扔剩飯就被老人說,吃剩飯又拉肚子,該怎麼辦?

心目中的那個地方


扔剩飯吧被老人說,吃剩飯吧拉肚子怎麼辦?這個問得好😄在解答此問前,先贊一下你家老人,[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所謂:家有一老就有一寶,倆老健在寶貝齊全。

你所描述的是剩歺吧!


剩歺最好不要再吃了,因為比較容易變質,對於人體有一定的損害,這些估計老人也能夠明白的道理。但剩飯(隔夜飯)就可以經過徹底加熱後再吃的……😄


記得小時候,我的奶奶特別的會弄[炒隔夜飯],我和奶奶都挺喜歡吃的,而且身體還棒棒的喔!奶奶享年89歲,從此以後我再也吃不到奶奶炒飯的味道了😭後來等我長大以後,嘗試過無數次,不管怎樣弄[炒隔夜飯],始終我都無法達到奶奶炒飯的味道,所以每當我吃[炒隔夜飯]時,都會很自然而然的想起我的奶奶😄

隔夜飯一般是不會對身體造成嚴重傷害的,但剩歺剩菜就容易傷害人體的健康。我們可以適當的做飯菜,儘量能做到既能吃飽飯,但又不浪費,這樣是至好!儘量多吃一些新鮮的飯菜為好。


中醫天下之平民中醫


題主提的這個問題其實涉及到兩方面的問題,第一,跟老人溝通有障礙。第二,剩飯剩菜太多。而且一般這種情況都是剛結婚沒幾年的小兩口容易出現的問題。

我先說第二個問題吧,關於剩飯剩菜的問題。

自己家做菜做飯,就固定的幾口人,每天的飯量都是固定的,怎麼會天天有剩菜剩飯呢?都知道剩菜剩飯隔夜再吃對人身體不好,那為什麼做菜的時候不能適當控制一下量呢?

現在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不必再像以前那樣,一顆大白菜吃好幾天。三四口人的一家吃飯,現在一頓飯怎麼著也得弄三四個菜,再匆忙也得弄倆菜,買菜的時候多買幾種菜,但每種菜都不要多買,做菜的時候,可以增加菜的花樣和品數,儘量減少菜量。這樣,大家吃每個菜味道都不一樣,每個菜量都不大,換著口味吃,只會不夠吃,不會出現剩下的情況。就算這次某一個菜剩下了,那說明大家不是很喜歡這個菜,下次可以不做這個菜,或者減少這個菜量,或者變換做菜的方法和口味。

拒絕剩菜剩飯,不僅僅是能吃不能吃的問題,從做菜做飯就能反映出你有沒有好的規劃能力和你對每個家庭成員的瞭解程度,所以,做才做飯的時候用點心,“光盤”才是對你廚藝最大的肯定!

再說第一個問題,老人對於天天扔掉剩菜剩飯不滿意,溝通有障礙,怎麼辦?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對於老人們一輩子經歷總結出來的一些東西,我們做小輩的不要硬抗著去做或者不做,對他們多一些尊重,他們一輩子經歷過來,是最好的案例說明,醫學上說吃剩飯剩菜會怎麼樣怎麼樣,其實是一個概率的問題,可能對身體不好,但也可能一輩子也並不會明確的反應到身體的各個方面。所以,學會尊重老人,在尊重的基礎上尋找溝通的機會。

其實對於年輕人來說,和老人相處,不僅僅是一個剩菜剩飯的問題,可能在很多生活習慣以及社會經歷上都會有出入,這些都是經歷和與社會接觸面的不同導致的。老人們說的有道理的地方,我們要學會傾聽,能不能用到生活工作當中是其次了,等到哪一天你受了傷害了或者犯了錯誤了,想起老人曾經叮嚀過的話,原來真的是很有道理的。

對於老人們可能太過傳統或者在現如今這個社會不適用的一些經驗和道理,我們在傾聽的同時要理智的和老人們溝通,一家人,在出發點都是希望大家能更好的前提下,是可以有很多溝通的機會和餘地的。

所以,對於老人們天天嘮叨的問題,不要鬱悶,學會傾聽,學會尊重,學會理解,多從自身找問題,涉及到原則問題,該有自己的主見也要堅持。等到哪一天,聽不到老人的嘮叨了,其實你反而會感覺缺了很多。

個人的一點想法和建議,希望能對題主有所幫助!


帶娃的那些事


老人一輩子沒有扔過剩飯,也是活的健健康康的。

科學理論固然重要,有時候老人的觀念很難改變。我的想法跟很多人不一樣。科學也是一直在改變,一直在自我推翻。比如以前就喜歡說孩子的東西要嚴格消毒阻斷病毒入侵減少生病的概率,到後面呢又出來一派理論說,孩子的東西不用洗那麼幹淨,可以增加抵抗力。

而且就是吃了點不那麼太衛生的東西,那又怎麼了?

我以前也是很強迫症的,跟老人家鬧得很不愉快,也覺得日子真的是過不下去了!但是後來就想開了,家和萬事興,比起有可能的稍稍不健康的生活習慣,我更樂意家裡人開開心心的,其樂融融的。

我並不是說藐視科學,但是我們是人不是機器,有時候要去權衡一下。

老人家的思想觀念是很難改變的。不是你說一次兩次就能改變的。

但是我們還是可以委婉的告訴老人其中的道理。就比如我媽媽比較信任微信推送的健康文章,我們也可以有意識的找這樣的文章發給她。

也許不能一步到位,但是多少可以減少和避免一部分的剩菜反覆吃的問題。

其實面對這些新的理念,老人家無法接受的時候,更多的我覺得是我們自身的問題。

我們過於執拗了,退一步海闊天空!


暢演呂孟傑


食物還是清潔新鮮為上。老一代的生活方式跟待客都有所不同,所以大家生活在一起這些飲食方式會各自不同。但他們節約的方式是我們要借鑑的,因為他們過來的年代是吃不飽的,養成的習慣應該要理解。

隔餐飯應該不會造就身體拉肚子,如果真的要拉證明身體已經有問題存在了。正視尊重老人跟自己健康才是本。


用戶55240312254


可以給老人講道理,找一些有關剩菜剩飯危害的資料(最好是老人比較信服的或是比較權威的),如果老人執意自己的觀點那可以讓他適當體會一下因為吃剩飯拉肚子的感受(前提是要保證老人的健康不要受到大 的傷害)


橙色的橙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