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太吵鬧的女兒,想發火又覺得她很小,我該怎麼辦?

雲中煙


看圖片年紀應該不小了哇。是時候帶小孩去報興趣班了。樂器、圍棋、書法,美術、接受琴棋書畫這些藝術的薰陶對女孩子的氣質的培養很有幫助。

我侄女年紀和令愛相仿,同樣非常活潑好動,被我家姐送去練琴。

我也很納悶,因為我們一大家子的人,都是五音不全完全沒有音樂細胞的,更不要說學藝的傳統了,我姐對我說,送她去學鋼琴不是當做她日後謀生混口飯吃的一條後路去培養的。完全是看到合唱團的小朋友後,被他們的氣質吸引到,臨時決定的。

因為不知小孩對哪一門樂器有興趣,一開始也不知報什麼好,家姐對此還是有辦法的,她的育兒觀告訴我,興趣不是天生的也不還是天上掉下來的?這東西當然是和父母家長的引導有很大關係。

也難為家姐了,那段時間帶著小侄女往返於各類樂器班之間,抽出時間與孩子一起上課一起做小白,一起從零開始學一起回家交流討論。後來選定鋼琴班,家裡暫時買不了鋼琴,於是買一臺電子琴湊合著練習。

音樂的滲透使我感覺到小侄女和同齡人之間產生了或多或少的差別,性格不那麼急躁了,比別的小朋友更能沉得住氣,比別人更從容和自信,她對我這個舅舅說如果我很煩惱,彈一首樂曲很快就能使我平靜下來。我還發現她比以前更懂得安靜地去欣賞無論是欣賞一首歌還是一幅畫。

從家姐住處回來的路上,心想著咱也沒什麼錢可以報什麼興趣班,於是買了一副黑白棋和一個皮球,黑白棋既可以當圍棋又可以當五子棋,皮球既可以當籃球用,又可以當足球用。

先把我家那小兔崽子的興趣吸引過來,培養起來,他應該就不會那麼吵鬧了。


籃籃育兒


你應該學會愛上生活


首先,換一個思維重新定位自己角色。孩子,不是比我們出生晚的弱者,而是比我們走的更遠的強者。與其說我們照顧他(她)長大,不如說是孩子給了我們對生命新的理解,讓我們有機會重新活一遍,孩子是生命之於我們的回報,所以不能發火。每個孩子天生都是積極向上的,愛吵鬧說明她對外界有強烈的訴求,我們要給孩子製造一個容許犯錯的環境,正確的去引導,比如培養個興趣,在比如一起玩個遊戲…讓孩子知道通過努力也可以改變面對的困難。不要通過打罵扼殺孩子創造力和積極性。

其次,中年父母每天需要面對很多麻煩,工作生活家庭各種瑣事,讓我們焦躁不安,總是去抱怨現實抱怨別人。實際上是我們打心眼裡不喜歡現在的自己!當下的人很多內心都是空洞的浮躁的,要學會調整自己的生活節奏。也可以培養個興趣或者看看書,少玩手機少看電視劇,讓自己充實起來,愛上生活。正所謂你相信什麼,就能看到什麼~

去愛上生活吧!


一毛六小視頻特效


愛吵鬧是小孩子的天性啊!怎麼和她能發火呢?更何況是那麼可愛的小仙女。你覺得她吵鬧,因為小姑娘愛唱愛跳,整天圍著你轉,有時候你就會覺得特別煩她。如果打一會不見就又會特別想她。

我家的小公主也是整天又蹦又跳,也不知道怎麼有那麼多的話,一個勁的纏著你,嘰嘰喳喳的沒完沒了。有時候我也覺得她很煩,就讓她閉嘴,過不了幾分鐘就又開始了。我有時候覺得人的一生就快樂這麼幾年,短短的童年轉瞬即逝,幹嘛非得讓她不快樂呢!等人家以後出去上學,工作以後,不在守著你的時候,你就只剩下這段回憶了。



桃花塢主6


我家兩個男孩,兩個都很淘氣。在家裡都上串下跳的,身上每天都不知道在哪裡磕的青一塊紫一塊的。也會把家裡弄的很亂,到處都是玩具。有時候的確很生氣,剛收拾完馬上弄亂,或者兩個打架。但是淘氣是孩子的天性啊,哪一天老實了我還擔心會不會病了。


孩子有他們自己的世界,有自己的想法,作為家長不能一味的要求孩子只是服從,家長讓孩子幹什麼他就必須幹什麼。如果你覺得孩子太吵了,可以跟孩子聊聊啊,看是不是自己忽視孩子,她想引起你的注意了?看你們能不能達成一個協議,在什麼時候不吵鬧。


愛心媽媽育兒


有些孩子很吵鬧,也是很正常的,不同的孩子,性格不同,所以他們表現也不一樣,首先要弄清楚的事,孩子為什麼吵鬧?你的孩子吵鬧,可能是因為她的性格很外向,如果讓她一個人呆久了,她可能會感到很孤獨,希望有一個伴,渴望父母陪伴她,不知道該用什麼樣的方式溝通吧!還有一種可能,是因為你的孩子表現欲比較強,她希望吸引大人的注意力!當然可能還有其他的原因,總之孩子太吵鬧,平常心對待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