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管理改革,鄉鎮安監站怎麼改?

寂寞森林12


我也是安監局的工作人員,最近接觸了應急管理改革。下面是我瞭解到的一些情況。

將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的職責,以及政府辦公廳的應急管理職責,公安廳的消防管理職責,民政廳的救災職責,國土資源廳的地質災害防治相關職責,水利廳的水旱災害防治相關職責,林業廳的森林防火相關職責,農業廳的草原(地)防火相關職責,防汛抗旱指揮部、森林防火指揮部、減災委員會的職責等整合,組建應急管理廳,作為省政府組成部門,正廳級。

主要職責是,貫徹落實中央有關應急管理的政策和法律法規,組織編制省應急總體預案和規劃,指導各地區各部門應對突發事件工作,推動應急預案體系建設和預案演練,建立全省災情報告系統並按規定統一發布災情,組織災害求助體系建設,指旨我省火災、水旱災害、地質災害等防治.具體按中央有關改革部署實施。

不再保留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省政府辦公廳不再加掛省應急管理辦公室牌子。

職業安全健康監督管理職責整合至衛健委

至於併入消防方面,應該只有掛職,兩邊還是分開行政,互不干涉。

這是省級應急管理廳的改革方案。推行到鄉鎮安監站應該還要到明年了。鄉鎮安監站的職責應該對應省級進行變動。現在省級的還沒幾個改完,所有答案都只是推測。僅供參考


深夜點盞燈


在本輪機構改革中,應急管理部門是新組建的大部門。由於目前正在進行省級層面的改革,市縣鄉具體改革方案還不明朗,但從近期透露出的信息,可以做個判斷:

1、應急管理部門改革的思路。為進一步整合優化應急力量和資源,將安監局全部職責、政府辦的應急管理、民政部門的救災、公安部門的消防、國土部門的地質災害防治、水利部門的水旱災害防治、農業部門的草原防火等部門職責進行整合,組建應急管理部門,形成全方位的應急管理隊伍。

值得一提的是,中央要求新組建的如應急管理、退伍軍人事務保障等機構,各地必須參照中央的模式,進行統一部署。因此,各地在應急管理改革方面思路大致一致,整合相關職能組建新部門。省市縣基本就是這個模式,但鄉鎮一級的安監站職能較小,可能會根據實際情況有區別的改革。

2、鄉鎮事業單位的改革思路。根據透露的消息可以看出,下步鄉鎮一級將不再保留事業單位。機構上按照職能相近或同一領域的合併到大中心的中心思想進行改革,也就是今後將成立很多大中心,比如農業服務中心,將涉農口的事業單位全部整合到一塊。人員管理上,劃歸縣部門管理。按照這個思路,安監站下步可整合相近的職能組建自然資源事務服務中心。

以上供參考。


大白i說事


鄉鎮安監站在這次改革中,我是這樣認為的,1、鄉鎮安監站只是換湯不換藥的機構,跟以前的鄉鎮企業辦沒什麼兩樣,2、鄉鎮安監站人員雖然發了執法證,但在處罰違法違規時無從下手,3、在這個站工作的人員說是責任重大,增加了崗位津貼,管理的事務大都是縣安監局負責處理,建議在這次改革中能否移交到鄉鎮便民服務中心去接管,減少辦事程序,更好地服務企業主提供一個服務平臺。


在起跑線上———


鄉鎮安監站是目前安全生產的最基層單位。目前一般是按照屬地原則進行領導和管理的。即鄉鎮安監站由鄉鎮黨委和鄉鎮政府進行領導和管理,並代表同級政府在本級政府轄區從事安全生產的信息採集,宣傳檢查,日常執法,配合本級政府協助上級主管部門對重大安全事故進行排查調查處理等等。機構改革完之後,鄉鎮安全監督站會不會劃歸應急管理部門管,我個人認為可能性不大。但是在重大安全事故的應急處置問題上將由應急管理部門來處理。其它方面的職責應該變化不大。


江郎


鄉鎮的安監站其實沒有編制,裡面的人員沒有一個是公務員和事業編,不是鎮辦職工就是合同工~~


一帆豐順680618


什麼是綜合執法局,全部轉交執法局,人員劃轉過去,以後都是城管局來執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