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官畢業後還能回原單位嗎?

驕楊37


其實士官學校有點定向培養的意思,士官學校畢業之後,不是能不能回原單位的問題,而是基本上必須哪裡來哪裡去,除非你在畢業分配時自己運作進行調整,不然分到其它單位的機率非常小。

士官學校,相對來講都是專業性非常強的學校,比較有針對性,而且在當年的招生時名額分配也很嚴格。雖然士官學校的含金量比軍官學校差遠了,但實際士官學校是很難考的,不是因為門檻高,而是因為士官學校數量少,且對口的專業更是少之又少,一個師團單位一年也分不了幾個考生名額,不像軍校招生那樣廣泛。比如像武漢的軍械士官學校、重慶的通信士官學校、北京的昌平工程兵訓練學校等等,招收的數量極少,所以難度也大,在分配上很少會調劑分配,通常都會回原單位。

即便是分配有變,到不了老連隊,基本也都會在師團一級的單位內分配,換個連隊而已。我認識一個早我幾年的老鄉,之前在通信營的報訓隊當兵,後來考進了重慶的通信士官學校,學的是無線專業,畢業後分到了原來同一個營的無線連。

士官學校畢業,沒有特殊原因,原則上必須要服滿現役十二年以上,也就是三期以上士官,現在的上士。


元芳有看法


當然能回了。我軍的士官院校主要有海軍蚌埠士官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武漢軍械士官學校,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大連通信士官學校,武警邊防部隊士官學校,武警南京消防士官學校, 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青州士官學校等等。

進入士官學校後,學員一般經過兩到三年的學習,順利畢業後取得中等專科到本科不等的畢業證書,所以說士官學校畢業的士官在學歷上比普通士官有一定優勢。還有一種就是短期培訓的學兵,時間一般在三月份進入學校學習,當年的十月底結業,這種短期的培訓取得的證書是結業證書。士官學校畢業的士官和部隊選取士官的工資檔次也不同,士官學校畢業的士官工資檔次會高於普通士官的。而且士官學校畢業的士官晉級士官軍銜時是保二進三的,也就是說,二期士官沒問題,三期十二年能順利轉上,因為他們是經過部隊院校系統教育培養出來的專業人才,素質過硬。

士官學校畢業後,一般是從哪個單位來的,就再分回哪個單位,遵循從哪裡來回哪裡去的原則。回到所在部隊後會進行一些微調,會把你調到所學專業需要的崗位,即專業對口。


李木子之兵史


士官畢業後還能回原單位嗎?

士官在部隊建設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士官可以說佔據我國士兵的半壁江山。現代化戰爭,習總書記的強軍思想,都突出了士官的重要性。


士官在軍中的舞臺越來越大,責任也越來越大。士官畢業後還能回原單位嗎?這要看你學的專業,你是哪種途徑的士官畢業。

士官畢業分配歸納有下面幾種途徑:一、是兩年義務兵後直接簽約士官,一般經過培訓後直接回原部隊。

二、是義務兵兩年考進入士官學校,畢業後,應該根據你的專業統一分配,是師級以下部隊,一般是回原部隊,力求專業對口。但原部隊不需要你的專業,可能分到其他部隊。



三、是義務兵考生長軍官沒有考上,選擇服從調劑,官改士,這部分士官,基本部隊統一分配。


四、是特殊申請,到邊遠艱苦地區。例如進藏士官。只要符合條件,上級批准,就不回原單位了。

另外士官的類型也類似軍官,分為指揮類和技術類。例如指揮類士官一般分到教導隊等。技術類看專業,由基層逐一上報申請需要什麼專業的。然後儘量專業對口分配。一般不垮軍區。


淡月晗嫣1


按照文件精神,和各單位的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通常情況下各兵種單位士官學員完成學業後返回原單位工作!

如果單位性質和所學專業不一樣,士官學員參加調理安排,分配到哪裡就是哪裡!

鐵血以前的單位是空軍的某院校,戰友考學後除了在本校上學的戰友回原單位,其他學院學習的戰友統一調劑到了其他空軍部隊,原則上是不可以誇軍種調劑的!

一些戰友都是分外天南海北,到處都有!向這種後勤單位上完學鐵定是回不去的!

換做其他單位一般都是哪裡走的回哪裡,都得回原單位繼續參加工作,尤其是上級機關的士官!



鐵血哨位


士官畢業後還能不能回原單位的問題,我們應該從以下三個方面理解。

一是要把握大原則。大原則是什麼?就是從哪個部隊考入的,還回到哪支部隊。這個原則,與解放軍多年以來實施的戰士考學和提幹的分配都是應用的一個原則,回到老部隊,為培養你們成長進步的單位繼續做貢獻,這也是回報老部隊的一種方式,是一種感恩。如果出現有個別的在分配時“調動”到其實單位的情況,那也只是個例,不影響這個原則。

圖注:士官從軍校畢業之後,肩章是要換回到士官肩章的,這一過程,其實也和退役一樣,是對一個階段生活的一次告別。從士官學校畢業之後,等待他們的是努力工作,向中士、上士、三級軍士長等高級士官崗位邁進。

二是要認清新形勢。新形勢是什麼?就是士官畢業分配的計算機管理。中國陸軍近期研發了“分配派遣認證系統”,用來進行軍隊人力資源的信息化管理,將信息手段和大數據技術應用到學員的畢業分配實際工作當中,提高士官學員分配精準化的程度,交貨士官學員分配風氣。這種網絡化信息化、基於大數據理論的分配方式,與原來的大原則並不衝突,道理非常簡單,大數據會自動認定你原來考來的部隊,專業崗位兵員更需要你回去,這隻需要一行代碼就能夠解決。

三是要把握未來發展方向。士官學校的發展實際表明,未來的學員畢業分配,將進一步貫徹落實“定向分配、按編配備、專業對口、保障重點”的原則,不斷適應部隊士官編制結構的調整,結合士官專業增減調整的實際,也就是打贏信息化條件下局部戰爭的實際,遵循公正公平公開的原則,做到將部隊最需要的士官人才,輸送到他們應該去的崗位之上。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其中參考了生長幹部學員分配的情況,道理也非常簡單,既然士官學校和生長幹部軍校都涉及到分配的問題,那麼必定有共通的地方。這一點,家裡有士官學員的群眾,也可以仔細深入分析,做到量力而行。


軍林天下


根據本人在軍務部門多年的經驗,一般情況下,士兵報考士官學校畢業後,會分回原單位的。不知道題主是想回到原單位,還是不願意回到原單位,猜想是想回去的。


答主當年的兩個戰友,畢業時不想回到原單位,於是老領導讓他們分回到老家那邊去了,我的侄子也不願回原單位,也就沒回去。其他大部分都回到了原單位,當然,回原單位也有好處,都是熟悉的面孔,相處久了有感情,為人處事方式都瞭解,容易相處。

所以,題主不必擔心,正常都能分配到原單位,這是一個基本的分配原則。分配到非原單位,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不是想跨區、跨單位分配就隨隨便便能做到的,尤其是在當下。


兵民情


1.原則上回原單位。一直以來考軍官學校也好、士官學校也好,一般都是從哪兒來回哪兒去,回原單位的多一些,但也有的專業可能在師一級、集團軍這一級統一進行調配一下。

2.改革期間有特殊情況。改革期間因為不少地方人員是超編的,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有的從士官學校畢業後,該大單位會統籌考慮,如果原單位不超而且有相應專業,那就回到原單位;如果超編了,可能就要優先調劑到別的單位。

3.人為因素在逐漸減小。以前是有這種情況的,就是士官畢業後藉著機會調整一下崗位,但是現在在開發一些系統,一方面使崗位與人員更加匹配,另一方面也減少了一些分配中的人為干擾因素。

如有其他關於入伍參軍、報考軍校及後續發展相關的問題,歡迎關注或留言。


軍校和入伍指導


原則上回原部隊,個別專業不對口,可能調換去專業對口的不對,當年上級機關給我們單位打電話問這兩個人你們還要嗎?不要就分到別的地方去了,我們那裡就是要,專業本來就對口,這樣就回原來部隊了,我第一年就是學的同樣專業


瘋狂的番茄炒蛋


原則上是從哪裡來回哪裡去,問這個問題的人肯定沒當過兵


農人老大哥


老班長告訴你,一般都是哪來回哪去的,除非你有人幫你申請到別處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