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經歷過什麼徹底改變你的事嗎?

李新仁


親們還記得那年的非典嗎?


全國人民如臨大敵,整天盯著手機電視報紙看新聞,無非是關注我們自己的城市又有幾例疑似病人,我們都學會了開窗戶,學會了戴口罩,學會了不湊熱鬧,認識了84消毒液,認識了板藍根,學會了在家裡煮醋水!


非典爆發前期,我到北京旅遊了幾天,途中,聽到人們都在討論疫情,看到很多人戴口罩,說抽菸的不容易傳染,如果傳染上了持續低燒之類。

而我大概是持續遊玩有些累了,真的覺得自己一直在持續低燒。這可把自己嚇得不輕!

於是,趕緊坐火車回了老家,剛下火車,聽說從北京過去的列車上的人都需要排查,需要到醫院發熱門診測量。我當時很自覺地說自我感覺近幾天一直在低燒。那陣子,已經當天上午11:40多了,如果不能及時肺部拍片,得等到下午醫生上班了。



於是,一位護士帶著我奔跑到門診樓交費處繳費,再奔跑到放射科大樓拍片子。醫生加班取出片子,再奔跑到發熱門診請坐診大夫看片子,大夫一看片子說,你這情況非常不良好呀,肺部這麼多氣泡!隔離!


於是,我就被隔離了。。。

經過一週的吃藥觀察,再拍片,發現肺部完好如初,後來,醫生分析,我第一次拍片時一直奔跑造成肺部氣泡而已,本就沒事。

但是,那被隔離的一週,我自己卻想了很多很多。


電影修行者



第一個故事。


爺爺奶奶的一次“死別”,永久地改變了我對愛情的感受。


我是一位自由設計師,也是位劇評人。對愛情有著極浪漫的嚮往,卻也經常對愛情悲觀。父母的離異讓我從小對婚姻有強烈的幻滅感。


我來自離異家庭,和我爸並不熟悉,但據說他們開始時愛得轟轟烈烈。我得出了一個結論:“愛情和婚姻若是掛鉤,很難善終。”


讓我開始變化來自那一年的一次死別。


有次回家,奶奶說:“你爺爺給我留了一封遺書”。我接過來看,上面列舉了重病在床沒有完成的幾個遺憾:


1.櫃子裡第三個抽屜裡是寫好的劇本,寄給XX(當時中國戲曲學院的故友)看有機會的話可以排出來。


2.早期珍貴的幾盤錄音都是磁帶的,看能不能找人刻成CD,有機會送學生傳下去。

……


幾條列下來都是專業的事。正是應了我奶奶那句,你爺爺一輩子心心念唸的就是京劇。而我奶奶最愛我爺爺的,也是這種有明確追求的男人的“使命感”。


爺爺叫了奶奶一輩子馮老師,奶奶也叫了爺爺一輩子田老師。


爺爺是位京劇導演,他頑固,對奶奶小氣得很。奶奶也是位京劇演員。他倆的相處模式也是有趣的,爺爺晚年耳背,奶奶總是當著大傢伙的面說爺爺怎麼摳門,大家笑成一團唯有爺爺納悶地看著我們。奶奶笑完了就大聲說點別的把爺爺逗樂。


他們在家裡語言上的交流不多,但是但凡聊起京劇,爺爺一定煞有其事的拿出助聽器,奶奶一定泡好兩杯茶,一下午也就這樣過去了。


愛情和婚姻若是掛鉤,很難善終?這個結論改變了。我開始充實自己從而逐漸有自己的愛好和“使命感”,其他的,就順其自然。不在糾結與所謂純粹的、轟轟烈烈的愛情。


如今我常看演出,留戀劇場,深愛戲劇,而我愛的男人也會說些他與戲劇的故事,這樣平靜的時光讓我覺得如獲至寶。

主人公:泰米甜


第二個故事。


後來我知道,“孤獨地長大是不可恥的。”


我父母都從事醫療行業,我從不會認字時就開始看《婦產科學》上的解剖圖了。我媽對我最大的關照主要是每天餵我吃一盤蝦,我爸第一次給我講睡前故事(3歲左右)講的是吸血鬼德古拉。他們用一種過分平等、不怎麼體貼的方式關愛了我的童年。其實我並不喜歡這樣的生活。


後來,我被送去我哥家讀書,我已經把自己看做一個成年人了,我在那兒一直長到18歲。我說是成年人,不僅因為我得一個人付賬、做飯、睡覺甚至在稍後的時間裡去超市買衛生巾。也因為我的童年生活中,父母出鏡的機會太少了,最頻繁與我接觸,同我談話聊天的依次是:我住在鄉下的奶奶,保姆,幼兒園偷偷給我塗指甲的小李阿姨。


《洛麗塔》可能是我最喜歡的書了,第一次看的時候,我大概小學三年級,整個童年直到成人我都寄住在我哥家。可以說它是我獨立成人的精神支柱。


《洛麗塔》讓我覺得一個小孩兒也是可以在內心獨立、長大然後假裝很堅強的,不一定會被所有人看穿,我也可以這樣先試試。比如在老師找我家長時要求她把我看做一個平等的人直接和我溝通,或者到高中時因為有人小心眼找茬狠狠揍她一頓。


我用課餘時間把《洛麗塔》至少看了三十次,最吸引我的是:一個小丫頭是如何忍受孤獨的?在大人的世界裡,這樣一個俏皮、懶散的女性形象在我看來閃閃發光。


我覺得這個女孩肯定孤獨極了:她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也不知道該乾點什麼,但她竟然表現出某種奇異的樂觀、貪婪,甚至對一個成年男子做出了鄙夷的姿態講著笑話,傷了這個老男人的心。


我還記得在後來買到的一個版本的《洛麗塔》上,印著明黃色的汽水瓶和雛菊,我想起來很多個寄人籬下的夏天,我會用替同學寫作業的錢給自己買一瓶北冰洋,毫不在意踩碎大院兒裡的野花。


如果有某個院裡的孩子看我是新來的欺負我,我就用我學會的那些書裡的俏皮話懟她。

那是我學過的很重要的一課:孤獨地長大是不可恥的。


主人公:洛麗塔


第三個故事。


“現在的我,不愛發脾氣,不對別人抱太多希望,不輕易許諾,不陷入回憶,珍惜真情。”

父親在我11歲的時候去世,一車5人,他坐在後座,其餘的人全部毫髮無損,只有他不省人事。這就是命吧,我信了,但我不認。


他走了,沒有可以撒嬌的對象了,也不知道如何做一個溫柔體貼可愛的女孩子。他在的時候,我總是會穿著花裙子跳舞給他看,在他手上畫手錶,趁他睡著把蝴蝶結髮卡放他頭上,害他出門被人嘲笑。他走了之後,把這些技能也都帶走。父親一職,永遠缺席。


所以上了初中之後,我迷戀上了年長十歲的物理老師。情竇初開,周圍男生投來的愛慕眼光我全然忽略。我給他寫情書,投其好,學其愛,好像在做這些事的時候,我可以感受到自己的存在。物理老師從未言辭清晰的拒絕過我的追求,也從不同意,行事曖昧。那年情人節,他突然送了巧克力,帶我去看電影,還喝了酒。我暈暈沉沉,接下來就是開房,他睡了我。


但是,他一邊與人相親,一邊與我纏綿不斷。謊言被揭穿,他離開了這座小城,回到了自己的縣城,現在已與另一人結婚生子。


我恨過他,也恨過自己。


現在的我,只能帶著痛苦走下去。我一直在想這些事裡我到底做錯了什麼,我也想不明白。


但是生活總有繼續。這兩件事情以後,我不愛發脾氣,不對別人抱太多希望,不把自己當作中心,不輕易許諾,不陷入回憶無法自拔,越來越珍惜真情。


主人公:小綠毛


新世相


要說徹底改變我的世界觀的應該要算聽了李欣頻老師的夢想藍圖課。

我是熬夜聽了夢想藍圖課,從那以後,我的整個人生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一個每天不知道幹什麼事,迷惘,焦慮的人變成現在像打了雞血一樣,每天高效完成了很多事情,做了很多以前都不敢嘗試的事情,如早起,每天閱讀,寫作,手賬,線上線下分享等等。

我在之前從來沒有被這麼振奮過,被震撼過,被燒腦過。老師通過一系列的影片,紀錄片來說明人是可以決定未來的,人生是可以重來的,從量子物理學的角度,你怎樣去調頻聚焦,人類各種不同的意識層次都有其相對應的能量指數,讓我看的腦洞大開。

生命有不同的版本,你以為人生只有幾個選擇,但其實有更多選擇,可以慢慢擴大你的選擇,包括多看書,多去經歷,多去觀察,多去做。如果你的視野足夠高,你會發現人生此時此刻是沒有任何問題的,沒有看到後面的安排,因此有挫折,只能往上走,往高處看,不要站在原地,怨天尤人。

我們一般總是說心想事成,但其實還有更高境界,如事成心想,心誠事享。很多人都處於惡性循環中,我們要走出去,自己掌控自己的生命主旋律,需要走出“舒適區”。

人生最寶貴的是時間,你把時間花在哪,就代表你選擇了什麼振動頻率,也決定了你現在和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