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石油產量已是世界第一,為何特朗普還在打壓油價?

西北大地


美國不僅是石油生產大國,也是石油消費大國。美國通過石油美元,綁架了世界經濟。而現在,美國特朗普打壓石油價格目的可以說是顯而易見的。

第一,俄羅斯經濟依靠石油出口,現在,在中東敘利亞現場,俄羅斯與美國為首的北約,針鋒相對。而打壓石油價格,可以對俄羅斯的經濟產生很大影響,由此打壓俄羅斯。

第二,伊朗的經濟也是僅依靠出口石油的。打壓油價,那麼伊朗就是出口石油,那麼經濟實力也不會增長那麼多。油價低,而成本一定,所以,對伊朗影響很大。

所以,這時候打壓石油價格,可謂是一石二鳥,既打壓了俄羅斯,又打壓了伊朗。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謝謝。


孫瑞陽


美國的產量確實高,但是政府卻希望油價低,這個邏輯不通的地方,七師弟給大家疏通一下。邏輯來自於美國能源消費現實以及特朗普的經濟計劃兩個方面。

原因一:數據顯示美國當前進口量依然數倍於出口量——7比1的現實

雖然當前美國的產量是1200桶每天,但是產量歸產量,近十幾年直到去年開始以來,美國一直是全球原油最大進口國,去年的數據,美國全年平均進口的是790萬桶每天,出口的是110萬桶每天,也就是說,從數據上來看,去年美國的進口是出口的七倍,然而油價是一定的,所以從這裡我們就很清晰了,那就是美國出口的獲利覆蓋不了進口的虧損,故而低油價肯定是美國的首選,只要不虧本賣油,美國就算是在享受低油價紅利,而油價的拉高之後,美國賣油賺來的錢肯定是數倍少於買油的花銷。這種虧本生意,美國人怎麼可能去做呢?


這就像一家人每天雖然能賣10個包子,但是自己還要去外面買80個包子,那當然是包子越便宜越好,包子的價格每拉高1元錢,自己就要虧70元。而每降低一元錢,自己省出70元。不知大家是否能理解。

至於有看官會問,為啥自己產油還要進口呢,那七師弟告訴大家,因為老美是資本主義啊,石油公司不是國營的,且不都是美國人開的,也遠遠不只三家公司,政府說話不管用的,人家下游企業愛買哪個國家,就買哪個國家的石油。


原因二:特朗普的經濟大棋承受不了高油價

特朗普的經濟刺激計劃大概分三步策略,第一步大幅減稅,第二步資本回流,第三步大興基建

目前特朗普的前兩步,走的還算比較順利,減稅刺激了中小企業的發展與擴張,資本回流方面,在關稅和減稅的誘惑下,連民主黨陣營的多家互聯網獨角獸都開始了資本回流,光從IT領域迴流美國的資本,每個季度就達到了250億之多。

然而資本回來之後不可能放在美國的銀行,否則就是美國資本大佬都傻了,大量的資本回到美國之後是來到了股市,這就是上半年美股一片大好的原因。

此時還得引入一個原理,那就是低油價能夠刺激經濟的增長,尤其是國內消費方面,相信這不用七師弟過多論證,油價低的時候,出租車都要多跑幾趟,網約車就更加瘋狂,石油化工產品的成本拉低了諸多消費品成本,老百姓能坐飛機的旅遊,算算油價都改成自駕遊了。這就是消費刺激。

與此同時,在這種情況下,股市投資就會流動向諸多社會消費領域,會跑到餐飲,時尚,教育,汽車,交通等等領域。此時,加上特朗普的大興基建計劃,股市的資本就會被被引導至特朗普所希望流向的房地產公司,鐵路公司,工程公司。大家別忘了,這些公司背後還有關稅政策在保護著。

所以,一旦油價上漲,特朗普的大棋就下不了了,因為油價一高漲,在股市的資本就會立即從股市直接跑到能源領域或化工領域,為啥呢?因為這些領域的企業出口石油啊。這就是為啥在制裁伊朗之後,油價一漲,美股連跌兩週的原因。


綜上,特朗普的權力政治經濟學之中,油價必須低,否則自己就下臺。


七師弟


一、撕裂歐洲。

美國通過控制油價漲落,輪番洗劫歐元資產。從2014年開始,美國就和沙特聯手持續打壓油價,將油價壓到了30美元左右,希臘債務危機發酵加上歐元受油價暴跌通縮影響,歐元持續暴跌,貶值到了1:1。

油價越跌,美國洗劫歐洲的錢財就越多。


2.保住美元至上

石油不僅僅是商品,在國際上更是一種貨幣的象徵,影響到世界政治、經濟、金融等各方面。 保障美元地位是美國最為核心的利益,誰想動“美元地位”我就對誰不客氣。 而不久前,俄羅斯掀起了去美元化石油交易,惹得美國殺人放火的心都有了。

石油作為俄羅斯重要的外匯收入,打壓油價,就等於打壓俄羅斯。


3.美國正在下一盤大棋!

如果美國持續打壓油價,來拖垮石油輸出國,將會改變世界原油的供需格局,甚至將徹底掌控原油的定價權。 擁有WTI原油期貨,掌握一部分定價權,如果再將石油資源牢牢掌握在手中,美國將徹底掌控原油市場。


4.經濟好處多多

油價下降可以降低美國的通脹水平,低油價帶來的實際收入的增加,對美國居民的消費產生一定的刺激。而一旦美國擠走歐佩克這個最大的對手,屆時石油價格上漲可以預見已成定局。

美國不僅針對石油輸出國,還要讓石油進口大國入局!如果只能被動接受價格波動,經濟發展將會受到制約,看別人臉色行事。 特朗普的這個手段不僅降低自身的通貨膨脹,刺激國內消費,轉移本國外債,還能掣肘普京,最後又不忘在中東攪一棍子,不得不承認,這個奸商是真的高明。


煙隨風er


美國總統特朗普作為一個惟利是圖的“商人”總統,今年以來持續打壓國際油價,既有國際政治因素的考慮,還有美國經濟發展的考量。今天,我們一起分析一下特朗普的內外動機,大家就明白這位商人總統的精明之處了!



截止目前,美國確實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產油國,日均產量為1170萬桶,分別高於沙特和俄羅斯的1100萬桶及1140萬桶的水平。

那麼,特朗普打壓國際油價到底對美國有什麼好處,同時這樣做到底對誰不利呢?


第一,從表面上來看,國際原油價格下跌似乎已經影響到了美國的能源企業利益,但是客觀上卻又起到了降低美國通脹水平的作用。從長期來看,特朗普提振美國經濟的計劃就需要大量的資金迴流到美國,這也是美聯儲加息的原因。因此,國際油價飆升就會迫使國際市場上的美元流通趨於緊張,並不利於美元迴流,進而影響到特朗普的一系列經濟政策。

與此同時,美元的通脹降低,就可以提升美元的幣值,穩住美元的金融霸權地位不下墜,還能夠將風險轉移到美國國債的海外主要債權國,對美國經濟長期增長是極為有利的。


第二,特朗普通過打壓國際油價上漲,可以對沙特和俄羅斯等全球主要產油國的石油產業造成打擊,尤其是在進一步惡化俄羅斯的財政收入上起到了關鍵作用。俄羅斯的油氣資源非常豐富,是一個真正的原油和天然氣出口大國,也是俄羅斯經濟的支柱產業以及主要的創匯方式。因此,一旦國際油價上漲過快對俄羅斯更有利,同樣就會抵消美國對俄羅斯的新一輪制裁的效果。就好像冷戰期間的美國曾經通過操縱國際油價的方式,大幅降低前蘇聯超過百億的硬通貨,也重創了它的軍工業,致使其經濟徹底崩潰。

現如今,特朗普就是想故技重施,特別是在美俄博弈的關鍵階段,美國絕對不會希望俄羅斯的政府財政出現一丁點的曙光。


總得來說,特朗普不愧是“奸商”出身,這一手段不僅降低自身的通貨膨脹,刺激國內消費水平的提高,同時轉移美國外債。又能遏制俄羅斯經濟增長並掣肘普京總統。同時也把中東地區的水攪混了,對制裁伊朗更有利。可謂一箭三雕,確實是有他的高明之處。這一點大家可以從他單方面挑起全球貿易戰以來,通過雙邊取代多邊的談判最終達成自貿協定就可見一斑了!


東震木


眾所周知,當今世界上美國,俄羅斯,沙特是世界三大產油輸出國,超過了歐倆克l5國的總和。但由於俄羅斯,伊朗是美國的死對頭,對俄羅斯,伊朗的石油制裁失敗後,加上與中國打貿易戰後,中國對美國石油進口大大降低了,造成了美國原油的積壓,眼巴巴地看著自己的死敵,石油源源不斷地進口中國,自己的生意反而門庭冷落,大大地壓縮了美國經濟的空間,財政赤字繼續上漲,債務餘額已超二十幾萬億,為了扭轉局勢,維持霸權美元地位,鞏固大宗商品美元的定價權,打壓石油價格有利於國裡物價上漲的壓力,同時也可以緩解各國拋售美債的壓力等因素,所以說美國是石油輸出國,但打壓石油低價格更是美國當前選擇一舉多得的好辦法





有真愛才快樂


一句話:因為美國需要國際石油與能源供大於求,需要油價低。至少暫時如此。


最近國際原油價格持續猛跌,最大推手就是特朗普和美國政府,有人戲稱特朗普最近之於國際油價,就像上帝創世時候“要有光”便有了光···一樣,特朗普幾乎喊一次、或發一次推特,油價就下跌一次。

最近一次是11月21日,特朗普呼籲沙特應該讓油價再降低些。然後油價開始最新一次暴跌——

11月23日,國際油價暴跌近8%,觸及逾一年來的最低值。截至當天收盤,紐約商品交易所2019年1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下跌4.21美元,

收於每桶50.42美元,跌幅達7.71%。而2019年1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則下跌3.80美元,收於每桶58.80美元,跌幅達6.07%······

這已是油價連續第七週的下跌,跌幅累計超過30%。

現在的問題是:

一、美國石油產量已經世界第一,為何還要施壓OPEC增加產量打壓油價?

二、以沙特為首的OPEC和俄羅斯為何要增加石油產量?

看到很多分析者和評論者語焉不詳解釋這兩個事情,都不太準確,筆者嘗試說說。

油價暴跌的根本原因,是嚴重的供大於求,一方面國際經濟普遍低迷,對能源需求削減,而另一方面,在特朗普和美國的強壓之下,以沙特為首的OPEC(14個成員國:伊拉克、伊朗、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委內瑞拉、阿爾及利亞、厄瓜多爾、加蓬、印度尼西亞、利比亞、尼日利亞、卡塔爾、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突尼斯)

持續增加產量美國更是——經過頁岩油革命的美國目前石油日產量已經達1200萬桶左右/天,提前位居世界第一,並還在拉大與俄羅斯和沙特等的差距。

受到OPEC和美國刺激,俄羅斯也是猛增石油產量,今年10月起,俄羅斯石油產量漲至27年來最高,一度觸及1150萬桶/天,比五月日均增加45萬桶。

那麼前面兩個問題,其核心問題就變成了

美國為什麼猛增石油產量?OPEC和俄羅斯為什麼也猛增?世界石油供給,主要就這三方。

美國猛增石油產量的原因很簡單,一方面確實是頁岩油技術和巨大的原油儲量決定的,另外,其還想盡快由總體原油進口國轉變為原油出口國,其不僅想在未來兩年內掙石油外匯,還有更大的野心——就是主導國際能源格局,加深對中東和OPEC石油的控制,同時讓俄羅斯石油競爭力繼續下降並掌控之。

其實一直以來,美國通過美元捆綁石油,在間接控制國際石油生產和交易。但在頁岩油革命以來,美國想直接掌握能源這一“新權力”——具體就是不僅自己直接從世界第一能源進口國變為數量巨大的出口國、加深控制中東及OPEC石油、俄羅斯能源。

美國石油已經出口歐洲和中國、日本、韓國、印度等等國家,並還在壓迫這些國家加大進口量,但整體而言,由於美國長期以來世界第一的進口量和消耗量,就目前而言,美國石油出口還是略小於進口

,但這種情況在迅速改變,可能在一年多內,美國將完全變為能源出口國。

再有,就是美國正在迴歸製造業,能源是基本動力,美國希望主要成本之一的能源降低。

還有,能源很大程度上與美元綁定,能源暴跌,反向推動美元上漲,也方便美國從全世界“剪羊毛”——就最近而言,被制裁的伊朗,通貨膨脹到一美元兌換14萬里亞爾其還在飆升,還有委內瑞拉等······

所以,就未來而言,美國希望能源價格大漲,但就眼下而言,美國希望能源價格大跌——雖然能源生產受到一定衝擊,但就進出口綜合、以及各方面權衡而言,是受益的。

即使就能源生產本身而言,由於美國頁岩油技術高、生產成本遠低於別國,國際油價大跌,美國受損也是最小的。

但美國的想法不僅在此,他還想通過打壓油價,讓國家經濟主要依靠能源出口的沙特與俄羅斯等經濟遭受重創、同時壓迫他們增加產量投入更多人工和財力,造成惡性循環,在能源生產上強陽不倒、覆水難收,但效益卻越來越不景氣——對一個主要依靠能源出口的國家,這是最致命的。

就沙特來說,由於被美國在各方面拿捏(軍工和軍事安全等,尤其是最近王儲派人殺害卡舒吉事件),也不得不聽美國的話。

就俄羅斯而言,只要美國和OPEC增產,油價在降,經濟更加不景氣更依賴能源出口的俄羅斯只能更加如此。

也就是說,從OPEC和俄羅斯這些國家自身來說,由於國際經濟普遍低迷他們更是,又不得不擴大能源生產以維持收入。

不得不說,美國在很好地拿捏這這之間的分寸,世界老大(尤其是在糧食世界第一齣口、美元控制世界等之外,又增加了能源這一新權力)真不是蓋的。

在這過程中,美國一方面加深對中東石油的控制、一方面也間接加強對俄羅斯石油的控制,而自身能源生產持續暴增——一旦到達進出口平衡的臨界點,美國應該會想辦法縮緊能源供給,讓能源價格大漲,從而自己更多掌控並賺取暴利。

美國在下一盤世界新能源格局的大棋,但幾乎沒有力量能阻止,一方面是美國能源儲備確實豐富加上頁岩油技術確實將成本降到最低,再就是其綜合國力(尤其是美元對世界經濟的控制,佔據世界三分之一以上接近一半的糧食出口量,還有科技、軍事、人才儲備等等綜合影響力——這都是決定和影響世界最主要的要素)直接決定與主導這個世界。

這樣,最直接的後果,就是俄羅斯越來越被捆綁在能源出口方面(軍工出口被美國不斷蠶食),而美國同時還在串通歐洲等縮減俄羅斯能源進口量,俄羅斯只得在此基礎上更加壓價,更多受制。

長此以往,會怎麼樣?

至於沙特等,一方面美國正在幫助其發展綜合經濟,另外,美國也在不時予以照顧···

···

此外,之前在美國將要在11月4日開啟對伊朗能源和運輸、銀行(這都是伊朗最根本的命脈)制裁的時候,歐盟曾經在美國控制的全球SWIFT結算系統之外,建立第三方結算體系SPV系統,但最近由於盧森堡瑞士等幾個國家擔心美國報復,不願意成為SPV的主辦地——這一計劃還沒開始就已經擱淺。

不僅如此,歐盟可能由於伊朗另外的一些事情,也開始制裁伊朗。

總之,現在,靠能源暴跌,一方面在加深對OPEC和俄羅斯能源的控制和主導,一方面在急速增加自己產量繼續拉開與俄羅斯沙特的差距成為遙遙領先的世界第一產油大國、並儘早讓自己轉變為純出口國以更加直接主導國際能源,一方面在趁能源暴跌之機儘可能剪世界的羊毛,同時也加速刺激自己製造業擴大和穩固,尤其是軍工生產和出售(各國要擴大進口美國戰機軍艦坦克裝甲車,也需要油價低能買得起開得起才行,民運製造比如飛機等等都是如此)。

額外,就從能源暴跌來說,美國還希望繼續跌,從這點來說,美國暫時儘可能不動伊朗——除非伊朗受不了先動——伊朗已經快受不了了出口量直線下跌。

但如果美國目的實現差不多了,就可能開始動伊朗,讓油價暴漲,自己抽取油水掙錢,但這至少需要兩年左右時間,在這過程中,伊朗可能自己由於嚴峻的經濟問題崩盤或改變,越往後,伊朗越衰弱,可能也打不動了······

最近,伊朗革命衛隊與外長、總統接連發聲,態度很難強硬,並號召伊斯蘭世界不要屈服於西方,否則就是對信仰的背叛。

這或許是伊朗政權準備魚死網破的前奏,也或許是最後的強硬,還或許是儘可能拼盡最後的力氣強硬,以爭得將來談判的好價錢——至少如朝鮮一般暫時保住政權······

美國的如意算盤,能否實現,就不一定了。具體,且走且看。


西北大地


美國的成品油價格適合原油價格直接掛鉤的,每天調整,並不是幾十天調整一次,而是每天早上有規定的時間調整。所以原油價格走低,能夠使得美國物價指數也能夠走低,這是很明確的,這是有利於老百姓的。而總統是不必去過問石油公司能不能夠從中掙錢,那是另一碼事情。如果說一個總統一定要去關心石油公司,能掙到錢讓老百姓多付出一點的話,那麼下次選舉的時候投票就不會投給他了。

當美國剛開始搞鹽業氣的時候,據說成本是比較高的,現在應該是降下來不少了,而世界上最便宜的石油開採成本才幾塊美元。所以這50塊錢左右的原油價格,石油公司並不會虧,至於美國的石油公司會不會虧損,那得看美國的石油公司,在這樣的價格下他會不會出貨?如果說他依舊會出貨的話,他其實也虧不了。管營業器是要用水往岩石裡面壓進去,把油壓出來。但是也不用擔心這裡有多大的成本,成本也是有限的。

美國石油產量全球第一,美國使用石油的數量也可能是全球第一,他每年還需要有幾百萬桶的進口量來填補國內成品油的需求。所以石油價格走低,對美國未必不是好事,總體來說這些石油公司都希望石油價格不要太高,他盈利上面方便一些,現在幾乎很少有石油公司自己不煉化石油的。除了汽油成品油以外,他還會有很多石化產品。那麼石化產品,它的波動就沒有下成品油,那麼快。所以原油價格低了,石油公司可以通過石化產品來正道更多的錢。所以壓根兒不用擔心美國的石油公司會因此而受損,可能還賺更多錢。


大舟財經觀


特朗普壓低油價,本國產大,低價多銷,一樣有利潤,成本低費用小不怕壓油價,但其它國家就壓低油價會承受不了,因成本大費用也高,無利潤,相應減產,其它國家減的產越多特朗普收入越多。但他壓油價也有底線,底線只有特朗普心中有數。


夏天的天空527


美國的那個石油行不行?前不久有消息說頁岩油不行。又:美國限了中國的光伏?會對此有影響嗎?又:特朗普讓外國汽車關稅為零搶進美國,有影響嗎?自己鍊鋼,有影響嗎?


apqmnapqmn


為世界人民謀福利,顯示領導世界能力,維護世界經濟秩序,另外打壓俄伊委暴發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