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對快要娶進門的兒媳說:結婚後,你得和我分開住


婆婆對快要娶進門的兒媳說:結婚後,你得和我分開住

婆婆和兒媳婦其實是相伴而行的人,誰也不必為難誰。

01

在婚姻關係中,婆媳矛盾是一條繞不過去的必經之路。婆婆跟兒媳婦在這個世界上本來就是素不相識的陌生人,因為愛情,而變成了一家人。

本來是緣分使然,若是處理不當,反而會變成婚姻裡一種巨大的隱患。

餘珊的兒子很快就要結婚了,作為婆婆,也作為從兒媳婦熬過來的人,餘珊在一次飯後,對即將進門的兒媳婦蘇韻說:“結婚後,你們和我要分開生活。”

之後,她便與兒子和未來兒媳,好好表達了一下自己內心的想法和感受:

我年紀也大了,看到沈卓跟你結婚成家,我心裡也感到很欣慰,以後,我們就是一家人了。

但是,同住一個屋簷下,難免會產生很多的矛盾,所以,我考慮再三,決定跟你們分開生活。

婆婆對快要娶進門的兒媳說:結婚後,你得和我分開住

02

婆媳分開生活,是為了更好地建立感情。

孩子,媽不是一個“老古板”,你愛著沈卓,願意跟他建立一個屬於你們的小家,我是真心感到高興,也會將你當成一家人對待。

但是,我對你而言,是很陌生的。之前,我並沒有和你建立過感情,相當於兩個陌生的人。

兩個陌生人在一起生活,需要磨合的地方有很多,分開生活,彼此更有空間,更能尊重彼此的生活方式。

我只有沈卓這一個孩子,從小到大他一直是我心裡的牽掛,但是愛孩子就更加要他學會獨立,讓他有自己的空間和生活。

因為,母親不可能跟孩子生活一輩子,真正相互幫助,相互扶持的,最終還是夫妻。

以後我們分開生活,彼此也不會相互干涉,你們年輕人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你們生活節奏快,也容易接受新事物,所以你們儘可以去過你們想要的生活,不要遷就我們。

我跟老伴沒事就養養花草,或者是去公園裡鍛鍊身體,總有我們老年人的休閒生活方式,也不需要你們太過操心。

即使是再親密的家人,也需要有自己的空間,我們不在一起生活,也並不表示感情淡漠,相反,是為了更好的建立感情。

婆婆對快要娶進門的兒媳說:結婚後,你得和我分開住

03

幫你帶孩子是情分,不幫你帶孩子是本分。

結婚後,如果你們生了孩子,需要幫忙時儘管開口,我們會幫著帶。

但是,不要否認我們的付出,嫌棄我們沒有帶好孩子。帶孩子,我會盡心盡力,但不一定可以讓你滿意。兩代人之間的育兒方式和觀念不一樣,難免會有摩擦。

我的老鄰居李嬸因為沒有幫她兒媳婦帶孩子,兒媳婦每天都在外面說婆婆的不是,抱怨婆婆偷懶,家裡每天都雞飛狗跳的。

李嬸的兒媳婦還放下狠話,說:“你現在不幫我帶孩子,以後你老了,可別怪我們不養你!”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年輕人便養成了一種習慣,只生不養。好像養孩子就是老人的事。其實,這根本就是本末倒置。

父母有撫養子女的義務,卻沒有撫養孫兒的義務。

有的婆婆確實很貼心,也很懂得體諒兒媳婦的難處,所以將撫養孩子的事情包攬了下來,但是,帶孩子並不是婆婆的義務,只是作為家人,不願辜負這情分罷了。

我不會包攬帶孩子所有的責任,我只會幫著照顧,孩子的教育最終還是落在父母的身上,你們需要學習成為一個好父親和好母親,這是你們的責任。

婆婆對快要娶進門的兒媳說:結婚後,你得和我分開住

04

請多磨練我兒子,男人更需要承擔家庭責任。

沈卓在生活上比較依賴我,所以我決定在你們成家之後分開生活也是希望他可以儘快地獨立。所以結婚後,你得多使喚他多做家務,多分擔家庭責任。

婆媳分開生活,作為我兒子便不會過度依賴我,而是能更好的學會承擔婚姻責任。在家裡儘管使喚我兒子多做家務。

我的一個老姐妹對自己的兒子就十分地寵溺,兒子快三十歲了,還總是依賴家裡人,不但沒有主見,還不懂得體諒父母的辛苦。

可是在結婚之後,跟自己的父母分開生活了一段時間之後,他彷彿一夜之間成長了一樣。

他在自己的家裡分擔妻子的家務,主動照顧孩子,回到父母的家裡,也是搶著幹活,經常給自己的父母買東西表孝心。

經過磨練的男人,體會到了生活的不易,對於父母的付出也會有新的認識,還會激發他對家庭的責任心。

對於男人的成長,需要女人放手不管,你作為沈卓的妻子,在生活中儘量多讓他分擔家庭的事務,讓他學會主動承擔責任,這樣,也是為了更好的穩固你們的婚姻。

婆婆對快要娶進門的兒媳說:結婚後,你得和我分開住

05

遇到困難,儘管跟我開口,父母是你堅強的後盾。

雖然說,跟你們分開生活是為了讓你們更獨立,但是父母仍舊是孩子最堅強的後盾。我們希望你們努力奮鬥,但是遇到困難,沒有解決辦法時,可以來找我們,不必硬扛。

親情是這個世界上無法割捨的感情,不管你們年紀多大,也不管你們是否做了父母,在我們心裡,你們依然還是我們的孩子。

沈卓的性格有點倔強,他在工作上,社會上,受了再多的苦也不跟父母講,他怕我們操心。

但是,你們不要忘了,我們始終是一家人,有什麼困難,我們都可以一起面對。

社會上人心複雜,也沒那麼容易交心。但是父母對子女的愛是無私的,也是不求回報的,子女的幸福才是做父母的最大安慰。

兒媳,以後這個家,就交給你了,請幸福的和我兒子生活下去。

婆婆和兒媳婦其實是相伴而行的人,婆婆走過的路,最後也會變成兒媳婦沿途的風景。

聽了婆婆說的這一番話,蘇韻對以後的婚姻生活少了許多的焦慮,她覺得婆婆說的是對的,只有保持合適的距離,才能更好的建立感情。

作為兒媳婦,懂得尊重婆婆,作為婆婆,懂得理解媳婦,這樣兩個人才能和諧的生活,不必要因為生活中的摩擦,而變得斤斤計較,傷害了彼此的感情。

把心敞開,才能收穫更多的愛,放開心懷,生活才會出現別樣的色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