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觀音菩薩用怎樣的方式控制孫悟空師兄弟?

-Travel-


  

  取經路上,我們經常看到孫悟空找南海觀音菩薩幫忙。每次觀音菩薩都十分熱心,不辭勞苦。

  為何觀音菩薩會如此呢?

  一方面,是觀音菩薩大慈大悲,是菩薩心腸。見到唐僧師徒有難,自然會出手相助;

  另一方面,唐僧取經乃是如來佛祖下達的一個任務,觀音菩薩正是這個任務的直接負責人。

  換言之,唐僧順利到達西天,觀音菩薩則有大功;唐僧若不能來到西天,觀音菩薩則有大過。

  那麼,觀音菩薩是如何保證唐僧師徒能夠順利到達西天,完成取經重任的呢?

  除了提前做好計劃,與三界各方大佬打好招呼,妥善安排好各位仙神下界演出工作,特別重要的,就是觀音菩薩牢牢將唐僧師徒掌控在手中。

  作為一個團隊的領導,那必須對團隊有極強的掌控力。否則,下面各自為政,亂搞一氣,工作還怎麼進行?

  那麼,觀音菩薩是怎麼將唐僧師徒掌控在手中呢?

  首先,抓住主要矛盾,給孫悟空戴上緊箍咒。

  唐僧師徒四人,外帶一個白龍馬,整個團隊中,最不安定的因素就是孫悟空。孫悟空乃齊天大聖,地位高,又學得一身本領實力強,還脾氣火爆,動輒發飆。自從加入取經隊伍後,短短數天間,已經惹得師父唐僧多次哭鬧。

  為了讓唐僧安心帶隊伍,有能力約束孫悟空,觀音菩薩不惜自損形象,以欺騙的方式讓孫悟空帶上緊箍兒,讓唐僧念動緊箍咒,狠狠懲戒孫悟空。

  孫悟空被緊箍咒唸的死去活來,後來得知是觀音菩薩搗鬼,勃然大怒,揮棒就要打觀音。若非觀音菩薩能言善辯,又主動送出三片柳葉,化為三根就救命毫毛,還許諾“叫天天應,叫地地靈”,孫悟空也不會善罷甘休。

  其次,以夷制夷,利用唐僧管束孫悟空。

  在處理取經團隊內部矛盾時,觀音菩薩基本算是撒手不管,讓唐僧自由發揮。唐僧背靠觀音菩薩,口中誦唸緊箍咒,又籠絡住好吃懶做的豬八戒幫腔,經常二打一聯手鬥地主。孫悟空好幾次都被鬥得苦不堪言。

  孫悟空也曾想聯絡沙和尚搞個二比二。接過沙和尚總是一副窩囊樣,凡事都退讓。原著中的沙和尚根本不像電視劇中那麼正氣,那麼支持孫悟空。

  當然,在唐僧師徒鬧掰時,觀音菩薩又會現身,重點安撫孫悟空。想真假美猴王那次,明明是孫悟空自己變化成六耳獼猴去報復唐僧,觀音菩薩偏偏配合孫悟空演戲,說是有那麼一個六耳獼猴搗鬼。搞得唐僧苦不堪言。

  其三、標榜論功行賞,不斷激勵士氣。

  從最開始招募取經人時,觀音菩薩就給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三人許下種種好處。無非是幫助唐僧取經成功,就可以獲得正果,得到許多好處云云。

  取經路上,每當孫悟空、豬八戒想要撂挑子,都會有人提出觀音菩薩的承諾,提出修成正果的好處。

  比如說,孫悟空鬧意見跑去東海見老龍王,老龍王就警告孫悟空,若不成正果,始終是個妖仙!

  換言之,沒有拿到公務員編制,始終是社會閒散人員!

  這對於看重功名,愛出風頭的孫悟空來說,是不能容忍的。

  那觀音菩薩最終有沒有兌現自己的承諾,論功行賞呢?

  如來佛祖評定功果時,唐僧、孫悟空被評為佛;豬八戒被評為副菩薩;沙僧被評為羅漢;白龍馬被評為副羅漢。

  這個結果其實並不公平,尤其對於豬八戒來說十分不公平。要知道單輪但是的有名有姓的妖怪數量,豬八戒僅僅比孫悟空少了一點。但二人級別差距太大。

  因此,評定功果時,豬八戒才會公然不滿。可是,作為取經團隊的直接負責人觀音菩薩一句話沒說。

  只因,此時取經行動已經完結。評定成績乃是大領導如來佛祖的事情。就算八戒生氣,也不會怪觀音,只會怪如來!


葉之秋


孫兄弟?這個問題是問孫,還是猴子?


一起去看看世界的樣子


觀音就是風投,你仔細琢磨琢磨,是不是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