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語課堂上,怎麼才能讓孩子們提高記憶效果?

親子英語嗨起來


根據我個人的經驗來說,就是多讀,我的方法很樸素的,都能用,死記硬背。

我是高二的時候背過單詞,就是早自習早讀的時候,我覺得那是我人生中利用的最好的時間了,我當時就想,使勁兒讀,反正又讀不死。

有的時候讀到有點缺氧,肺活量也不太跟得上,但是我堅持下來了,只要有人能讀書讀吐了,我覺得那火候是到位了。

高考136,不高,但是也還不錯了,再到後來就是四六級的考試了,也沒有背單詞,受益於高二的詞彙量,過了。

反正就是一遍一遍來,多讀,可勁兒讀。

相信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很多人都知道。

這條曲線告訴人們在學習中的遺忘是有規律的,遺忘的進程很快,並且先快後慢。

觀察曲線,你會發現,學得的知識在一天後,如不抓緊複習,就只剩下原來的25%。

隨著時間的推移,遺忘的速度減慢,遺忘的數量也就減少。

所以要多次重複,反覆練習。

我特別喜歡的一句話:複習也是生產力說得就是這個道理,尤其是語言類的學科,背住了會說了會寫了,就達到目的了。

所以在英語課上,要大聲讀,另外再給一個時間限制,時間一到,就開始聽寫,每次課程都抽查聽寫,單詞和句子,我敢保證,效果槓槓的。

當然,這一切都是建立在你會讀的基礎上的,難者不會,會者不難,讀都讀不下去,自然喪失了興趣,也就不想背了。這跟學古詩一樣一樣的,一句詩,總共7個字,5個不認識,還有誰想背下來。

當然了,也有人提出了連想法、詞根法。

我覺得這都是大師玩兒的,一般人用不上。太花哨了,不接地氣,我覺得有那時間去把一個m想成一個拱形的山,我早都背下來了。

相信我,勤奮一些,願意張嘴、願意多說、願意多聽(推薦VOA、BBC)、願意多看(美劇、英劇都行),英語不是那麼太難的。


王千夜


想要提高孩子們的記憶效果,就要提高孩子們對於學習英語這件事的興趣。

考慮孩子的記憶曲線,課程難易程度的分階,適時的予以講解,都對孩子掌握學習英語有所幫助。英語課堂不是照本宣科,英語課堂也可以是歡樂的,不是苦哈哈的教育,而是愉快的學習。這裡需要教師自身英語能力過關,並且有敏銳的環境識別能力,能夠快速抓住孩子們的反應並作出調整。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用在英語課堂上同樣適用。俞校長的新東方集團之所以能夠在數以千計的英語培訓機構中一軍崛起,除去課程設置安排合理以外,還有強烈個人IP屬性老師的加持,以個人魅力引起孩子的興趣從而更好的學習。

大IP老師當中最出名的要算老羅羅永浩老師了,羅老師可以算作最早的網紅,一位非著名相聲演員依靠幾十段搞笑音頻和金句風靡80後群體,成為一種現象,同時也是這個課程質量學生評分第一的老師讓大家看到,獲得孩子興趣的同時,有針對性的教學,效果可以如此之好。

死記硬背的英語根本沒用,就算記住了也不懂得如何去用,這種記憶不如不要。老師們需要通過孩子不同的興趣點去調整課堂上的教學內容。與孩子的生活接近,與孩子的興趣點接近,形成場景記憶提高孩子們的記憶效果。

提高孩子的記憶沒有捷徑,老師的課前備課內容起到決定性作用。懂得孩子的興趣點,懂得孩子的疑問點, 讓孩子在討論、應用、思考的過程中建立腦鏈接形成記憶。


親子英語嗨起來


先從教師教學的方面分析。

首先要讓學生提高記憶力,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就要 考慮到學生的心智特點,例如小學生思維中具體形象思維的成分佔優勢。因此在設計課堂活動時多采用直觀形象的學習活動,如看圖回答問題,錄像視聽,觀看童話故事等,調動學生課堂傾聽的興趣,保持愉悅的學習體驗,幫助學生捕捉關鍵信息。

其次在教學過程中主要話題以不同形式反覆出現。例如上課時,教師通過口頭,多媒體,小組討論等形式呈現課程重點難點內容,課後作業佈置與重點難點相關的開放性出面作業。這樣的課程和作業可以是學生全方面立體地練習關鍵的語言點,同時也避免了“只會寫不會說”,“聽得懂不會說”這種啞巴英語的情況。

下面再從學生角度分析。

首先要在上課的時候提高並保持注意力的時間。5―6歲時,兒童注意力集中時間約為10-15分鐘;7-10歲時,兒童注意力集中時間約為15-20分鐘;10-12歲時,注意力集中時間約為25-30分鐘;12歲以上能超過30分鐘。這個時間是指孩子從事學習等“費神、費勁”的事情的時間。認證聽講,跟著老師教學的思路走,達到學習效果。

其次合理利用艾賓浩斯記憶曲線進行復習。遺忘的進程很快,並且先快後慢。觀察曲線,你會發現,學得的知識在一天後,如不抓緊複習,就只剩下原來的25%。隨著時間的推移,遺忘的速度減慢,遺忘的數量也就減少。因此在學習後合理安排複習,可以有效的提高記憶效果。


王世平2015020308018


一方面孩子自己有興趣,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自己不想學老師的方法再好也沒用,所以最重要還是培養興趣,那麼由此老師的講課方法也很重要了,儘可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同時孩子們喜歡的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