妻感情不變淡才怪呢。


解決問題的根本,還是,夫妻關係要高於親子關係,不論孩子多麼重要,都重要不過夫妻關係。總得抽出時間來照顧雙方的感情,來愛好對方。每週規律的親熱做愛,每天的親吻擁抱,隨時的溝通交心,常常的彼此服務行為,紀念日精心的安排和禮物,偶爾的一起約會,在教育孩子方式上協調一致都不可少。讓孩子成為夫妻感情的潤滑劑,而不是阻礙和煩人的“小三兒”。

如果你有自我成長、婚戀情感、人際關係等方面的問題和疑惑,請關注肖震宇的科學小屋頭條號,我們提供心理諮詢服務(包括面詢和遠程諮詢等不同形式)。歡迎留言,以及後臺私信給我們,很高興為您進行心理諮詢方面的服務,助您獲得自我人格方面的繼續成長。、

我們的心理諮詢團隊,資深以及專家級諮詢師都是中科院心理所簽約心理諮詢師,臨床從業經驗8年以上,個案諮詢3000小時以上,接受督導和個人體驗500小時以上。擔任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情感嘉賓,《父母必讀》《心探索》《時尚健康》雜誌資深撰稿人,出版著作《他的前女友》《婚戀自愈力:做強磁場的魅力愛人》等。


肖震宇的科學小屋


每一個孩子都是天使,但是在孩子降生後,有些家庭非旦未能幸福美滿,夫妻間反而常起爭執,甚至感情變淡。這是怎麼回事呢?

有書君認為不外乎有這麼幾點原因。

第一,孩子性別引發矛盾

孩子的性別能在一個家庭引起極大的波瀾,有的家庭喜歡男孩,卻生了女孩。

有的家庭喜歡女孩,卻生了雙胞胎男孩。是不是有夠鬱悶的?

夫妻對""孩子性別""的願望破滅,導致的整個家庭、包括夫妻的心情都萎靡不振。

甚至孩子的性別還能引起婆媳的矛盾、丈母孃與女婿的矛盾,進而引發夫妻間的對峙關係。

從一開始就矛盾重重的家庭,若不能及時調和,家庭戰越往後越有愈演愈烈之勢。

第二,關注點轉移到孩子身上

隨著孩子的降生,丈夫忙著打拼賺奶粉錢,妻子忙著照顧孩子灰頭土臉,夫妻倆都有各自的工作,各自的職責。

因此除了工作,夫妻倆就只有孩子,再無其他。

結婚前常去的電影院、KTV、遊樂園、酒吧,一個都不能去。

夫妻倆連單獨相處的時間都沒有,沒有時間膩歪,更是毫無互動可言,最後自然彼此疏遠,感情變淡。

第三,孩子教育問題各執一詞

在最最合拍的夫妻身上也會出現,為孩子教育問題爭得面紅耳赤的情況。

即便夫妻三觀契合,也不代表教育理念契合。

想一想,夫妻倆人,一個覺得教育孩子要狠一點,不要心軟,不要事事由著孩子的性子,會慣壞的。

而另一個人呢,又認為孩子年紀還小,有事就慢慢說就好了,不要對孩子那麼兇,孩子長大就懂了。這儼然是兩種教育觀念。

這源於妻子和丈夫的家庭環境不同,所受到的教育也不同。

但是無一例外都覺得自己家的教育方法最為正確。也正是如此,夫妻倆在孩子教育問題永遠爭執不休,而孩子教育也成為了最易引發夫妻爭吵的導火索。

夫妻經常有爭吵,自然感情就淡了。

第四,夫妻性格強勢,沒人願意低頭。

夫妻間偶爾爭吵是正常的,因為孩子的各種原因爭執也是正常的,不正常的是夫妻雙方的相處之道——在爭吵對峙的狀況下,沒人願意低頭認錯。

這類男強女強組合的家庭,兩個人可以為任何一件小事爭吵不休,更有一種""不能讓對方向我低頭""決不罷休之勢。可惜這樣的強勢,非旦不能讓對方服軟,反而更容易把對方越推越遠。

最後,有書君認為,夫妻是在感情基礎上結的婚,也是在你情我願的情況下生了孩子,不管是顧忌孩子的性別或者是關注孩子教育問題上,夫妻倆都應該本著解決態度而非爭個輸贏。

在夫妻爭吵時,多站在對方角度想一想,也許小小的改變,能夠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哦!快來試試看吧!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我問很多有孩子的夫妻“你們平常聊什麼?”,十有八九都會回答“聊孩子啊,還聊什麼?”

孩子睡了嗎?孩子吃了嗎?孩子作業寫了嗎?孩子輔導班上嗎?送孩子去爺爺奶奶家嗎?週末陪孩子玩嗎?

這些對話熟悉吧?幾乎發生在每一個家庭中,離了孩子,夫妻倆話都說不了兩句;離了孩子,都不知道怎麼相處。

所以有句話說:做了母之後,都不會做夫妻了。



有了孩子這牢固的紐帶,還瞎折騰什麼?都老夫老妻了,屁股一撅就知道放什麼屁,彼此就疏於溝通互動、疏於照顧兩人的感情、疏於經營婚姻,全圍繞著孩子打轉,忽略著忽略著婚姻就淡了,人也就散了。

經常聽到一些人說“要不是為了孩子,我早就跟你離婚了”,不離婚是為了孩子,那孩子夾在貌合神離的父母之間,又怎麼好過呢?

婚姻生活這玩意兒,過的人都知道,養家餬口照顧孩子贍養老人,日復一日,瑣碎又平淡,新鮮感逐漸被磨滅,就太需要夫妻倆偶爾有自己的時間空間,來放空來溝通。

夫妻和美恩愛,家才會溫暖有愛,孩子自然也成長得更健康。


甜甜圈伐木累


性心理諮詢導語】性愛和感情同是婚姻的基礎,而性愛更為原始些,是凝結夫妻關係基本的本能。婚姻中,得到性的滿足是一個人的基本的權利和享受,而且性愛的滿足也是使夫妻感情加深、延續的極為重要的因素,反之,如果連起碼的性愛都不能得到滿足的話,夫妻感情一定會受到影響,甚至可能導致婚姻破裂。

【性心理諮詢案例】:

我和妻子都是普通的打工族,因為工作的原因,從相識至今都是分居廣州、東莞兩地,一般每個月見兩次面,感情一直都很好。

愛人身材比較嬌小,比較能忍,身體也沒生過什麼大病,但在性生活方面一直都非常非常非常的被動。婚前我還沒覺得有什麼,認為是農村出來的女子比較傳統罷了。

結婚兩個月,懷孕了,因為寶寶比較重,就剖腹產,生寶寶後身體非常虛弱,在醫院躺了一個月才能回家。我因為要工作返回了廣州,愛人坐月子交由她父母照顧,我沒能在她身邊陪著,一直心懷內疚。她有時候生氣,也會說起這事情,常常說我不在乎她、不關心我。其實,我挺內疚的,也很想多陪她,但現實不允許。

聽說女人生了小孩之後感情重心都會轉移,我愛人也不例外。有了寶寶後,愛人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寶寶的身上,我愧疚不能在她們身邊照顧,也心疼愛人的身體,一直沒往性事方面想。但慢慢的,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半年都過去了,愛人的身體早就恢復如常了,有時我僅僅想擁抱一下她,溫存一下,都會被她厭惡地推開。

反正就是很冷淡的樣子,我不知道她為什麼會這樣。有的時候,覺得她辛苦,想心疼一下她,還是被她推開。哎,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跟她相處了,被自己最在乎的人一次次拒絕、討厭的滋味,真是生不如死。

我也試過跟她認真談談,她就不高興,會埋怨我平時不關心寶寶,總是想著那些東西(指性生活方面)。有的時候,她也半開玩笑地說,我已經不想那些東西(指性生活方面)啦,你下半輩子怎麼辦啊?我感覺得出她並不是在開玩笑,好像很認真的樣子,我不知道為什麼她會變成這樣?我們該怎麼辦?

我們都才三十出頭,這種沒有情感交流的婚姻能算是婚姻嗎?現在的我情緒也不好,有時候低落到了極點,有時候各種煩躁,無心工作,更不想去面對她。

我覺得我們的婚姻還沒有到要離婚的地步。在我的眼中,愛人是一位賢惠的妻子,是父母眼中的好媳婦,何況寶寶這麼小,我們不可能鬧離婚。但難道我們要一直這樣過下去嗎?有時苦惱得想撞牆,我該怎麼辦呢?

性心理諮詢師解讀】:

性愛的事情很難為外人道,唯有在一個安全、隱私的環境中我們才敢於說出自己內心的痛苦和困惑。生完孩子之後,妻子為何變得如此冷淡,這其中有著怎樣的緣由了?這是丈夫的疑惑,也是我們的疑惑。

一般來說,夫妻性生活不和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傳統性功能對夫妻生活的影響

2.對性與婚姻關係缺乏正確的認識

3.錯誤的性心理因素

4.感情衝突帶來的影響

通過丈夫對他們婚姻問題的敘述,我們可以推測,這位妻子不願意性生活,生理原因的可能性會小一些,更多的是心理原因,是缺乏性知識?是對伴侶不滿?是性懲罰?還是性壓抑?原因有多種可能,需要專業的心理諮詢分析。

另外,雖然丈夫沒有說,但隱約可以感受到妻子在這段婚姻中的失落。很多時候,女人一旦覺得你不懂她、不關心她、不在乎她,對你失望了,她就不願意再跟你更多的情感交流。女人希望她不說,男人就能懂,尤其是不善表達的女性。然而,這對男人又是一個挑戰,不是每一個男人都是心理諮詢師,都是那麼懂你的,能夠按照你想要的方式去與你互動。在這段婚姻關係中,丈夫也很困惑,他也渴望情感的交流,但又不知道妻子心中的所感所想,想用自己的方式打開溝通的大門,誰知妻子更加關閉心門。

妻子為何關閉心門,這又是值得丈夫去思考的。遇到問題,有時候我們會盲目的行動,但因為沒有找到真正的原因,盲目的行動反而更加傷害了夫妻關係,這樣對婚姻就是一個更大的破壞了。並且這是當事人沒有意識到的。所以,遇到婚姻問題,先要學會反思,分析導致問題出現的原因,有針對性的去解決。詳情請諮詢廣州聽說吧心理諮詢,心理諮詢師在瞭解真實詳細的情況,會給予針對性的指導方案,幫您解決婚姻困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