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最大的對手:不怕電商的衝擊,開店超10000家硬抗耐克

從2011年開始,電子商務發展逐年遞增,對於很多行業都有一定的衝擊,本文主要來講述一下在運動品牌服裝行業:有例如安踏和鴻星爾克類似的在電商衝擊下不斷遞減實體運營,轉移到線上平臺;而有像耐克一樣,基本上在全球市場沒有受到什麼影響,還有一些公司,反而在互聯網電商的浪潮下,扛下來還增長了,而且實體店數量也在以每年10%以上的速率增長。

李寧最大的對手:不怕電商的衝擊,開店超10000家硬抗耐克

一、在前電商時代,李寧、安踏這些運動品牌服裝,在市場佔有率逐年遞增

上世紀60年代,廣西壯族的李寧出生了,這位後來被稱為“體操王子”的人,在1982年-1988年贏得的金牌數量超過100枚,世界級冠軍14項,退役之後創辦“李寧”。說到李寧這個品牌,是在1992年奧運會上公開亮相。1992年巴塞的奧運會上,我們的隊員穿著的是“李寧”品牌的服裝,從此李寧的知名度正式提高一個檔次。次年李寧開始效仿耐克,開了第一家實體直營店,1995年開始實體店數量以指數倍增長。因為李寧設計的運動服飾和鞋子是基於香港的設計理念,2005年他選擇在香港上市。上市之後的李寧又在次年(2006年)跟NBA開始合作。NBA合作以後“李寧”這個品牌,開始被年輕人認可。

李寧最大的對手:不怕電商的衝擊,開店超10000家硬抗耐克

福布斯在2010年的時候,統計了一份我們的《品牌價值500強》,在這份榜單裡,李寧,鴻星爾克,美特斯邦威均榜上有名,而李寧在所有品牌中排名第50,品牌價值在143億左右,到了2012年,李寧已經在全球有23個國家都有銷售網絡,在李寧增長速度較快的2011-2012年,李寧實體店總數超過9000家,然而隨著電商網站的衝擊,從2012年以後,李寧開始關閉了一部分實體店,並開始裁員。而到了2016年,情況並沒有隨著時間推移而好轉,李寧反而又一次裁員,並減少直營店開支。

李寧最大的對手:不怕電商的衝擊,開店超10000家硬抗耐克

二、電商時代,阿迪達斯卻牢牢的跟進耐克的步伐,並在我們這裡,逐年遞增式的展開實體店

在2012年以後,在2012年阿迪達斯的營收為149億歐元,在我們這裡營收位15.6億歐元(摺合123億RMB,2018年11月匯率),而李寧在2012年的營收為67.4億。而在2016年阿迪達斯年營收達到了193億歐元,淨利潤摺合人民幣超過78.89億,而這一年李寧的營業額是116億,相對來增長了一些,但是相對於阿迪達斯的增勢,還是略顯頹勢,而想要在運動服裝上能夠佔據前三名的位置,那麼阿迪達斯就是一個不得不跨過的坎,而這個李寧最大的對手,現在已經開店超過14000家,而且實體店數量預計會在我們這裡每年增加1000家以上。

李寧最大的對手:不怕電商的衝擊,開店超10000家硬抗耐克

三、阿迪達斯對全球佔領度逐年遞增,不再畏懼耐克

其實阿迪達斯在運動品牌中,還有個別稱叫做:“千年老二”,因為耐克是一家從1908年就開始創辦,至今已經有110年曆史的品牌,而耐克應該先手在NBA和世界盃等一些大型賽事中有著前期的優勢,所以耐克主打的是品牌以及中高端運動鞋業,雖然阿迪達斯的運動服裝也普遍比較中高端,但是阿迪達斯還是願意拿出來一部分的低端品牌和產品來對口其他國家。而在全國擁有超過10000家的阿迪達斯,沒有受到電商的影響,反而因為服裝的特殊性,開始開展更多的實體店。希望國內的品牌也能如此,無懼電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