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本是東北抗日英雄,卻朝覲天皇參拜神社,解放時直接公審槍決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眾所周知,我軍素來有優待俘虜的傳統,在解放戰爭時,許多國軍將領都熟知此點,因此到了戰役的最後關頭往往不會拼死反抗,而是選擇通電起義或主動投降的方式以免一死。縱觀整個軍史,這部分將領很少遭到槍斃,立即槍決的更是屈指可數。然而在此期間,一位名叫謝文東的國軍中將卻在當地民眾面前公開審判並予以槍決。這實在令人好奇,這個謝文東究竟是犯下了何種滔天大罪,要讓以優待俘虜聞名的解放軍將其就地槍決呢?

此人本是東北抗日英雄,卻朝覲天皇參拜神社,解放時直接公審槍決

▲公審大會上的謝文東

謝文東,滿族,光緒十三年(公元1887年)生於遼寧寬甸縣,年滿四歲就入私塾讀書,成年後開始掌管家業。然而沒過多久,他就因一場土地糾紛,失手打死鄉鄰,只好逃入鳳城縣避難。民國十四年(公元1925年),謝文東一家由鳳城縣遷居至依蘭縣土龍山,由於謝家族人眾多又辛勤勞動,很快就成為了土龍山一帶的富戶地主。

此人本是東北抗日英雄,卻朝覲天皇參拜神社,解放時直接公審槍決

▲侵華日軍劇照

“九一八事變”爆發後,日本悍然入侵東三省,關東軍在佔領謝文東所在的依蘭縣後,想要強制收繳農民土地,剛剛發達不久的謝文東自然不肯,便聯合當地其他富戶拒不上交。為了抵抗到底,謝文東還在依蘭縣組建起一支抗日武裝部隊。如此行為自然引起了日寇的強烈不滿,為給謝文東等人一個教訓,關東軍派出了以飯冢朝吾大佐為首的一支聯隊前來圍剿。誰料謝文東早有準備,在其必經之路上設伏,一場伏擊戰下來,飯冢大佐、鈴木少尉等日寇軍官被當場被斃,而偽警察大隊長蓋文義等人則成為階下囚。

此人本是東北抗日英雄,卻朝覲天皇參拜神社,解放時直接公審槍決

▲靖國神社外景

謝文東一戰成名後,迅速成為了東北地區的抗日英雄,備受景仰。然而令百姓想不到的是,日本全面侵華後,謝文東因被日寇包圍,為求苟活竟直接投降。為了表達自己的誠意,謝文東甚至親自前往日本覲見裕仁天皇,隨後更是極為無恥地跪在所謂的“忠魂碑”前,向日本軍部表示自己的愧疚與懺悔之情。這一套表演下來,日本人對謝文東自然是頗為器重,而謝文東在回到東北後,自然也是為日本帝國主義積極奔走效力,充當其忠實走狗。

此人本是東北抗日英雄,卻朝覲天皇參拜神社,解放時直接公審槍決

▲謝文東出席日軍投降繳械儀式

1945年,在抗日戰爭勝利前夕,謝文東眼見日本人即將潰敗,當即決定投靠國軍,在日寇投降後,謝文東便以第五戰區中央先遣軍第三軍軍長的身份出面收繳日寇軍械,也正是因為有著國軍身份,謝文東才得以逃過軍事法庭的追究。此後,謝文東開始成為東北地區殘殺民主人士的劊子手,為了挽回這一曾經的抗日英雄,我軍方面還曾派人規勸他不要繼續為虎作倀,但這都被謝文東拒絕。次年,謝文東因功被國民政府任命為合江省保衛軍中將司令官,率領麾下部隊與東北野戰軍作戰。

此人本是東北抗日英雄,卻朝覲天皇參拜神社,解放時直接公審槍決

▲八路軍將士劇照

同年深秋,我軍三五九旅與謝文東軍激戰數日後,大敗之,謝文東見勢選擇潰逃。他本想沿牡丹江一路逃到長春,誰知在11月20日,在逃至四道河子一帶時被三五九旅八團五連副連長李玉清和二排長劉書顏所率隊伍在一個小山神廟活捉。鑑於其罪惡滔天,沾滿愛國人士鮮血,勃利縣政府在當地百姓面前公審後,下令將其當場擊斃,昔日抗日英雄落得如此下場,令人惋惜之餘也發人深省。

《深山剿匪記》

微信公眾號:趣觀歷史,每日為您甄選好玩有趣的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