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亮劍》中李雲龍叫囂自己有8個營的場景片段?

梓宸濤濤


孔捷吃驚,丁偉沒反應,是因為丁偉比孔捷更瞭解李雲龍。1942年華北日軍大“掃蕩”之後不久,李、丁、孔三人曾在獨立團駐地有過一次短暫的會面,談話期間丁偉提到李雲龍當兵時發生的種種奇聞軼事,說明丁與李很有可能是同班戰友,至少也是同期入伍的新兵。而孔捷對李雲龍的熟悉程度,肯定比不上丁偉。因為早在李家坡戰鬥期間,獨立團起初沒有爭得主攻任務,為此,三位團領導李雲龍、趙剛、孔捷彼此之間發生激烈爭吵,李雲龍曾用一句很有力量的話語訓斥孔捷:“你小子給我閉嘴!當年老子是怎麼教你打槍的?”這句話當場使孔捷張口結舌。由此可見,孔捷的入伍時間比李雲龍晚,在李、丁二人面前,只能算是個新兵。

此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丁偉與李雲龍一樣,都是喜歡不走尋常路的人。倆人在四處化緣、招兵買馬這方面都頗有建樹,李雲龍一貫打完仗貼封條搶戰利品,丁偉對此極為讚許,想必這種事他在遼瀋戰場上肯定沒少幹。而且倆人會時不時地違反政策和紀律,幹出一些出格的事,比如李雲龍戰場抗命、斬殺投降土匪,丁偉私自開燒鍋釀酒賺錢等等。由於李、丁二人在性格、作風等方面具有諸多共同點,彼此熟悉對方的套路,所以,當聽到李雲龍擴充兵力達到8個營時,丁偉不會感到任何意外。

相反,孔捷的行事風格與李、丁二人完全不同,或者說,他與李、丁二人根本就不是一路人,當然就會對李雲龍的擴軍業績感到不解和吃驚。因為孔捷是服從領導、遵守紀律的模範,根本不會想到像李雲龍那樣採用“邪門歪道”的方法擴軍備戰。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關注慕什塔戈,領略軍事百科!





慕什塔戈




在晉西北鐵三角聚會的時候,李雲龍毫不客氣的說,自己有八個營的兵力。當時孔捷說我的個天哪,丁偉卻沒有任何意外的反應。

自從百團大戰後,日本華北派遣軍就對八路軍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掃蕩。由於八路軍擴軍的速度太快,訓練跟不上,裝備更差,兩個人配不上一枝槍。這次掃蕩,讓2/3的八路軍戰士不見了。

再加上重慶蔣介石政府停止給八路軍三個師發放軍費和後勤補給,八路軍就以連排為單位,化整為零,進入敵後,長期埋伏,繼續力量。

李雲龍要求自己的部隊不管在什麼時候都要做一群狼,要敢於向日偽軍搶奪武器,並不斷髮展壯大自己。



就這樣李雲龍的三個營都沒有閒著,今天東邊打一張,明天西邊打一仗,硬生生從日偽軍手中搶到了很多裝備。差不多每個連都有六七百人,李雲龍的部下就有了5000多人。

丁偉的新一團是從李雲龍手中接過來的,本來也是一個沒有什麼戰鬥力的非主力團。當時386旅的獨立團是7711團和772團。李雲龍經過一年多的努力,把部隊的裝備換了一茬。因此在蒼雲嶺頭一戰中敢於和坂田聯隊面對面較量,從正面突出重圍。



丁偉也是一個腦子非常靈活的傢伙,他接過李雲龍的新一團,應該也沒有閒著。部隊擴軍的速度也不會慢,畢竟有李雲龍打下的好底子。他手下的部隊不會比李雲龍少,因此他不會給李雲龍有八個營感到驚奇。

孔捷的部隊是新二團,也就是說是新組建的部隊。各方面裝備應該都比較差,所以在日軍掃蕩後傷亡最大。恢復起來也就比較慢,發展的速度肯定和李雲龍有差距,所以他才會對李雲龍有八個營感到非常驚訝。



抗戰爆發後,紅軍被蔣介石改編為三個師3萬多人。但八路軍擴軍的速度非常快,當然擴出來的軍隊都是非正式編制,重慶政府不會發給他們軍費。

到了1940年,八路軍就發展到100多個師,40多萬人。到了1945年抗戰結束時,共產黨的武裝發展到100多萬正規軍、200萬民兵,根據地擁有一個多億的人口。


通過以上分析對比,我們就明白了八路軍擴軍的速度到底有多快。因此我們可以說,電視劇中李雲龍擴軍的速度並不算特別誇張,基本上接近事實。

孔捷是比較憨厚正直的漢子,在做事靈活性上,他不如李雲龍和丁偉,因此他的軍隊就會發展的比較慢。像李雲龍和丁偉這樣的刺頭,就算沒有大的戰爭,他們也不會閒著。總會找一些仗打一下,從日本人那裡搞一些武器來擴大自己。


新知傳習閣


李雲龍叫囂自己有8個營七千多人馬的時候,已經是1944年初。我們來看看在歷史上,此時八路軍的真實實力如何。

1937年,紅軍接受國軍改編時,蔣介石只給了三個丙種師的編制:三師六旅十二團。再加上八路軍給每個師擴編的教導團/獨立團,加上八路軍總部直屬的特務團,共計16個團,四萬多人。


等到1940年百團大戰時,八路軍已經擁有105個團,40萬人!這才三年時間,八路軍擴軍十倍!

等到1942年,八路軍經歷了日軍發動的5次“治安強化運動”。抗日根據地的面積縮小1/6,人口減少1/3。但是,依然擁有30萬部隊。

而到1944年5月時,八路軍已經建立面積達246萬平方公里,人口近1億的抗日根據地。八路軍人數也有成倍增長。而且,抗戰局勢開始好轉,八路軍在這一年對日偽軍發動局部反攻。

按照八路軍這個發展標準李雲龍的擴軍行動,很符合實際。

李雲龍本來是772團3營營長,1937年底升任386旅新一團團長。1940年,接手孔捷的獨立團,出任獨立團團長。1942年是獨立團發展最困難時期,反掃蕩時獨立團傷亡過半,二營長沈泉,三營長王志強,騎兵連長孫德勝都犧牲。

等到1943年開始,李雲龍開始分兵,讓部隊充分發揮自己能動性,去“搞副業”。用李雲龍的話說,賠本的買賣咱不幹,只要能撈油水,你們隨便來!



趁著日軍華北兵力空虛,李雲龍部充分發揮游擊戰特長,化整為零,四處出擊。八路軍打鬼子,老百姓就全力支持,就會踴躍參加八路軍。所以,不到一年時間,獨立團拉出來小一萬人馬!

要不是李雲龍為了救老婆打平安縣城,自己都不知道現在手下有這麼多士兵。平安格勒戰役之後,李雲龍直接將部隊擴編為八個營。


其實,八路軍擴編快還有一個原因。八路軍士兵不是每人都有槍,揣上六顆手榴彈就敢上前線打仗。等到1944年時,依然有一小半八路軍士兵沒有槍。

最後,迴歸正題。

丁偉不吃驚,那是因為丁偉跟李雲龍一樣腦子聰明。他肯定也在抓住時機,擴編部隊。而且,丁偉領導的新一團本來就是李雲龍帶出來的。他又和李雲龍是老戰友,知道李雲龍的實力。

並且,在知道是李雲龍打平安縣城時,他也應該能猜到李雲龍有不少兵力。所以,丁偉不吃驚。


孔捷吃驚是因為他資歷比李雲龍淺,還是李雲龍教他放的槍。他的能力也不如李雲龍和丁偉。

從孔捷後來收編黑雲寨的事就能看出兩個問題:第一,孔捷看老戰友的部隊擴編了,自己也急了。第二,孔捷眼光不行,能力不行,竟然想收編土匪!真是不挑不揀啊!


勇戰王聊歷史


在電視劇《亮劍》中,平安戰役後,晉西北鐵三角也進行了一次短暫的會面,在這次會面中,李雲龍向兩位老戰友叫囂自己有八個營的兵力,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在《亮劍》中,因日軍的大掃蕩,我八路軍損失慘重,不得不化整為零、各自為戰。眾所周知,八路軍的群眾基礎非常好,發展也非常迅速。

再加上李雲龍獨特的作戰風格,讓其名氣也是如日中天,就連日軍對他也極為惱火,因此就派出了山本特工隊夜襲獨立團,這才有了後來的平安戰役,而平安戰役更是牽動了整個山西,戰後蔣介石也專門發電報嘉獎李雲龍,由此可見,李雲龍具有多強的號召力。

另外我們可以從孔捷和丁偉的反應可以看出,雖然兩人的兵力沒有八個營之多,但相差也不會太遠,要不然依照兩人的性格非得從李雲龍身上刮點油出來不可。從他們商量的事情也可以看出來,幾人商量到最後卻說的是互為犄角、協同作戰,試想一下,如果幾人的兵力相差甚遠,怎麼協同作戰、互為犄角。

綜上所述,我認為李雲龍說自己有八個營的兵力只是為了在老戰友面前炫耀自己的本事,這也反應出我八路軍在艱苦卓絕的鬥爭中不斷髮展壯大的光輝歷程。





天帝賴元和


先帶著這麼一個問題,八路軍整編建軍時到解放軍整編建軍時的人數是數量級數的增長是如何實現的。

估沒有多少史料會在這方面作論述。從結果推測,八路軍在各個級別建制上都超編才能最終實現結果。營一級的建制管理歸屬到什麼層級是另外兩個團長的態度的關鍵。

估計丁偉想的是你小子有能耐可以搞定旅長,叫旅長不從你這裡調人。孔傑想的是你TM太囂張了,把超編控制在連排一級就好了,一個連編500人或者一個營編10個連也比這樣強。


Shn999


李雲龍叫囂自己有8個營,不是吹牛或者裝批,而是立威,給自己壯膽,給自己手下的兵爭臉。

另外,還有幾點要強調一下。

1.一個軍人要有應有的血性。

2.一個軍人要有應有的威信。

3.一個軍人要有應有的思想。

4.一個軍人要有應有的魄力。

5.一個軍人要有應有的骨氣。


重在常長


李雲龍當新一團團長的時候,丁偉接任的團長,丁偉知道李雲龍的能力,所以不覺得意外。

孔捷就不一樣了,和板田聯隊乾的時候吃了虧,政委都給打死了,山本特攻隊又讓他吃虧了,就變成老實的孩子了。哈哈哈哈哈哈


風吹青竹搖162015807


有人抗戰有人積攢實力,兩種結果兩種人,政治不適合實在人啊


雷哥15275287555


丁偉軍師才能比他們高,第一:八個營是拿來瞎咋呼的。第二:他了解李雲龍


五絕之首中頑童周伯通


孔傑在小說裡成了最明哲保身的人,李雲龍、趙剛、丁偉不是自殺、失蹤就是被處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