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武漢大學排名很靠前,但在外省錄取分數線普遍偏低?

吳昆明123------


說到武漢大學排名靠前,錄取分數偏低這個話題,很多人就激動得從輪椅上站了起來。不黑不吹,在同等類型下的高校來說,武漢大學的錄取分數確實普遍偏低。



武漢大學在我國高校的排名中位於第七,前面分別是上海交通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後面是南京大學,中山大學,吉林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因為今年的分數線沒有辦法全部收集,所以一切的分數都是以去年的為基礎作為分析。

分數高不高,一對比就知道了。對於排在武漢大學前面的高校就不用再對比了,上海交通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的錄取分數肯定比武漢大學的高。我們要對比的是排在武漢大學後面的高校錄取分數。


在官網上我們可以查到,武漢大學去年在廣西的錄取分數最低分文科是627分,理科最低分是597分。而南京大學去年在廣西的錄取分數最低分文科是631分,理科最低分是639分。中山大學去年在廣西的錄取分數最低分文科是623,理科最低分是595分。

南京大學的排名在全國高校的排名是第八名,位於武漢大學之後,但是錄取分數卻比武漢大學的分數要高。而中山大學的排名比武漢大學低兩名,但是錄取分數相差無幾。而排在武漢大學前面的上海交通大學的文理科最低錄取分都是651分,比武漢大學多的不是一點點。


為什麼武漢大學排名靠前但是在省外的錄取分數普遍偏低呢?個人認為這還是與高校的區位因素有關。武漢大學雖然實力不錯,但還是屬於中部地區,以後的就業和發展前景比不上北上廣地區。再有一個就是武漢大學各個學科發展較為均衡,沒有突出的學科,導致分數不像別的高校有起有伏,所以與別的高校相比,分數就低了。


大三老學長


武漢大學排名很靠前,但在外省錄取分數線普遍偏低?

好!我們不妨翻開2017年武大的全國文科和理科的平均分數線看看,再作分析。且看



由兩張表可知武大文科分數線,排名第9,其中排在武大前面的有上財,上財是金融為主的211高校,其熱門專業多,分數線較高。在985高校中,武大分數線排第8,與第四次學科評估排名相一致。

理科分數線排名武大第15,前面有兩財一貿3所211,985中除清北、華五外,還有中國人大、北航、同濟、南開。

兩財一貿是熱門專業學校,且在京滬,除南開外三所985也在京滬,南開在直轄市天津,武大在中西部、東北、中南各省的大學中錄取分數線低嗎?

文科比華五中的某校低11分,理科比華五浙大醫學院低9分(注意,武大也有醫學院)。差別大嗎?眾所周知,錄取分數線與學校實力有關,與學校所在地區有關,與招生名額有關,這樣看來,武大分數線從以上關聯度分析,並不象你所說的偏低吧,並不存在普遍偏低吧,何必不根據數據說話?


亭亭玉立104648451


這個說法完全是胡扯八道。武大在外省錄取分數線確實不如某些學校高,但是普遍偏低的結論是如何得出的?

口說無憑,就舉例說明吧,拿大家都知道的高考大省山東省為例。

這是2018年各高校在山東省的錄取分數線。先看北京的幾個高校。清華北大是最高標準,在山東理科最低分北大是691,清華是688,人大是685,這3個比較高,是傳統的十大名校行列;

北航669也不低,屬於985偏強的高校。

武大在山東錄取分數線是多少?656略低於北航。

當然這是因為山東的考生第一優先考慮是往北京、天津這2個北方最大城市去。所以北京和天津的高校在山東的錄取分數線偏高一點。

再看幾個傳統上經常和武大比較的985高校在山東省錄取分數吧。廈大是646,比武大低。

西安交大651比武大低。

哈工大也比武大低。

廣東的2個,中山大學和華南理工都比武大低不少。

比武大錄取分數線高的是哪些學校呢?除了清華北大,也就是所謂的華東五校這幾個了。

上海的2個復旦交大都是688,比武大高,和人大接近。

其它例子就不一一列舉了吧。

綜合2018年高考招生錄取情況來看,武大理科方面錄取分數線和各省一本線平均分差為138.25分(不含浙江、上海2個高考試點省份),其中遼寧、安徽、福建、河南、甘肅、寧夏等6個省份錄取最低分超出一本線140分以上,河北、內蒙古、黑龍江、海南、貴州、陝西、青海、新疆等8個省份錄取最低分超出一本線160分以上。

這個水平能叫做錄取分數線偏低?

基本上目前武大在全國高校的地位,綜合實力就是前十的樣子。清華北大是單獨一檔的存在,其它的人大和華東五校,再加上武大,已經華科,或者是南開這幾個,就是全國前十的高校名次。

當然,第3到第10到底怎麼排還有爭議。但是武大肯定是穩居前十,這個毫無疑問。武大在全國各省的錄取分數線也對得起全國前十。

怎麼叫做在外省錄取分數線普遍偏低了?

武大在全國有的省份錄取分數線低,除了自身實力地位確實難以超越華東五校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武大每年錄取考生人數比較多。是全國著名高校裡面(前十名校)本科在校學生最多的一個。

根據報道,武漢大學2018年高考招生共錄取7226名本科生。近10年來一直維持在這個水準。我當年進校的時候是2003年,當年錄取人數是7500不到。所以這20年武大每年錄取本科生都超過7000呃。

而其它的著名高校呢?

清華北大每年錄取本科生是3000左右。復旦交大也是3000人左右,也就是浙大每年錄取人數多一點大概是5000多,也比武大的7000少了2000人。

至於著名高校裡面錄取考生人數最少的是中科大,每年本科人數只有2000,因為它本科不招文科生,所以更少一些。

大家想想,一個學校錄取人數越少,它的分數線自然就越高,對不對?因為物以稀為貴嘛。我敢說,假如武大錄取人數和清華北大復旦交大是一個水平,一年都只錄取3000人,那分數線肯定會繼續上升。

但是大家都知道,武大當年是合併了武水、武測這2個211,以及湖北醫學院這個非一本大學組成了新武大。由於合併了3個高校,專業多,自然招生人數就多了。


武大招生人數多,讓更多的考生有機會上名校,除了武大還有華科等高校招生人數都比較多,這樣才有更多人有機會上985名校。要是個個都像清華北大那樣,上985的人就會少一半了。

大家應該感激這些招生人數多的名校,而不是天天嫌棄人家分數線低。


梁鵬飛


我不知道說武漢大學在外省錄取分低是從何而來,事實上武漢大學的錄取分數居高不下,特別是文史類專業。以河南省2017年為例,武漢大學理工最低投檔線居14位,文史類居第九位。


武漢大學做為除清華北大和華東五校外排名第八的綜合大學,在全國的大學具有較大影響力。雖說合並武漢測繪大學、武漢水利水電大學後,存在部分短板學科,但武漢大學的金字招牌還是讓錄取分居高不下,那些A類優勢學科更是必須要超高分才能錄取

武漢大學地處的武漢市雖說比不上北上廣,但也是國家中心城市,中部地區龍頭老大,水陸空交通發達。所以武漢大學的吸引力還是很大的。



個人的一點淺見,同意的請點個贊,有不同意見的請留言評論。


良心老師


武漢大學是一所985,211,綜合性大學,優勢專業是法學,哲學,新聞學,經管,生物,水利,電力,測繪,計算機等專業,大學排行榜很多是以綜合實力來作為排名,武漢大學的學科很全面,涵蓋理工農醫文史哲經管教藝等學科,所以武漢大學綜合實力在排行榜上很靠前,排進前十名是沒有問題的。

另外武漢大學的生源很大一部分來自於湖北省內,武漢作為一座中部城市,對於外省學生吸引力比不上北京上海等發達城市的同等學校。所以在錄取分數上處於下風。

武漢大學作為一所百年名校,星光璀璨,隨著近幾年武漢的城市崛起,武漢大學將迎來新的崛起。期待武漢大學和同城的華中科技大學突破“大”,向“強大”崛起。


我是王老師


第一,武大招生太多了


原來武大一年招生將近一萬人,現在削減到7000,但還是啊很多。


招生多,分數自然就下去了


第二,區位


武漢這地方相比於北京上海沒有任何優勢

北京上海的學校更受青睞,自然武大的分就下去


第三,學科


武大有很多冷門的學科,比如圖書館,馬克思,測繪,一定程度上拉低了分數線


其實武大的分數還是有點虛高的,得益於這些年在網上的炒作和宣傳


我是家族財富密碼高級研究員張仲,歡迎關注我們


家族財富密碼


兩個噴子,一個噴自己文科厲害,並說文科排全國第八。


另一個噴自己工學厲害,並說工學排全國第九。

結果一綜合排名,大吹吹自己全國第七,二吹吹自己全國第十!

大家看到沒有,在武吹眼中,文科吊打武漢大學的人大與北師大,工學吊打華科的哈工大與天津大學進不了全國前十,但是武大郎與武二郎雙雙忝列前十!

武大吹武二吹是沒有腦子又不要臉的職業噴子!

小舢板捆綁不成航空母艦

從下圖看,最近幾所大學特別膨脹,這就是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中南大學,這3所大學位列中國大學人數排行榜的前10。

最近驚聞,幾個排行榜是上述大學校友以盈利為目的排名,個別大學還成立專職機構拔經費負責運作排名!

當官要GDP,某大學頻出校長! 大學排名,是繼毒疫苗(毒疫苗公司之一即武漢生物)之後的又一毒瘤,善良的人們啊,你不得不保持自己的獨立思考!

武漢大學,由原武漢大學、武漢水利電力大學、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湖北醫科大學合併組建新的武漢大學。自此開始吹全國第三!

華中科技大學,原華中理工大學、原同濟醫科大學、原武漢城市建設學院和原科技部幹部管理學院合併,自此開始碰瓷華五。

中南大學,由原中南工業大學(中南礦冶學院)、湖南醫科大學、長沙鐵道學院組成,自此開始認為全國排名17左右。

中國大學排名,一定要考慮大學合併這個現象。 以吉林大學為例,由原吉林大學、吉林工業大學、白求恩醫科大學、長春科技大學、長春郵電學院,原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需大學合併而成。這些大學中,原吉林大學,白求恩醫科大學,吉林工大個別專業可以達到39所985大學水平。其餘學校雖有特色,但尚未達到116所211大學水平!

吉林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四川大學、山東大學、武漢大學、中南大學、中山大學、浙江大學,紛紛合併,合併後除浙江大學原本就超強外,其餘各大學,烏雞變鳳凰排名都大幅前移,超過那些做精做專不合並的大學。

但實際上,浙江大學、武漢大學、吉林大學、四川大學、山東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大學,其後併入的大學,能否達到116所211大學的水平都存疑!(華中科技大學除外,其併入的同濟醫學比華科都厲害!)

中國各種排名都有一定的侷限性、傾向性、甚至商業誤導性,加之大學排名關乎政績;國際排名不太重視文科又對中國地域不瞭解。相對來講,我們認為全國分數排名更具理性,且不能人為篡改。(當然,分數排名對東北和西北這種地緣劣勢地區大學,不太合理。)

從分數排名看 武漢大學,文科14,理科21,符合全國15-20的定位,武漢大學、吉林大學、四川大學、山東大學、中山大學都是一個檔次的學校,並不會因合併而貓變虎。

華中科技大學,理科25,文科32,符合全國25-30的定位。原來有四大工學院,分別為大連工學院(現大連理工大學)、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華南工學院(現華南理工大學)、華中工學院(現華中科技大學)。 四大工學院中,華中工學院排名三四的樣子。因為合併幾個大學,就說超過東南大學、大連理工,排名四大工學之首,甚至超過哈工大,僅次於清華大學?!

不,華中科技大學核心部分,仍與東南大學,大連理工大學不相上下。非核心部分並不強,綜合看,全國25-30名!(2017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20所大學名單,根本沒有華科,暴露了華科的真實水平!)

根據華東師範大學最近五年全國分數排名,根據2018年國內城市分類,結合學位授權自主審核資格以及第四輪學科評估情況,叄考大學合併情況,形成中國大學2018排名榜。

第四次教育部學科評估與規模結合圖,橫向是A類學科數量,而縱向看是高校的規模,那麼一所高校學科人均質量的高低就可以一目瞭然。


第一檔次:6所

第一檔次的高校分為6所,分別是浙江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京大學、復旦大學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而上海交通大學遺憾落選。這6所高校算是國內學科實力最為頂級的幾所大學,並且和其規模是匹配的。像清華、北大和浙大這三所高校規模都在5萬人左右,相應的A類學科都超過了35個。中科大雖然只有15個A類學科,但其規模僅僅有1.5萬人,這已經做到極致了。

第二檔次:9所

第二檔次高校共有9所,分別是上海交通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開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天津大學、東南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和國防科技大學。這些高校的規模普遍不是很大,但在學科精度上已經做到規模內最好的水平了。

第三檔次:10所

第三檔次高校有10所,分別是西安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同濟大學、四川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南大學。這些高校規模都是普遍較大的,但A類學科數量和其高校規模相比還有可上升的空間,換言之,個別高校是胖不是壯。

綜合以上,從第四次教育部學科評估與規模結合看,武漢大學落後於第一檔6所,第二檔9所,以及第三檔的西哈之後,位列全國18。這與他最近五年全國分數排名14-21非常吻合!






長白山槎溪散人


每年以7000人的招生規模,這個成績還過得去吧😁





優美小行板


武漢大學在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錄取分數,一直居高不下,並且持續升溫,炙手可熱,並不存在在招生錄取中分數線普遍下降的現象。諮詢更多高考問題,請關注有著40年豐富高考志願填報經驗且無一例考生滑檔的金牌高考志願填報專家,或者關注陝西省目前唯一正規註冊的經國家有關行政機關審批的專業權威機構一一西安市戶縣金牌高考志願填報諮詢服務中心(百度可以查詢,辨別一切真偽)。



以武漢大學在陝西省的錄取為例,武漢大學在陝西省理工類招生最低投檔分數,一直要在超過一本線190分左右,就這個錄取分數還不能滿足專業的要求。

武漢大學是中國一流大學,教育部直屬大學,985工程大學,211工程大學,雙一流建設大學,也是全國各地考生爭相追逐的大學。

武漢大學的綜合實力在全國721所大學中排第七名;其中人才培養第七名;科學研究第七名。

武漢大學佔地5187畝,建築面積268萬平方米,是櫻花爛漫的大學。

學校現有34個學院,5個一級學科,17個二級學科被認定為國家重點學科;有122個本科專業,4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58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金牌高考志願填報專家


不要再黑別人了

自己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