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為什麼要推翻伊拉克總統薩達姆和利比亞總統卡扎菲政權,這樣做對美國有什麼好處?

杜達特洛夫斯基


薩達姆和卡扎菲二人作為中東政治強人,被稱為“中東雙雄”。美國將薩達姆和卡扎菲視為眼中釘肉中刺。只要有他們的存在,中東就不可控制,就會損害到美國自身的利益。



薩達姆和卡扎菲兩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他們的上位都是通過政變,在位期間都喜歡對人民實施獨裁統治。儘管如此,他們二人曾給伊拉克、利比亞百姓帶來過富裕的生活,使得人們生活水平居於世界前列。

2003年,美英在沒有聯合國授權的情況下冒然對伊拉克發起戰爭,理由是他們認為伊拉克藏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在此之前,薩達姆是中東的一位傳奇人物,他在伊拉克經濟增長的同時,建立了14萬的精銳共和國衛隊。

曾發動過兩伊戰爭,戰線長達八年,後又攻打科威特,導致國庫空虛,就在伊拉克精銳兵力日益減少的時候,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美國不但佔領伊拉克首都巴格達,而且成功從薩達姆貼身保鏢處獲得情報活捉薩達姆。


在薩達姆被關押期間,曾有消息透露卡扎菲妄圖將薩達姆救出,很多人可能會覺得不解,這是為什麼?其實理由很簡單,如果薩達姆死了,那麼下一個美國所要針對的目標便是他。美國當時心裡也是惴惴不安的,因為他們清楚卡扎菲是一個不擇手段之人。

卡扎菲曾做出讓電視臺直播殺害一千二百人的事,更何況卡扎菲一直與美國作對,這讓美國也不得不畏懼。所以美國強迫伊拉克提前審判,也就是說本來薩達姆不應該死的那麼快的,大多數原因是美國防止出現意外,提前了對薩達姆的審判。並且對薩達姆判以絞刑,以此來顯示自己挑起戰爭的正義感。

卡扎菲的預感沒有錯,2011年利比亞內戰開戰,利比亞爆發大規模示威抗議。美國、法國、英國等多國對利比亞實施空襲,利比亞沒有經受住西方的狂轟濫炸,首都不久後就被攻佔,從此卡扎菲開始了逃亡之路。


卡扎菲逃到家鄉蘇爾特後,由於戰火紛飛食物缺少無處可藏,最後在一個廢棄的下水管道中被捕。他被捕後慘遭虐待,頭部和腹部遭到致命連環槍擊身亡。

薩達姆和卡扎菲的死看似時隔多年毫無聯繫,實際上這兩件事的背後,並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這不過是美國對薩達姆和卡扎菲精心策劃並巧妙實施的一場陰謀,理由不難想到。

美國認為薩達姆和卡扎菲想破壞世界秩序,實則不過是薩達姆和卡扎菲不聽美國指揮。導致美國無法控制中東,嚴重損害到了美國自身的利益。所以美國推翻了伊拉克總統薩達姆和利比亞總統卡扎菲的政權,這更有利於美國實現妄圖統一世界的慾望。


史之策


我在這裡只回答關於薩達姆的部分。

首先,美國早就看薩達姆不爽了。早在70年代,薩達姆做了兩件得罪西方國家的事情。一是主動參加了第四次中東戰爭,幫助敘利亞和埃及打以色列。二是收回了外國石油公司在伊拉克的全部股份,並利用這些資金髮展軍隊,其中美國的損失最大。通過這兩件事,薩達姆成為了阿拉伯人的民族英雄。

稱霸中東、反美反以可以說是薩達姆畢生追求的目標。在美國看來,薩達姆就是一根攪屎棍,只要有薩達姆在,中東就不可控制。

不過,這一點並不致命。因為在海灣戰爭後,伊拉克找到了前所未有的嚴厲制裁,經濟一蹶不振,實力大不如前。


其次,薩達姆說有大殺器。這一點是最致命的。在911事件發生後,美國國內對大殺器這幾個詞可以說到了聞之色變的程度。雖然薩達姆自稱擁有大殺器,但當時美國的情報機構都分析伊拉克沒有製造大殺器的能力。不過伊拉克戰爭的

小布什在自傳中寫到當年埃及總統穆巴拉克曾訪問美國,他親口告訴小布什,薩達姆擁有大殺器。儘管美國方面還沒有找到實錘,但小布什還是信了穆巴拉克的話,並最終發動了戰爭。


第三,轉移國內視線。911事件發生後,美國政府面臨著情報處理不力的指責。副總統切尼當年被捲入金融醜聞。而在2004年美國又將舉行總統選舉。

小布什急著發動一場“正義”的戰爭不僅可以轉移國內的視線,也將助於尋求連任。


不過,正是小布什的急於求成才導致伊拉克、乃至整個中東的悲劇。在戰爭前期,小布什只願意聽他想聽到的情報——薩達姆擁有大殺器。在戰爭中,未能及時做好重建方案,解散軍隊和政府,形成權力真空、安全真空,導致後來恐怖主義氾濫。在戰後,忽略伊拉克人民的訴求,實行民族、教派權力分治,致使伊拉克日益分裂。

美國在伊拉克戰爭並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造成的惡果不僅吞噬了伊拉克,波及中東,還影響了歐洲和美國。


莫聞初


老薩和卡大佐有很多類似的地方,都是靠政變上臺,都是70歲慘死,都是實行家族統治,都長期極端反美,都非常自負……

最大的共同點是:兩人都特能作死,硬生生把自己的政權、國家給做掉了。


老薩接手伊拉克的時候,伊拉克的經濟基礎就很不錯了,那時候老百姓的生活已經堪稱國際中等,老薩即位第一年就迫不及待地向宿敵霍梅尼發起了進攻,兩年的兩伊戰爭打的伊拉克經濟瀕臨崩潰,老百姓生活困苦。此時,遵循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院子,老美和老薩暗送秋波,關係熱絡,又給錢又給槍,就指望著老薩弄死伊朗。

這8年的仗才消停了2年,老薩拎不清國際形勢,又悍然吞併了科威特,這回捅了馬蜂窩,沒有保住果實的實力,也沒有道德制高點,最終被老美帶著一幫聯合國軍一頓痛揍,被扒了一層皮,狼狽逃回伊拉克。

從此,老薩和老美結了樑子,處處和美國人作對,超過伊朗,成了中東地區最反美的國家,老布什科威特遇刺,老薩是最大嫌疑,911事件,連塔利班都要撇清干係的要命的事情,全世界唯獨老薩幸災樂禍,歐元出來之後,他從語言到行動要棄用美元改歐元結算,想扒了美元的祖墳。這些讓美國忍無可忍。

當美國人認為薩達姆與911恐襲有關聯後,加強了對其武器核查力度以及制裁,老薩在本該服軟的時候更加強硬,最終老美露出獠牙,終於狠狠地撕碎了薩達姆和伊拉克。

不過,老薩被囚禁的那3年表現,以及最後慷慨赴死的壯烈,沒說的,老薩是條漢子!


卡扎菲,1969年上臺的時候才27歲,對埃及革命領袖納賽爾,充滿泛阿拉伯革命主義熱情,自詡為納賽爾的好學生,要繼承和發揚革命主義,各種反美反西方,前後反了30年,最高潮的時候美國1980年代2次空襲利比亞,作為對利比亞系列“恐襲”的懲罰,利比亞損失慘重。

卡扎菲在薩達姆被推翻後,態度大為轉變,誠惶誠恐的他主動承擔了洛克比空難的責任,賠償了20多億美金給受難乘客家屬,向西方積極靠攏,給錢給利益,一下子成了西方領袖的座上賓、好朋友。

但是,卡扎菲終究在西方眼裡是有“案底”的,是異類,暫時的友好純粹為了利益,一旦時機成熟,卡扎菲必然是要被幹掉的。

2011年,阿拉伯之春席捲北非中東,利比亞陷入大亂,西方迅速介入,大力支持反對派,對卡扎菲的軍隊轟炸壓制,卡扎菲的優勢軍隊在西方軍隊的攻擊下兵敗如山倒,最後身死國滅,死的時候也算,唉!

如今,伊拉克和利比亞實際上只是一個地理名詞,早已四分五裂,山頭林立。


圍爐史話


在推翻薩達姆和卡扎菲政權的過程中,美國可以從四個方面獲得好處:軍火、石油、以色列和“兒子”。

軍火是美國發動國際戰爭的主要原因,幾乎每個美國總統都扔過炸彈發射過導彈。在白宮的背後,有一批軍火商,他們不但積極資助美國總統候選人的大選經費,也是美國重要的工業支柱。只要槍打響了,新的子彈、炮彈、導彈就要生產出來,坦克、軍艦、戰機的零部件就要不斷替換。這批人對於戰爭的原因和結果並不關心,他們需要的是仗打起來,打得越久越好。

石油是中東永恆的話題。早在上世紀70年代,美國民主黨總統卡特就說過:誰敢動中東,誰就是動了美國的利益。所以,早在克林頓政府時代,後來成為小布什政府主要執政者的十多位專家就聯名發表文章,呼籲小布什對伊拉克開戰。在小布什任命了這批人國防部長、國家安全顧問等等職位後,他們立刻著手安排入侵伊拉克的路線圖。佔領了伊拉克,美國第一步就是控制油井。

除了石油,戰後重建工作也可以給美國帶來巨大的利潤。

美國攻打伊拉克、利比亞的第三個動力來自於以色列。在美國政界,一直有一種神秘的保護以色列的慾望。以沙特為首的一部分遜尼派穆斯林國家,是對以色列比較溫和友好的國家。但是什葉派和遜尼派的薩達姆、卡扎菲卻一直是以色列的仇敵。去除了薩達姆和卡扎菲不但可以保護以色列,還能保護其它溫和的遜尼派國家。

而這些分別屬於相同或者不同利益集團的美國官員有再多的想法,如果不能說服時任美國總統下令出兵,所有的想法都是白日夢。但是

小布什的內心世界有自己出兵的渴望:他的父親當年為了幫助科威特出兵教訓薩達姆,僅僅點到為止,沒有乘勝追擊,推翻薩達姆,這讓小布什感到是“總統世家”的恥辱。有人曾經問布什:出兵是否諮詢過自己的老父親?布什回答:“這個父親給不了正確的有力量的建議。”

但是老布什在自己的回憶錄中寫道:當年沒有乘勝追擊,發起地面戰推翻薩達姆,是因為“這樣的戰爭將會帶來巨大的人員和政治損失。。。。。。結果將是美國必須佔領伊拉克,管理伊拉克,而西方聯盟會在此刻潰散,阿拉伯世界都會痛恨我們。一旦陷入泥沼,美國將會無法脫身。”

但凡小布什問過他父親,就不會為了軍火、石油和以色列出兵伊拉克了。


七號臺


詳細談起來,太多也可能審核通不過。

簡單將就是:不論是伊拉克的薩達姆還是利比亞的卡著非,都是因為兩個領導人,都要廢掉美元,推形其他貨幣結算體系,這就是跟美國過不去啊!

尤其是伊拉克,本來就讓美國不待見,侵犯科威特已經遭到打擊,結果不記事兒,還要準備廢掉美元霸權,美英在聯合國安理會尋求支持無果,只能以“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理由,繞過聯合國開始進攻伊拉克。結果呢?英國已經發布調查報告,伊拉克“木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有卵用?薩達姆已經被絞刑了!

卡扎菲更是悲哀!給了時任法國總統薩科齊5000萬政治黑金,還跟薩科齊在一個帳篷裡面稱兄道弟——結果,當有法國戰機飛來的時候,卡扎菲還一位是“兄弟”過來看望自己...

好了,簡單聊到這裡吧,這種話題不敢詳細談的。


英武


專家沒說錯但沒說全,而美國控制石油的手法很不簡單。

為了石油美元,才是最準確的表述。

美國曾是世界工業生產第一大國,工業生產當然包括煉油。上世紀九十年代,美國還提煉油能力與規模第一強國,而其國內原油產量不多,對中東非洲石油都是最大買價。但隨著產業轉移(煉油的環境成本很高)與國內開採提高,美國從石油進口國轉為出口國。因此,美國石油政策也發生了根本變化一一從控制油源徹底轉為控制價格,保證自身貿易利益與控制對手供給。通俗講,過去是保證自用,現在則是控制他國不能自由用。

因此,昔日低油價是美國常規利益,現在高油價才是其政策基礎。而金融控制是主要手段。反過來,石油又是美元霸權的命脈。

薩達姆與卡扎菲都是在這個美國最核心利益上犯禁了一一都推動石油與美元脫鉤。

通過打擊,美國至少實現了兩大目的:重立了規矩,向敢於挑戰石油美元者發出了最嚴厲警告;更深地參與了主要油源地。

看看當前的格局吧,沙特是美國盟友,委國已經癱瘓,伊拉克與利比亞得到控制。產油不同心者,只剩俄伊兩國。而美國重啟對伊敵視,直接打擊能源。美國的目的還不明白嗎?


bashanlaike


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初的美國可以說是獨步全球,綜合實力無人能及,可謂如日中天,囂囂於世。美國先後推翻伊拉克的薩達姆和利比亞的卡扎菲究竟有什麼好處?

簡單來說就是,1.政治上立威。2.經濟上鞏固美元霸權,尤其是確保石油美元無憂。3.削弱伊斯蘭世界的力量。

蘇聯解體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一片歌舞昇平,全世界都瀰漫著天下就是西方國家的天下的氣氛,美國當然就成為世界說一不二的霸主。蘇聯分解出來的俄羅斯當時也是積極的投靠美國,可惜美國不但始終沒能把俄羅斯當兄弟,而且還明裡暗裡地和俄羅斯過不去。那麼世界上除了幾個老牌的敵對國就鮮有國家敢和美國做對的。本世紀初的十多年美國似乎已經習慣了這種政治氛圍。

然而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伊拉克總統薩達姆、利比亞總統卡扎菲就不識時務,看不透火候,竟然站出來和美國做對,揚言要棄用美元。這在當時的美國怎麼可以忍,結果這兩個國家落了個國破人亡的悲慘下場。當然美國的霸權在政治上的動作還有很多,總之就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除了軍事力量之外,美國行使霸權的另一個重要的支撐點就是石油美元,這是美國掌控世界經濟走向,乃至搜刮和盤剝世界資源的關鍵抓手。美國絕不會允許任何人對其有絲毫的動搖。

石油是世界經濟也是各個國家發展經濟的命脈,它的重要性美國比誰都清楚,要想霸主坐穩,就必須緊抓石油不放鬆。抓石油首先要牢牢抓住盛產石油的中東。美國的戰略是,一方面不能允許中東出現一國獨大,防止對美國構成威脅。另一方面就是不能讓中東團結,防止整個中東形成合力以對美國構成威脅。縱觀半個多世紀以來美國在中東的政策,不外乎就是這兩方面的戰略意圖。

在中東除了薩達姆和卡扎菲,美國下一個想除掉的就是敘利亞總統巴沙爾,可惜今天的世界已不是當年的世界,今天的世界已經發生了重大的變化,今天的世界已經不是美國一手遮天,為所欲為的世界了,今天需要重新定位的應該是美國。


平民諫客


美國推翻這兩個國家,是因為這兩個國家威協了美國的核心利益。1、是石油;2丶是美元結算丶3`是政治立威。基薪格說過“誰控制石油和金錢匯慮,誰就可以控制世界”。因些美國為了保護自己的自身利益,以及想控制世界兩大命脈的目標,來強化本國的自身利益,首先要控制中東,沙特和科威克是世界最大產油國,他聽美國的話使美國可以控制油價,因為當時美國是石油進口的大國,當然需要油價底一些為好。但美國從這兩國多進點石油,進兩國不會因油價底而損失多大利益。而不聽美國說的基它產油國日子就不好過了,特別是有目地的消弱了俄的油價和經濟發展,而實現了“一箭雙鳥”。美國為了這個目標,誰不聽話我就打誰!可是伊拉克不但不聽美國的話,還打了聽他話的科威克,同時又想移棄美元結算。這幾條在美國人看來,都是貌犯了美國的核心利益,所以美國打他。有人會問美打伊拉克,並沒有佔領他們的國家搶佔他們的石油,但是美國要的是石油定價權,也就是說“致人而不致於人”。因為竟爭的根本就是主動權的爭奪。竟爭者將對抗的主導權要撐在自己的手中,調動對手而不被對手調動,這才能使美國製定出有利於自己`而不利於對手的規則,來控制石油和美元的目標。如現在美國由進口石油大國,又轉變為出口石油大國,這時美國又要從新立規了,那就是石油高價一點,對美有利了,而對石油進口大國都不利了。總之,美打這二個國家時性子都是相似,那就是誰成為美國核心利益目標的拌腳石,美國第一就要用政治謀政,第二就是用軍事打擊,來保衛自己的目標來順利施實。


行勝郝勝


有多種原因,其中之一就是為了以色列獲得安全的生存空間!大家可以看看當初幾次中東戰爭的參與方現在還剩誰了。第二條原因就是美國人妄想用西方的民主體制來改造中東,以獲得中東永久的聽美國人的話。第三控制住了中東就可以控制東亞和歐洲的陸路上的聯繫。


田31460376


美國為什麼要推翻伊拉克的薩達姆與利比亞的卡扎菲呢!我想他們倆有個共同點。就是不聽美國的話,曾經威脅石油去美元化交易。給自己惹來的殺身之禍,美國作為世界全球的霸主。早在70年代就已沙特阿拉伯簽訂石油與美元掛鉤的政策。所有石油交易都必須使用美元,如果哪個國家威脅去美元化石油交易,那麼這個國家將招致來自美國最大的壓力軍事打擊或者經濟制裁,伊拉克前總統薩達姆與利比亞前總統卡扎菲兩個人的死,都有一條萬變,不離其中的道理威脅不使用美元交易,給自己帶來的殺身之禍。因為美國人喜歡殺雞用牛刀殺雞給猴看,讓其他國家明白威脅去美元化石油交易將給自己帶來多麼嚴重的後果。美國要做的就是維持美元的金融霸權。才能開動印鈔機源源不斷的印更多美元把國內的危機轉嫁到世界各國去,美國經常使用的策略就是蘿蔔加大棒的策略。聽話的國家就給蘿蔔,不聽話的就大棒伺候。美國的所有行為就像二戰時期,羅斯福說過的一句話,講話要和氣手裡必須要有大棒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