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人究竟從何而來?

生猛歷史



從唐朝開始,吐蕃人開始從巍峨的世界屋脊上走下,進入了中原政權的視線,它們強大的戰力與神秘的裝束讓當時勢力強盛的唐王朝都不敢輕視。然而,這些人在唐朝之前似乎完全與中原隔絕,他們的來源至今仍然是一個謎。當今學界對於吐蕃人族源的考證,則大多數以吐蕃的第一位贊普——聶赤贊普的身世為線索。

圖/吐蕃贊普禮佛圖


佛國王子

第一種說法認為聶赤贊普為釋迦族的後代(也就是來自印度的佛祖一族)。《布頓佛教史》等佛教史書所主張,認為聶赤贊普是印度釋迦族的王子,因戰亂逃至雪域,遂為聶赤贊普。這種說法為佛教史家所津津樂道,實則是一種攀附,並想以此證明佛祖與雪域藏地的密切關係,從而有利於佛教的傳播,不過沒有任何史實根據。

圖/聶赤贊普


南涼餘孽

《新唐書》記載:吐蕃,在長安之西八千里,本漢西羌之地也。其種落莫知所出也,或雲南涼禿髮利鹿孤之後也。樊尼乃率眾西奔,濟黃河,逾積石,於羌中建國,開地千里。唐人的觀念便是認為聶赤贊普便是禿髮樊尼,所謂吐蕃便是“禿髮”的轉音。這種說法看似正確,但是從聶赤贊普到松贊干布之間的時間距離有七百年之久,而南涼距唐則不到200年,時間不符,二來禿髮氏的西遷路線最後目標則是羌中(湟中),與吐蕃之地不符。

圖/南涼虎臺-禿髮烏孤


當今學界普遍認可的羌人首領或羌部落之後,學者認為西遷的羌人首領印是聶赤贊普,這一論證恰好也可以與漢武帝時期開羌中的時間相吻合,是具有說服力的一種說法。


參考文獻:1. 才讓著,吐蕃史稿,甘肅人民出版社,2007


生猛歷史


在幾部中國傳統史書如兩唐書中,都記錄了同樣一件事:公元763年,吐蕃佔領大唐帝國的都城長安,並立廣武王李承宏為傀儡天子,唐朝正牌的代宗皇帝則倉皇逃往陝州。但僅僅佔據長安十五天後,吐蕃卻又突然撤軍,其蹊蹺讓人頓生疑竇。在這短短半個月中究竟發生了什麼呢?曾如日中天的大唐難道真的不堪一擊,竟然連國都也失陷嗎?《賢者喜宴》所記載的,莫非是真有其事?    關於吐蕃的謎題還有許多。比如,人們一直在爭論,當年唐僧也就是大唐三藏法師去古印度取經時,究竟有沒有到過藏區?按照現在的地理區劃,唐僧取經路線上經過的都是伊斯蘭國家,即使古代這裡佛教興盛,似乎也與青藏高原的藏族人搭不上關係。可是不要忘記,前面曾提到巴爾蒂斯坦也就是“勃律”,藏族後裔據說在該地已經定居千年以上,而當年那裡正位於玄奘必經的北印度……


重慶西門大官人


吐(tǔ)蕃(bō),7~9世紀時古代藏族建立的政權,是一個位於青藏高原的古代王國,自囊日論贊至朗達瑪延續兩百多年,是西藏曆史上創立的第一個政權。索南堅贊編著的《王統世系明鑑》、《西藏王統記》記載吐蕃王國的君主徽號翻譯漢姓為劉。吐蕃社會生產以農牧業為主。農作物有青稞、小麥、蕎麥等;牲畜有犛牛、馬、駝、羊等;手工業有燒炭、冶鐵、制膠、毛織等。吐蕃時期的碑銘、木簡、文書、經卷等尚有大量保存至今,是研究吐蕃社會和歷史的寶貴資料。吐蕃王朝崩潰後,宋朝、元朝和明朝初年的漢文史籍仍泛稱青藏高原及當地人民為“吐蕃”或“西蕃”。


在學習中進步


一派胡言,無論是文化傳承,還是語言,歷史研究以及考古發現都證明今天的藏族才是古代羌人的主體,他們除退出陝西以外,至今仍生活在其生髮之地甘、青、川、雲南、西藏等地。而歷史上各個時期對族群的稱謂並不相同,例如:清代對藏地統稱為羌中,並有羌中大馬行天下之說。吐蕃只是羌人一部,藏族只是到民國時期有烏斯藏稱謂而來。


瘸驢5


基因檢測結果,藏族是古代羌人和氐人的後代,主要是D1D3和O3~117。氐族是D,羌族是O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