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檢查孩子的作業才能讓成績越來越好?

R_Sammi


先分享一個jason學校老師用到的方法。

jason學校老師判卷子或者檢查作業時都是先畫一下對勾左邊的那一小斜槓,等孩子們寫對了,老師會把對勾的另外部分補齊,就變成了一個對號。這種判法既讓學生們知道錯在哪了,也能讓學生明白做對了就是進步,試卷上也都是對號,比小時候的那個紅叉叉好看多了。

尹建莉老師就用過這種方法,她的女兒圓圓試卷85分,做對了幾道題後她就把錯題畫上對號,並把分數改成94分,並且告訴圓圓:“你看,昨天你還是85分,今天改正了一些錯誤,就能拿到94分了。”

這樣做法讓孩子能夠感受努力的快樂,而不是陷入錯題的負罪感中。

在陪作業和檢查作業方面,jason媽咪的建議和做法是:

1.一種習慣:不陪作業不檢查,提升孩子內在驅動力和自制力

不陪才能養成好習慣,不檢查才能養成主動性。

先換位思考一下,如果老闆根本不相信你能主動完成任務,用各種手段監督你,網絡監察,實時監控,你有沒有一種不舒服的感覺?特別是本來做得很好了,卻因為監控到你一個小錯誤,就只挑出你的毛病來說,這時候你還想繼續工作嗎?還有興趣把事情做好嗎?

孩子也是。父母不斷催促孩子,不斷教訓孩子,不是在讓孩子養成好習慣,而是在瓦解孩子的自控力和主動性。

這樣的父母,也無異於一個監工,還是個吃力不討好的監工。

也許有的家長說:

“不對呀,我陪他寫作業,好好檢查了他的成績才好了一些呀。”

“得了吧,整天陪著還丟三落四,錯誤百篇呢,不陪等著挨老師批評呀。”

說個案例吧:

一個鄰居家從小到大都是媽媽陪同兒子學習,媽媽事無鉅細管理得非常到位,孩子學習也是名列前茅,一路順風順水地考上美國的一所大學。在美國,媽媽沒有去陪同,結果一學期下來,孩子的成績刷刷下來了,墊底了,差點要被學校勸退了。沒辦法,媽媽只能放下手裡的一切再去陪同孩子,這就是典型的培養巨嬰型學霸

大學時媽媽還可以去陪,那上了班工作了呢?結婚生子了呢?媽媽能一直陪下去嗎?

反過來想一想,是不是你不斷地陪他寫作業,給他檢查作業,才促使他越來越依賴你呢?

jason最初上學時因為作業沒完成,也是被老師找過幾次,回來我沒有責怪他,只是告訴他今天老師找我了,因為你某科作業沒完成。幾次之後jason有一天突然對我說:媽媽,我終於意識到寫作業的重要性了。

你需要告訴他的是:寫作業是你自己的事,你要學會為自己負責。並且把這種意識深刻灌輸到他腦海裡。

2.一個方法:教給他解決方法,而不是給他貼標籤“笨,馬虎,粗心”

氣憤不會解決任何問題,只會使親子關係緊張。

jason有陣子做計算題非常馬虎,有一次老師找到我說:不知道怎麼回事,jason課堂上做了三道數學題,全部都錯了。我分析了jason的做題過程,發現之前因為在上學路上一直訓練他速算,所以他習慣性地用大腦來直接做題,而不是用豎式列出來,之後也沒有反向驗算。單純的教給他在草稿紙上列豎式計算,檢查時反向運算,他還是習慣性地不採用。

於是我在週末的時候拿了一些速算題,開始和他一起做,因為和媽媽一起競賽,孩子還是很興奮的,因為媽媽也變成了小學生。

在運算過程中,我先在草稿紙上列豎式計算,算過之後我還會反向驗算一下,jason最初說那樣太慢了,得意洋洋自己大筆一揮寫出答案,最後用計算機來對答案時,發現有幾個錯誤時才開始意識到自己雖然得到答案很快,結果是錯誤的,再快也是沒用的。

在比賽時父母也可以適當“放水”的,畢竟孩子是在贏的過程獲得快樂與自信。

在做過幾次這樣的演算之後,jason開始習慣性地用草稿紙運用豎式計算和反向運算方法來檢查了。他發現這樣不僅不浪費時間,而且也可以又快又好。

檢查作業時不斷指責只會讓孩子忘記自責,反過來一心想著對抗家長的批評。越指責就會越固化他的缺點。

孩子內心深處的自信是來源於身邊人的肯定,特別是來自父母的肯定,父母整天指責他怎麼又錯了,笨死了,馬虎又粗心,孩子雖然一邊在反抗父母給自己的標籤,一邊內心深處也在給自己貼上標籤:我是個又笨又粗心的孩子。

3.一種原則:家長時時在意一言一行,以身作則做好榜樣

你自己都草書連篇,如何教育孩子寫作業橫平豎直

有陣子我在自己做筆記時寫字習慣性的使用連筆,特別是有時候在小黑板上給孩子講解問題時也習慣性地連筆寫字,自己還沒有意識,jason卻已經開始get到這個點。

有一天,我發現jason寫字時非常潦草,我說你的字寫得也太潦草了吧。他振振有詞地回答:“我在學習你呀,你寫的字就是連筆,我覺得又快又好,所以我也是要練習連筆。”說得我哭笑不得之餘心生感慨,

為人父母確實需要事事在意,處處提防呀呀呀

父母無意中所做的一些行為自己可能無意識,實際上卻滲透在孩子的行為中。

4.一個態度:不吼不罵不急不躁,每天默唸父母規

家家都有弟子規,我家有個父母規。

每天我都會默讀一遍父母規,

這個父母規幫助自己穩定情緒,時時告誡自己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孩子,對待孩子的一切事情,包括檢查作業。(想要原文文字版的可以給我留言。)

讓孩子體會到知識本身獲得過程中的快樂,體會到攻克難題後的喜悅,體會到經過努力就會有收穫的能量, 而不是常常陷入自己怎麼那麼笨,自己怎麼那麼粗心,自己怎麼那麼不努力。

要相信:孩子天生是有上進的,只是家長用錯了方法,才導致孩子越來越二皮臉,他是用二皮臉來保護自己可憐的小小的自尊心。因為面對家長的強勢,孩子只能被動承受。

才能讓孩子真正愛上知識,愛上學習本身。


jason媽咪有辦法


我兒子今年12歲,六年級,學習成績保持在班裡前五名。學習主動性很強,能找到學習樂趣,基本不用家長來督促學習。孩子爸爸工作忙,這幾年孩子的學習一直由我來陪伴,在孩子的學習方面。我也曾經走過許多彎路,尤其在給孩子檢查作業方面。下面我就把我走過的彎路和成功的經驗,分享給大家。

那就是: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不管是最好的管


首先說數學方面:最初每天孩子寫完作業我都要給他認真檢查。把錯題勾出來,然後讓他自己去改正。這樣做的結果是,第二天孩子能給老師交出一份滿意的作業。但壞處就是孩子不會自己檢查,到考試的時候,就是錯誤百出。另外一點,孩子養成了依賴的習慣。她知道每天做完作業有媽媽替她檢查把關。長期以往,孩子作業越來越不用心。

後來我不在給他檢查作業,只要求書寫工整,每天的作業本上開始出現大大❌號,其實老師的❌號才是對孩子莫大的激勵,孩子開始意識到學習是自己的事,為了給老師留下好印象,少在作業本上出現❌號。做作業變的非常認真,錯誤率大大降低,考試成績當然也快速提高,每次考試都是97分以上。

當然,我指的不檢查作業,並不是完全的不參與孩子的學習,而是每週我都會抽查孩子的作業。第一,檢查書寫是否工整,書寫的認真程度就是他的學習的用心程度。第二看看孩子有哪些不會的題。有沒有死角?是不是已經徹底把錯題弄明白。做作業不怕錯,怕的是不會。


再說語文方面:只需要檢查書寫是否工整。再有就是必須多閱讀。

一二年級的時候,我特別重視字詞,句子的用法,為了讓孩子多掌握一些詞彙。還買了同步全解,上邊有每個詞的釋意和同義詞,近義詞等。為了讓他多掌握詞彙量,每天晚上都要學字詞,但這樣學習了一段時間之後,他的語文成績並沒有很大提高,耗的時間倒是很多,當時我就意識到我的方法不對。後來通過學習,瞭解到,學習語文是學習中國漢字文化的底蘊,不是死摳語法。後來開始讓孩子自己大量閱讀。除了學校的作業,我從來不給他附加其他作業,甚至不報任何的學習班,讓他有充足的時間去讀書。讀自己喜歡的書,幾年下來,孩子的語文成績已經成了學校的佼佼者。



家長一定要記住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兒,不管才是最好的管。


三農播報


我是高校數學老師,我來回答。要想提高孩子成績,檢查作業只需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給孩子養成一種回家第一件正事就是寫作業,寫完作業才可以做其他的事情的習慣。好的習慣是提高作業質量的前提和保證。

第二,給孩子養成寫作業要專心致志的習慣,不要一邊玩兒一邊寫,或者一邊玩兒一邊吃的壞習慣。


第三,寫作業之前,養成先根據教材回顧課上老師所講的內容,進一步夯實基礎,然後在寫作業,這樣,才能鞏固和完善知識體系。

第四,家長檢查後,要糾錯,先讓孩子自己改錯,然後根據實際情況採取措施,如果是知識點有誤,就給孩子講明白,如果是計算錯誤,就加題,強化訓練,如此,便可高枕無憂。



王小華636


孩子上小學一年級,每天都會迎接新的小學生活,我每天都要檢查孩子的作業,但是作業不僅僅實孩子帶回家的寫字和練習,還包括孩子在校的各種表現。

當時正好看到一篇文章說,放學必須要問孩子的四句話,覺得非常好,於是在接孩子放學的路上,我每天都會這樣去檢查孩子在校的表現情況。首先問孩子今天在校有什麼開心的事嗎?一下就引導孩子去回憶那些美好的校園生活上面去了,孩子通常會興高彩烈地去講很多讓她感到高興的事,然後還會藉助這些事幫她分析很多問題的處理方法,以及他應該從這些事情裡面去學習到的道理。

其次就是問孩子在課堂上誰表現最踴躍,誰回答問題思維最寬廣?通常孩子就會把班級裡這樣表現的孩子作為學習的對象,如果她自己做到了,我也會給她詳細的表揚和鼓勵,告訴她哪些地方是因為自己做了什麼努力才有了那些答案,以及積極踴躍回答問題會帶來的好處。

再次就是問孩子,學校裡有沒有發生讓你覺得有點特殊的事件,通過這個問題,我可以幫助孩子去分析各種她還不能理解的問題,並啟發她去思考這些問題的處理方法。

最後問孩子,在學習上有沒有需要媽媽幫忙的事情,如果有的話,先解決這些問題再寫作業。基本上孩子在學習上沒有什麼問題,因為她在以上的那些問題中已經學會了如何處理好自己的學習問題。當然,我檢查作業就是檢查孩子的字體是否工整,因為我一直告訴孩子,一個人的字的好壞標誌著一個人的形象,也代表著一個人的態度,所以可以有做錯的題,但是字是必須寫好的。

現在孩子無論在班級的管理、還是學校甚至市裡的各項活動中都是一個小積極分子,學習上我幾乎不會過問。所以作為一個熱愛教育事業、愛孩子的媽媽,認真地寫下自己的經驗,還希望能給予各位家長以啟發和幫助。有什麼問題也可以留言或者私信,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家庭教育輔導中心


如何檢查孩子的作業才能讓成績越來越好,我的體會是:


首先明確檢查作業的結局是樹立孩子完成作業信心,而不是針對作業中的問題指責傷害孩子自尊。

其次檢查作業避免三個誤區。

一個誤區是肯定對題否定錯題。


有的家長看到孩子作業打了紅勾,就喜歡;有的家長看到孩子作業打了叉就指責孩子,這個思路不對,會挫傷孩子學習熱情。正確做法是看到錯題讓學生說一下怎麼做的,肯定孩子能動腦筋。然後指導孩子重新作,作完打勾計入分數。

第二個誤區是查題改題。應該與孩子一起查看錯題,讓孩子分析解題思路,按照思路重新作題。弄懂作題方法。

第三個誤區是陪孩子改所有題。這樣養成孩子依懶心理。有的孩子問一下改一下,自已動筆,動腦的卻是家長。題改了,孩子還是不會。

講解思路後應該讓孩子獨立完成。

最關鍵是在檢查孩子作業時,查原因講思路少批評多肯定。


老汪看世界


大家好,我是a山東虎子,我來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小學一年級到三年級階段,以陪同作業為主。

孩子良好的作業習慣包括完成作業及時書寫認真仔細,卷面整潔,作業正確率高等方面。一年級到三年級的孩子家長要陪同孩子做作業,指導孩子認真書寫,仔細檢查,慢慢的讓孩子養成好的作業習慣。你的孩子啊,自己一定要下力,家長萬萬不可以偷懶。

二、四年級以後的孩子,逐漸從陪同作業到獨立作業轉變。

小學四年級以後的孩子家長要學會逐漸從陪同作業向讓孩子獨立作業的轉變,我們不可能陪孩子一輩子,我們的目的是讓孩子養成良好的作業習慣,隨著孩子好的作業習慣的養成,我們逐漸的撤出,陪同監督的角色,讓孩子獨立的完成作業,檢查作業,自己對自己的作業負責。

三、整理完成作業改錯本。

一定讓孩子養成總結歸納,作業改錯本的習慣,就是把每一次作業出現的錯誤問題,整理到一本本子上去把作業出現的錯誤的原因寫清楚,把錯題抄寫工整,便於孩子的及時複習,並且對於錯題本的整理歸納,會伴隨著孩子的初中高中。這樣一個習慣非常好,極大的提高了孩子的學習的效率。

所以說,家長一定要進行思考,怎樣陪伴孩子,讓孩子養成好的作業習慣,什麼時候放手讓孩子獨立的完成作業,怎麼指導孩子進行錯題本的整理歸納?隨著這些習慣的養成,相信你的孩子成績會越來越好。


虎子看教育


我是一年級孩子的家長,老師要求家長孩子做完作業簽字,雖然老師沒有要求家長給孩子批改,但我會認真檢查。

我對孩子的要求獨立完成作業,如有不會的空在那裡,等到把全部作業做完再拿給我看,不能遇到一個問題就跑過來問,這會形成依賴,自己不願意思考,而且無法專心寫作業。

寫完作業後,自己先檢查一遍,確定會做得做對了,再拿給我檢查。

我在檢查的過程中,如發現有錯,我會指給孩子看,看他是什麼原因做錯了,是馬虎還是確實不會。如果某個字或者某個體型,孩子總做錯了,我就叫他記在本子上,我給他準備了一個易錯本。

如果你經常檢查孩子的作業,就很清楚孩子的學習狀況,等到快考試的時候,就能有重點的複習了,孩子的學習成績就差不到哪裡去。

與其說是檢查孩子的作業,不如說是家長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沛澤媽讀心理


首先不是檢查做完與不做完。大部分的家長對孩子作業的檢查是做完了嗎?這是出發點不對,是敷洐,是對孩子有個交待。

要從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為出發點。家長檢查作業要注意幾點:

1:孩子作業的態度。書寫情況如何,從孩子的書寫上就能看出來。發現問題應及時提出來,對孩子提出要求,好的及時表揚,鼓勵。字跡潦草的,

甚至有一定的懲罰,或者罰幾個題,或者責令重寫…

2:作業的對錯。這是檢查的重點。家長的作業檢查的認真態度也是給孩子一個督促,一個榜樣。家長對孩子的錯題要認真糾正,講解,甚至舉一反三,讓孩子真正聽懂。有的題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探究。如果還不能解決的問題就可以和老師溝通。這樣孩子就會對家庭作業不厭倦,達到複習鞏固的作用。從而激發了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成績。


百靈4286


我是老師,建議家長在檢查孩子作業採用如下思路:

第一,先理解老師的作業要求

有些孩子因為理解能力有限,或者急於求成,匆忙記下老師交待的作業就開始做了,所以會導致孩子的作業並不是老師希望其完成的。因此,家長要先理解老師的作業要求,這樣才能保證後面的檢查和指導不出錯。

第二,多啟發式提問

無論家長的知識水平如何,在檢查作業的時候,如果看到孩子做錯的地方,或者家長自己看不懂的地方,不妨以謙虛求教的口吻請孩子做解釋。只要平時親子關係還不太差,孩子通常都很樂意為家長解答,往往在解釋的過程中,孩子就能發現自己的作業是否存在錯誤,同時也能找到錯誤原因,例如考慮不周或粗心。

第三,多肯定優點和進步

檢查作業的過程也是親子交流的過程。家長要多看到孩子好的方面,委婉指出或引導孩子自己發現不足。家長的鼓勵會增強孩子的信心。


倍課


作業的檢查不僅僅只是對錯的問題,更是檢查過程中的方法規律的總結以及之後的反思。

一、孩子的作業檢查絕不能只關注對錯,如果發現有錯題,首先讓孩子進行二次的更正。

如果更正後回答正確,那麼說明之前可能得讀題不認真或者思考出現了暫時的盲區,稍加留意即可。

如果更正後回答錯誤,可以和孩子一起進行問題的解讀,在解讀過程中給孩子啟發,看孩子是否有思路。沒有思路就慢慢的講解出答題思路、方法和過程。

二、經過多次過程一的重複,就可以總結出孩子學習上的盲區。對於盲區不要指責,加強基礎複習的過程中,適當的沒有壓力的把盲區同類型知識加以鞏固。

三、學習習慣的培養比作業一時的正錯更要引起家長的注意,授人魚不如授人之漁。有了正確的方法,加強之前所說的知識點的鞏固,成績提高不是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