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與俄羅斯繼續對抗下去,烏克蘭還會失去什麼呢?

小柱閒逛


烏克蘭不僅僅是和俄羅斯對抗這麼簡單,它巳經公開的向俄羅斯挑釁了,本月25號烏克蘭的三艘軍艦公然的闖進俄羅斯的海域,而且耀武揚威的在劍赤海峽上轉起了圈,面對烏克蘭的挑釁,俄羅斯派出了六艘軍艦圍追堵截,合理碰撞,並扣押了三艘烏克蘭軍艦,經過談判三艘軍艦巳經還給烏克蘭軍方,

大家要問一聲,烏克蘭這是要幹什麼?兩個不等量級的對手獅子和狗的較量,吃虧的只能是狗不可能是獅子,從頭到尾烏克蘭都是主動挑戰一方,俄羅斯不想把事態擴大,收復了克里米亞後,俄羅斯的出海口可以說是高枕無憂,軍艦潛艇從亞速海,劍赤海峽,黑海到太平洋,大西洋暢通無阻順風順水,特別是俄羅斯花巨資修建成功了劍赤跨海大撟,把70年沒有打造成功的爛尾大撟一架飛架南北天鍪變通途,把克里米亞和自己的內陸連在了一起,烏克蘭在旁邊看著乾瞪眼,近五年光景烏克蘭和俄羅斯基本上風平浪靜,由此烏克蘭給波羅申科起了最窩囊總統,舉手投降總統,這次波羅申科不窩囊了,但選擇的時機令人費解,沒人招他惹他,波羅申科主動引起事端,直接用軍艦和俄羅斯叫板,目標只有一個,引起戰端把北約和美國特朗普拖下水,讓他們直接和俄羅斯交火,火中取粟,把烏克蘭拖進戰爭狀態,讓兩個月後的烏克蘭總統大選延期,粉碎以季莫申科為首的反對派來爭奪他的總統位子,為此波羅申科宣佈了60天的戒嚴法,以鞏固自己的基本盤,

俄羅斯普京是何等聰明,他不願意與波羅申科共舞,他正色警告北約和美國,劍赤海峽亞速海,沒有俄羅斯批准,任何國家的船隻不得進入,核按紐就在我手上的公文包裡,來吧!



周建華楊家將王者歸來


烏克蘭跟俄羅斯實力不是一個等級的,繼續對抗下去無異於以卵擊石。在分析烏克蘭以前,我們先來看看另一個同俄羅斯對抗的例子,那就是格魯吉亞。

2008年,北京奧運會舉辦之際,俄羅斯出兵南奧塞梯,結果可想而知,格魯吉亞根本不是俄羅斯的對手,格魯吉亞本以為北約和美國會幫助自己打俄羅斯,但是他們卻未出一兵一卒。最後,格魯吉亞不得不草草收場,結果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兩地實際上已經處於俄羅斯的控制之下。北約秘書長今年宣稱,北約基本上已經同意接納格魯吉亞。那麼,未來一旦格魯吉亞正式加入北約,那麼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估計也會像克里米亞一樣併入俄羅斯。

烏克蘭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作為俄羅斯的鄰國,同俄羅斯處理好關係非常重要。而烏克蘭在寡頭政客的帶領下,他們為了自身個人利益,而不顧整個國家和民族的利益,帶領烏克蘭一路向西,投入歐盟和北約的懷抱。但是,烏克蘭沒有考慮俄羅斯的切身利益,烏克蘭投入北約懷抱,而北約東擴的目的就是為了擠壓俄羅斯的生存空間。烏克蘭加入北約,實際上就將北約勢力直接放到俄羅斯家門口,俄羅斯豈能善罷甘休。

烏克蘭跟俄羅斯對抗至今,目前已經失去了克里米亞,烏東部地區盧甘斯克州和頓涅茨克州也在俄羅斯的支持下處於半獨立狀態,烏克蘭政府失去對這一地區的控制。如果烏克蘭在持續挑釁俄羅斯,並在未來加入北約,那麼烏東部這兩個地區很有可能像克里米亞一樣併入俄羅斯版圖,那麼烏克蘭的版圖會越來越小,以俄羅斯的秉性,應該是做得出來的。

但是現在烏克蘭和俄羅斯之前已經沒有什麼信任可言了,烏克蘭在西方國家的支持下將持續同俄羅斯鬥下去,因為烏克蘭以為美國和北約會拯救烏克蘭,而西方國家只不過把烏克蘭當作對抗俄羅斯的棋子而已,烏克蘭已經走上了不歸路。


銘蘇先生


如果長期關注烏克蘭和俄羅斯衝突的朋友,應該記得10年前普京在公開場合說過的狠話吧!

當時木叔做記者時報道這個問題,聽到普京的說法也嚇了一跳。他說,如果烏克蘭未來加入北約,俄羅斯將吞併烏克蘭東部地區和克里米亞。

這是對烏克蘭公開發出的戰爭叫囂,而且為烏克蘭設立了一條紅線,那就是不能加入北約。

10年過去了,烏克蘭已經加入北約了嗎?沒有!

那麼俄羅斯侵略烏克蘭了嗎?侵略了!

雖然烏克蘭沒有觸碰俄羅斯所言的“紅線”,但克里米亞已經被俄羅斯吞併,烏克蘭東部地區產生了幾個所謂的自治共和國,實際上也處於半獨立狀態。

可見,俄羅斯的很多“承諾”,是不靠譜的。普京也是不靠譜的。

這是烏克蘭不信任俄羅斯和普京的根本原因。

所以,理解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衝突,一定要在這個基本前提下進行,也就是雙方極度缺乏信任,這導致了彼此對國際關係、發展道路的認知存在巨大差異。

在這種差異不能彌合的背景下,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衝突與摩擦肯定會繼續的。那麼接下來烏克蘭會怎麼樣?

很簡單,既然10年前普京都能對烏克蘭發動戰爭威脅,4年前都敢公然吞併克里米亞,未來依然還敢公開把烏克蘭東部地區分裂。

吞併東部地區的話,將是更嚴重的問題。因為這裡不存在所謂的俄羅斯聲稱的歷史問題,而這是他們聲稱克里米亞“迴歸”的一個原因——克里米亞曾是俄羅斯領土,被蘇聯出讓的歷史。

所以,一旦烏克蘭東部地區被俄羅斯佔領,這可能會引發烏克蘭和俄羅斯之間的一場戰爭。當然戰爭形式或許不同,但如果烏克蘭面臨如此重要領土損失還不做極端反應的話,那麼這個國家真的沒必要存在了。

當然緩和的餘地也有,那就是烏克蘭將在明年3月大選。

如果大選後各方能緩和態度,或許衝突和對抗可以延緩。

如果不能緩和態度,那麼衝突加劇不可避免。


你如何看待俄羅斯和烏克蘭未來衝突?


木春山談天下


烏克蘭如果選擇和俄羅斯對抗下去,那麼失去的將不僅僅是克里米亞和經濟了,烏克蘭很有可能失去自己未來發展的空間,造成國內的不穩定,甚至進一步的分裂。

烏克蘭目前東部地區已經失去克里米亞,盧甘斯克和頓涅斯克也面臨這種可能性。


烏克蘭是一個對俄羅斯有著重大戰略價值的國家,他的工業和經濟曾經是蘇聯排名第二的地區,基輔等城市也是蘇聯著名的大城市,在蘇俄的歷史上有著重要的一筆。在蘇聯解體之後,烏克蘭也是選擇了和俄羅斯站在一起,成為緊密的朋友,長期以來被認為是俄羅斯的政治軍事同盟,是俄羅斯的戰略縱深。

烏克蘭的軍力實在是不能和俄羅斯相抗衡。


然而在2014年,就在俄羅斯和烏克蘭達成一系列合作協議,準備加強能源合作的時候,西方開始了干擾,烏克蘭被挑動起來,站在了俄羅斯的對立面,從此,烏克蘭的陷入了東部和西部的交戰態勢。東部的盧甘斯克、頓涅斯克、克里米亞等地都掀起了反抗烏克蘭的戰事,迄今為止,這些戰事仍未停歇。

烏克蘭領導人現在對俄羅斯無可奈何,但是卻又不能得到西方的大力支持。


而俄羅斯為了保全黑海艦隊在黑海地區的存在,以及進一步削弱烏克蘭,同時不至於在烏克蘭投靠西方後徹底失去這一地區的影響力,以及在黑海的存在(畢竟黑海艦隊母港塞瓦斯托波爾在庫克裡米亞半島),所以一舉奪取了克里米亞地區,這令如今的俄烏關係又多了一道難以邁過去的坎。此次烏克蘭軍艦和俄羅斯的對峙,乃至於被俄羅斯扣押,就是因為克里米亞導致的。

圖為新近發生的俄烏在亞速海的對峙。


烏克蘭如果不選擇停止戰略上的對抗,那麼烏克蘭由於距離俄羅斯太近,西方支援困難,而且作為不那麼重要的盟友,美國又不會去全力支持他,導致俄羅斯對其東部地區的影響更加巨大,俄羅斯如果反擊,也一定會從本來就沒有穩定的盧甘斯克和頓涅斯克方向進入,到時候,烏克蘭還能不能保住這兩個地方都難說。

所以,目前對於烏克蘭而言,最好的選擇就是停止和俄羅斯的對立,並且注意和西方的距離。


海事先鋒


烏克蘭如果繼續與俄羅斯對抗下去烏克蘭將會失去烏克蘭東部地區,即烏東部地區的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兩州,以及更進一步的影響與加劇烏克蘭其他地區局勢的不穩定、不確定。

一、《明斯克協定》是一個著眼於具體現狀與各方基本接受的明智與不得已的協定,俄羅斯也好、西方與烏克蘭也好,在都沒有把握的情況下做出的妥協性選擇,即維持目前的現狀就是最好的選擇。

二、烏克蘭如果繼續與俄羅斯對抗下去有兩種可能,一種是政治上的鬥法,這是烏克蘭的需要,也是西方的需要,對於俄羅斯來講這樣的鬥法還是能夠接受的,充其量我把握住克里米亞,黑海區域我能夠掌控,這就足矣。另一種是軍事上的調戲,或對烏克蘭東部用兵,或間接用西方的力量,用北約的戰術等等,這一切的作為是烏克蘭極不明智的選擇,將更加加重烏克蘭自身的穩定與時局的動盪,因為你烏克蘭夾在俄羅斯與西方之間,你沒有和俄羅斯抗衡的能力,以至於情況演繹的將會很糟糕,很鬧心,甚至完全成了西方的犧牲品。


三、就目前來看烏克蘭危機是一個國際政治問題的演變,是東西方冷戰以後新的戰略思維方式上的轉變與延續,顏色革命與北約東擴一直在東歐陰魂不散,甚囂塵上與選擇了有想法的烏克蘭(當然倒黴的也是烏克蘭),政治陣地與軍事衝口、西方幻想與烏克蘭痴心妄想的一廂情願,都在這個地方尖銳的體現出來。

四、就烏克蘭情況來說他沒有看透美國與歐洲的各國的心態,在這樣的當口他不是西方思維鐵板一塊,冷戰思維首先在歐洲各國中就沒有市場,美國與歐洲、歐洲與其它歐洲各國在思想根源上就有著巨大的差異,美國由於俄羅斯的原因,他變著法兒想在東歐找事、鬧事,而歐洲大部分國家從國家利益出發根本不想把事情鬧大,尤其是像歐洲核心國家德國,《明斯克協定》的達成有著德國的政治趨向與對地區局勢的根本看法,即放下冷戰思維,崇尚地區穩定,他不想把地區局勢搞的混亂無序,糟糕到不可收拾的局面,更不想把亂局搞到世無安寧,國無寧日,戰爭的陰影他看的很重,很深,在這樣的情況與認知之下烏克蘭以自己的能力,加上美國有限度的支持與挑逗烏克蘭面對俄羅斯的強力手段他能有多大的能量與作為?這不是找死的節奏嗎?這本身就是世人皆知的事兒。


楊柳青青春之聲


以下純屬個人觀點:烏克蘭在當今世界應該算是個奇葩國家了。其國家歷史僅從1991年起算。而且無論從民族還是地域,經濟的角度講,烏克蘭其實都是撕裂的,界限都很模糊。與俄羅斯同屬斯拉夫民族,上千年淵源加上近400年的結盟,烏族與俄族絲絲縷縷的聯繫根本扯不清楚,即便打斷骨頭還是連著筋。從地域上講更是如此,雖是斯拉夫民族的發祥地,可是歷史上從來也沒有一個比較穩定的,被周邊承認的,在歷史上有延續有傳承的國家或是領土。其西南靠保加利亞和南部沿黑海是奧斯曼土耳其的,第聶泊河西岸是波蘭立陶宛公國的,東岸是俄羅斯的(大家可以上網搜地圖)。也就是說,我們反清為的是復明,可他們即便再往上倒500年也找不到個叫烏克蘭的獨立的國家。從經濟上說西部百分之70的烏克蘭族佔了三分之二的土地,主要從事農業,經濟貢獻三分之一,東部20%多的俄羅斯族佔了三分之一土地,工業相對發達,礦產豐富。著名的頓巴斯就在盧甘茨克和頓聶茨克。經濟貢獻三分之二。顏色革命後,被美歐忽悠的暈了頭的尤先科和季瑪申科不但完全不顧國內實情實行西向政策,全面倒向歐美,而且出臺一系列政策壓制東部俄羅斯族權益,引起當地俄羅斯族強烈不滿。再加上經濟凋敝,官員腐敗,弄到跟阿爾巴尼亞,摩爾多瓦並列歐洲最窮國家的地步,東部不鬧才怪呢!

再說說烏克蘭如果繼續跟俄羅斯懟下去的後果。首先,國家體量和實力放在這裡啦,完全沒有贏的可能。歐盟美國會幫忙嗎?肯定會幫,不過也就是口誅筆伐,虛張聲勢再加上經濟制裁罷了。歐美要的就是讓俄羅斯不得安生,不停流血,非亂不可,越亂越好。烏克蘭不過是棋子而已。歐盟和美國會為了烏克蘭跟俄羅斯開戰?做夢去吧!別說為了你開戰,跟不就不會讓你進歐盟和北約!不讓烏克蘭進歐盟,是因為烏克蘭自己一屁股屎沒擦乾淨。政治腐敗,國力羸弱,官員貪汙,民不潦生,更何況現在領土還分裂。歐盟怎麼可能自己給自己套上鎖釦增加累贅?不讓你進北約是因為一旦接受,俄羅斯必定開打。所以,就烏克蘭目前現狀,連東部民兵加俄羅斯退伍兵志願軍都收拾不了,還是歇著的比較好。真要鬧大了,打起來,烏克蘭必定死的很難看。分裂是肯定的,而且我預測除了現在處於半獨立狀態的東部地區以外,整個第聶泊河東岸和沿黑海的赫爾松,尼古拉耶夫,奧德薩等地區都將獨立出來,甚至還會影響到摩爾多瓦的德涅斯特河東岸地區的歸屬。呵呵,烏克蘭要是真混到這個地步那就真是太窩囊了,不但成了內陸國,還失去了工業,礦產基地和最大的商業港口。

所以呀,唉。。。。我是真不看好他們這次鬧的這事兒。

也不怪他們,歷史上就是這樣的。聽著哥薩克挺牛逼的,烏合之眾,水泊梁山。被俄羅斯打,被蒙古韃子打,挨土耳其的揍,就連波蘭立陶宛也打不過,幾乎被人家佔了全境。

你們知道啥叫傳統嗎?

你們知道啥叫劣根性嗎?


逝者如斯夫9283


最近這些年烏克蘭混的並不好,雖說蘇聯解體的時候,烏克蘭跟俄羅斯都分到了不少的家當,但是這麼多年過去,家底都快被敗光了,不論是技術還是裝備,能賣的全都拿來賣,自己無力承擔生產跟研發的費用。俄羅斯雖然這些年一直在被制裁,經濟也再衰退,但是卻是蘇聯解體後受益最大的一個國家,屬於長子級別的,家大業大,敢跟美國及其盟友抗衡。烏克蘭生活在了兩者的夾縫中,北約想用烏克蘭牽制俄羅斯,但是卻不敢接納烏克蘭進入北約,因為一旦加入北約,其他國家就要出兵保護烏克蘭,但是北約並沒準備好跟俄羅斯真刀真槍的幹,這麼多年下來發生了那麼多的摩擦,都沒有打起來,畢竟超級大國的位置擺在那裡,作為蘇聯的長子,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之前俄羅斯侵佔了烏克蘭的領土,北約也是雷聲大雨點小,烏克蘭更是忍了下來,感覺這次還是打不起來,烏克蘭的軍艦被扣,也只能是吃個啞巴虧,為北約當了打手。局勢應該會持續的僵持下去,不會進一步擴大的,畢竟都沒有做好戰爭的準備,頂多在國際社會上丟點臉。我相信這件事已經提上了安理會,我國也會從中間調和的,畢竟我們跟這兩個國家都有不小的利益關係,不希望他們打起來。


低調的我如此高調


烏克蘭這幾天搞的事應該是不出所料,因為波羅申科在明年的總統選舉中處於極為不利的境地,他要搞事情出來,這樣至少可以凝聚部分人心增加支持率,甚至可以宣佈進入戰爭狀態而暫停選舉。但如果烏克蘭真是把俄羅斯惹急了,烏克蘭很有可能失去第聶伯河以東的全部領土,即:東烏克蘭地區。其實,如果俄羅斯真這麼做了,美國也好、歐盟也好、北約也好,無非是聲援、制裁一下、提供一些武器而已,讓烏克蘭人與俄羅斯人去火拼,西方人他們才不會為烏克蘭去流一滴血!


孫悟空144972747


烏克蘭甘心情願做北約馬前卒與俄羅斯交惡,損害的還是烏克蘭國家利益與百姓福祉。事實上,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就是通過種種手段消耗俄羅斯國家力量和資源,希望俄羅斯得以崩潰和瓦解。在這麼一場大國對弈的格局下,烏克蘭的介入其中,可以想象俄羅斯為了自身利益,一定會痛下殺手。所以,隨著冬季到來,烏克蘭將會面臨政治,經濟,軍事和民心的一個漫長考驗。


北山殘雪


說說個人觀點:


第一,烏克蘭與俄羅斯繼續對抗下去,必定是兩敗俱傷而且烏克蘭傷得更慘。烏克蘭與俄羅斯對抗的導火索是克里米亞問題,但克里米亞已經木已成舟、生米煮成熟飯,烏克蘭又能幹什麼?如果一直在這個問題上與俄羅斯對著幹,烏克蘭不僅還可能失去領土,甚至可能失去民心。


第二,西方國家樂意看到烏克蘭與俄羅斯繼續對抗:一方面,可以把烏克蘭當作牽制甚至制裁俄羅斯的一枚棋子;另一方面,可以以此為藉口,對俄羅斯實施更加嚴厲的經濟制裁。烏克蘭和俄羅斯曾是“一家人”,雖然“分家”了,但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烏克蘭和俄羅斯的事是“家事”,家醜不可外傳,如果有外部勢力介入“家事”,可以想象烏克蘭和俄羅斯的日子都不好過。


第三,烏克蘭希望向西方靠攏,有點不靠譜。如果烏克蘭加入北約,那麼,烏克蘭與俄羅斯發生戰爭時,北約就應該介入。但是,美國主導的北約並沒有做好與俄羅斯發生戰爭的準備,甚至較長時間內沒想過要與俄羅斯發生戰爭。所以,北約怎麼可能讓烏克蘭加入,被烏克蘭綁上俄羅斯的戰車?


第四,烏克蘭應該找到生存之道。西方國家與俄羅斯一直格格不入,烏克蘭無論偏向哪一方,註定都沒有好果子吃,尋求兩者之間的相對平衡,應是烏克蘭的必然選項。因為是鄰居,因為曾是“一家人”,烏克蘭如果適當偏向俄羅斯,西方國家不可能苛求,這可能是烏克蘭的最佳選擇。


總之,烏克蘭如果與俄羅斯繼續對抗,必定成為最大輸家;轉變觀念、改變策略,甚至主動示好,也許會是另一番天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