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吵架了,爸爸打媽媽,孩子應該怎麼辦?

蓉00000兒


這些問題不該我們這些大人來回答。既然能當著孩子的面吵架或者打架,自然不會考慮孩子的感受。

我見過一些夫妻打架孩子在旁邊哭的事件,在孩子心裡大多數母親是弱者,孩子都會護著媽媽,這也是讓我感動的一面,我親眼見過因為護著媽媽一起被爸爸打 ,我看著都心疼。但是我覺得孩子做的好,很勇敢,純粹的心裡不管父母誰對誰錯,爸爸打媽媽的時候就上去護著。這也是我覺得孩子最該做的,不管自己多大不怕自己會不會被打,知道上去護著媽媽就對了~


邀賞火火


我。。。。我有很多想說的,但我不知道該怎麼講。我的父母,我記事記的第一件事,是我推著堂弟在田野裡走(堂弟小我兩歲,那時候應該一週歲左右吧) 然後突然一個人跑來告訴我我爸媽吵架了,準確的說也動手了。我連忙跑回去(我已經不記得堂弟後來怎麼回來) 跑到家裡,一群人圍著,我透過他們腿的縫隙看到了我媽坐在地上哭 後來我也不知道了。之後,再大一點兒,那時候和爺爺奶奶叔叔嬸嬸住在一個房子裡,我們住三樓,他們一起住二樓。 那天晚上,我看到一張像支票一樣的紙,然後他們吵起來了,也動手了。我嚇得開門就朝二樓哭著喊奶奶。 我都忘了下樓。也不知道後來了。再後來,就是初中了吧。那次我爸把杯子徑直扔向了大門,很用力。導致我到現在都很怕稍微大一點的聲音。還砸電視機。每次吵架都以我媽哭為結尾。 我已經不知道勸過我媽多少次離婚了,每次都以“要不是為了你,我早想離了”結尾。 終於有一次我歇斯底里地回了一句“別說為了我,我寧可餓死也想你離婚” 再後來,我弟出生了,是我爸要的。然後他們的婚姻苟延殘喘到了現在。 我到現在都不敢怎麼去勸架。小時候躲在被子裡哭,長大了我也是逃避。 陰影太重了,別怪我沒去勸架,我太害怕了。他對我和弟弟是真的好,但我還是很恨他。 不是怕,是恨。 他對我媽動手都是從不留情的,罵我媽也是毫不留情,難道就是因為她沒有工作所以要被你這麼嫌棄嗎?可是難道不是你讓她照顧我不要去工作的嗎? 這就是你在我媽孕期出軌的理由嗎!! 奶奶有時候也會說媽媽,可是當初我外婆不肯嫁女兒的時候,在我媽動搖的時候,難道不是她求死求活地留我媽嗎?(那個時候外婆家條件算不錯的,但我爸很窮,我外婆是很反對的) 我爸最開始結婚那幾年,家務基本他幹,飯也是他做,到現在什麼都不幹,還總數落我媽乾的不好,我對婚姻的印象真的是他一手敗壞。 現在他們又吵架了,準確的說是我爸又數落了我媽一頓,真的是當你看不慣一個人的時候,她連呼吸都是錯,我不知道我媽怎麼忍到了現在。 勸不好,也不想勸了。我爸渣,真的渣,我不知道我爸外面有幾個情人,我無意間看到他qq消息,對別人都是叫“寶貝”,我在想可能我都有好幾個同父異母的兄弟姐妹了吧。 希望我不要遇到這樣的男人,當然我現在一點都不想結婚。現在想出家,屁事不想管,想北漂,想不告而別一走了之,(是的,我的性格已經很極端了)但一想到我媽,還是想活在當下,以後努力賺錢帶她和弟弟一起走。我這二十多年為什麼總活的那麼壓抑呢?


空素吧第一軟妹


哇,這個問題問的,完全有立場回答,因為從小出生在暴力家庭下目前還算正常長大,哈哈,先大笑個😂

首先來說說父母打架,有時候還會傷及無辜,做為小時候的我簡直毫無反抗能力啊,哭 ,前院後院的後著叫爺爺奶奶,我親爸還算是個孝子,基本上很聽老人的話勸勸就好了,但是,重點來了 ,三天一大打,倆天一小打,街坊鄰居也勸煩了老人也不管了,這個時候該怎麼辦呢?完全沒辦法,印象中家裡鍋碗瓢盆,傢俱更新換代速度快的一毛啊!打著打著這裡就要說到一次混戰中,我在阻攔不住的情況下反手把男的推到在地,老頭子都震驚了 ,至今說起來對我也是相當充滿怨恨,保護弱勢群體可以說相當有想法慫恿父母離了婚 ,熱鬧的生活告一斷落。

接下來說說身為家暴家庭的子女成年後的心理,我之前看到過,那也分享一下。

第一條是這麼說的,家暴者的子女未來組建家庭很有可能也會成為家暴者,這裡說的是概率,為什麼呢?從小在這種家庭氛圍里長大,若是成年後跟另外一半發生爭執,那麼童年原生家庭影子就會浮現,“有本事你打我啊,你敢動我一下試試,你打啊 ”類似這種潛意識裡話語很容易就會激怒別人,雙方都不理智的情況下就大打出手了。我擦,這個情況我遇到過,不知天高地厚,所以被教訓了一巴掌,嗯 不怪別人,也怨我自己 ,希望他原地爆炸。

接著說下面一條,家暴者的子女往往成年之後會懼怕暴力,有意識無意識在擇偶過程中會透露出這一信息,甚至於極端排斥,那麼,有此行為的人就會隱藏,無此行為的人在長久你的訴說中潛移默化的會覺得你這麼害怕那麼暴力就是解決你的辦法 ,爭吵,恐嚇,拋棄……自己想是不是這個道理。。

所以說原生家庭能做的是該出手時就出手,你看著覺得暴力血腥,你的父母覺得打鬧才是生活也說不定,實在過不下去就勸離,及時止損,表明立場明確支持,別說什麼為了小孩好這類話,煩躁。別讓上一代影響你影響你的下一代 沒了。



小仙女215438285


當爸爸媽媽吵架時,看到爸爸打媽媽,最好的辦法不是拉架和幫媽媽。而是去喊爺爺奶奶,或者鄰居求幫,才能有效制止衝動的雙方。

生活中很多年青夫婦,因意見不和而大吵大鬧。如果孩子在身邊,還表現的如此魯莽,真是缺乏教育的表現。意見不和,這是常有的事,而這時候的忍讓,顧全大局才是男人該有胸懷。而為家庭瑣事和妻子打鬧的男人,也別指望他在社會上混出名堂。你想,一個連家庭問題都處理不好,靠武力解決的人,怎麼會得到社會成員的認可呢。

男人有能力可以在社會上呼風喚雨,指揮千軍萬馬。回到家應受制於一人,那就是自己的老婆。因為只有她才含辛茹苦操持你們的家庭。對她的忍讓,對男人講,不算有失尊嚴的事。在社會上也如此,能屈能伸方為大丈夫。而英雄的稱號,歷史上也沒有因在家庭中說一不二命名的。

李克用,朱全忠都是亂世英雄。但都有個愛好,就是能聽妻子的諫言。甚至萬軍出動的時候,妻子的一句諫言而回軍息鼓。能說他們不是英雄嗎?司馬懿嫌棄妻子老邁,老太婆生氣絕食,兩個兒子左右陪伴,老頭子沒辦法拉下老臉,賠禮道歉。所有都說明,和妻子比英雄,是最愚蠢的形為。

現在民主社會,希望那些遇事好衝動的男女,收斂一下個性,家和萬事興啊。


了凡下凡


爸媽吵架,爸爸打媽媽,我該怎麼辦?

我覺得如果遇著這情況,首先我是一個男生,如果是我還小的時候,我會去找附近的親人求助,如果我成年了,我就會去阻攔,拉開他們,並且嚴重警告爸爸,吵架可以,動手就不行,那麼大的人,控制情緒也不行麼,實在很生氣就避開,出去走走,心情平靜再回來,大家商量到好。

如果我是一個女生,我會盡量阻攔爸爸,並且叫媽媽出去躲避。

最後,當他們情緒平靜下來後,我就安排他們坐下來聊聊,必要時請啊叔姑姑和舅舅阿姨過來安撫他們,看看雙方因什麼問題而吵架,找出吵架的關鍵點,看看能不能完美解決,不能完美解決就雙方退讓一步。並且再次警告不要使用暴力。


奔走的斑馬線


孩子要麼看著,要麼裝看不見,當然最後不要當著孩子面吵架,打女人這種事最好永遠不要發生。
父母作為孩子最親近的兩個人,尤其是小孩子父母是孩子安全感的來源,當父母吵架的時候,小孩子會沒有安全感


,很容易苦惱焦慮不安。我兒子剛出生的時候,和老公磨合期外加激素分泌,一著急就跟老公吵起來,然後孩子就開始哇哇哭自己也很煩,孩子一哭還要哄半天。


其實父母都是愛孩子的,大多數夫妻也是愛對方的,可能不太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尤其是剛有孩子的時間,身份的轉換看孩子的辛苦,各種家庭矛盾加在一起容易讓人暴躁。我們家就是有個幾次這樣的衝突發現,孩子最受傷大人一吵架孩子就哭,後來就學會閉嘴了,為了孩子讓一步無所謂,關鍵是先生也會比較理解我,主動認錯達成一致:儘量不要吵架,底線是不許當著孩子動怒。孩子已經三歲了,我們基本上也不吵架了,意見相左或者有些磕碰,認真談一下找到根源,能改則改不能改先放一放,相愛的一家人怎麼會有過不去的坎兒那?


在養育孩子這條路上,夫妻共同成長互相學習,能理解對方的不容易,也能看到對方的進步,多一些肯定多一些讚美,對孩子對配偶都是
一種肯定。俗話說家和萬事興,每一個人都認同家是溫暖的是避風港,夫妻都有責任愛護好經營好自己的家,對孩子的影響也是一輩子的。
我的回答可能有點跑題,沒有說孩子應該怎麼辦,因為我覺得至少孩子在經濟獨立前,很難真的能解決父母之間的爭吵,甚至是打罵。

倒是做父母的,應該冷靜的思考一下,如何做一個合格的父母。父親如果強勢到要動手,真的不應該為了給孩子一個家而容忍,這樣也許對孩子的傷害更持久更深刻。


魚魚22340634


類似問題很難回答 因為我從未經歷過家暴的事情 也很難理解當事人的心情 應該是有衝動的想法吧 恨不得捱打的人是自己 女性在家暴中往往都呈現出被動或弱勢狀態 同情弱者乃是共同的心願及大眾思想傾向 更何況母子連心呢

但要切記 無論責任是哪一方 你都需保持冷靜中立的態度 且不可衝動 矛盾是相互的 但同時父母對於你的感情則是最真摯無私的 且不可因一時衝動造成無法挽回的困擾

首先發現家暴第一時間通知附近的人進行勸解 隨後通知爺爺奶奶 當然必要時可以報警處理

最主要的則是善後工作需你獨立完成 以免節外生枝 造成遺憾 儘量陪護在媽媽身旁 及時進行心理疏導及安慰


阿爾法貝塔啊


我反正沒有見過我爸打我媽媽,因為我是一個單親家庭!

但是我結婚以後,就有了體會雖然不是打架只是吵架也可以看的出來,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

有一次晚上我和她吵架,吵的很厲害,原本小孩在玩手機,但是看到我們吵架之後就馬上把手機放下鑽到被窩裡了,眼睛含著淚,我們看到以後對視了一下就不在出聲了。

從簡單的舉動就可以看到孩子對父母吵鬧的反感,所以為了孩子還是儘量不要吵架,動手,不然嚴重的話會給孩子帶來一輩子的陰影!


MN盲鳥情感故事


父親為什麼打媽媽?表面原因和內在原因我們都不知道。可能只有當事人才知道。

如果媽媽一點過錯都沒有,是爸爸純屬家庭暴力,就應該是爸爸的問題。

如果媽媽早就嫌棄爸爸、同床異夢,煽動了蝴蝶的翅膀,引發了亞馬遜的風暴,也是我們外人無法了知的。

做子女的當然不希望父母吵架、打架,但父母有父母的因緣,今生的、往昔的,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做者是。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無論是什麼情況,凡事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做子女的若能勸父母解怨解結,那是最好了。如果人微言輕,或者種種原因不足以勸說,這就不是子女的責任了。

煩惱即菩提。做子女眼看著父母之間的愛恨情仇,應該對這種現象有所思考、有所覺察。父母的不睦是我們不希望的事情,但如果能通過這些事情是自己開始覺醒,那就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境由心定1015991


首先你得考慮自己能不能勸架拉開,如果你還小或者是女生,建議求助其他家人幫忙,你自己能勸架拉開最好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