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专家接受专访:通过基因编辑抗艾风险高 没有任何实用性

11月26日,来自深圳的科学家贺建奎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在中国健康诞生。这对双胞胎中的一个基因经过修改,使她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成为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

艾滋病专家接受专访:通过基因编辑抗艾风险高 没有任何实用性

消息一出,立即引起轩然大波,生物医药圈相关部门等多位专家人士发表观点。判断主要集中在以下两点:一是技术不成熟就直接运用到人体,可能会带来极大风险,二是此项技术是否通过了伦理审查规范。

艾滋病专家接受专访:通过基因编辑抗艾风险高 没有任何实用性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首席专家邵一鸣教授接受未来网记者李盈盈的采访,就此发表了自己的观点。邵一鸣教授表示,这种基因编辑,简单来说,就是制造了一个对艾滋病有一定抗性的遗传环境,使受体改变了,不太容易感染艾滋病毒。但不太容易感染不等于完全不会被感染,这项技术没有任何实用性,因为只要保证健康性行为就可以保证不被感染了。即使疫苗研制成功了,也没有必要使用疫苗。一点风险都没有的疫苗都没有必要使用,更不用说采取这种风险很高的极端手段。

艾滋病专家接受专访:通过基因编辑抗艾风险高 没有任何实用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