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在軍事生涯中犯了什麼錯誤?

手機用戶69329462企盼


作為人類歷史上著名的暴君,斯大林的是非功過一直是討論的熱點。但單以衛國戰爭期間的表現來說,斯大林的領袖地位是當之無愧的,無論是歷史記載,還是同時期許多人撰寫的回憶錄,都對斯大林在衛國戰爭中的表現給予了較高的評價,例如朱可夫元帥,作為二戰的見證者、參與者,甚至是斯大林時代的受害者,他在回憶錄中就給予了斯大林很高的評價,要知道他的回憶錄誕生於上世紀60年代,早已擺脫了斯大林個人崇拜的限制,其可信度是很高的。

那麼斯大林在二戰期間有沒有範明顯的錯誤呢?當然有,而且影響很大。

(1)戰前準備不足

蘇聯對於德國的野心是早有覺察的,1939年蘇德簽署互不侵犯條約就可以看做是蘇聯對德態度的真實反饋,其時德國已經露出爭霸歐洲的野心,而蘇聯在聯合英法制衡德國失敗以後,轉而主動與德國簽訂條約,並通過搶佔波蘭東部、合併波羅的海三國等手段來建立西線緩衝地帶,可以說這一時期蘇聯對即將到來的國際形勢是有清醒認識的。但在1941年蘇聯情報部門獲得了德國即將對蘇聯用兵的情報後,蘇聯上層尤其是斯大林遲遲不予相信,並且不做準備,這也造成了蘇德戰爭爆發後,短期內喪失了大片國土和士兵,全面處於被動地位。加之斯大林對蘇軍的大(qingxi),大量有經驗的指揮員被殺或者被關進監獄,極大減弱了蘇軍的戰鬥力,不能不說,這是斯大林犯下的第一個大錯誤。

(2)基輔戰役

基輔是斯大林最愛的城市之一,也是蘇聯西部的明星城市。“巴巴羅薩”行動開始以後,德軍長驅直入,尤其在北線取得了極大的勝利,但南線依然有大量的蘇軍存在,尤其是蘇聯西南方面軍,雖然在第一階段作戰中損失慘重,裝甲部隊幾乎喪失殆盡,但依然保有大量的兵力。為了保障主攻方向的側翼安全,希特勒中止了直接進攻莫斯科的計劃,全力圍剿西南方面的蘇軍。1941年7月11日,德軍已經接近對蘇軍的包圍,此時蘇軍無論在人員素質、火力配置、後傾保障等反面都全面處於劣勢,可謂千鈞一髮。以朱可夫為代表的蘇軍高級指揮官建議斯大林放棄基輔,把軍隊撤退到第聶伯河以北,以支援即將到來的莫斯科保衛戰,但固執的斯大林不但不聽勸,還解除了朱可夫總參謀長的職務。由於他的剛愎自用,蘇聯第5、第21、第37、第26集團軍大部,第40、第38集團軍之一部被殲滅,65萬人被俘,這是衛國戰爭開始以後蘇軍遭到的最大失敗。而最大的責任人無疑是斯大林。

以上兩例都是斯大林犯的較大錯誤,後續的指揮中斯大林又犯過不少小錯誤,但蘇聯已經開始把握戰場主動,這些錯誤都被隨之而來的勝利彌補,不在一一羅列。



日慕鄉關


約瑟夫·斯大林,1879年12月21日出生於格魯吉亞,是蘇聯的第二代領導人,他的是非功過,一直為人們所研究評論。

毛主席曾說斯大林是“七分成績,三分錯誤”,我十分贊同這個觀點,下面我要列述斯大林的“七功三過”。


功 一、斯大林曾經輔佐列寧,對蘇聯的建立和前期的穩定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分散在廣袤領土上的不同民族被聯合為一個統一的社會機體。如,堅定支持列寧同意《佈列斯特和約》。

二、他在1924年列寧逝世後領導蘇聯人民實現了國家工業化、電氣化。戰後很快的恢復了經濟,使蘇聯成為了與美國相抗衡的超級大國。

三、他領導蘇聯人民戰勝了德、日法西斯,是反法西斯最重要的領導人。

四、斯大林愛護、培養和提拔了一批具有才能的人,能幹的組織人才,以及思想果敢、忠於我們社會主義事業的人才。

五、對斯大林來說,沒有什麼更高於社會主義和多民族蘇聯的利益,更高於對祖國經濟、科學和文化發展的關心,更高於對普通蘇聯人的福利的關心。

六、幫助了很多國家的共產黨的建設,為全世界的無產階級革命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讓社會主義在全世界開花結果。

七、領導蘇聯的軍事工業的生產,打破了美國的核壟斷,為世界和平穩定,避免戰爭做出了貢獻。



過 一、思想錯誤:個人崇拜,過度集權,大國沙文主義,大清洗等。

二、方針錯誤:輸出革命,冒進,急於一國建成低標準的社會主義,急於實現農業全盤集體化,與西方對抗,影響了社會主義陣營的經濟全面發展。

三、理論錯誤。如,內階級鬥爭愈益尖銳化理論,一國建成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理論,兩個平行市場理論,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總危機理論。

評價一個歷史人物,要站在他的時代上去。

大林時代的是一個百廢待興的時代,是一個內憂外患的時代,當時的正是需要一位強權者、“獨裁者”,來維護蘇維埃政權的穩定,來維護全世界無產階級的利益,來維護共產主義的果實。斯大林的評價不應該脫離當時的時代。那時候主要注重實際成就,不太注重為了促進經濟增長付出了多大代價這樣的問題。斯大林不僅是時代的驕子,而且是這個時代的創造者。雖然他的手段比較殘酷,不近人情,但是斯大林是一個堅定的共產主義者,為了全世界人民的解放而奉獻了自己的一切。

斯大林為蘇聯的建立和發展,世界無產階級革命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是偉大的共產主義領袖,但他的獨裁,忽視法制,一些違背馬克思主義的體制也阻礙了蘇聯,乃至

世界共產主義事業的發展。

總之,歷史上比斯大林更殘暴,更獨裁的人有很多,但是能取得斯大林這樣功績的卻沒有幾個,約瑟夫·斯大林是當之無愧的功績和成就大於過失和錯誤。


敬歷史


(此命題很好,很有意義,建議展開討論!下面本人直抒己見,供網友們分享和批評。)

斯大林“犯錯”,還能打敗希特勒嗎?!

斯大林“犯錯”,還能使落後於歐美的蘇聯,迅速崛起,併成為超級大國嗎?!

寫到此使我想起了前些日子一些被誹謗斯大林的 “海內外還鄉團” 洗腦的網友們所鬧的一個笑話。

我發文說: “柏林北緯52度36;莫斯科55度多。柏林的溫度大約於莫斯科差不多,低也低不了多少。柏林與莫斯科的南北距離,同我國的瀋陽與長春的南北距離相似。

由此可見,關於斯大林指揮的蘇聯軍民之所以能打敗希特勒的主要原因是得益於德軍不耐寒的說法是不成立的。”

我此文一出,那些被洗腦的網友們則立刻反駁我說: “莫斯科是大陸性氣候;柏林是海洋性氣候。” 云云。(笑)

我解釋道: “德國不僅不靠地中海,而且也不鄰北大西洋,它近乎地處歐洲大陸的中部,也隸屬於內陸國家。”

我們由此可見,那些誹謗、汙衊斯大林的海內外反動的推手們的思想和靈魂是多麼的骯髒和醜陋啊。

我們由此可想,那些個醜陋的反動推手們對偉人斯大林的謾罵之詞,還有哪一項不是造謠汙衊、或添枝加葉的呢?!

同時更令我們痛心的是,儘管反動的“推手”們所散佈的謊言如此拙劣,可是,它竟然能欺騙得了我上述的網友們;而且,這些個網友們還能深信不疑到“強詞奪理”、“攪盡腦汁”地為醜陋的“推手”們進行辯護的地步。

—— 唉,為此,我不勝其悲!


任振東4


應手機用戶……企盼邀答:

斯大林的最大錯誤是將希特勒的統治手段學習和運用的淋漓盡致,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二次大戰前對軍隊的大清洗可見一斑。後來有老將軍警告:如果這樣清洗下去,將無人打仗,斯大林才肯罷休。

斯大林對持不同意見者都採取排斥,甚至趕盡殺絕的手段,因此而樹敵太多。到晚年,什麼人都不相信,唯有自己下廚做飯,可謂相當悲慘。死後,繼任人赫魯曉夫反對其理論學說,並將其從棺木裡拖岀進行鞭屍,也算是陰魂不散的冤鬼。


一鳴再鳴


太過於自信而使斯大林顯得偏執甚至剛愎自用。由於斯大林的判斷失誤導致了錯誤的軍事決策,以至於在戰爭初期蘇軍一潰千里損兵折將……。


正在抗擊德軍的蘇軍部隊


‘’巴巴羅薩‘’作戰中的德軍


德軍搭建浮橋跨越第聶伯河

一、對戰爭爆發的嚴重性認識不足

一九四一年五月十二日,潛伏在日本東京的蘇聯間諜佐爾格通過一次外交接觸,從納粹駐東京武官口中獲知德國即將進攻蘇聯,佐爾格遂及時將此戰爭信息密報了莫斯科,包括戰爭爆發的基本大概日期以及德軍進攻蘇聯的基本大概兵力。而佐爾格發來的密報卻並沒有引起斯大林的重視,因為斯大林固執地認為:堅信德國不會單方面撕毀蘇德雙方簽訂的‘’互不侵犯條約‘’。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二日凌晨三點,斯大林在其私人孔策沃別墅被侍衛叫醒:來自蘇聯西部的電話向他報告說德國轟炸機正在轟炸蘇聯的城市”。此時此刻,一直高度自信的斯大林才如夢初醒。由於蘇軍沒有作好充分地戰爭準備,以至於在‘’巴巴羅薩‘’作戰行動之初,德軍得以輕鬆突破蘇聯西部大縱深,進而佔領了明斯克、斯摩稜斯克、布良斯克等大面積地域。德軍輕鬆擊潰了蘇聯西方面軍後,蘇聯西部特別軍區也灰飛煙滅,烏克蘭首府基輔即暴露在‘’巴巴羅薩‘’第二次打擊之下:

蘇聯西部實力較強的西南方面軍近七十萬人正面臨被德軍兩個集團軍群重兵集團合圍的厄運

二、太過於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

基輔是‘’巴巴羅薩‘’作戰行動必須拿下的重要目標:拿下基輔後,德軍即可獲得烏克蘭充裕的糧食、肉類、牛奶的補給:即用以戰養戰的方式來滿足戰爭所需的後勤補給。拿下基輔既解決了德軍的食物後勤補給又消除了下一步進攻莫斯科時來自於蘇聯西南方面軍的側後威脅。所以直至一九四一年九月六日,即基輔戰役結束之前,希特勒才簽發了旨在進攻莫斯科的第三十五號作戰令:‘’颱風作戰行動‘’。早在基輔戰役之前,希特勒即加強了主攻基輔的作戰實力:不僅下令中央集團軍群助力南方集團軍群合圍基輔,而且還將古德里安的第二裝甲集群並兩個裝甲師,以及德軍第二集團軍的力量臨時調配給南方集團軍群。面對希特勒對基輔戰役的強大作戰部署,總參謀長朱可夫即建議斯大林放棄基輔,將西南方面軍撤至第聶伯河對岸,以圖保存實力,作為下一步保衛莫斯科重要的戰略預備隊。而固執任性的斯大林不僅聽不進朱可夫的合理建議,而且還嘲笑了朱可夫。朱可夫遂負氣請辭總參謀長職務後,自己去組建保衛莫斯科的戰略預備隊。

三、一錯再錯而毀了西南方面軍

德軍即將對基輔形成合圍態勢之前,西南方面軍總指揮布瓊尼元帥覺察到德軍中央和南方兩個集團軍群欲合圍基輔,於是為了挽救即將陷入重圍的西南方面軍,布瓊尼元帥不顧斯大林‘’不準後退一步‘’的命令,遂毅然下令部隊撤離基輔,於是由此被斯大林撤銷了職務,而由鐵木辛哥元帥繼任西南方面軍總指揮。當鐵木辛哥元帥也向斯大林提出撤離基輔時,斯大林才意識到西南方面軍危險的處境。而當斯大林醒悟並允許西南方面軍撤離基輔時已經為時已晚:德軍中央和南方兩個集團軍群形成的重兵集團已經完成了對基輔的合圍。西南方面軍除少部分突圍至第聶伯河對岸,基爾波諾斯上將及一些突圍官兵在突圍時全部戰死陣亡,西南方面軍六十六萬五千人成為德軍的俘虜,而布瓊尼元帥和鐵木辛哥元帥及政治委員赫魯曉夫等人則乘飛機飛往莫斯科。斯大林因剛愎自用而決策失誤,從而使‘’巴巴羅薩‘’得以所向披靡;斯大林的偏執與任性,成就了‘’巴巴羅薩‘’最大的一次重兵合圍。


Mrttlzz99


如果沒有斯大林,蘇聯衛國戰爭大概不要一年就會戰勝德國,俄羅斯只用了半年就把拿破崙打敗了。斯大林的大清洗,特別是對軍隊的大清洗造成蘇德戰爭開始時領導無方,驚慌失措的混亂局面,前線軍隊兵敗如山倒。斯大林和德國簽訂了和平條約以為暫時可以高枕無憂,還忙著侵略別的國家,後來德國對蘇聯突然襲擊,蘇聯才加入反法西斯陣營。其實當時的蘇聯比德國強大的多了。


nhsmyclyjl


獨裁 和 個人崇拜


閒情逸致博古論今


不會集中兵力,在基輔一戰損失60萬軍隊,如放棄基輔,將部隊集中到莫斯科方向就好了!


康橋120



金瓚玉珥


斯大林心胸狹隘,目光短淺,加連蘇聯瓦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