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兩對半定量檢查結果怎麼看?

一路順風29486


所謂的“兩對半”也就是乙型肝炎五項。乙型肝炎血清免疫學檢查包括表面抗原、表面抗體、e抗原、e抗體、核心抗體,對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複製及轉歸、肝炎的診斷、鑑別、預後以及用藥後效果有較大的參考價值。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俗稱“澳抗”,是在1963年在澳大利亞土著人血液中首先發現,因此曾稱為澳大利亞抗原。是乙型肝炎病毒表面的一種糖蛋白,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早期(1~2月)血清出現的一種特異性血清標誌物。可以維持數週至數年,甚至終生。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可以從多種乙型肝炎者的體液和分泌物(血液、精液、乳汁、陰道分泌物等)中測出。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陽性提示慢性或遷延性乙型肝炎活動期,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感染有關的肝硬化或者原發性肝癌。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攜帶者,也可以表示肝功能已恢復到正常面,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尚未轉陰,或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陽性持續六個月以上,而患者即無乙肝症狀也無丙氨酸氨基轉移酶異常,即是所謂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攜帶者。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體是人體針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產生的中合抗體。是一種保護性抗體,表明人體具有一定的免疫力,大多數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消失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體的出現意味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恢復期和人體產生了免疫。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體陽性見於乙型肝炎恢復期或既往已曾經感染過乙型肝炎病毒,現在已經恢復,且對乙型肝炎病毒具有一定的免疫力。

還有的是檢測接種乙型肝炎疫苗後所產生的效果是怎樣的。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是乙型肝炎病毒複製的指標之一,位於乙型肝炎病毒顆粒的核心部分。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陽性可見於乙型肝炎活動期,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早期。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陽性表現血液中含有較多的病毒顆粒,提示肝細胞有進行性損害和血清具有高度的傳染性。若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持續陽性則提示乙型肝炎轉為慢性,表明患者預後不良。

乙型肝炎加重之前,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就提示有升高了,這有助預測肝炎病情。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和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均為陽性的妊娠期婦女,可以將乙型肝炎病毒傳染給新生兒,其感染的陽性率為70%~90%。

乙型肝炎病毒e抗體是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的對應抗體,但非中和抗體(非保護性抗體)。既不能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增殖,其出現因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轉陰之後證明人體對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有一定的免疫清除力。

乙型肝炎病毒e抗體陽性常見於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轉陰的患者。也就是說人體內乙型肝炎病毒部分被清除或者抑制病毒複製減少,傳染性降低。

乙型肝炎病毒e抗體在部分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中可以檢出乙型肝炎病毒e抗體。

在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和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體陰性時,也能確診為近期感染過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體是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的對應抗體,也是非中合抗體,不能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增殖,是反應肝細胞受到乙型肝炎病毒侵犯後的一項指標,為急性感染早期標誌性抗體。常緊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和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之後出現於血清中,主要包括免疫球蛋白和免疫球蛋白兩型,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體免疫球蛋白M對急性乙型肝炎的診斷,病情監測,其預後的判斷均有較大的價值,因此,常以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體免疫球蛋白M作為急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指標。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體免疫球蛋白M陽性是診斷急性乙型肝炎和判斷病毒複製活躍的指標,提示患者血液有較強的傳染性,比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敏感的多,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體免疫球蛋白M陽性也可見於慢性活動性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體免疫球蛋白g陽性,高滴度表示正在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低滴度則表示以前感染過乙型肝炎病毒,具有流行病學的意義。

兩對半-肝炎五項中,乙型肝炎者血液中檢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e抗原、核心抗體同為陽性,在臨床上稱為大三陽。在他的血液中檢測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e抗體、核心抗體同為陽性,在臨床上稱為小三陽。

大三陽,說明乙型肝炎病毒在人體內複製活躍,具有傳染性,比如同時見AST及ALT升高,是最具有傳染性的一類肝炎,應儘快隔離。小三陽,說明乙型肝炎病毒在人體內複製減少,傳染性小,比如肝功能正常,又無症狀稱為乙型肝炎病毒無症狀攜帶者,傳染性小,甚至不具有傳染性,不需要隔離。

大家有什麼想法或看法請在下方留言,動動你的手指請為我點個贊或關注謝謝!!


聊醫聖手


我個人認為看乙肝兩對半定量檢驗結果主要有兩步。

第一,把這五項的的檢驗結果和後面的參考範圍進行比較,看是否在參考範圍之內,或者偏低,或者偏高。通常檢驗單上會用箭頭或者英文字母簡寫(L代表降低,H代表升高)進行標示提醒。

(因檢驗質量控制和室間質評等因素,各檢驗科的參考範圍會略有不同)。

第二,若有偏高或降低,再詳細看結果與高值或低值之間的數值差。

由於表面抗體是我們的保護性抗體,所以在這裡我簡單的提醒一下。如果表面抗體的數值與參考範圍低值之間的差很小,建議儘早到正規單位注射乙肝疫苗。因為從注射疫苗到身體產生抗體需要一定的時間,所以不要等沒有了抗體再去注射疫苗,這樣做不利於預防感染。

最後附圖兩張:(僅供大家參考學習)

第一張是乙肝五項中各項指標的意義:
第二張是乙肝五項結果模式中常見的九種模式及其臨床意義: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


頤養中醫保健養生


段醫生答疑在線🔑另類解讀乙肝兩對半🔑

乙肝感染人體的過程就是,乙肝病毒和人體的抗爭。抗爭的結果使乙肝兩對半會不斷的變化。接下來我將從乙肝最初感染人體到被徹底清除,來解讀“乙肝兩對半”。



乙肝兩對半,也稱“乙肝五項”,即乙肝表面抗原①、表面抗體②,e抗原③、e抗體④,核心抗體⑤。從來沒有接觸過乙肝病毒的人,乙肝兩對半全陰性。當乙肝感染人體後:

第一步,乙肝表面抗原①陽性

乙肝感染人體的早期,表面抗原就陽性。表面抗原陽性就說明被感染了,有乙肝這個病。

第二步,表面抗原和e抗原陽性(大二陽)

乙肝感染人體後,扎穩腳跟了,病毒開始不斷的擴張複製,e抗原就陽性了,說明乙肝複製活躍,如果這個時候損傷肝臟了,就得治療。

第三步,表面抗原、e抗原、核心抗體陽性(大三陽)

這個時期意義同大二陽,乙肝複製仍十分的囂張,但是機體產生了針對核心抗原的抗體,即核心抗體。

第四步,表面抗原、核心抗體陽性(小二陽)

機體的免疫戰鬥強,使病毒複製逐漸減弱,代表複製活躍的e抗原逐漸減弱直至查不到了。

第五步,表面抗原、e抗體、核心抗體陽性(小三陽)

囂張的乙肝病毒機體打得潰不成軍,殘餘的乙肝病毒蟄伏起來或者進行一些沒有意義的戰鬥。病毒複製不活躍或者低水平。

注:在這個時候,一旦機體免疫弱了,或者蟄伏的乙肝病毒變異強大了,就會再出來破壞肝臟,出現小三陽慢性肝炎患者。

第六步,e抗體、核心抗體陽性

殘餘的乙肝病毒逐漸衰老死亡,或者一點一點的被清除,表面抗原就逐漸減弱直至消失。這就證明你戰勝了乙肝。

注:在這個時候乙肝留了一條後路,乙肝病毒做了一個偽裝,使表面抗原消失了,看上去沒有乙肝了,其實戰鬥力還在,病毒還在複製,稱為“隱匿性肝炎”,所以這個時期的人查查病毒定量就知道到底乙肝有沒有隱匿性肝炎。

第七步,表面抗體陽性,或者與e抗體和核心抗體均陽性,後者見於感染過乙肝人群。

乙肝病毒所有的有戰鬥力都被清除,機體也加強了防禦,表面抗原就是那個防禦武器。

注射乙肝疫苗就是使人體擁有防禦武器,但是不導致疾病。

乙肝兩對半的解讀你看懂了嗎,如果有疑問,可以評論或者給我留言。

☞關注段醫生,健康又養生!

段醫生答疑在線


看乙肝二對半化驗單結果不只是簡單的看其滴度值,更要看其與實際相結合的臨床意義。在二對半的已公佈了的臨床意義中,沒有講清楚或提示是健康帶菌者,如:表面抗原陽性,表面抗體陽,其餘為陰性的人。或是隻是僅表面抗原陽性,這是健康帶菌,與核心抗體陽性是天差地別的。諸多西醫生所提的病毒攜帶者模糊了健康攜帶與病毒攜帶是根本不同的攜帶。健康攜帶等同於健康人。

病毒攜帶者等同於病人。

真假抗體問題:首先要明白表面抗體是具一個定時期的免疫保護抗體。在e抗體及核心抗體陰性的情況下,它是永久性的免疫保護抗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