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億,為何卻成史上最嚴苛的“中國首善”?

曹德旺一手創辦了福耀玻璃,他生產的汽車玻璃佔據了國內市場的70%,國際市場的30%,是無可爭議的行業巨頭,三十幾年來,“玻璃大王”曹德旺最感興趣的兩件事:第一件事帶領福耀玻璃一路進擊;第二件則是做慈善。所謂的聚散有道,就是曹德旺既會掙錢,也很會花錢。

125億,為何卻成史上最嚴苛的“中國首善”?

圖為曹德旺(來自網絡)

貔貅哲學:錢眼見佛心

先講一個小故事:貔貅,傳說中是龍的第九個兒子,這個神獸有個特點,就是“納萬物而不洩”,通俗點講,就是隻吃不拉。尤其是做生意的,家裡除了財神爺,都要再供上這麼一尊神獸,寓意就是讓四面八方的財寶都到我口袋裡來。

曹德旺家裡也有一個,而且很大,但不一樣的地方在於,他親自動手給貔貅鑿了個屁眼,這可是很犯忌諱的舉動,但曹德旺的理由是:只進不出,還不得憋死啊。

125億,為何卻成史上最嚴苛的“中國首善”?

圖為曹德旺(來自網絡)

曹德旺“出”的方式就是做慈善,但想把錢花到正確的地方,可是一項高超的本領。如何把錢花出去,又做的恰到好處,在做慈善這件事上曹德旺也是琢磨出些名堂來。

持戒行商:一手賺錢,一手佈施

曹德旺做慈善的第一個特點:他對錢和幫扶對象,有著超乎常人的大度。

1983年,曹德旺剛接手高山異能玻璃廠,他的小學老師找到了他,想讓他為學校捐些錢,曹德旺看到孩子們用的還是自己上小學時用過的破舊桌椅,立馬捐了2000元。由此開始,他一發而不可收,玉樹地震捐1個億,雲南五省旱災捐了2個億,到2017年,他個人捐款已經超過了80億,是名副其實的“中國首善”。

125億,為何卻成史上最嚴苛的“中國首善”?

圖為曹德旺(來自網絡)

曹德旺對金錢的態度也是很看得開的,他在教育兒子曹暉時這樣說:“錢就是用來玩的,別把錢當真,你看錢上印有很多人頭、圖畫,為什麼這麼花俏?這就是用來玩的。誰有水平,就留在身邊多玩幾天,沒有水平,就少玩幾天。反正錢是不會永遠留在你身邊的。”

散財有道:行善也要有章法

曹德旺做慈善的第二個特點:他做慈善是有嚴苛的目標管理和監督機制的。

2010年的時候,西南五省發生乾旱災情,糧食減產嚴重。曹旺德與中國扶貧基金會簽署捐贈協議,向受災區的農戶捐贈2億元。但對於中國扶貧基金會來說,這筆善款有些燙手,因為曹德旺跟他們約法三章:

第一,《基金會管理辦法》規定,慈善組織的管理費在10%左右,但曹德旺要求不準超過3%。

第二,曹德旺要求,半年內,把2億元以每戶2000元的標準發給10萬農戶,差錯率不能超過1%。

第三,一旦超過,超出部分按30倍進行賠償。

125億,為何卻成史上最嚴苛的“中國首善”?

圖為曹德旺(來自網絡)

所以這次捐贈被稱為“史上最嚴苛捐款”,因為他在這次捐款上,選擇的是代理發放,而不是委託發放。每十天曹德旺都要審核一下工作報告,並且在最後,十萬份帶有受助農戶指紋和簽名的信息資料,把辦公室堆的滿滿當當。

粗中有細:做慈善也要講科學

曹德旺做慈善的第三個特點,他要把做商業的科學管理,引入到慈善中去,進而建立起可持續的運行機制。

“河仁基金會”便能體現他的這一慈善觀念。2010年,河仁基金會在中國民政部登記註冊成立。曹德旺捐出3億股股票,當年的價值在35.49億人民幣,這是“中國股權第一捐”。

125億,為何卻成史上最嚴苛的“中國首善”?

圖為曹德旺(來自網絡)

但他做河仁基金會,有兩個地方很特殊,一是建立了完善的組織結構和監督機制,設置有理事會、監事會、秘書處,相互制衡和監督,並邀請13位社會知名人士做監事,監督基金會運行;二是曹德旺雖然是完全個人出資捐獻了河仁基金會,但是他讓基金會獨立運作,只不過基金會的每件事都要向社會公告。

曹德旺這位“有屁眼的貔貅”,生財有道,出財也有道。雖然在捐款時大方,但是在對慈善的體制機制管理上卻處處嚴苛,從不馬虎,也深刻體現了一位商人經商的大智慧。

  • 曹德旺白手起家,如何殺出一條平坦大道?
  • 聚散有道,如何將做慈善科學化?
  • “鷹爸”曹德旺“不近人情”的摔打兒子,有何深謀遠慮?

更多精彩內容登錄喜馬拉雅搜索《四十年四十個家族》專輯收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