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例》的出台,对支部和党员的意义?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新华网,11月25日)

党支部是党组织开展工作的基本单元,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团结群众的核心,是攻坚克难的堡垒。可见,它的作用“不可小觑”,必须抓紧抓实抓牢。

《条例》的出台,让新时代的党支部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使党建工作思路更清晰,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支部工作无头绪、越忙越乱的景象。以前,很多支部书记和党务工作者对党务知识懂得不多,对党员的教育管理不上心,党员活动日等组织生活制度落实不全面,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长久下来,党建工作与业务性工作相脱节,甚至搞成了“两张皮”。殊不知,党建工作是全党的大事,是政治上的大事,党建工作搞好了,基层组织强了,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条例》把支部工作晒在了阳光下,在广大党员群众的监督中更加透明,支部书记不得不学习、推进、抓实基层支部建设。

《条例》的出台,让广大党员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自觉履行职责和义务。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党员紧跟时髦:“一切向钱看”,尤其是一些农村党员,召开党员大会支部给工钱就积极参加,不给酬劳就躲得远远,这样的党员与普通群众没有什么差别,早把入党的初心忘得一干二净。《孟子·离娄上》有这样一句话:“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有了《条例》中的条条框框,对党员来说起到了“提壶灌顶”的作用,既引导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增强自身综合素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又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向心力。

可见,《条例》的出台,划出了党支部和党员不可碰触的底线,意义重大。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向基层延伸、向每个基层党组织和每名党员覆盖,必须抓好党支部建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