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國學大師,為得到所愛拋妻棄子,追愛路上卻不停撩妹

1911年,18歲的吳宓考進了清華學堂。23歲時,吳宓由清華留美預備學校派往美國學習,在弗吉尼亞州立大學讀了一陣,第二年轉入哈佛大學文學院比較文學系,1921年拿到哈佛碩士學位後回國。可以說,25歲之前的吳宓一直在讀書,沒什麼機會戀愛。

留美的同學陳烈勳想給吳宓和自己的妹妹陳心一牽紅線,吳宓有些動心,畢竟這個歲數在當時已經老大不小了。於是,吳宓要託同學朱君毅,讓其未婚妻兼表妹毛彥文去打探女方的秉性為人。毛彥文寫信覆命,陳心一端莊大方,吳君若是想找小家碧玉略有文化的類型,那是再合適不過;若是想要女方既入得廚房,還要出得廳堂,最好能跟你詩詞唱和、狂飆英文,那是不太行的。

民國國學大師,為得到所愛拋妻棄子,追愛路上卻不停撩妹

▲吳宓

可是急於脫單的吳宓沒怎麼理會毛彥文中肯的意見,慌忙結婚了,婚後連生了三個女兒。慢慢地,吳宓覺得陳心一不能跟上自己的步伐,一點兒也不喜歡人際應酬,就喜歡宅在家陪孩子,也跟自己談不了詩詞歌賦、歐洲文學。這時,又驚聞毛彥文被朱君毅甩了,吳宓的心態發生了變化。

毛彥文也是個奇女子,原本被父親許給債主家的兒子,奈何她從小仰慕表哥朱君毅,竟然逃婚,追求婚戀自由。好事多磨,毛彥文18歲時終於得到雙方父母首肯,和表哥訂婚。可沒料到,表哥喝過洋墨水,幾年以後回國就甩臉子要退婚,說近親結婚不好,其實就是愛上了更鮮嫩多汁、更單純好掌控的女中學生。

好多人都同情毛彥文,包括吳宓,他覺得毛彥文有才華,又專一痴情,朱君毅拋棄這樣的女子實在是太可惡了。與毛彥文接觸時間一長,他的心思又變了,這女子這麼好,不如我要了吧。那陳心一和三個女兒怎麼辦?吳宓暗示過陳心一,希望她能效法娥皇、女英,被陳心一果斷拒絕,那麼只好離婚了。

雖然離婚這件事遭到很多人反對,吳宓還是義無反顧地恢復了自由身。不過他跟前妻和女兒的關係維持得還不錯,除了沒有愛情,還是有親情的,該盡的義務也都盡了。

民國國學大師,為得到所愛拋妻棄子,追愛路上卻不停撩妹

▲吳宓與陳心一

而對毛彥文,吳宓將對她的感情告訴了很多人,向朋友圈的每一個人都曬過,給學生上課的時候也把為毛彥文寫的情詩拿出來讀。可吳宓並沒有換來相應的熱情。毛彥文曾經為情所傷,一直不肯接受他的追求,在金陵女子大學英語系畢業後,便三十六計走為上,赴美國密歇根大學深造去了。

不過,吳宓並不傷心,他轟轟烈烈地追求毛彥文的同時,也暗自和其他女生眉來眼去。毛彥文去了美國,吳宓也赴歐洲深造,結識了不少外國女子後,立刻心猿意馬起來,同時還惦記華僑女學生陳仰賢—假如沒有毛彥文,有陳仰賢也是可以的。他給毛彥文寫信,讓她放棄學業,迅速趕往歐洲與自己完婚,否則便分手,毛彥文來了,吳宓又不想結婚了,改成了訂婚。因此,兩個人的這次會面不歡而散。

毛彥文對吳宓的性格非常瞭解,從未承認他們的交往是男女之間的感情。直到1935年,吳宓聽到了一個晴天霹靂的消息。37歲的毛彥文終於要嫁人了,新郎不是自己。

吳宓口口聲聲說愛人家,但前前後後搭過的妹子十個手指都數不完。雖然多數情況下是吳宓自己單相思,但他的自我感覺卻是:“你們嘴上說不要,實際上都是愛我的。”而且每次動心,都會找身邊的人傾訴和諮詢:“這個小姑娘好不好,我到底要不要和她好,她會不會和我好?”雖然說花心得坦蕩,但到底遭人譏笑,而且臉皮也還是薄的,被譏笑了,心裡還有小委屈:“你們這些人,納妾的納妾,狎妓的狎妓,有什麼資格來笑我,我是光明正大、堂堂正正地浪漫好嗎?”

毛彥文的安穩日子沒過多久,丈夫就死了。吳宓再次覺得自己還有機會,各種打聽行蹤、寫信告白,動靜鬧得非常大。毛彥文剛剛守寡,又素來了解吳宓的性格缺陷,於是,他的信一概不回,最後連吳宓的信件全交給沈從文退還。

民國國學大師,為得到所愛拋妻棄子,追愛路上卻不停撩妹

▲毛彥文

自從上回在歐洲失之交臂,毛彥文就好像是吳宓的信仰,雖然與別的女子還有瓜葛,毛彥文終究是吳宓心上的那一顆硃砂痣。1937年清華遷校之際,吳宓收拾物品時,將前妻和其他女人的信全部燒燬,獨留毛彥文的信件。

吳宓心思這麼活絡,女人主動追求的話,他會怎麼辦呢?那得看情況。有人要嫁他,他也拒絕過,但那是帶著三個孩子,有過婚史,也和別的男人同居過的中年烈性女子盧葆華。事實上盧葆華之前拒絕過吳宓一次,吳宓也拒絕過盧葆華一次,兩個人扯平了。而且說是好朋友,盧葆華跟吳宓詩歌往來,還是有小曖昧的。

假如年輕小姑娘主動的話,就不一樣了,快六十歲的吳宓還真是沒扛住。1953年,吳宓終於安定下來再婚了,和年輕的成分不太好的女學生鄒蘭芳在一起,女方主動的。但是三年的婚姻也不怎麼幸福,吳宓得無止境地補貼兩家的親戚,而鄒蘭芳有結核病,身體很不好,病情惡化後耳朵也聾了,最後還是病逝了。

那些在心裡來來去去的女子,嫁人的嫁人,死的死,散的散,最愛的毛彥文最後去了臺灣,吳宓始終也未能和她執手。

有趣,有料,有深度

作者|夏 秋

來源|《百家講壇》雜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