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決定未來!深圳廣州武漢成都長沙西安最具城市競爭力!

以前大學畢業生就業,非北上廣不去,深圳杭州什麼的只能排在第三第四了。而現在時代大不同了,北京上海實行人口和城市規模控制,廣州內部面積夠大,深圳向周邊城市延伸,而其他二線省會城市如成都武漢鄭州對人口吸附能力越來越強。

未來城市發展的潛力就看人才人口的規模,尤其是在老齡化和轉型升級,知識經濟背景下,需要大批高素質勞動力。可以說擁有高素質勞動力數量越多,未來城市的GDP和社會發展就越有基礎,越有保障。

從人才人口數量這個角度上說,以下城市最有發展潛力和競爭力:

廣州擁有眾多開發強度不夠的城區以及新開闢的南沙新區,地方面積大,人口仍有充足的增長空間。《廣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年)》已表明廣州2035年常住人口規模控制在2000萬人左右,而2017年廣州常住人口為1450萬人,這樣看來到2035年還有550萬增長空間,平均每年可增加約30萬人口。

人才決定未來!深圳廣州武漢成都長沙西安最具城市競爭力!

深圳是人才大磁石

根據《深圳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深圳常住人口預期目標1480萬人,2017年是1253萬人,可見未來三年深圳常住人口還有227萬的增長空間,年均可增長約75萬人,深圳真是人才大戶大磁場!

2017年年初武漢出臺的“雙百萬”政策,某種意義上是地方新一輪人才政策的起點。武漢確立了5年留住100萬大學生的目標,併為實現這一目標也出來一系列措施,進一步放寬落戶條件、為人才提供安居保障。由於持續推進“百萬大學生留漢工程”,2018上半年留漢大學生突破25萬人,落戶7.6萬人。

人才決定未來!深圳廣州武漢成都長沙西安最具城市競爭力!

長沙橘子洲頭,千帆競發

長沙在未來5年引才計劃可謂宏大,計劃引進培養10名國際頂尖人才、50名國家級產業領軍人才、200名省市級產業領軍人才;引進培育2000名高層次緊缺急需人才;吸引儲備100萬名青年人才在長就業創業,培育引進15萬名技能人才、3萬名高技能人才;支持各類用人主體多渠道引進2000名海外專家、20000名留學歸國人員。

為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強市,成都在2016年、2017年連續兩年出臺人才新政。先落戶後就業、人才綠卡、人力資源保障等系列暖政,刺激著每一位“蓉漂”和將要成為“蓉漂”者的心臟,吸引他們紮根成都、融入成都。據《2017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顯示,成都已成為海歸就業創業最愛城市第三位,僅次於北京與上海。事實上,如今無論是就業還是創業,成都正成為國內外眾多青年人才首選的熱點城市之一,“蓉漂”一詞漸成時代風尚。

人才決定未來!深圳廣州武漢成都長沙西安最具城市競爭力!

西安要成為西部人才聚集地

西安提出23條力度空前的人才新政,預計五年投入38億元,引才育才100萬名左右。近期西安最大限度放寬落戶,在讀大學生在線即可申請西安戶籍。其高效的落戶政策讓大學生們感受到了滿滿的誠意,被稱為“全國最優戶籍新政”。

此外,隨著“就近就業、就近居住”的就業觀念轉變,鄭州、石家莊、合肥、南昌這幾個省會城市人口增長潛力較大,因為他們本身就是勞動力輸出大省,勞動力迴流。

總之,未來城市間的人才爭奪戰必定愈演愈烈,城市實力也將重新排座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