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武宗率幾十萬人與蒙古小王子領的軍隊砍殺一天,為什麼雙方只有幾十人的傷亡?

兵器科技


應州之戰是一件再正常不過、再普通不過、再合理不過的事情。

我發現有些同學號稱天天研究歷史,順帶著還得練練文韜武略。然後思維就停留在兩支部隊見面就打,死了拉倒,輸贏一錘子買賣的水平。一談到戰場,什麼謀略、計劃、三十六計就全忘了,以為打仗就是兩支軍隊幾十萬人見面就呼呼啦啦攪成一團開始群毆呢。

首先,兩支軍隊要佈陣,對不對?然後就開始衝鋒?是的,豬都是這麼想的。你主將不先觀察敵情?不找出敵方的破綻?不選突破口?不佯攻試探一下?

蒙古人來是為了發財的,不是玩命的。上來就拼命,瘋了?仗,不是這麼打滴。死了一半人,這仗打贏了也沒意義。如果你是蒙古的統帥,看著明軍陣型嚴密,就能派部隊直接往上衝?硬著頭皮去送死?那這統帥可太好當了吧。

當時的情況就是兩軍對壘,然後互相試探。蒙古人用小股部隊對明軍的陣地進行騷擾性進攻,衝過來放箭,再撤離。明軍這方,保持隊形完整,用弓箭和火器驅離蒙古人。

就這樣較量半天,明軍沒有出現混亂,蒙古人沒有發現破綻,於是撤離戰場,而明軍騎兵偏弱,再說也擔心伏擊,也就沒進行追擊。

這就像兩個人劍客對打,試探幾招,都沒發現對方的弱點,發現對方很沉穩,不上當,自己也沒有必勝的把握,於是選擇了收手。

應州這次其實這是一場非常非常合理的戰鬥,只不過是有些人把戰爭看得太簡單了,太低估古人的智商了,以為古人打仗都不用動腦子呢。說白了,還是自己天真,才站在天真的角度去看別人。

之前聊過這類問題,而明粉們也經常拿朱厚照親手斬殺了一個蒙古人說事兒。說大明皇帝是多麼的英勇,當時戰況的激烈。

只要是稍微有點職場的經驗,在正規一點的公司上過班,稍微跟高檔次社會接觸一下,懂那麼一點心機,通那麼一點人情,朱厚照這件事也很容易理解。

明軍殺死的16個蒙古人就是我上面說的佯攻、騷擾部隊。衝過來的時候被明軍的火槍、弓箭打死。但也會有那麼一兩個蒙古人衝猛了的,沒剎住,竄進了明軍陣裡,或者從馬上掉下來、再不就是馬被擊斃,被明軍抓了俘虜。

你是前線的將領,抓到了俘虜你咋辦?殺了?皇帝可就在身後,你咋那麼不會辦事兒呢?還想不想升官了?奇貨可居,不趕緊給皇上送去?

押到朱厚照面前你得這麼說:陛下帶領我們浴血奮戰,擒獲了這個蒙古人。這就成糊塗賬了,陛下帶領我們抓的俘虜,突出了陛下的神威,但也沒撒謊,這功勞自然就記到了陛下的賬上,朱厚照也肯定是龍顏大悅,心裡誇你小子機靈。然後蒙古俘虜咋辦?皇上說殺了吧,手下上去一刀完事,然後旁邊史官正好記下來:陛下親斬蒙古人一名。親手斬的還是親自下令斬的?還是糊塗賬。這就又從當時下令斬的,傳到現在就變成了親手斬的了。

朱厚照身邊那麼多軍兵,再說他好歹也是一朝的君主,這髒活咋能讓他幹呢?皇帝親手斬殺俘虜,也不符合身份。再說,朱厚照那酒色財氣的體格,還真不一定能幹了這活。

這都是最基本的人情世故,稍微有點社會經驗,或者多讀點書就能看明白。

應州之戰就是蒙古人來了,看見明軍嚴陣以待,試探性進攻了幾次,發現沒機會,就撤出了戰場。這期間造成了幾十人的傷亡。一個倒黴的蒙古人被殺,賬記到了朱厚照的頭上。

所有的問題都是現代人的誤解,搞不清打仗和打架的區別。

這類的話題,肯定是明粉們比較熱衷的。這些人每天在網上反清復明,也不看看書,沒招,我這還得再普及個小常識,給大家講講這個蒙古的小王子是咋回事。

我前幾天在喜馬拉雅聽一個關於元朝的節目,聽一集就放棄了,沒法聽。因為這個節目完全是站在中原漢家的思維和文化上面去杜撰蒙古人,簡單的說就是蒙古人的皮漢人的瓤,偽蒙古史。而我們很多時候看待周邊的民族,都會犯這種錯誤,就像這個蒙古小王子。

這個蒙古的小王子跟中原王朝的王子根本不是一個概念。

蒙古是遊牧民族,是部落制。各個部落都有自己的族長。蒙古的大汗是部落聯盟的共主,跟中原的皇帝不同,包括成吉思汗。中原王朝是中央集權,蒙古是部落聯盟。這是本質的區別。大家看看阿凡達,他們最後反擊地球人的時候,就是召集那個星球上的各個部落彙集到一起打仗。蒙古人跟那種結構是相同的。類似的還有日本的大名,日本戰國乃至到萬曆侵略朝鮮,他的軍隊就是各個家族的聯軍,豐臣秀吉所謂的關白就是聯盟首領。

蒙古的聯盟體制和明朝的君主專制的體制是完全不同的。不同,就體現在權利上面。蒙古首領的權利要遠遠小於皇帝的權利。說白了,他就是臨時把各個部落召集到一起的的人。這就是蒙古的王。他自己也是部落的一個族長,憑藉自己的威信,把別的部落召集到一起,臨時。蒙古王把各個部落召集到一起,靠不是行政命令,而是個人聲望。你召集人馬,我不去,那也沒毛病。

現在大家知道這個蒙古的小王子是什麼人了吧?

他就是一個部落裡比較能幹,比較有名氣的青年,周圍的部落比較佩服他。但他跟中原的王子,皇帝的兒子,在地位上,在權利上是沒法比的。這個蒙古部落的青年把其他的部落召集起來,組成個聯軍,騷擾明朝邊境,這是真相。不是大家想象的,一個威風凜凜的王子在大帳中發號施令:發兵20萬,直取大明。這是中原的思維,跟蒙古無關。

蒙古人打仗就跟打群架一樣,開始是三兩個部落在這個青年人的張羅下,嚮明朝前進,然後路上不停的有其他的部落彙集進來,人越走越多,這裡面湊熱鬧的成分佔了大多數。一支隊伍幾千人看著就不少了,其他的蒙古人一看,這麼多人,差不多能打贏,肯定能撈到好處,於是也紛紛加入進來,最後呼呼啦啦湊了十幾萬人。

講到這就能解釋了開始的問題,兩軍對陣,看著整齊的明軍,如果你是蒙古人,當時你咋想?這裡有好近千個部落、家族,誰缺心眼帶自己家那幾百人打先鋒,硬拼送死?別的部落不上,我的部落也不能上,對不對?大家不是來拼命的,是來發財的,這是基礎。當然,也有少數好戰的,過於自信的年輕人對明軍發起了騷擾性襲擊,最後死了16個人。

明粉們經常拿應州之後多少年小王子銷聲匿跡找優越感,這很正常,不是打怕了,是應州這次大家都沒撈到好處,白跑一趟。這個所謂的小王子,就是部落族長的聲望受了損失,大家都不跟他玩了。有跟你瞎折騰的時間我還不如老老實實放馬呢。

應州之戰的真實情況就是:蒙古人組團來大明,以為能搶一筆。到了之後發現這裡的明軍已經有準備。然後根據蒙古人的經驗,發動騷擾性襲擊,敵人有可能出現混亂,然後他們就可以大殺一通。但明軍這邊有皇帝在,氣氛也很高漲。蒙古人幾波騷擾,並沒有佔到便宜。逗了幾次,蒙古死了十幾個人,明軍也有偵察兵斥候,落單的,死了幾十人。最後看著明軍陣勢堅固,沒有破綻,蒙古人知道沒便宜可佔,選擇了離開。而看著烏雲一樣散去的蒙古人,明軍也沒有膽量追擊。實際上應州之戰對明朝的意義並不小,整齊的明軍大大打消了蒙古人的興致,所以其後很長時間裡,這個所謂的小王子也無法再召集部落去搶大明。

戰爭也是生意,將軍也得是個好商人。你有10000人馬,打下一座城,死5000,那這仗贏的就沒意義,以後的日子還過不過?10000人馬,打一仗死50人還算湊合,死500人就已經不划算了。死1000屬於吃了大虧。死1500,傷3500,部隊就崩了。當將領要精於計算,一個百人隊的覆滅,很可能導致10萬大軍的潰敗,不要小看那百十號人。應州之戰的明軍統帥應該是很合格的,他一天沒給蒙古人機會,如果明軍陣地出現瑕疵,有個100人的缺口被打開,明朝很可能出現第二次土木之變。別看明軍只死了幾十人,如果再多死50人,歷史可能就會改寫。


銳視覺何老師


明武宗領導的應州大捷,雙方兵力加起來有十萬之眾,然而明軍死五十二人,重傷五百六十三人,斬獲蒙古人首級十六級。很多人看到這裡,認為極不可信,按照常識十萬人廝殺一條,怎麼也不會只死了幾十人吧?因此出現一種說法,就是應州大捷被文官集團抹黑了。

不過我認為事情可能沒有那麼複雜,綜合多方面因素分析,這個傷亡記錄很可能是真實的。

首先,蒙古人入侵的目的是什麼?他們不是來找明軍主力決戰的,而是來劫掠的。

加上蒙古人騎兵的高機動性,所以肯定是以遊走為主,不可能硬碰硬的正面廝殺。

《明武宗實錄》對於當日戰況的描述,也能佐證這一點,那一天“自辰至酉,戰百餘合”。當日蒙古騎兵應該是發動了一百多次騎射衝鋒,明軍在蒙古人的箭雨之下沒有崩潰,抵禦住了蒙古人的進攻。

可以想象,這種作戰方式,雙方傷亡不可能太大。當然蒙古人也不是隻死了十六人,只是明軍割到了十六級首級而已,相信有更多的屍體被蒙古人搶回去了。

其次,以前的戰爭經歷也說明了此次戰果應是真實的。

《武宗實錄》中記載了正德十一年一次蒙古入寇的結果。那一次蒙古七萬大軍入寇,明軍屢次戰敗。蒙古人最終攻破城砦二十處、殺掠三千七百四十九名百姓、掠頭畜二萬三千五百多頭。那一次戰爭中明軍陣亡及受傷官軍有三百八十一人,斬獲虜首九級。

由此可見,明軍與蒙古軍之間不是硬碰硬的殲滅戰,不論誰勝誰負,傷亡都不會太大。

最後,有人用是《實錄》中“後歲犯邊,然不敢大入”來證明應州大捷對蒙古人打擊很大。但是自小王子達延汗死後,韃靼就陷於分裂,自然無力大入。


當然,我無意否認應州大捷是一場勝仗,只是不應該過多吹捧。因為這次戰爭本就是風險與收益不成正比,風險太高而收益太低。

試想,如果朱厚照失敗了會怎麼樣?大明土木堡之變沒過去幾年,而正德朝的情況比正統時更險惡。正統皇帝有親兄弟、有親兒子,雖然他自己作死,但終究沒帶著明朝一起死。正德皇帝朱厚照既沒有親兄弟,又沒有親兒子,萬一他戰死或被俘,連個合法繼承人都找不出來,到時候蒙古人長驅直入圍攻京師,誰來組織抵禦?

因此,不要說什麼文官集團反對他出徵是為了爭權。在當時那種情況下,任何一個頭腦清醒的人,都不會贊成朱厚照這麼胡鬧。好在朱厚照打贏了,萬一戰敗,他可就是亡國之君了。這麼一場豪賭,換來的也只是蒙古人在分裂的情況下幾十年不敢大入,可謂十分不值。


夢露居士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應州大戰,王子伯顏帶兵五萬,明軍參戰人數也是五萬,朱厚照親征。

據史料記載,朱厚照這一仗,明軍傷五百多,死二十五,韃靼死十六。而且朱厚照還親手殺了一個人。

十萬人的戰鬥,雙方一共就死了四十一個人,就算是幾千人的踩踏事件,也不會就死四十一個。況且這十萬人是真刀真槍在戰場上搏殺。而且朱厚照居然還殺了一個。這朱厚照的運氣簡直可以去買彩票了。十萬人一共死四十一,朱厚照居然還能殺一個,運氣絕對比中大獎高。

所以,那段史料記載絕對是瞎扯,就是用來黑明朱厚照的。

朱厚照是有點可惜的。他非常聰敏,有很好的軍事天賦,而且做事果斷,明辯是非。可惜就是他爹是明孝宗。

明孝宗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勤政君王。我不是明粉,但是每次遇見有故意黑明朝的我就會把明孝宗朱佑堂拿出來說一說事。朱佑堂此人和後來的萬曆,嘉靖皇帝截然相反,他天天上朝,不僅上早朝,還有午朝。天天在國家大事上忙來忙去,自然就沒什麼時間管朱厚照了。(關於朱佑堂以後再說,或許我會在頭條上發一篇朱佑堂的文章)

朱厚照被他爹忽視,然後他就被一群太監帶跑偏了。變得貪圖享樂,玩世不恭。如果朱佑堂能好好管管這個接班人,朱厚照或許會成為第二個永樂大帝。

朱厚照貪圖享樂不假,他建豹房供其享樂,偷摸溜出皇宮去玩耍。南下親征寧王,結果一路瞎玩。到了地方還下旨把王陽明好不容易抓住的寧王又放了,他要親手抓一遍。聽起來覺得這皇帝又好笑,又荒唐。

其實朱厚照也算不上昏君

雖然貪圖玩樂,但是每次都是個大臣們捉迷藏,換名字,喬裝易服屢出奇招。但是從來沒有用自己皇帝的權威去打擊一個大臣。因為他知道自己是錯的,每次大臣發現他的荒唐行為他也不會惱羞成怒,就是屢教不改罷了。

劉瑾堂堂八虎之首,把持朝政多年,王陽明都被他害得假死脫身。朱厚照平時對他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是當劉瑾有了一絲絲謀反嫌疑之後,一頓飯的功夫,劉瑾就被凌遲了。在對待大事上,朱厚照總是有那種有為之君果斷。

朱厚照算不上是昏君,更不是名君。我認為他就是不適合當皇帝。



守仁看劇


有網友問:為什麼正德皇帝與蒙古小王子幾十萬大軍砍殺一天,雙方才傷亡幾十人?有人說清朝在黑明朝,都是清朝的錯誤。其實,這還真怪不到清朝哪裡,這是明朝的明實錄記載的。

是明朝自己的官方記錄,而且這個戰鬥也沒有那麼簡單。清朝修的明史對這個戰鬥的記載是:冬十月癸卯,駐蹕順聖川。甲辰,小王子犯陽和,掠應州。丁未,親督諸軍御之,戰五日。辛亥,寇引去,駐蹕大同。

這5天的戰鬥過程是這樣的,第一天發生了一次遭遇戰,第二天,在應州城外,雙方爆發了一場大戰,來回衝鋒數十次。第三天的時候,蒙古軍主力到底,明軍與蒙古軍再次在應州城外爆發戰鬥,一直打到了天黑。

第4天,明軍與蒙古軍又爆發了一次戰鬥。第5天,這次戰鬥,才是我們都知道的這次正德皇帝與蒙古小王子戰鬥。雙方初戰,明軍想合圍蒙古軍,但是被蒙古軍衝出來,進行了反擊。

這時,正德皇帝帶領明軍精銳增援,雙方交戰數個小時,乘輿幾陷。這一天的戰鬥,還是比較激烈的。根據記載這次戰鬥,並不是只有幾十人傷亡,而是斬首蒙古人16人,明軍陣亡52人,重傷563人。

由於,蒙古軍沒有全面失敗,是遇到了硬釘子,自己撤退的。所以明軍只搶到了16顆首級,其他陣亡者被蒙古人帶走了,而且,明軍也不清楚蒙古軍的具體傷亡人數。因為,明實錄記載,明軍疲憊,並沒有進行追擊。

明軍自己是陣亡52人,還有十倍的人數,也就是563人重傷,那麼,我們可以想象還有更多的明軍負了輕傷。可以看出,明軍傷亡至少在上千人,甚至更多一點。蒙古軍的真實損失肯定不止被斬首16人,只是蒙古小王子自己的記錄現在已經沒有了。

一天交戰,雙方陣亡,重傷和輕鬆大概1000-2000人,也是差不多的。正德當天出戰的是自己的親軍,蒙古小王子率領南下的所謂5萬人,其實大部分也都是家屬,當天在戰場上的明軍和蒙古軍人數並沒有幾十萬人那麼誇張,有個幾萬人就不錯了。


深度軍事


應州大捷,一場被抹黑的戰鬥,明朝歷史上名不副實的大捷。

《明史》對應州之戰的描述寥寥幾筆,蒙古陣亡十六人,明朝陣亡五十二人。

對於這樣的描述,可謂是漏洞百出。其一,彼此軍隊數量近十萬,激戰數小時,僅陣亡不足百人,數據可疑;其二,應州之戰後,蒙古數十年不敢深入,這對於堪稱“雄主”的蒙古小王子來說,未免太徒有虛表了。

應州之戰很有可能與史書描述的不相符合,也許是一場真正的大捷。

可為何要抹黑呢?

也許並非抹黑,而是信息不對等。

因為明武宗出征時,身邊文官幾乎為零,大多被明武宗留在京城。明武宗依附軍隊和宦官中選拔出來的寵臣,而架空了原本的士大夫集團。


五味社


我就是上不知天文,下不曉地理的么么龍。


首先,蒙古小王子帶了五六萬人馬,而明武宗也帶了數萬兵馬(要比蒙古多些人),雙方兵力加起來有十幾萬人馬。

其次,雙方的軍隊交戰時間達到十幾個小時。最後,蒙古小王子處於下風,以他的退兵結束了這場戰鬥。


再者,十幾萬人應該不是群演,不可能是雙方舉行的“演習”。因為,雙方可是仇敵,都是要將對方置於死地。


明武宗的諡號是“武”,這個字可是代表了能征善戰,對其戰事軍功的認同。蒙古小王子,率領五萬人馬,按照他們打仗的個性,退兵只有一個可能——損失太大,不得不退。


所以,我們大致可以推論出這段歷史應該被人篡改了,明武宗被人給黑了!


十幾萬人馬交戰大半天,損失就算沒有數萬,也要有近萬。幾十個人?這是要把我們的智商按在地上摩擦的節奏啊!


值得一提的是,明武宗在這次戰鬥中,斬殺了一個敵人,這讓他很開心。


么么龍


明武宗是明朝的第十位皇帝,但是明武宗的評價可以說是截然不同。一方面說明武宗處事果斷,彈指間誅殺劉瑾,平安化王之亂,大敗蒙古小王子,多次賑濟災民免除稅賦。另一方面則是說他荒淫無度,沉湎豹房,行為荒誕。而關於明武宗最離譜的事情就是明武宗和蒙古小王子兩人集合了幾十萬人,相互砍殺五天,最後只死了幾十人。

在《明史》中記載這一段的時候說:“冬十月癸卯,駐蹕順聖川。甲辰,小王子犯陽和,掠應州。丁未,親督諸軍御之,戰五日。辛亥,寇引去,駐蹕大同。”《明史》中並沒有說清楚戰報統計,只是說打了五天。而《武宗實錄》中記載“斬首十六人,我軍死者五十二人,重傷五百六十三人。”這件事就很離譜了,幾十萬人砍殺五日死了幾十人,重傷都達到五百多人了,死者卻只有這麼一點。

要知道明武宗可是一個好戰的主,而對手蒙古小王子也不是一般人,兩個好戰的人遇到一起自然是大戰一場。蒙古小王子是繼承了幾代人的願望想要南下光復大元,而明武宗更是希望自己像明成祖朱棣一樣北伐。最初明武宗說自己想要親征的時候,明朝的官員上去就是一頓勸說想要阻止,但是明武宗還是決定自己親征,並且在不帶一個文官做隨從。

在戰爭時期,明武宗還一直勸王勳主動出擊,在交戰五日之後,小王子下令撤軍。如果蒙古軍隊只是死了十六人,那麼蒙古是斷然不可能撤退的。在《韃靼列傳》中記載道:“是後歲犯邊,然不敢大入。”也就是說蒙古自應州大街後,再也沒有深入明朝內部,只是冒犯一下邊境。應州大捷絕對是對蒙古造成了一定的傷害,不然蒙古軍隊不會善罷甘休。但是《明史》和《韃靼列傳》都沒有戰報記載,唯一有戰報記載的就是《武宗實錄》。

那麼問題來了《武宗實錄》是誰寫的?《武宗實錄》是以楊廷和為首的一幫文官寫的,當初明武宗一個文官都沒有帶,文官是怎麼知道應州大捷發生了什麼。而武將們更是不可能這樣說,陛下御駕親征,然而激戰數日,斬首十六人。這要是說出去,明武宗不扒了他的皮。所以說當時的陣亡人數絕對不止幾十人,有可能更多,但是被人抹黑了。


書香茗


提問裡“明武宗率幾十萬人砍殺一天只有幾十人傷亡”的戰鬥,就是明朝歷史裡,被“黑”得體無完膚的一仗:

正德十二年(1517)十月的應州之戰。

這場戰爭,放在《明實錄》裡,就已被反覆狠批:明朝荒唐皇帝明武宗朱厚照,不顧群臣的勸阻,非要去邊境耍威風,竟帶著大軍出塞與韃靼人作戰,結果打了整整一天,害的明軍陣亡五十二人傷二百五十六人,卻只拼死了十六個韃靼兵。御駕親征的明武宗本人,也差點被韃靼軍抓了俘虜,幾乎是複製土木堡慘敗。明朝滅亡後,這場《明實錄》裡的“荒唐敗仗”,更被千人踩萬人捶,用以形容明武宗的“荒唐昏庸”。

但是,如果客觀看待相關史料的話,就可以確定一個事實:
《明實錄》關於此戰的記載,其實是錯得離譜。

《明實錄》首先記載錯誤的,就是應州之戰的起因:這絕非是明武宗荒廢朝政的胡鬧之舉,卻是關乎明朝國防安全的重要戰略抉擇。應州之戰前夕,恰是北方韃靼實力空前強大,明朝邊防危機無比嚴重的時刻。

明武宗登基後的正德年間裡,明朝北方草原也發生劇變,韃靼達延可汗強勢崛起,陸續掃平各個部落,到十六世紀初葉時,已然基本統一蒙古草原。於是從明武宗登基起,滿血升級的韃靼騎兵,就在達延可汗的指揮下瘋狂入侵。單正德十一年這一年,就以數萬兵力對薊州發起兩次侵擾,前鋒一度抵達白河口。大明都城的國防安全,已是十分危急。

倘若明王朝對這樣的局面視而不見,那麼都城北京被韃靼兵劫掠吊打,也將是不遠的時間問題。正因如此,明武宗朱厚照才做出了堅定的抉擇:
出兵塞外,與達延汗的精銳,硬碰硬的打一場。

可笑的是,比起明武宗的堅決選擇來,當時明朝朝堂上好些號稱“精英”的文官們,卻對這嚴重局勢十分無感。比如給事中黃鐘就振振有詞,說什麼韃靼現在是衰弱階段,每年邊境上都只是小衝突,明武宗這樣做是勞民傷財。年年邊境人口被殺掠,是他嘴裡的“小衝突”,空前統一的韃靼,在他眼裡是“衰弱”階段。這類論調,後來也被《明實錄》照收,當做了明武宗的罪狀。可如果真要信了?那至少是和他一樣昏聵無知。

比這條錯得更嚴重的,就是《明實錄》對應州之戰進程的記載,應州之戰,絕非是明武宗頭腦發熱,在沒做好準備的情況下,拉出軍隊胡亂打一場。相反從一開始,就做了最縝密的準備。

以明朝邊臣王瓊《晉溪本兵敷奏》記載,正德十二年六月時,明朝就通過各種內應渠道,掌握了達延汗將在秋天入寇山西的情報。是年七月時,明武宗就往山西前線撥銀四十萬兩,外加二十八萬石戰備軍糧。應州大戰前夜,又往宣府撥款一百萬兩。各邊鎮軍隊也陸續集結,京城留守部隊完成換防,明武宗則親自坐鎮陽和,幾乎是絞盡腦汁,籌備這場大戰。

正德十二年十月,當自信滿滿的達延汗,氣勢洶洶從大同鎮城分道入侵時,明武宗的口袋早已紮好。鎮守大同的王勳等部,分四路浴血迎擊,駐守聚落城的蕭滓和駐守天城的時春也受命出兵,配合王勳作戰,另外威遠城的朱鑾和大同右衛參將麻循,也迂迴到韃靼軍後方。雙方首先在繡女村鏖戰一天,次日又在五里寨大戰,第三日,明軍各部會師後,主動進擊到澗子村,卻被老辣的達延汗反撲包圍,就在這戰局惡化的時刻,明武宗親率大軍殺到了。

前面三天的惡戰,只是在不停放釣餌,誘引達延汗集結主力。這一刻,才是明武宗率主力總攻的時刻。

於是,決戰的時刻開始了。當部將們攔住要親身衝鋒的明武宗時,這位二十七歲的青年帝王,卻是朗聲一笑後揮鞭猛衝,一下衝亂韃靼軍的包圍圈,雙方再度陷入對峙。第四天的大戰,則是進入白熱化,雙方反覆衝殺上百回合,已經陷入多日苦戰的達延汗終於難以支撐,他們在第五日清晨狼狽撤退,被明武宗乘勝追擊,一直追殺到朔州地區。是為十六世紀時,明軍對韃靼的一場酣暢淋漓大捷:應州大捷。

但明武宗去世後,繼位的明世宗嘉靖帝,為了證明自己皇位的合法性,也在修實錄時對明武宗大為抹黑。明軍將士浴血的應州大捷,就成了“明軍死五十二人韃靼軍死十六人”的奇特樣子。參考五天血戰的規模,就知道這番描述,有著嚴重問題。

最證明這個記載錯誤的,就是這場戰爭的後果,應州大戰後,之前一直囂張的達延汗,在抹黑此戰的《明實錄》裡,卻留下了“不敢深入”的記載。狼煙四起的明朝邊陲,一度只剩了零星侵擾,事實證明,這是一場明武宗親自策動的,打出大明邊陲多年和平的大捷。

值得諷刺的是,嘉靖皇帝在《明實錄》裡極力抹黑此戰,可他在位的四十五年,卻是明朝北部邊防嚴重敗壞的悲慘年代,曾被明武宗打的“不敢深入”的韃靼人,在嘉靖年間時,竟一度打到北京城下,到處放輕鬆的燒殺搶掠,而嘉靖年間的明軍呢,卻嚇得一槍不放,只是“禮送”韃靼人離開。如果不是有戚繼光張居正等文武英才,大明朝就要被“南倭北虜”的困局活活困死。以這後果說,嘲笑明武宗?最沒資格的就是嘉靖。

這鮮明的對比,證明的不是哪個皇帝的優劣,卻是一個國家安全的實在道理:忘戰必危。

歷史風雲錄


應州之戰爆發於正德十二年,這是一次被黑化的戰鬥,無論是當時明朝時期的記載還是後世清廷的描述,都用荒唐昏庸來形容這場戰鬥。其中荒唐之處在於明軍出動了高達三十萬的軍隊,但是卻只是打了一場遭遇戰,且明軍只斬殺十六個韃靼兵。明武宗也因為這場戰鬥被黑的體無完膚。

然而真正的應州之戰是怎樣的?其實這是一次明軍的主動出擊,之所以要如此,是因為當時的韃靼有崛起之勢,所以明武宗才會出兵討伐。而明武宗的決議受到了當時大部分文官的極力反對,但是明武宗依舊我行我素,也就有了這場荒唐之戰,明武宗也就被文官下筆黑慘了。

事實上應州之戰時,明軍面對的是一個空前統一的韃靼,也就是說如果坐視他們劫掠邊境不顧,那麼勢必會讓韃靼愈加放肆,所以不能坐等他們強大。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道理,但是當時所謂的精英們卻反對,認為此舉勞民傷財。應州之戰真正意義上來說,是一場同韃靼硬碰硬的對決,韃靼自從此戰之後,便再也沒有崛起之勢。

曾經有人說明武宗的這個“武”是窮兵黷武的武,然而明武宗時期的明朝,並沒有出現嚴重的財政問題,相反明武宗時期明朝邊境比較太平。由於明武宗尚武,所以當時民間是流行尚武之風,明武宗這個“武”用尚武來解釋或許會比較好。歷史上有哪幾個君主能以武為號?明武宗縱然有些地方顯得荒唐,但至少當時的明軍敢打能打。


小司馬遷論史


明武宗一生最大的武功--應州大捷,打了半天才死傷不足百人。根本原因就在於這本身就是一場規模不大還組織混亂的戰役。參戰雙方都沒有將這次接觸視為重要的作戰,更沒有強大的軍事能力來支撐他們打出高水平的戰鬥。

明朝歷史上遭到的最強勢蒙古勢力,是比明武宗時代早半個世紀的瓦剌人。

在著名的土木堡戰役之後,瓦剌的勢力逐步退回了草原西北地區。這樣,和明朝接觸的蒙古部落,主要就是那些戰鬥力不強的東南蒙古人。這些蒙古部落本身實力有限,力量非常分散,還同時面臨著南北兩路威脅。


在西面和北面,瓦剌這樣的強大部落,隨時可能來打劫他們,甚至吞併他們。而且西部蒙古勢力也在實際上卡主了東部蒙古同中亞等地進行正常貿易的路線。


在南面和東面,明朝一貫採取緊急封鎖策略,希望通過貿易阻隔來削弱邊境部落的實力。這種做法雖然從長期上看是非常愚蠢的事情。但在短期內,能給人以一種立竿見影的錯覺。

但這種政策卻苦了需要軍功才能升遷致富的邊境軍人。尤其是那些需要用戰功為自己積累政治資本的儒將和軍中大員,都會經常對蒙古的邊境部落發起突襲。隨著他們奪取的敵方人頭增多,蒙古部落被迫依附於他們能找到的任何強人麾下。結果是蒙古東南部在15世紀後期開始,出現了比以前強大很多的韃靼霸權。


這個韃靼強權,在根本上沒有進入中原的野心和慾望。他們所希望做到的事情,僅僅是以較強的實力,爭取明朝朝廷的政策改變。包括開放邊境貿易,獲得更高的國際地位,免於連綿不絕的兵患等等。當然,在物資不足的情況下,定期劫掠明朝邊境,也是重要的手段之一。不僅為了謀生,更可以對明朝方面施加壓力。

應州大捷,就是這種大背景下產生的衝突。但絕不是此類衝突的最高點。因為在明朝意欲封鎖的邊境,很多走私貿易是禁止不了的。尤其是在後來的嘉靖皇帝之前,邊區的官員也知道貿易存在的合理性,對走私貿易網開一面。甚至個人都參與進去,給自己在微薄的俸祿之外,再謀得一份補貼。


只是在明武宗朱厚照看來,這卻是自己大顯身手的機會。作為最後一位身上帶有蒙古遺風的明朝皇帝,朱厚照對於戰爭和軍功有自己的執著。於是,親臨前線的鬧劇就這樣發生了。原本只是邊境日常衝突的小規模戰鬥,一下子被他的亂入而搞成了大規模戰役。

因為事發突然,明武宗調動出來的部隊其實非常有限。所謂的幾十萬人大戰,根本不可能出現。就是京城部隊與分佈在邊境的衛所力量,也只能抽調出非常有限的野戰兵力。所以,整場戰鬥的組織是非常紊亂不堪。各地的部隊,幾乎都是在突然之間收到了命令,然後各自趕往戰場。期間既沒有很好的協調,也沒有統一的指揮。


蒙古人一邊呢?部隊的數量規模也不會多於明軍。因為這本身就是一次例行公事的劫掠。如果部隊人數眾多,就無法迅速機動,完成搶了就跑的任務。而且為了儘可能的製造聲勢,分散明軍的注意力,有限的兵力也是鋪開使用。這樣做的另一個好處就是可以在最大單位面積上,搜索和捕捉自己的目標。


當他們發現有大量明軍正在朝自己主力所在位置集中後,必然選擇迅速撤退。各部落的兵員,分頭撤離,有快有慢。部分斷後的部隊或來不及撤走的兵力,同一些前出的明軍部隊遭遇。期間還遇到的大風和沙塵暴天氣,讓明軍不敢在天黑後繼續追擊。這場所謂的幾十萬人大戰,就此匆匆落幕。

只有幾十人的死傷,實在是太正常不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