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近來為什麼顯得焦慮和狂燥?

良正義


近年來,美國的整體心態確實越來越焦慮,再過幾年估計就要徹底崩了。而在這種關頭的美國是最容易鋌而走險,為了維護霸權做出一些超乎規矩的事情,必須警惕。

第一,美國的焦慮源自其經濟實力的相對衰落,這一衰落也有其歷史軌跡

美國國內經濟雖然沒有崩盤,但其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確實出現逐步下滑的趨勢。在1960年的時候,美國GDP達到5430億美元,而當時全球GDP總量為1.367萬億美元(按現價美元計算),因此當時美國的GDP佔全球GDP總量的40%之多。這一比例穩定了大約十年,到1969年,美國GDP仍然佔全球的38%左右。

從1968年到1980年左右,美國的經濟就面臨各種挑戰。比如,族裔衝突、通貨膨脹、石油禁運、汽油短缺等等,美國經濟在全球的比重逐漸下降。到1980年時,美國對全球經濟的貢獻率就降到了26%左右。里根時期,美國經濟有所回彈,GDP佔全球比率又達到了32%左右。

美國GDP佔全球比重示意圖


但到了2014年,美國GDP佔全球GDP總量的比例只有20%左右。

第二,美國面臨的挑戰是整個非西方世界崛起的挑戰

近年來,包括美歐在內的整個西方世界都出現了頹勢。源自美國的金融危機、歐洲的歐債危機、難民危機、恐怖主義、英國脫歐、特朗普當選,這些事件都衝擊了西方世界的發展與團結。相反,非西方世界欣欣向榮,七國集團成為八國集團,又拓展為二十國集團,都說明了“西方不亮東方亮”。

第三,美國缺乏應對自身衰落的辦法

美國只有兩百多年的歷史,面對所謂後發崛起挑戰的經驗十分不足。當前非西方國家的發展既不是當年的英國,也不是冷戰時的蘇聯,因此美國既沒有歷史經驗可循,也沒有現實道路可走。這一點讓美國政府、戰略界有點措手不及,因此目前的對外大戰略十分混亂、焦慮與狂躁,也就不難理解了。

以上是對這一問題的看法,歡迎評論、轉發、關注!


臨冬大俠客


美國現在為什麼看起來像得了狂躁症,因為美國現在力不從心了,對中國無計可施。

現在中美貿易戰如火如荼,可美國用盡全部解數卻發現對中國沒大用出,中國人還是滿世界旅遊,不耽誤吃也不耽誤喝,而美國要頂不住了,貿易戰是雙刃劍,即能傷人也能傷己,可美國又不能承認輸,如果美國承認輸了那就在全世界面前顏面掃地,那就會連帶著打擊美國的命根子美元,可就這麼僵持下去那就要比誰的耐力強了,可現在看來美國要頂不住了。

美國現在對中國沒有什麼好辦法,用句成語那就是老虎吃天無從下口,美國拿不出更好的辦法來對付中國,也判斷不出中國的戰略目標到底是什麼,而要任由中國這麼發展下去,中國超過美國那是指日可待,所以美國特朗普現在就像是神經質一樣,特朗普實在不想在他的任上被中國正式超越,可特朗普也想不出更好的辦法來遏制中國,現在的貿易戰對美國來說是騎虎難下,而中國不一樣,就是中國服軟那中國還是老二,而美國要服軟那就得交出第一把交椅,這賭注美國玩不起。

所以美國現在才像瘋了一樣,其實就想給自己找個臺階下。


天宇的文史情懷


各位大師,你們去過美國嗎?瞭解美國嗎?別忘了,美國也是玩戰略的高手,中國經濟在下行,國內面臨很多問題,還很棘手,美國人利用這個時機出手,是非常厲害的,美國人還有很多牌沒打,一箇中興事件還不能讓我們清醒嗎?當美國人掃清了外圍,明年我我們會更難過,但願我的想法是錯的


渴望成功的苦人


眼見中國的迅速復興(他們認為是崛起),美國不得不對中國進行全方位的遏制。就像68年前的朝鮮戰爭一模一樣,在發起這次對華貿易戰之前,美國精英層對中國整體實力的誤判,對中國人迎戰決心和毅力的誤判,使得他們自信滿滿地對華掄起了制裁大棒。但是,很不幸的是,他們遇到的對手仍然是68年前在朝鮮戰爭中遇到的同一個對手。貿易戰打著打著問題就來了:中國人還是該吃什麼吃什麼,該買什麼買什麼,該出去旅遊的則滿世界跑,貿易戰開打的前後,中國人民的生活沒有任何的不同。反觀美國國內,在貿易戰開打以後已經亂成一團了而且越來越亂。這個時候,美國的精英們才醒過來:繼續打,自己會越傷越重,停止打,美國丟掉的不光是臉面,更是美元的霸主地位。所以,焦慮和狂躁是美國人相由心生的真實反映。


儒風苑


首先要說,用焦慮和狂躁描述近來的美國,非常貼切。但要講清楚,美國為什麼會有這麼變態的臨床症狀,那就要從病因說起。


簡單地戲說,美國是一個由猶太金融家們精心設計的國家。從最初的形成,到真正的獨立,包括制度設計,猶太銀行家們從未缺席,低調的他們一直居於幕後策劃指導。

所以美國的制度,從一開始就量身定做,首先保障他們的資本利益,從美鈔的發行權到金融規則的設計,猶太財團把持至今,這也是美聯儲的老大,必是猶太人的根本原因。


他們是美國真正的無冕之王,隱形的權力核心。毫不誇張地說,美國的所有國家機器,如隨便開槍的警察、縱橫天下的無敵之師,從根本上講,最終都是服務於他們的資本。

無論從選舉制度的設計,到選舉過程的實施。表面看似環環相扣、實則是為輿論導向,刻意留下了操作空間!所以,美國的民主,是名副其實資本籠罩下的自由民主,政客無一不是資本的玩偶。

國民選舉看似有所選擇,實則財團掌握媒體,控制著整個選情的方向發展。到最後,為大家準備好兩道菜:一盤牛肉燒土豆、另一盤土豆燒牛肉。你任選一盤!這就是美國民主選舉的實質!

近些年來,由於連年對外發動戰爭,雖然喂肥了資本財團,卻也掏空了美國經濟,如今一邊維持霸權所需的龐大開支,一邊因無度揮霍留下的鉅額債務。經濟稍有風吹草動,金融危機便隨時可能像毒癮一般,不斷髮作。

其實就國家而言,美國就像染毒極深的癮君子!為了籌湊毒資滿足自身毒癮,對外已是嚇、騙、哄、敲詐齊上,無所不用其極。奈何毒癮太深,靠訛來的錢也難以為繼時,癮君子特有的焦慮與狂躁便暴露無遺了!

時間已成其最大的敵人!這些資本規則的設計者,也意識到、抓緊加快全球利益擴張的步伐,必須在自己毒發倒下之前擊倒對手!因為沒有別的選擇,債務崩盤等於國家解體,任何猶豫都會讓其陷入被動,只得放手一搏。


畫風解球


一超獨大的世界格局逐漸被打破,讓美帝顯得焦慮和狂燥。因為:

一,中國的快速崛起讓美國感到震撼和不適應。近年來,中國在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科技等全方位發展。讓美國看到超級大國(中華帝國時代)的到來。特別是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提出,讓美國感到茫然不知所措。與美帝的本國優先論形成強烈對比,讓世界各國感悟到與中國的合作前景廣闊。

二,俄羅斯的強勢迴歸,蘇聯解體以來,美帝為所欲為,發動了伊拉克戰爭,利比亞戰爭,將反美國家一一打掉,建立親美政權。為擠壓俄羅斯的戰略生存空間,又策劃敘利亞戰爭,這下觸到了俄毛的逆鱗,開始軍事介入,使美國阿拉伯之春行動受挫,又不敢直接和俄羅斯開戰,十分焦慮。

三,美國自身的影響力下滑,以前的盟友都若即若離,不在為美國馬首是瞻。讓美國十分莽然。


丁春秋5


俗話說:人逼人不會死,錢逼人就會死。美國作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外表光鮮,其實不然。只因窮兵黷武,連年征戰,早已經是國庫空虛入不敷出,靠借債度日。從欠會費5億美元被趕出聯合國的重要機構教科文組織,欠會費被趕出國際氣候協會和人權組織等,還欠聯合國鉅額會費,有被趕出聯合國的危險,和美國政府經常因為缺錢關門,可見美國現在是災難深重,危機重重。外在表現就是狂燥不安,殺心頓起,看見誰都不順眼。這一點,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們要高度警惕,有清晰的認識,有高度的警覺性。美國作為一個大國,不應該每天擺弄那幾條船來恐嚇別人,要走和平的道路,利用自己掌握的先進技術來服務世界人民,獲得國家發展的動力,放下屠刀,拿起錘子搬手,參與到一帶一路的建設上來。人算不如天算:命中若有終需有,(If life have to be have,) 命中不有莫強求。(Life havent do not want.)








歲月如歌敬民


美國的世界霸權已經走向了末路,能不焦慮和狂躁嗎?

自從美國取代英國成為世界首霸以來,美國就一直幻想成為凌駕於世界各國的超級國家,在蘇聯解體以後,美國的這個幻想突然成為現實。於是,美國開始在世界上肆無忌憚地橫行霸道,成為世界歷史上第一個霸及全球的國家。

不過,巔峰以後,隨著美國鼎盛時期的過去,美國在世界上又陷入相對衰落的境地。此外,由於美國在世界上的戰線越拉越長,越拉越光,美國為此的投入也越來越大。而相反的,反對美國的國家卻越來越多,在美國的淫威之下崛起的國家也多了起來,美元也受到諸如歐元的大力擠壓,美國的世界霸權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全面性地挑戰。

在英法稱霸的時候,美國從不用擔心美國失去霸權以後為會變成什麼樣子,因為那個時候美國還不是世界霸主。在美蘇爭霸的時候,美國也只是全力對付蘇聯就可以了。而到了現在,美國在世界上雖然擁有著獨一無二的地位,但是同時為了維護這種地位,美國又不得不對其他幾乎所有國家進行堤防和圍堵限制,然而美國越是這樣,越是等同於與全世界為敵,越是遭致一些國家的反對。

而到了這種情況,美國其實已經很難全部應對,國際事態反而在朝著美國意願相反的方向發展。而美國的世界霸權,也在這個過程中受到了衝擊,在一定程度被鬆動了。因此,疲於應對之下的美國,怎能不變得焦慮和狂躁?


蘇綻


特朗普上臺以來,美國一直表現的和前任與眾不同。這並不是什麼近來才有的事情,是一年前就這樣了。也就是說,這和特朗普的政策有直接關係,其實也和他的性格有很大關係。木叔從這兩點來分析吧!

第一,談特朗普的政策。

和奧巴馬這個“政治不粘鍋”不同,特朗普很喜歡得罪人。無論是自己的朋友還是對手,他幾乎都在上任以來的1年中得罪了。這個得罪的意思不是說他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是為了本黨和美國的整體利益,把前任的很多政策給推翻了。

在他看來,這些政策是奧巴馬“政治不粘鍋”的本性決定的,是所謂的老好人政策,但卻讓別人佔了美國的便宜,所以要修改。

這讓外界當然措手不及。因為從來沒和這樣性格的總統打過交道嘛!因此外界就會認為特朗普的美國,顯得比較魯莽、粗魯,甚至像題目說的焦慮、狂燥等。

其實這只是外界的看法,美國的民調不這麼看。最近好幾次民調都顯示,美國人對他的經濟政策支持度是最高的。沒有什麼狂躁和焦慮。如果說焦慮的話,就是對這個良好的發展預期不同。比如大部分比較樂觀,認為在未來一年,美國經濟還是會很好。也有人擔心美股漲得太高太快,可能會暴跌。

無論美國人還是外界的這種心態都是很正常的。畢竟立場不同,觀察事物的角度也不同。所以,不必要非要得出美國人焦慮或者狂躁的結論。

第二,談特朗普的性格。

很多人認為特朗普性格有缺陷,當然這不是侮辱,是從生理角度分析。比如平時的發言和動作都顯得很自大、自負。同時在一些表達上過於絕對,顯得旁若無人,有些張狂。

當然這可能和他從小被嬌生慣養,生活在一個富裕家庭裡有很大的關係。另外也與他的年齡有關。70多歲的老人了嘛,一般都喜歡聽好聽的,不喜歡別人違背自己的意願,無論美國老頭還是別的國家老頭,都是這種性格。所以可以理解。

這種愛出風頭、愛聽好話,對自己不滿意的就回懟甚至對罵的性格,如果通過他每天的twitter表現出來,就會被人認為美國最近顯得比較狂躁。畢竟他是美國總統,這個身份讓他的性格和美國密不可分。

除此之外,一些心理科的醫生甚至認為特朗普精神有些問題,當然木叔沒有證據不能隨便指責誰。或許他有或許沒有,無論如何他的表現可能與某些症狀相似,所以會被醫生們“看中”。其實只要他不耽誤美國政治,不損害別人利益,偶爾的性格缺陷甚至疾病是無傷大雅的。

因此,一句話,對特朗普當然要重視,但在分析的時候也要看到他的性格和年齡問題,綜合考慮,才不會得出錯誤的結論。


你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木春山談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