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預防前列腺癌的發生?

餘世鋮


前列腺癌是生長於前列腺內的惡性腫瘤,它同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 –樣,也是前列腺細胞的一種異常增生狀態,但是前列腺癌與BPH 具有本質的區別,即前列腺是一種惡性疾病,如不進行恰當治療,將會危及患者的生命。國外最新的醫學 資料統計表明,前列腺癌已經成為歐美老年男性的“頭號殺手”,如今在歐美國家,前列腺癌的發病率已經超過肺癌而位居第一位。前列腺癌的發病率到底有多高呢?請大家看以下的數字:據美國癌症協會估十,在2009 年,美國新增的前列腺癌近20萬人(平均每3分鐘就會診斷1例前列腺癌,,而死於前列腺癌的將有近3萬人。更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有更多的老年男性雖然前列腺裡已有癌細胞,但卻還未被發現。一項調查顯示,在70~79歲的老年男性中,有50%的人前列腺中已有癌細胞,而;80一 89歲的老年男性中,這個比例已高達,67%。這些癌細胞一直潛伏在前列腺中,隨時有可能進一步發展,影響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國人前列腺癌臨床發病率不像美國那樣高,但病理學研究顯示,那些潛伏在前中的腫瘤發病率並不低於歐美國冢,只增強),壽命的延長,醫學檢查技術的發展,我國前列腺癌出現持續增長的趨勢。由於我國目前尚缺乏對前列腺癌這種疾病的大規模流行病學調查資料。因此,很難告訴大家一個確切的發病率,但就我們的臨床工作觀察,近2 年內平均每年在我們科治療的前列腺癌人數是20世紀90 年代初的近3倍,足以引起廣大臨床泌尿外科醫生和患者的重視。

資料統計表明,前列腺癌的發病率具有很大的種族差異性。來自美國最近的調查數字顯示,黑種人前列腺癌的發病率最高,達到275/10萬人(意即每10萬名男性將有275人患前列腺癌),白種人次之,為172/10萬人,印第安人為60/10萬人,亞洲人的前列腺癌發病率最低。我國近年來的調查顯示,只有5. 5/10萬人。從以上數字可以看出,對於不同種族的男性,前列腺癌發病率的差別可能達到幾十倍。種族因素為什麼會影響前列腺癌的發病率目前還沒有研究清楚,這裡除了遺傳因素以外,不同種族人的生活習慣、居住環境可能也有關係。比如,雖然亞洲人的前列腺癌發病率比美國人低很多,但是,當一個亞洲家庭長期移居美國後,其子孫後裔們前列腺癌的發病率就逐漸接近當地的美國人。這一項研究顯示,美國的亞裔人前列腺癌的發病率可高達107/10萬人,接近當地白種人的水平。

早期前列腺癌很難被患者自己發現,因為即使前列腺內的惡性腫瘤增長到一定體積壓迫了尿道,也僅僅引起一些排尿不暢、血尿、急性尿瀦留等非特異性的表現,常被患者甚至一些醫生認為是BPH的症狀。由於以上原因,很多患者在確診前列腺癌時,癌灶已進入晚期。大量的臨床實踐表明,晚期腫瘤是不能得到根治的,最終必將對患者的生命構成威脅。因此,早期診斷才是戰勝前列腺癌這一“惡魔”的有效手段。不過值得慶幸的是,我國的泌尿外科技術在近年來有了長足的發展,醫生對前列腺癌的認識和警惕性也有所提高。因此,從整體來看,越來越多的前列腺癌患者在早得到了診斷,獲得了手術根治的機會。當然,這種早期診斷率的提高除了靠醫務工者高水平的工作外,還要依賴於患者對前列腺癌這種疾病普遍認識的提高。因此,在本書接下來的近50篇丈草中我irJ將詳細地向大家介紹前列腺癌這種疾病,以及患者所關心的有關前列腺癌的診斷、治療方面的重要內容。

年齡是前列腺癌發病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前列腺癌同良性前列腺增生(BPH) –樣也是一種老年病,甚至有學者認為“只要年齡足夠大,每個男性都會得前(BPH) –樣也是一種老年病,甚至有學者認為“只要年齡足夠大,每個男性都會得前列腺癌”。在每年新診斷的前列腺癌中,有近80%是在65歲以上診斷的,而且隨著年齡的增大,診斷前列腺癌的可能性亦隨之增高。相反50歲以下的男性就很少被診斷為前列腺癌(注意並非50歲以下者不會患前列腺癌,而是發病率很低)。男據研究報道,50—60歲男性前列腺癌的發病率近年來持續在緩慢地升高,這個年齡段的男性前列腺癌發病率1979-1992 年上升了3倍,1992 年以後逐漸趨於穩定,說明前列腺癌也逐漸“年輕化”了。研究前列腺癌的發病年齡在醫學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為這研究可以成為指導臨床開展前列腺癌篩檢的依據。根據以上數據,美國醫學界已經推薦 50歲以上的男性(尤其是前列腺癌的高危人群)定期進行前列腺癌的篩檢,以提高前列腺癌的早期診斷率。我國前列腺癌的普查尚未開展,由於我國前列腺癌的發病率比美國人低,而且我國前列腺癌發病的高峰年齡是否同美國人一致還不清楚。因此,我國前列腺癌普查應該從多大年齡開始至今還沒有形成定論。

家族史是前列腺癌發病的第三個高危因素。早在1990 年就有人調查發現前列腺癌的發病具有明顯的家族聚集傾向,也就是說親屬中有患前列腺癌的人更容易患前列腺癌。如果你的一級親屬(父親、兒子以及兄弟)中已有一個人確診為前列腺癌,那你得前列腺癌的風險比一級親屬沒有患此癌的其他人群升高2倍;如果一級親屬中已有2-3人確診為前列腺癌,那麼這種患病風險將升高至5-1 1倍。而且,親屬中診斷前列腺癌的人年齡越小,您得前列腺癌的風險越高。

當然,前列腺癌的患病風險因子不只有這些,目前很多研究顯示體內的高雄激素水平、輸精管結紮史以及上一篇中提到的一些前列腺癌的風險因子可能在其發病中也起到一定作用,只是目前的研究結果還沒有取得令所有人信服的結論。但是,在這裡我們必須強調一點,就是現在有很多不正確的醫療宣傳報,例如:說前列腺增生如果不治療可能會轉變為前列腺癌。這是一個原則性的錯誤。至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證據能夠證明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的發病存在明確的關係。希望廣大患者朋友們不要輕信這種毫無根據的誤導式宣傳,臺則名珩孫稱仰上帶不要的壓力。

1975-2003 年的前列腺癌發病趨勢,可以發現1988-1995 年問有一個明顯的波形。具體分析顯示:1975-1988 年前列腺癌發病率年增長2,6%,19 88一92 年的年增長率高達16.3%,,隨後於1992-1995 年出現發病率的降低,年增長率為—10.7%,1995-2003 年重新出現緩慢增長,為0.7%。1975-2003 年美國前列腺焜肘夕匕匸畢焚化可以發現呈逐漸下降趨勢,1975-987 年死亡率年增長o.9%,1987-19 91 年由於發病人數的激增,死亡率上升加快達3.1%,隨後與19 91-19 94 年出現下降(-0. 6%),1994-2003 年更是以-4. 0%的速度降低。1973-2000 年,上海市男性前列腺癌的發病率4.8倍,從1.6/10萬升至7.7/10萬,躍居男性泌尿生殖系腫瘤的第1 位。同期以華裔人種為主的臺灣和新加坡地區的前列腺癌發病率分別增加了4.8倍和8.5倍,已經跨人前列腺癌發病的中危地區(發病率>15/10萬)。

前列腺癌是不是也有自己的病因呢?是的,隨著醫學界對前列腺癌的深入研究,,前列腺癌的發生的確與一些特殊的因素有一定關係,同時許多科學實驗也證明了一些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能對預防前列腺癌的發生具有積極作用,下面就向大家作一些簡要介紹。前列腺癌的發病因素雖然有一定依據,但還需要更多、更長期的臨床觀察才能得到證實,而這裡提到的幾條因素已經得到了廣泛科學的檢驗證明。目前有3個與前列腺癌發病相關的因素得到了醫學界的廣泛認同,它們是:年齡、種族和家族史,但是可惜的是這些因素都是患者本人無法迴避的,也就法通過調控這些因素來預防前列腺癌的發生了。在後面的文簞甲翁大冢介彰這兒與前列腺癌的關係。

高脂肪飲食是前列腺癌的危險因素,其中紅色肉類(豬肉等)危險性最大,而來源於魚和奶製品的脂肪則影響較小。對加拿大魁北克地區593名男性飲食結構調查顯示,總攝人脂肪量最高和最低者相比,前者比後者患前列腺癌的危險性高1倍。有研究提示,食物中維生素A的攝取與前列腺癌的發病有著微妙的關係:直來源於肉類的維生素A會增加前列腺癌的發生率,而蔬菜水果中的類胡蘿A素轉化而來的維生素A會降低前列腺癌的發生。此外,類胡蘿蔔素中的番紅素雖不能轉化為維生素A,但也可降低前列腺癌的發生率。維生素D和維生素E的攝可以降低患前列腺癌的危險,這類食物包括小麥胚芽、豆類、菠菜、蛋類、動物肝臟。另外,戶外曬太陽也能夠促使機體自身合成維生素D。硒和鋅元素的水平和前列腺發病率呈現較強的負相關,常見的含有硒元素的食品包括堅果、穀類、雞肉等,而白瓜子內含有人體必需的鋅元素。綠茶:亞洲人前列腺癌發病率低,可能是由於亞洲人更喜歡喝茶,尤其是綠茶,綠茶中含有黃酮醇,黃酮醇有抑制癌細胞的作用。


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肥胖者容易得前列腺癌,當然這裡面可能有很多潛在的因素,比如胖人動物脂肪攝人多、戶外活動少等。有專家預期“減肥”將成為男士們預防前列腺癌的一個“時髦”的方法。當然,以上這些因素僅僅是來自於部分學者佝臨床經驗和研究,還需要深入的研究和長期的觀察,老年朋友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建立合理的生活飲食習慣,即使不能真的起到預防前腺癌的作用,也能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健康、精彩。


前列腺增生科普醫生


列腺癌是歐美國家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在美國,前列腺癌發病率已經超過肺癌,位居第一,而我國,前列腺癌的發病也呈上升趨勢。45歲之前少見,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病率急劇上升。預防前列腺癌,就要知道前列腺癌早期症狀:(1)疼痛。如腰骶部、臀部、坐骨神經等出現劇烈難忍的疼痛;(2)排尿困難。出現排尿困難、尿頻、尿痛、尿急、尿分叉、尿流變細等症狀;(3)淋巴結腫大。多發生在腰部、腹股溝、髂內、髂外等位置;(4)全身症狀。乏力、消瘦、貧血、食慾下降、睡眠差等。因此,當男性超過45歲,或有以上症狀時,應及時就診,做到早發現,早診斷。目前,最簡便的診斷方式是前列腺直腸指檢和血清PSA檢測,若PSA大於4ng/ml後,患病率隨著數值的升高而升高,若PSA大於10ng/ml,罹患前列腺癌的風險為67%,另外,PSA升高也可見於良性前列腺增生,急性前列腺癌等疾病,因此當PSA升高,還是要及時專科醫院就診,明確診斷。


康愛在線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副院長、泌尿外科主任葉定偉教授表示:

目前公認的前列腺癌篩查最簡便的方法是:前列腺直腸指檢和血清PSA檢測相結合,兩者在篩查中的作用都十分重要。兩項檢查中的任何一項有異常都需要進一步檢查。前列腺癌中約有25%是由直腸指檢異常而發現;而絕大多數前列腺癌是由PSA異常而發現的。前列腺癌篩查應該每年進行一次。如果在每年一次的篩查過程中發現PSA水平進行性升高和直腸指檢發現異常,都需要進一步檢查。通過前列腺癌篩查,可以降低前列腺癌相關併發症的發生率和前列腺癌相關死亡率,可以有效地提高生存率。一般整個普查過程只需要5分鐘左右,沒有什麼痛苦。

檢查中PSA值大於4ng/ml作為前列腺癌篩查的臨界值,並且隨著PSA值的升高,患者患病概率進一步提高。當PSA值大於10ng/ml,患前列腺癌的可能性將大於67%。需要指出的是,PSA值升高並非意味著一定患前列腺癌,其他疾病諸如良性前列腺增生、急性前列腺炎也可出現PSA值升高情況。

早期前列腺癌患者及時接受根治性治療,10 年生存率可達95%以上。然而,由於前列腺癌發病比較隱匿,等到身體出現明顯的症狀(血尿、壓迫等)時,病情往往已經無法控制,在我國超過70%的患者初診時已經是晚期。

前列腺癌篩查是目前早期發現前列腺癌的惟一有效的手段。美國早在10年前就開始了前列腺癌的普查工作。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腫瘤治療的關鍵所在。發現得越早,治療效果越好,治癒的可能性越大。目前,美國的前列腺癌患者中有將近90%屬於早期前列腺癌,5年生存率達90%以上,這都應歸功於前列腺癌篩查,使絕大多數患者能夠早期發現和早期治療前列腺癌。相信隨著我國經濟和文化的不斷髮展和進步,以及人們健康意識的不斷加深,前列腺癌篩查工作不久就會在全國範圍內開展起來。篩查的項目主要包括:直腸指檢和血清PSA(前列腺特異抗原)檢查,必要時可進一步行經直腸前列腺B超檢查。如果發現任何一項有異常,則需行前列腺穿刺活檢術,明確病理診斷。

同其他癌症一樣,病理活檢是確診前列腺癌的金標準。當懷疑前列腺癌時,可以通過超聲引導下空芯針穿刺獲取組織進行病理檢測,在B超的定位下,用一根細針穿入前列腺,取出組織,一般取12~16條組織,多點取材可以顯著提高前列腺癌陽性檢出率。在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泌尿男生殖系統腫瘤多學科診療團隊專家會根據取得的樣本,確定腫瘤的類型,分期分型,進而制定出適合患者個體的規範化治療方案。


海上名醫


泌尿腫瘤專科醫生回答你的這個問題。

首先,前列腺癌沒辦法絕對預防,只能通過生活習慣來降低前列腺癌發生的概率。

前列腺是男性身上特有的器官,對生殖系統至關重要。前列腺位於膀胱的正下方,分泌前列腺液。在老年人,前列腺癌是十分常見的。美國,男性前列腺癌發病率在所有癌症中高居第一位,不過,通過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前列腺癌發生幾率是可能的。

在瞭解如何降低前列腺癌風險之前,先告訴一些你沒辦法改變和降低的危險因素:

1、年齡:年齡越大,越容易得前列腺癌

2、非洲裔美國人更容易患前列腺癌,並有超過兩倍的死亡風險。在亞洲的亞洲男性風險最低,但移居西方時,他們的風險增加。這證明了前列腺癌的發生和生活飲食習慣有很大關係。

3、家族史:父親或兄弟患前列腺癌的人,患前列腺癌的風險增加了兩倍。如果親屬的癌症發生時小於55歲,或三個或以上家屬患癌,這種風險進一步增加。

好了,下面談談什麼是良好的生活習慣,針對於前列腺癌的預防,其實也針對很多癌症的預防。

1、選擇健康的飲食

有證據表明,選擇低脂肪、富含水果和蔬菜的健康飲食可能會降低患前列腺癌的風險,所以首先是低脂飲食。在一些研究中,每天攝入最多脂肪的男性患前列腺癌的風險增加。所以可以減少烹調時添加到食物中的脂肪量,選擇瘦肉,選擇低脂乳製品。

儘量使用植物油。在研究脂肪消耗和前列腺癌風險的研究中,來自動物的脂肪最有可能與前列腺癌的風險增加有關。另外少吃紅肉尤其是加工紅肉(培根,臘肉,火腿等),多吃魚。富含脂肪的魚類(如鮭魚、金槍魚和鯡魚)含有ω-3脂肪酸,這是一種脂肪酸,與降低前列腺癌風險有關。然後是增加你每天吃的水果和蔬菜的數量。水果和蔬菜富含維生素和營養素,可以降低前列腺癌的風險。煮熟的西紅柿,被證明是對預防前列腺癌有益的,十字花科蔬菜(如西蘭花和花菜)以及大豆和綠茶也是潛在的對前列腺癌有好處的食物,可以適量多吃。減少每天吃的乳製品的數量。在研究中,每天吃大量乳製品如牛奶、奶酪和酸奶的男性患前列腺癌的風險最高。

2、戒菸,儘量也不喝酒

3、注意不要盲目攝入各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比如注意你的鈣攝入量。不要服用超過建議的每日補鈣量。適量一些鈣是可以的,但過多的鈣可能增加前列腺癌發生。又比如維生素E,之前的研究認為維生素E對前列腺癌有保護作用,可後來臨床試驗的數據顯示並不是這樣,大量的維生素E的攝入似乎還增加了前列腺癌的發生。包括大量維生素A,也會有一些潛在的壞處。

4、保持健康的體重

肥胖者身體質量指數(BMI)為超過30,可能會增加前列腺癌的風險。如果你超重或肥胖,就要減肥。

5、注意鍛鍊身體

對運動和前列腺癌風險的研究顯示,鍛鍊的男性患前列腺癌的風險降低。當然運動還有許多其他的健康益處,並且可以降低患心臟病和其他癌症的風險。運動還可以幫助你減肥。當然有心肺疾病和其他基礎疾病的人,應該先諮詢醫生自己可否進行多大運動量的鍛鍊

6、控制基礎疾病,放鬆和享受生活。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應該注意嚴格控制。減少工作中和家中的壓力會改善你的生存,減少癌症發病率。

最後雖然有這一些生活習慣可以減少前列腺癌的發生,但並不能完全預防前列腺癌,前列腺癌早診斷,完全可以治癒,所以,對於50以上有排尿症狀的人和45歲以上有家族史的人,應該每1-2年進行PSA檢查以求儘早發現前列腺癌。

科學回答健康問題,敬請關注頭條號,在平時無聊的時間裡,可以瞭解一些健康相關知識。


泌尿腫瘤外科鮮醫生


前列腺癌發病原因比較複雜,

但已知的高危因素包括年齡、飲食、遺傳、吸菸、肥胖以及前列腺病變等。

所以,預防前列腺癌從應該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良好的作息時間,

注意飲食營養均衡和戒菸戒酒,

保持適度的體育鍛煉也可以降低前列腺癌的風險。

1、適當的體育運動。

體育鍛煉可保持內分泌穩定,調節免疫功能。

2、以新鮮蔬菜、水果為主的低脂飲食。

新鮮的蔬菜水果給人體帶來健康,

吸菸飲酒都對健康不利,

飲酒會引發腺體水腫,加重腺體負擔

吸菸時產生的焦油對很多器官都有損壞,

大量的肉食會讓植物神經紊亂,對腺體代謝不利,

常常食用肉食的男性PSA值偏高,也就是前列腺特異性抗原高,患前列腺癌的風險增加;

太油膩的食物也會讓植物神經紊亂,辛辣的飲食會對腺體形成刺激, 對腺體健康不利;

喜歡食用新鮮蔬菜水果,低脂飲食能最大限度遠離前列腺疾病;

3、保持健康的體重,就能有助於降低男性患上前列腺癌的幾率

健康體重是男性身體健康的重要保障;

4、保持前列腺健康

前列腺癌跟前列腺疾病沒有必然聯繫,

但已經有多位前列腺癌患者來向我諮詢,

這些患者當中有相當一部分都曾經患有嚴重的前列腺疾病:前列腺結石

前列腺疾病及時治療,不讓小病引發大病,

前列腺鈣化後,有部分鈣化病灶會越來越硬,當硬度達到骨密度時,就會形成前列腺結石。

前列腺結石患者患上前列腺癌的幾率會大大增加,

所以 保持前列腺健康能遠離前列腺癌。

5、定期檢查身體健康

前列腺癌是很難做到完全預防,

定期檢查,瞭解自己的健康是保持健康的重要條件。


前列腺大夫孔令新


您好!您說的症狀符合中醫治療“前列腺癌”的範疇,您可以參照下面的內容進行調理、治療。

歡迎關注我,為您提供優質的健康答案。


前列腺癌是發生於前列腺腺體的惡性腫瘤, 好發於老年男性,發病高峰在70~90歲。該病在亞洲、非洲發病率相對較低,在歐美為多發病,在北歐各國佔男性腫瘤發病率的第一位,在美國僅次於肺癌而列第二位,近年來的資料表明仍呈上升趨勢,我國亦從20世紀50年代的0.2/10萬升至90年代的3.4/10萬。前列腺癌的確切病因尚未清楚,一般認為與體內雄激素和雌激素平衡紊亂有關,並與種族、遺傳和年齡增長有關,與環境條件的關係尚無明確定論,但與飲食結構差異關係密切,東方人喜食的豆類食品有一定防癌作用。前列腺癌絕大多數為腺癌,少數為鱗狀上皮細胞癌或移行上皮癌,75%發生於後葉,其次為前葉和側葉,亦有部分多發性。本病經淋巴系統可轉移到髂內和髂外、主動脈旁、縱隔和鎖骨上淋巴結,亦可經血行轉移到骨(如骨盆、腰椎、股骨、肋骨等)、肺、肝、腦、腎上腺、胸膜、皮膚等,絕大部分發現時已有轉移,前列腺癌病情發展迅速,其自然生存期為31個月,有轉移者中位生存期為9個月,近年隨著早期前列腺癌的不斷檢出以及直腸指檢及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等的採用,診斷治療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

在古代醫學文獻中,雖既無前列腺之臟腑,也無前列腺癌之病名,但類似症狀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記載,如《素問·氣厥》曰:“胞熱移於膀胱,則癃,溺血。”《靈樞·九針論》有“四時八風之客於經絡之中,為瘤病者也”,又有“積之所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積也”的記載,《諸病源候論》談及積聚發病機制時謂“積聚者,由陰陽不和,臟腑虛弱受於風邪,搏於臟腑氣血所為也”,論及尿血的成因時則有“勞傷而生客熱,血滲於胞故也,血得熱而妄行,故因熱流散滲於胞而尿血”的論述。王燾《外臺秘要》載有治小便不通及小便難的方劑約20首,並謂:“若髒中熱病者,胞澀,小便不通……為胞屈僻,津液不通,以蔥葉除尖頭,內陰莖孔中深三寸,微用口吹之,腹脹,津液大通,便愈。”這是最早用導尿術治療小便不通的記載。宋元時期,朱丹溪《丹溪心法·小便不通》認為“小便不通有氣虛、血虛,有痰、風閉、實熱”,並將探吐一法運用於臨床,“譬之滴水之器,閉其上竅,則下竅不通,開其上竅,則下竅必利”。關於癃閉的病因,明代《景嶽全書·癃閉》謂:“有因火邪結聚小腸、膀胱者,此以水泉乾涸而氣門熱閉不通也,有因熱居肝腎者,則或以敗精,或以槁血,阻塞水道而不通也,有因真陽下竭,元海無根,氣虛不化而閉的,有因肝強氣逆,移礙膀胱,氣實而閉。”關於前列腺癌的症狀,清·沈金鰲《雜病源流犀燭》曰:“血淋者,小腹硬,莖中痛欲死。”又曰:“閉癃之異,究何如哉,新病為溺閉,點滴難通也,久病為溺癃,屢出而短少。”關於治療,《景嶽全書》有“火在下焦而膀胱熱閉不通者,可以利之;肝腎實火不清者可去其火,水必自通;肝強氣逆塞閉不通者,可破氣行氣”的記載。關於前列腺癌等惡性腫瘤的預後,《景嶽全書》謂“小水不通是為癃閉,此最危最急症也……不辨其所致之本,無怪其多不治也”;明代申鬥垣更有“癌發四十歲以上,血虧氣衰,厚味過多所生,十全一二”的描述。

【病因病機】 過食五味,情志抑鬱,外感溼熱是前列腺癌的主要病因,而腎臟虧虛是發病的內在條件。古人有謂“肥人多痰溼”,過食五味,痰溼內蘊,加之外感溼熱,致“熱入於胞,熱氣大盛,故結澀令小便不通”,又加之情志不暢,肝氣鬱結“勞傷而生客熱,血滲於胞故也”,加之“胞絡虛損,冷熱不調,風邪客之,搏於氣血,變而息肉也”,所以本病多發於西方國家。近年來,本病在我國的發病率不斷上升,與居民飲食結構的改變有關,但能否發病則主要取決於正氣,尤其是腎氣的盛衰。

【發病機制】 前列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一般認為與體內雄激素和雌激素平衡紊亂、種族、遺傳以及年齡增長有關,與環境條件的關係尚無明確定論,但與飲食結構差異關係密切,有學者發現飲用咖啡和酒類與前列腺癌的發生有關,東方人喜食的豆類食品有一定防癌作用。淋球菌感染後發病率增高。

【病理表現】 前列腺癌多發生於前列腺後葉,兩側葉亦偶有發病。病理類型中腺癌佔97%,鱗狀上皮細胞癌僅佔3%。

【臨床表現】 前列腺癌早期多無症狀,凡50歲以上男性排尿如有不適即應就診檢查。只有當腫瘤增大至阻塞尿路時,才會出現排尿困難、小便淋漓,進而有排尿費力、尿線變細、尿瀦留、尿失禁等,其時多已屬晚期,常伴腰骶部疼痛、下肢水腫、貧血、骨痛、骨折、食慾不振、乏力等。前列腺癌最常見的四大主症為:小便淋漓,排尿困難,前列腺硬結,會陰部疼痛。

直腸指檢可見腺體增大,堅硬結節,高低不平,中央溝消失,甚至可侵及腸壁、陰囊,可捫及條索狀且向雙側骨盆伸展的腫塊。

【臨床分期】

1.TNM分期

T 原發腫瘤

Tx 不能評價原發腫瘤。

T0 無原發腫瘤證據。

T1aA 無臨床症狀,直腸指診未觸及腫瘤,影像學檢查未見佔位性病變。

T1aA1 在偶然的組織學檢查時發現,瘤組織

T1bA2 在偶然的組織學檢查時發現,瘤組織>被切除組織的5%。

T1cB PSA檢查異常,並經針刺活檢證實有前列腺癌。

T2B 腫瘤侷限在前列腺。

T2aB1 腫瘤侵及範圍

T2bB1 腫瘤侵及範圍>一葉的1/2,但腫瘤侷限在一側葉內。

T2cB2 腫瘤侵及二側葉。

T3C 腫瘤擴展超過前列腺包膜。

T3aC1 腫瘤擴展超過單側包膜。

T3bC1 腫瘤擴展超過兩側包膜。

T3cC2 腫瘤侵及精囊。

T4C2 腫瘤固定或侵及除精囊外的鄰近器官或組織。

T4aC2 腫瘤侵及膀胱頸或尿道外括約肌或直腸的任何部位之一。

T4bC2 腫瘤侵及肛提肌或骨盆側壁。

N 局部淋巴結轉移

Nx 不能評價淋巴結轉移的有無。

N0 無淋巴結轉移。

N1D1 單個淋巴結轉移,轉移淋巴結最大直徑2cm。

N2D1 2cm

N3D1 轉移淋巴結最大直徑>5cm。

M 遠處轉移

Mx 不能評價遠處轉移的有無。

M0 無遠處轉移。

M1D2 遠處轉移。

M1aD2 盆腔外淋巴結轉移。

M1bD2 骨轉移。

M1cD2 其他部位轉移。

2.TNM臨床分期

0 T1aN0M0。

Ⅰ T1aN0M0,T1bN0M0,T1cN0M0。

Ⅱ T2N0M0。

Ⅲ T3N0M0。

Ⅳ T4N0M0,T1~4N1M0,T1~4N2M0 ,T1~4N3M0 ,T1~4N0~3M1。

【診斷】

1.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的測定

一般認為,PSA超過10ng/ml已有診斷意義,其值與前列腺癌分期分級均有關,另外前列腺特異性抗原指數(PSAI)、前列腺特異性抗原密度(PSAD)及血清遊離PSA與血清總PSA測定(F/T)均有助於與前列腺增生症鑑別。

2.前列腺特異性酸性磷酸酶(PAP)

PAP由前列腺上皮細胞酶體產生,是另外一種較為特異的腫瘤標誌物,陽性率約60%,晚期患者陽性率可高達80%~90%。

3.穿刺活檢

近年多采用B超引導下經直腸前列腺細針抽吸活檢。

4.B超

根據內部回聲的不同,B超檢查有助於鑑別癌和前列腺結節。超聲普查前列腺癌在國外應用較廣,特別是對高發人群。

5.CT及MRI

CT及MRI對前列腺癌Ⅲ期以上診斷陽性率可達95%左右,並可判斷周圍浸潤程度及盆腔淋巴結轉移情況。有助於前列腺癌的分期及瞭解前列腺局部解剖關係。

6.骨掃描或X線檢查

前列腺癌常引起成骨性骨轉移,骨掃描或X線檢查有助於骨轉移的診斷。

對已明確診斷的前列腺癌患者,首先要考慮是否需要治療及是否能夠治癒。前列腺癌治療方案的選擇需根據臨床分期、細胞分級、患者年齡、全身狀態、預計壽命等綜合考慮。對前列腺癌臨床分期為T1a~2bN0M0的患者,可選擇根治性前列腺切除術或放療。對偶然發現的T1a期前列腺癌患者不一定急於治療或可臨床觀察。T1b患者可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術。近年隨著放療技術的不斷進展,特別是適形放療的應用,對早期前列腺癌的放療同樣可以達到根治性前列腺切除術的療效。對局部進展的T3及T4期前列腺癌,因單純的前列腺切除術療效差,通常選用放療+內分泌治療或單純內分泌治療。轉移性前列腺癌以內分泌治療或化療為主,對骨轉移所致的疼痛輔以放療。中醫中藥可在治療全過程中應用。

2.中醫辨證施治

(1)溼熱蘊結證

證候:小便不暢,尿線變細,小便滴瀝不通或成癃閉,偶有血尿,口苦口乾,時有發熱起伏,會陰部脹痛,拒按,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

基本治法:清熱利溼,通淋散結。

方藥運用:八正散(《太平惠民和濟局方》)加減。

萹蓄40g,滑石20g,瞿麥20g,生大黃6g,車前子10g,生薏苡仁30g,白茅根30g,生側柏葉15g,梔子12g,甘草梢15g,小薊15g,土茯苓20g,蒲公英30g,白英10g,龍葵15g,蛇莓10g。

方中萹蓄、瞿麥、車前子、滑石、梔子、生大黃、土茯苓清熱瀉火,利水通淋;白英、龍葵、蛇莓、蒲公英清熱解毒抗癌;側柏葉、小薊、白茅根涼血止血;生薏苡仁健脾利溼;甘草梢緩急止痛,解毒醫瘡,諸藥合用則達到清熱利溼、解毒抗癌之目的。

加減:會陰部疼痛加烏藥10g,荔枝核15g,橘核15g。

(2)氣滯血瘀證

證候:小便點滴而下,或時而通暢,時而阻塞不通,少腹脹滿疼痛,伴腰背、會陰疼痛,行動艱難,煩躁不安,舌質紫暗或有瘀點,脈澀或細數。

基本治法:活血化瘀,祛瘀散結。

方藥運用:琥珀散(《醫宗金鑑》)加減。

生黃芪30g,菟絲子30g,熟地9g,赤芍9g,當歸9g,川芎6g,烏藥10g,延胡索9g,三稜6g,莪術6g,劉寄奴10g,丹皮6g,桃仁9g,紅花9g,穿山甲(先煎)10g。

方中菟絲子、熟地滋腎養陰,補血生津;三稜、莪術、延胡索、烏藥行氣止痛,烏藥尚可溫腎縮泉;赤芍、當歸、川芎、桃仁、紅花、劉寄奴、穿山甲活血化瘀,祛瘀散結止痛。諸藥共用活血化瘀,祛瘀散結。

加減:脅痛者加柴胡10g,鬱金12g;會陰部痛甚者加制馬錢子0.9g。

(3)腎陽虧虛證

證候:多見於中晚期患者,小便不通或點滴不爽,排尿乏力,神疲怯弱,腰膝冷痛,下肢痠軟,畏寒肢冷,喜溫喜按,大便溏洩,尿流漸細,舌淡,苔潤,脈沉細。

基本治法:溫補腎陽,滲利水溼,消癥散結。

方藥運用:真武湯(《傷寒論》)、右歸丸(《景嶽全書》)加減。

制附子(先煎)6g,白朮15g,茯苓15g,白芍10g,枸杞子15g,杜仲15g,菟絲子30g,鹿茸3g,龍葵15g,白英15g。

方中枸杞子、菟絲子滋補腎陰,制附子、鹿茸、杜仲溫補腎陽,陰陽相濟,以利白朮、茯苓健脾利溼之功效;龍葵、白英清熱解毒,消癥散結抗癌。諸藥合用溫補腎陽,滲利水溼消癥散結。

加減:血尿加黃芪30g,血餘炭10g;夜尿多加鹿角霜30g,桑螵蛸15g。

(4)氣陰兩虛證

證候:本型多見於前列腺癌之終末期,尿流變細,排出無力或點滴不通,面色無華,貧血消瘦,倦怠乏力,心悸怔忡,動則氣促,頭暈眼花,飲食減退,身疼腰痛,潮熱盜汗,舌紅,苔少或無苔,脈細數。

基本治法:益氣健脾,養陰滋腎,軟堅散結。

方藥運用:生脈散(《內外傷辨惑論》)加味。

太子參15g,麥冬12g,五味子10g,制首烏15g,枸杞子15g,生黃芪30g,炙鱉甲(先煎)30g,炙龜板(先煎)30g,白英10g,蛇莓10g。

方中太子參、生黃芪益氣昇陽斂汗;麥冬、五味子、首烏、枸杞子滋補腎陰;鱉甲、龜板益腎健骨,軟堅散結;白英、蛇莓清熱解毒,消癥散結。諸藥共用則益氣健脾,養陰滋腎,軟堅散結。

加減:眩暈,耳鳴者加杭菊10g,女貞子12g;伴津虧便結者加玄參15g,決明子15g,肉蓯蓉20g;血虛甚者加熟地12g,阿膠10g。

因為前列腺位置特殊,既不在內,也不在外,周圍正常組織較多,外治法難以直達病所,外治法主要能夠緩解尿瀦留。

(1)大蔥白礬散:藥用蔥白9cm,白礬15g,兩味共搗爛如膏狀,貼肚臍上,每日換1次,貼至尿通為度。此方能軟堅通尿,適用於前列腺癌小便不通,點滴難下。

(2)蚯蚓田螺散:白頸蚯蚓5條,小田螺5個,蓽澄茄15g,以上三味共搗爛,拌米飯為丸,敷臍上,此藥能溫腎散寒,行氣利水,對前列腺癌癃閉、尿塞不通、少腹脹痛難忍者有效。

(3)甘遂:甘遂2g,研為細末,用醋調膏,紗布包裹,外敷臍部,以通為度。

(4)取嚏:取皂角末0.5g,吹鼻取嚏,具有開肺氣,舉中氣而通下焦的功效,是一種簡單有效的通利小便的方法。

4.中成藥

(1)愛迪注射液:含斑蝥、人參等,具有清熱解毒抗癌,消瘀散結的功效,主要用於前列腺癌、肝癌的治療,每日以本注射液50~100ml加入生理鹽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靜滴,每日1次,每15天為1療程,毒副反應主要為面紅、蕁麻疹、發熱等。

(2)蟾酥注射液:含蟾酥水溶性提取物吲哚類總生物鹼,具有解毒消炎抗癌的作用,可用於前列腺癌、胃腸癌的治療,可用本品10~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稀釋後滴注,每日1次,30日為1療程。

迄今為止,內分泌治療是晚期前列腺癌的主要治療方法。

(1)雌激素:最近報道的內分泌治療結果表明,睪丸切除術後,加或不加雌激素治療,對生存率無明顯影響,但對骨轉移患者內分泌治療的姑息作用比較肯定。因此,有人認為對無症狀的患者,可以延緩使用內分泌治療。考慮到雌激素治療的副反應,人們對雌激素的有效治療劑量作了隨機分組研究。結果表明,每天口服1mg與每天口服5mg的療效相同,且能明顯減少胃腸反應及心血管併發症。目前美國採用己烯雌酚每天1mg作為標準內分泌治療模式,但也有人認為,己烯雌酚每天1mg雖然有效,但不能將睪酮降至去勢水平,採用每天3mg較為合適。

由於雌激素治療的副反應大,常常給治療帶來困難,為此尋找新藥來阻斷雄激素已成為人們感興趣的課題。近年來採用LHRH促效劑及非激素類雄激素拮抗劑治療同樣達到去勢的目的,稱為化學性去勢。這些藥物使用方便、安全、副反應小,並且避免了睪丸切除術後患者的心理變態和雌激素治療引起的副反應,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抗雄激素藥物,如氟硝丁酰胺等,由於副反應小應用較為廣泛,特別是與睪丸切除並用,療效尤為突出。

(2)抗雄激素類藥物:抗雄激素類藥物可與內源性雄激素在靶器官上的受體競爭結合,在胞質內通過與雙氫睪酮受體結合,抑制雙氫睪酮進入細胞核,從而阻斷雄激素對前列腺細胞的作用,達到治療的目的。抗雄激素藥物分類固醇與非類固醇兩類,屬於前者的有甲地孕酮和甲孕酮,其作用機制與天然孕激素相同。主要作用是抑制促黃體激素的釋放及封閉雄激素受體,並阻斷5α-還原酶而降低前列腺雙氫睪酮濃度。常用劑量為甲地孕酮40mg口服,每日2~4次,或160mg,每日1次,3個月後改為維持量40mg,每日2次;甲孕酮0.5g,口服,每日1~2次,3個月後改為維持量0.5g,每日1次。然而這些藥物有一個共同的問題,服藥6~12個月後,血清睪酮水平又逐漸回升,但通過給予小劑量的己烯雌酚(0.1mg/d),可以防止這種現象的發生。

氟硝丁酰胺為一種非類固醇類抗雄激素藥物,它通過封閉睪酮和二氫睪酮與其細胞內受體結合而起作用,還可以封閉睪酮對促性腺激素分泌的抑制作用。因此,用藥後血清促黃體生成激素和睪酮濃度增加,使許多患者仍具有生殖能力,它主要適用於希望保持性能力的患者。用法為250mg,每日3次。它通常與促性腺釋放激素類似物聯用,但也可以單獨或與finasteride(一種還原酶抑制劑)合用。本品較昂貴,不良反應小(包括腹瀉,面部發熱及男子乳房發育)。

(3)促性腺釋放激素類似物促進劑(GnRH-a):天然促性腺釋放激素(GnRH)作用於垂體前葉,使之分泌促黃體生成素(LH)和促卵泡素(FSH)。LH作用於睪丸間質,使之分泌睪酮;FSH作用於睪丸支持細胞,產生雄激素結合蛋白。1971年Schally等確立了GnRH的結構,以後人工合成了2000餘種GnRH-a。GnRH-a與垂體親和力強,LH的釋放量可比正常情況增加15~20倍,長期給予大劑量GnRH-a可造成垂體促性腺激素耗竭,使GnRH受體調節功能降低,致使血清睪酮降至去勢水平(即藥物去勢),其作用持續較久。

現在臨床上常用的藥物有:①醋酸亮丙瑞林:應用本品後血清睪酮暫時上升,使少數患者病情在短期內惡化,四周後又恢復至原有水平,然後睪酮水平逐漸下降至去勢水平。用法為皮下注射,1mg/d。②醋酸性瑞林:係一種長效製劑,每支含3.6mg藥量,每4周在腹部皮下注射1次。這類藥物在國外應用很廣泛。主要不良反應有性慾減退、面部潮紅及蕁麻疹等,少數人局部注射後皮下有硬結。

(4)腎上腺酶合成抑制劑:氨魯米特(AG)可抑制腎上腺皮質生成雄激素、糖皮質激素和醛固酮,類似於腎上腺切除作用,適用於治療睪丸切除及雌激素治療無效或復發的患者。用法為250mg口服,每日3~4次。由於垂體後葉分泌的ACTH能對抗AG,抑制腎上腺皮質激素合成的作用,所以每天需同時服用氫化可的松20~40mg以阻滯ACTH的這種作用。與雌激素合用可提高療效。本品的常見不良反應有嗜睡、睏倦、頭暈、皮疹、噁心及低血壓。

(5)酮康唑:本品是一種抗真菌藥物,1200mg/d(分6次服)。給藥後24小時內,血中睪酮就會下降至去勢水平。對於脊髓壓迫徵可取得迅速緩解,缺點是停藥後激素水平又迅速恢復至治療前,且肝毒性大,不宜長期使用。

內分泌治療失敗後,可選用單藥或聯合化療。許多隨機分組研究認為單藥或聯合化療之間並無明顯差別。目前常用的聯合化療方案包括:

(1)ADM+DDP:ADM 50~60mg/m2,第1天靜脈滴注;DDP 50~60mg/m2,第3天水化後靜滴。每3~4周重複1次,共3~4個療程。

(2)ADM+MMC+5-FU:ADM 50mg/m2,第1天靜滴;MMC 10mg/m2,第1天靜脈滴注;5-FU 750mg/m2,第3、4天靜滴。每3周重複1次,共3療程。

(3)PAT+EM:PAT 120mg/m2,第1~4天靜滴96小時;EM 600mg/m2,第1~21天口服。每3周重複1次,共3個療程。

(4)VLB+EM:VLB 4mg/m2,靜脈滴注,每週1次,共6周;EM 10mg/(kg·d),每日3次,口服,共6周。每8周重複1次,共2個療程。

(5)MTT+PDN:MTT 12mg/m2,第1天靜滴;PDN 5mg,第1、2天口服,每日2次。每3周重複1次,共2個療程。

(6)雌二醇氮芥(癌腺治):本品具有明顯的抗促性腺激素作用,雌二醇氮芥的主要代謝產物雌二醇和雌酮氮芥對前列腺具有特殊的親和力,既能通過下丘腦抑制促黃體生成素,降低睪酮的分泌,又有直接細胞毒作用。用法:雌二醇氮芥每天600mg/m2,分2次服。如服藥3~4周後無效,即應停止治療。本品的主要毒副作用是胃腸道反應,少數患者有輕度骨髓抑制、肝損傷,減藥或停藥後可以完全恢復。極少數人還可出現過敏性皮疹。同常規雌二醇治療一樣,可能出現血栓栓塞性疾病,男性乳房增大及性慾減退。

【預防與調護】

1.預防

(1)節慾養生,避免不潔性行為。

(2)積極開展防癌宣傳,普及防癌知識,老年人應每年做例行性前列腺指檢,早發現早治療。

2.調護

(1)靜心素食防復發:前列腺癌患者多因過食五味,憂怒過度,致溼熱、痰濁、熱毒蘊結於下,雖經手術或放化療、去勢等治療,但多出現過度悲觀情緒或因放、化療而出現噁心、厭食等症,故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進食高營養、易消化的素食能明顯減少疾病的復發,如《內經》所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國內外調查亦顯示,東方人前列腺癌發病率明顯低於歐美國家,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但與飲食結構差異關係密切,東方人食品中的豆類富含植物雌激素,有防癌作用,尤其豆腐中含量甚高的異黃酮類物質有抑制前列腺增生和控制前列腺癌細胞生長的作用。前面提到所謂之靜心,是要保持良好的心態,還要正確面對疾病,醫生在確診後予以治療及恢復期給予康復指導,在心理、營養、人際關係、職業需要、家庭護理等方面予以關懷。《素問·臟器法時論》:“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金匱要略》亦有:“所食之味,有與病相宜,有與身為害,若得宜則補體,害則成疾。”所以飲食調理亦十分重要,如適當進食無花果、蔗汁、黃豆、番茄、甲魚、鮑魚、鱸魚、槐花、冬瓜、洋蔥等。

(2)綜合治療終末期:前列腺癌患者多年事已高,腎氣虧虛天癸漸竭,正氣不足,或因勞倦,或因思慮,或因過食五味致氣血凝滯,溼濁下注,日久成癌,加之病久正氣更傷,精氣衰敗,雜症重生,可表現為癲證、虛勞、痛證(尤其是成骨性骨質破壞)等,發現時多已處晚期,惡病質的處理尤其值得重視。中醫多治以溫腎健脾,方取腎氣丸為主。現代研究亦證實,激素分泌的失調與前列腺癌、乳腺癌等的發生、發展有一定關係,而中醫“腎”與機體的免疫監測功能,甲狀腺、腎上腺等內分泌腺以及蛋白質的合成與代謝有著較為密切的關係,所以前列腺癌、乳腺癌等疾病晚期多見腎陽虛或脾腎陽虛表現,而溫補腎陽藥可改善機體的物質代謝,促進蛋白質、脂肪的合成,可使惡病質機體得到一定的改善,提高生存質量。另外,骨痛也是本病常見症狀之一,可在前述辨證施治基礎上,加用三骨湯(骨碎補,透骨草,補骨脂)常能取得比較好的效果,必要時配合西藥三階梯止痛藥物。

(3)晚期腫瘤患者:可表現為恐懼、孤獨、憤怒、焦慮、抑鬱等多種心理狀態,原因可能是患者及其家屬對死亡的恐懼,也可是患者對痛苦的恐懼以及擔心由於患病而失去職業、地位,減少或失去經濟來源等。所以有效地控制疼痛和緩解症狀是消除患者恐懼心理的一個重要內容,另外患者家屬和醫務人員以及社會工作者對患者的關心和幫助也是減輕其孤獨、恐懼感的重要方法之一。首先應以心理治療為主,或改變周圍的環境,進行解釋和說理等支持治療。嚴重者以理氣解鬱、暢達神機為原則給予中藥治療,屬肝鬱氣滯者可見時太息、胸脅脹悶、脈弦等,以柴胡疏肝散為主;屬痰氣鬱結者可見喜怒無常、穢潔不分、不思飲食、舌苔白膩、脈弦滑等,以順氣導痰湯為主;屬心脾兩虛者多見善悲欲哭、心悸易驚、飲食銳減、脈沉細無力等,以養心湯送服越鞠丸。總而言之,要強調移情易性,這不僅是防病治病的需要,也是防止反覆及發生意外不可忽視的措施。

【臨證經驗】 前列腺癌多為本虛標實之證,在久病或行雙側睪丸切除術後,雖病得以控制,但腎之精氣驟減,天癸枯竭,衝任二脈空虛,氣血失和,陰陽失調,臨床上多以潮熱、汗出為典型表現,歸之為腎元虧虛。治療從補腎入手,調整陰陽,平和氣血,以補腎湯為基本方,藥取生地10g,熟地10g,山萸肉15g,女貞子10g,黃精15g,菟絲子20g,枸杞子15g,地骨皮30g,茯苓15g,白芍15g,浮小麥30g,澤瀉15g,甘草10g,隨證加減,在臨床取得明顯療效。

前列腺癌為癌毒之邪蘊結於前列腺。病位在前列腺,主要涉及腎、脾、膀胱、肝。治療中不僅要注意減輕放化療的毒副反應,同時應注意防其復發與轉移。辨證論治中常見基本證候為陰虛,氣虛,溼熱,血瘀,陽虛。陰虛者責之於腎,以六味地黃丸加減,常用藥物為生地、山萸肉、山藥、五味子、麥冬、沙參、桑椹子、枸杞子、澤瀉。氣虛在脾,以四君子湯加減,常用藥物為太子參、炒白朮、茯苓、炒扁豆。溼熱者,加海金沙、土茯苓、生地、竹葉、車前草、白鮮皮、紅藤、萆薢。血瘀者,加當歸、赤芍、川芎、炮山甲、地龍。血熱者,加生地、丹皮。陽虛者,加仙靈脾、肉桂。毒邪未清者,加白花蛇舌草、半枝蓮、金蕎麥、蛇莓、龍葵、土茯苓、白英、草河車。肝轉移者加凌霄花、藤梨根、幹蟾皮。局部疼痛者,加小茴香、橘核、烏藥、川楝子。便稀者,加芡實米、蓮子肉。納呆者,加雞內金、焦三仙。小便不暢者,加桑螵蛸、海螵蛸。

驗案舉例

案一.樸某,男78歲,吉林人。

患者自1987年起小便時有不暢,尿後滴瀝,未引起注意,大半年後小便不暢加重,尿色呈咖啡色1天,遂去當地醫院就診。肛診:前列腺腫大,經病理診斷為高分化腺癌,在北京某醫院手術治療,術後經放療,因肛門重墜,疼痛不已於1988年12月13日就診。現症見:肛門重墜不適,會陰部脹痛,口苦口乾,時有發熱,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診斷為前列腺癌(癃閉)。

辨證:溼熱蘊結。

治法:清熱利溼,通淋散結。

處方:八正散加減。

萹蓄40g,滑石20g,瞿麥10g,生大黃6g,車前子10g,生薏苡仁30g,白茅根30g,生側柏葉15g,梔子12g,小薊15g,土茯苓20g,蒲公英30g,白英10g,龍葵15g,蛇莓10g,荔枝核15g,橘核15g,烏藥10g,生甘草15g,浮萍15g。此方略有加減,共服90劑,在服藥期間肛門重墜,疼痛逐漸好轉,停藥後大小便正常,納眠可。

2001年3月19日二診:自放療後服90劑中藥後未再經中醫治療,近年來,倦怠乏力,心悸怔忡,飲食減少,身疼腰痛,潮熱盜汗,大便乾結,舌紅,苔少或無苔,脈細數。經原手術醫院骨掃描診斷為多發骨轉移。

辨證:氣陰兩虛。

治法:益氣健脾,養陰滋腎。

處方:生脈散加味。

太子參15g,麥冬12g,五味子10g,制首烏15g,枸杞子15g,生黃芪30g,炙鱉甲(先煎)30g,炙龜板(先煎)30g,骨碎補10g,鹿銜草15g,透骨草15g,白英10g,蛇莓10g,玄參15g,決明子15g,肉蓯蓉20g。服30劑後乏力盜汗減輕,微調後繼續服用4個月,骨轉移未再加重。

按語:該例患者明確診斷時,尚無轉移,及時採用了手術、放療加中藥,取得明顯療效,首診時主要表現為溼熱內蘊,予以清熱利溼,減輕放療的副反應。在出現復發骨轉移之後給予益氣健脾,養陰滋腎以壯骨,治療4月餘骨轉移未見加重,在此要提及的是浮萍在放療中的應用是非常有效的,用量可在15~30g。如果該例患者能夠堅持服用中藥也許可以避免復發與骨轉移。

案二.李某,男,83歲,河南人。

患者於2008年7月始感肝區不適,小便滴瀝,遂去當地醫院就診,診斷為前列腺癌,肝轉移。同年8月來京,在某醫院進行雙側睪丸切除加內分泌治療,同時就診中醫。該患者8~9年來一直小便不暢,近年來小便滴瀝,以為就是前列腺肥大未引起重視,於2008年11月17日來診。現症見:尿流漸細,點滴不爽,夜尿5~7次,尿色深,神疲乏力,腰膝痠軟,大便塘洩,潮熱,汗出,舌淡,苔潤,脈沉細。

辨證:腎元虧虛。

治法:調整陰陽,平和氣血,消癥散結。

處方:生地10g,熟地10g,山萸肉15g,女貞子10g,生黃芪30g,黃精15g,菟絲子20g,枸杞子15g,地骨皮30g,茯苓15g,白朮15g,白芍15g,浮小麥30g,澤瀉15g,甘草10g,鹿茸3g,龍葵15g,白英15g,桑螵蛸15g,鹿角霜20g,蓮鬚30g。服藥60劑後便溏好轉,夜尿減少至2~4次,嗣後微調處方,囑患者堅持服藥。

按語:該例患者已是耄耋之年,又行雙側睪丸切除,雖腫瘤得以控制,但腎之精氣驟減,天癸枯竭,衝任二脈空虛,氣血失和,陰陽失調,腎元虧虛,所以治療從補腎入手,調整陰陽,平和氣血,以地黃、山萸肉、女貞子、黃精、枸杞子滋補腎陰,用菟絲子、鹿茸、鹿角霜溫補腎陽,陰陽相濟,同時芪、術、苓健脾利溼,龍葵、白英清熱解毒、消癥散結抗癌。諸藥合用溫補腎陽,滲利水溼,消癥散結。

【各家經驗】

1.周岱翰診治經驗

周岱翰教授認為,前列腺位於膀胱頸部,肝經的經脈包絡陰部(前列腺),腎與膀胱相表裡,前列腺癌的辨證常著眼於膀胱、肝、腎。即病變表現在膀胱,病之根源在肝、腎。膀胱為州都之官,氣化水始能出,若溼熱毒邪客於膀胱,水道不利,則小便短澀難出;若肝氣鬱結,脈絡瘀阻,氣火鬱於下焦,亦致膀胱氣化不利,小便短澀瘀痛;中醫認為腎主水液而司二便,若腎氣虧損,腎精不足,可致膀胱氣化無權,溺不得出遂成癃閉。辨證要點亦著重辨明邪正的盛衰,正虛側重肝腎之陰虛;邪盛則在於火熱、痰溼與瘀毒。他在臨床上主要選用前列腺方(丹參、兩頭尖、王不留行、蒲公英、敗醬草、澤瀉)通絡軟堅、解毒通淋,並按不同分型加味論治。其辨證分型及治療方法如下:①溼熱蘊結:會陰不適、尿頻尿短、餘溺未清,朝輕暮重,大便滯下或乾結,口苦不思飲,骨節酸重,納食乏味,形體尚壯實,舌苔白厚或厚膩,舌胖,脈滑有力或滑數,腫瘤對尿道壓迫不甚。辨證要點是溼熱蘊結膀胱,治宜清熱解毒、利水消癥,選用丹參、兩頭尖、王不留行、蒲公英、敗醬草、澤瀉、金銀花、紅花、土茯苓、山慈菇、白花蛇舌草、七葉一枝花。②溼毒瘀血:尿頻短數,時有尿意,下腹或會陰脹痛,痛有定處,疲乏腰痠,煩躁眠差,口乾口苦,胃納欠佳,顏面晦暗,舌苔黃厚,質紅絳,脈弦數或弦滑,腫瘤浸潤,前列腺硬實,脈絡阻滯,辨證要點是肝熱血瘀、溼毒鬱積,治宜清肝解毒,祛瘀消癥,選用丹參、兩頭尖、王不留行、蒲公英、敗醬草、澤瀉、柴胡、白芍、山梔、田七、土鱉蟲、七葉一枝花。③氣陰兩虛:下腹、會陰脹痛不適,小便滴瀝或尿閉,時有尿血,或陰莖陰囊水腫,大便乾結,口乾口苦,納呆短氣,消瘦眠差,或有咳嗽咳血,或有脅痛腹脹,或有骨痛如錐,舌幹少苔,舌質紅絳無津或舌質暗胖,脈弦細或細數無力。辨證要點是腎精虧損,脾氣衰敗,邪毒囂張,治宜健脾補腎,解毒消癥,選用丹參、兩頭尖、王不留行、蒲公英、敗醬草、澤瀉、田七、杜仲、生地、黨參、北芪、紫河車。由於前列腺癌病程較長,病變複雜,有時可出現不同的兼症,如尿少、癃閉用生大黃、荊芥等分研末,每次12g,每日2次,或用蔥白500g、麝香少許敷臍部;如癃閉膀胱脹滿難忍,必要時可導尿;尿血、尿痛可酌加生大黃、仙鶴草、小薊;肺轉移咳嗽、咯血宜用魚腥草、葶藶子、山慈菇、守宮;肝轉移脅痛、腹脹宜用半枝蓮、徐長卿、檳榔、蜈蚣;骨轉移疼痛如錐可酌用三稜、莪術、威靈仙。在辨病用藥上,可選用鴉膽子、紫河車。

2.方伯英診治經驗

方伯英先生曾治癒一例前列腺癌。俞某,男,70歲。1984年5月13日初診。患者血尿1月餘,伴淋漓不盡、尿頻、尿痛。經某醫院泌尿科肛檢,發現前列腺腫大,質硬。經左髂窩深淋巴結穿刺活檢,證實為前列腺癌伴左髂窩淋巴結轉移,已無手術指徵,乃求治於方老。病家刻下神疲乏力,形體消瘦,面色萎黃,胃納不佳。肛門下墜感,不能久坐,更不能久立,小便不暢,淋漓不盡,尿頻,尿痛,尿赤。苔黃膩、舌暗淡,脈沉弦細。證屬腎氣不足,膀胱氣化失司,濁邪瘀血結成腫塊,阻於尿道。治擬益氣補腎,化濁行瘀散結,清利尿道。生黃芪15g,潞黨參12g,仙靈脾12g,甜蓯蓉6g,巴戟天6g,枸杞子12g,制首烏12g,穿山甲15g,牛膝12g,制大黃6g,炒黃柏10g,知母6g,土茯苓15g,七葉一枝花12g,白花蛇舌草15g,杭白芍12g,炙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劑。以上方為基本方,隨證加減:血尿加重,加小薊草、旱蓮草、生地、阿膠等補虛止血;小便不暢,加沉香、鬱金、金臺烏藥等;小便疼痛加重,加延胡索、王不留行、三稜、莪術等;小便黃濁、下焦溼熱,加車前子、萹蓄、瞿麥、金錢草、滑石、萆薢等。經過1年多精心治療,患者各項症狀基本消失或減輕,精神良好,胃納三兩一餐,行動自如,自覺無特殊不適。1985年5月到上海市瑞金醫院複查,髂窩部腫塊消失,兩次前列腺液沉渣物檢查,均未找到癌細胞。該患者為老年腎氣不足,繼而形成濁邪瘀血成塊,阻塞於膀胱、尿道之間。病屬中醫癃閉範疇。治宜攻補兼施,以補益為主。方用黃芪、潞黨參補氣,仙靈脾、巴戟天、甜蓯蓉益腎陽,並適當加入枸杞子,制首烏等養陰之品,以防純補其陽而生燥熱;同時用活血化瘀散結的穿山甲、牛膝、制大黃、土茯苓等藥,加入清熱解毒化濁的七葉一枝花、白花蛇舌草、黃柏、知母、萆薢、金錢草等攻邪,白芍、甘草緩急止痛。綜觀全方,十分嚴謹。並根據病情變化,適當加減藥物,由於方老緊緊抓住了扶正祛邪這一總的治療原則,從而取得滿意效果。

【述評與體會】 近年來由於前列腺特異抗原的廣泛應用,配合前列腺穿刺活檢、經尿道前列腺電切手術的廣泛開展,以及睪丸切除配合緩退瘤或抑那通等藥物的採用使得歐美國家前列腺癌的死亡率首次出現了下降,但與此同時,上述雄激素撤除治療並不能長久抑制腫瘤的現象越來越引起重視,人們將這種不依賴雄激素生長的前列腺癌稱為“雄激素非依賴性前列腺癌”,西醫多采用雌激素和抗雄激素藥物,新一代抗雄激素藥物及化療等仍不能取得滿意療效。中醫中藥近來研究證實,採用補腎益氣治療前列腺癌及其去勢術後諸症,可取得較為滿意的療效。西安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採用中藥鴉膽子乳靜脈滴注配合前列腺腺體內局部注射加睪丸切除治療35例中、晚期前列腺癌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年生存率達78.8%。上海中醫藥大學凌耀星教授曾治療一60歲男性前列腺恥骨轉移患者,採用中藥治療存活6年半,他先運用黃柏、薏苡仁、豬苓、茯苓、甘草、紅藤、敗醬草、生黃芪、白朮、生地等為基本方,另酌加仙鶴草、大薊、小薊、蒲公英、蚤休清熱解毒抗癌;後期予以健脾益腎、縮泉固攝、解毒抗癌,雙管齊下,如黃芪、黨參、白朮、熟地、補骨脂、仙靈脾、巴戟天、山萸肉、芡實、金櫻子、覆盆子、仙鶴草、半枝蓮、土茯苓、白花蛇舌草、蜀羊泉、龍葵等均取得顯著療效。


中國醫藥養生


你好,前列腺癌是前列腺上皮性惡性腫瘤;

其病因主要與遺傳因素、雄性激素過高長期刺激有關,還有長期吸菸飲酒、高脂肪飲食、慢性前列腺疾病、性生活過頻、環境中鎘汙染等等因素有關。

大家可以針對以上所說的病因,平時注意做好預防措施。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祝你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