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旅行途中,你遇到過哪些尷尬的事情?

田治彬


在旅行途中,遇到尷尬的事情當然是免不了的,特別是比較隱私的問題,再特別是女孩子更甚,像荒山野嶺如廁啦,褲子拉鍊爆開啦,前胸衣服釦子掉了這些,都是非常尷尬的。

我碰到最尷尬的是,在亞丁的徒步過程中,來了例假,身上沒帶衛生巾。

我平時的例假比較正常,雖然一般外出旅行,為了防止意外,旅行包裡都會備著衛生巾。

到亞丁時,可能由於高原反應,整個人的身體和生理全亂套了,例假居然提前半個月來報到,搞得我措手不及,那時整個亞丁景區是沒有一個小賣部的。

那天6點半開始爬山,從住宿地到絡絨草場這一段還平安無事。到了絡絨草場時,感覺不對勁,急忙上廁所一看,不得了了,衛生巾又放在大旅行包裡,沒有隨身帶著。當時天還沒亮,人又稀少,只有徒步的幾個人,女的就更少了。我蹲在廁所裡,等別人來上廁所。一有人進女廁,就問有沒有衛生巾。問了兩三個人,都沒有。後來終於有一個女孩子,把她帶著的唯一一塊護墊給了我,救了我的急。

當時也沒想著往回走,只是想著既然決定徒步登山,就一定要爬上去。

一路上,我一碰到女的,就問有沒有衛生巾。

問到一個女孩子時,當她說:我剛才把唯一的一塊護墊給了別人的時候,我才恍然大悟,給我救急的就是她。因為廁所裡沒有燈,天又還沒完全亮透,我們相互間都沒認清對方的長相。

太尷尬了,當時想死的心都有!急忙道謝後,趕緊走開。

那天,我就靠這薄薄的一塊護墊,加上紙巾,撐了一天,徒步爬上牛奶海和五色海,直到下午四點多回到住宿地。


吳言心旅


小娘子最尷尬慌張的一次旅途,莫過於一次從上海到溫州出差的飛機上了。雖然此事已過了很多很多年,但現在想起來仍心有餘悸,且一直記得這個教訓。


當天小娘子飛到上海做活動,做完活動,約了幾年前從帝都到上海發展,好幾年沒見過面的好朋友吃晚飯。既然是好朋友,又久未見面,吃飯時自然沒少了酒,結果吃完飯還覺不夠盡興,又跑去迪廳喝(那時候小娘子還小,還比較喜歡熱鬧),喝的暈暈乎乎回到酒店睡覺。

第二天一早要飛溫州做活動,而且還是早班機,雖然強忍著頭疼欲裂按時趕上了飛機,但自打坐在飛機座位上的一刻就昏睡了過去,直到飛機落地被旁邊的同事叫醒,但仍未清醒,匆匆跟著同事下了飛機去等托運行李。就在取到托運行李的一刻,我突然想起來我隨身攜帶的小包不見了。丟包是小事,丟錢包也是小事,關鍵是那裡放著在溫州做活動的幾萬元錢!

此時此刻,我的酒一下就醒了,瘋狂回憶著最後一刻跟隨我的小包是在哪個場景,終於確定自己上飛機時是帶著的,所以包是下飛機時忘記拿了。趕緊聯繫機場的服務人員,地勤人員也很是迅速配合,但飛機已停靠遠機位,需要他們走過去上飛機查看,而且大家都在擔心千萬不要被其他乘客看到隨手牽羊了。

我清楚的記得在等地勤人員取包的二十分鐘裡,我告誡自己,如果第二天還有工作,絕對再也不許喝酒!而且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再喝醉!


饕餮小娘子


首先這是一條帶有味道的回答。說起最尷尬的事莫過於在穿越沙漠的時候如廁了。沙漠裡本就是一望無際浩瀚無邊的沙海,鮮有遮擋物,並且隨著這幾面沙漠熱,去帶去沙漠玩的隊伍越來越多,一些線路上經常是可以遇到很多同行的隊伍。那麼問題就來了,沙漠裡要上廁所的時候該怎麼辦呢。小解還很好說,分分鐘完事,但是大解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了。在行經途中如果要大解,那麼整個隊伍的人都要停下來等你,而你還需要去找個高高的沙梁去做遮擋,同時還要小心在解手的時候沙樑上突然出現其他隊伍,要找個人幫你盯梢,真的是很心累的事。在行經途中一般會通過控制飲水量來控制解手次數。在晚上宿營的時候,因為大家都是集中在一個地方紮營的,所以也會有這樣尷尬的情況出現。一般的解決辦法就是劃分兩個方向,一方貴女性朋友使用,一方歸男性朋友使用。雖然也會遇到正在解手的同時出現陌生人,但是不會出現異性這種侵擾。野外生活有些時候限於條件也只能不拘泥於小節了。一般戶外活動都會有一條享受保姆型待遇的繞行這樣的要求。你們覺有遇到過這種尷尬時候的嗎?


神坑天


俗話說,人在江湖飄,誰能不挨刀。人在旅途中難免會遇到不少尷尬的事情。就我來說吧,能夠想到最大的一次烏龍,就是把國外的酒店給定到了另外一個城市。

和國內一樣,不同的城市會有相同的路名,比如北京路,湖南路等。酒店也是一樣,不同的地方可能會去同樣的名字。

我們的目的地是到德國A小鎮的阿爾卑斯酒店,出發前一天,我因為加班等工作上的瑣事弄到很晚。有事沒事看一下酒店有沒有促銷,突然發現真的有!於是火急火燎地退了之前的訂單重新訂了革新的,還覺得臨行前能撿漏,心裡很開心。

飛行了十幾個小時之後到了當地,拿出訂單給前臺對方居然說沒有預定,這真是讓人手足無措。在我們再三核對下才發現酒店名字是對的,可是訂到了另一個小鎮。

那一次只好臨時找住的地方,再聯繫之前定錯的酒店進行退款。現在回想起來,真的是特別尷尬。


我帶爸爸看世界


【烏龍丟護照】

2017年1月份的時候,帶媽媽去斐濟,辦完落地籤手裡拿著護照取行李的路上,和地勤人員聊天,光顧著說話,取完行李,離開達到大廳的時候,才發現原本在手裡的護照沒了。

老媽聽完:“趕緊去找”,伴著當時的氣氛,眼睛瞪得賊圓,聲音凝重生硬嚴肅,感覺恨不得把我吃了,這把我嚇得,六神無主轉身回到提取行李的地方(不能從出口進去,旁邊有工作人員入口,與他們說明後,經過檢查才允許),正好遇到和我聊天的地勤人員,找了2-3圈後,還是發現沒有,垂頭喪氣的回到老媽那,她正準備教訓我,其實我內心想(雖然麻煩,但丟了我就去找,實在沒有我有複印件,找大使館),就不要生氣,因為解決不了問題。

正想著如何延後行車,辦理補救措施,

忽然,一個旁邊的中國大叔過來,

問我:“護照沒了吧?”

“是啊”

“這上面,是不是你?”

“是我、是我”,緊緊拿過護照,

“以後小心些”,

“嗯嗯,太感謝了,太謝謝了!”

熱淚盈眶啊!內心哪個激動,太謝謝這位叔叔了,出門在外,遇到自己人,感覺太棒了。

【睡走飛機】

一個人3天暴走香港,最後一天原本計劃16:30的飛機回北京,但是延誤到18:30,登機口人太多,都坐滿了,沒辦法只好座其他等機口,到了六點半,廣播裡又傳出延誤到20:20,回到座位上,手機快沒電了,我就迷迷糊糊困了,這一閉一睜後,打開手機一看:20:30,急忙奔到登機口,飛機已經起飛10分鐘了。

沒辦法與該航空公司地勤人員溝通,有兩個方案:

第一:23:50有同樣航空公司,飛往北京的航班,如果全部乘客登機後,有空位,就能把我安排進去,不用花任何費用。

第二:如果沒有,那麼就需要回到市區住一晚,第二天回到機場,再辦理轉飛、登機等事宜。

從20:40-23:50,在這短短3小時左右的時間,內心忐忑,因為實在不想折騰了。好在到了23:15後,有地勤人員,把我接到轉機地方,重新辦理了登機牌,座位號沒有寫,一直坐在那裡等直到23:50,全員都乘坐後,才帶領我到登機口,上了當天的飛機,回到了家。

雖然兩次行程都很曲折烏龍,也是我自己作的。希望吸取我的教訓,出門在外切記馬虎大意,大大咧咧。


沐橙籽


去年我們自駕旅行5個月,中間遇到過很多不太愉快的人和事,但也能一笑而過,留下難忘的回憶。大家看看會不會覺得尷尬?

第一次在去香港在深圳過關的時候,我們排隊時沒有注意黃線,離窗口太近,被窗口工作人員提醒,當時那個眼神,飽含了對內地人的無語,我一輩子也忘不了!其實我並不覺得自己有多不文明,但這件事對我們卻是一種傷害,作為內地人被人鄙視。當然和他沒關係,他只是恪盡職守。所以我後來在外面不論做什麼事都很謹慎,不想給家鄉丟人,也不想丟自己的臉。


第二次在桂林陽朔,我們將車停在一個公共停車場,沒設收費關卡,也沒有公告,看起來是免費的。後來我們準備走的時候來了兩個拉客遊船的當地人,一看就不是一起的,但她們兩個都要我們交停車費,如果遊船就不用交,遊船很貴,而且我們已經遊過灕江了。我們不肯交,因為她們根本不是停車場的人,後來糾纏了很久,還威脅我們出不了廣西。最後我們還是沒理她們就走了。第三次是在衡陽,我們同行的一個女孩開車一沒注意整個車掉進了別人的田裡。因為那是鄉村公路,車上有個車載電飯煲正在煮飯,沒放好滑到她腿上,她感覺好燙腿一抖就顧不了前面應該轉彎了,直直衝了下去。後來報保險拖車修車耽誤了三天行程。還好沒損壞什麼莊稼,那個農家人很好,還讓我們去他家休息。
第四次在新疆,當天我們想找個地方露營,但是天已經很晚了還沒找好。畢竟新疆地廣人稀的,想找個安全的地方。後來好不容易找了一戶人家,答應我們在他家院子裡過夜。沒想到晚上突然吹大風下起了大雨。我們睡在車裡的還好,睡帳篷的那個男生就尷尬了!想上廁所又沒紙,外面風雨太大我們沒人願意給他送紙,他又不敢出帳篷,怕一出去帳篷就被風捲走了!結果就硬生生憋了一夜,竟然還能睡著,我真是佩服他!第二天天氣晴好,牧民家的小孩給我們送來奶疙瘩,他們是一番好意,但我們真的接受不了那酸酸腥腥的味道,而且硬如石頭,只能心領了。

暫且說這幾次吧!還有很多小事不值一提。

更多詳情歡迎關注“時光雅舍” : 我是來自張家界的瀟湘靜女,此生最愛讀書旅行,專注原創,只說文化旅遊那些事兒!


時光雅舍


草原摩托之旅

十一過後,到壩上草原,正是壩上最美的季節,雖然不是綠草茵茵,但是卻邂逅最美的白樺林。陽光正好,透過白樺林發黃的葉子間隙,斑斑駁駁的灑下光影,時光慢漫。



草原真的空曠寬廣,不是節假日,少了喧囂和熱鬧,我們一行人徹底的放飛自我,租了摩托準備在草原上恣意狂奔。因為自己平時沒騎過,花了一點時間學習和適應,然後就和大家浩浩蕩蕩,英姿颯爽的出發。



一路順暢,愜意,秋日暖陽,黃草和風,風撩起頭髮,掠過耳畔 ,穿過白樺林,越過草灘,向著波斯菊海洋進發。先到的同伴們在波斯菊前等待,我落了後,加上初次駕駛摩托的興奮,加速向前,夥伴們大聲的喊:減速!減速!剎車!剎車!興奮過頭的我已是手忙腳亂,分不清油門和剎車,從同伴旁呼嘯而過,衝入花海,他們在後面追趕狂喝:腳剎!腳剎!腳剎!

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我已完全傻掉,加上“飛花漸入迷人眼”,耳朵裡只聽到:腳剎!腳剎!不由自主的用腳拖地當剎車,就要衝出花海,前面是牧人用鐵絲網攔的草場,閉上眼睛默唸吾命休矣,手放鬆,腳拖地,摩托竟停在網前……

那麼尷尬在哪呢?鞋!鞋!鞋壞了!褲子!褲子!褲腿爛了 ,變成七分褲!最重要的我的“腳剎”成為朋友圈裡的段子。


孩子給我講道理


我在旅行中最尷尬的或許就是那次去重慶武隆吧,不過因為那一次特別的經歷,也讓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輝,讓我相信了,世上還是好人多的道理。

記得那一次是一個人的說走就走的旅行,就在端午節的時候,放假了,回家直接簡單的收拾了了一下行囊就出發了,坐輕軌3號線到南坪四公里買了下午最後一班直達武隆的汽車票,跟著就默默地上車出發了。

到武隆那邊的時候已經快晚上8點的樣子了,下車以後兩眼一睜瞎,完全沒有了方向感,最後還是掏出手機,全城搜尋住宿的地方,摸索了差不多一個小時才找到一個很小的旅館住下,畢竟是節日,到這裡旅行的人非常多,城裡的旅館幾乎都是住滿了。


第二天就去車站買票直接飛去了仙女山落腳,因為天氣很不錯,買票進去以後直接被周遭的風景吸引了,一個人肆意妄為的到處撒野,玩的很瘋,還去騎了跑馬場的馬兒,感覺特別有意思,以至於到最後自己錢包掉了都不知道,在下午5點左右的時候,準備出仙女山的時候才發現,自己的錢包掉了,這下可把自己嚇醒了,內心無比的慌亂,拍了一天的照片,手機也沒電了,一個人在那裡完全沒有了方向感。冷靜了很久,自己一個人拖著疲軟的步伐去了仙女山遊客管理中心求助。

在多方溝通以後,管理人員也很糾結,也不知道該怎麼辦,一個人落寞的站在大廳,特別的尷尬。就在自己走投無路,準備讓他們幫忙報警的時候,一個工作人員起身給了我100塊錢,讓我自己下山坐大巴車回家。當時我都快哭了,說不出來的感動,最讓人哭笑不得的是,就在自己百般感謝之後,準備出門去坐車的時候,門外進來一箇中年大姐,手裡拿著一個錢夾,就說是在草坪中撿的,希望工作人員能找到失主。

我看到錢包的那一瞬間,整個人都跳起來了,那就是我丟的,整個人的心情就像坐過山車一樣,忽上忽下,讓人完全受不了。 接下來我就把開始給我錢的工作人員的錢還給了他,還多給了部分,不過那個工作人員打死不接受,只拿了自己那100塊,我的內心確實受到了很大的震撼,那一次旅行對我來說,是影響了我整個人生的世界觀也不為過。


重慶旅者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先聲明一下,我是海南人,說的是海南普通話,簡稱為海普,如果你不是在海南生活和工作的外地人,聽了海南普通話,肯定一臉發懵,也會和廣東人一樣,鬧出很多大笑話。

2013年初,我們單位分來一位同事,河北人,叫偉,他在三亞分社工作,我在東部分社工作,平時很少交流;春節的時候,兩位同事約我一起去雲南旅遊,偉知道後,說他春節不回家,和我們一起去雲南旅遊。

大年初一,我們4個大男人從海口出發,乘坐飛機到昆明後,偉才記得他出來匆忙,沒有預定好酒店,大夥合計後,最後讓偉和我住一個標間。可也是從那時起,我說的海普,經常讓偉聽得發懵,也鬧出了幾次大笑話。

到了酒店後,我一進房間扔下行李,對偉說:“你先洗,我再洗!”,可等一會,都沒見去衛生間,我覺得奇怪,又說:你先洗,我再洗!可偉這次卻瞪著眼睛,滿眼不解的看著我。見狀,我再說:“你先去洗澡,我再去洗澡啊?”偉這才聽明白,一下子噗的笑了起來:你這普通話啊,還真的是海普,我把‘你先洗,我再洗’聽成了‘你先死,我再死’了。

呀呀呀......好尷尬!這是第一次的尷尬。

第二次尷尬是在旅途中,我看到了一頭牛在山坡上,那精緻很漂亮,於是趕緊指著那牛叫偉拍下來,可偉卻又是一臉懵逼的看著我,一會後,我才明白偉為啥懵了。原來,海南人說的牛,沒有翹舌,和魚有點近音,偉把牛聽成魚。

第三次、第四次尷尬....反正我們在雲南旅遊的7天,我和偉之間的尷尬不斷,笑話也不斷。

後來,偉在海南工作久了,也慢慢聽習慣了我們海南人說的海普,現在基本上都能一下子分辨出我們說什麼了。


話說大海南


謝謝!很高興參與這個話題討論。

旅行中總會碰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帶來不少尷尬,但都很快化解了,所以沒有留下太多記憶。要說記憶深刻的,當數去雨崩徒步那一回,細數下來,真有不少尷尬。

尷尬之一:早就聽說“不去天堂,就去雨崩”的傳言,喜愛戶外的人們都說雨崩是徒步者的天堂,還說是徒步的初級階段,徒步距離19公里,我想像中的徒步應該是腳踩著鋪滿樹葉的林間小道,咔嚓咔嚓的,很浪漫的樣子。雨崩卻給了我一個大大的下馬威。

進雨崩是全程徒步的,雖然早有思想準備,但仍未預料到這段旅途的艱難---30度以上的斜坡一直持續不斷,基本上沒有任何緩衝的平路,因為下雨,道路泥濘,更增加了徒步的難度,我們花費了比別人更長的時間才到達雨崩,對於我來說,全然沒有了徒步天堂的體驗,走得很是辛苦、很是狼狽。

尷尬之二:我們是8人相約去雨崩的,開車到達西當溫泉,將車子停車在車場,換上登山徒步鞋、穿上衝鋒衣、帶上登山仗、背上登山包,每個人都整理好裝備,帶著幾分好奇和幾分躊躇出發了。

想著徒步的艱難,我們租了兩匹馬(確切地說是騾子)託運我們的行李(6只登山包),一直以為我們是跟著行李走,路上想吃點東西隨時從登山包裡取,事實上並非如此。趕騾人,一箇中年婦女說我們根本趕不上她,她將行李送到雨崩後還要趕回來拉第二趟呢,正值生意旺季,她可不願意放棄這掙錢的好機會……

起初,我們緊趕慢趕地想跟上她的腳步,但走了沒多遠就發現這根本是徒勞,等我們反應過來想從登山包裡拿些路上的乾糧時,她牽著騾子早就走出一大截了,無奈之下大家都只有放棄追趕。

路上只有幾個簡易的休息站,有老鄉在出售礦泉水、方便麵一類的補給,價格不低。沒辦法,我們準備好的乾糧都讓騾子馱走了,再貴也得承受了,在路上買了水、泡麵,才有了進雨崩的能量。


尷尬之三:有了前車之鑑,我們決定騎騾子出雨崩時。人多騾子少,好不容易搶到騾子了,按照馬隊的規矩,用一種最原始的抽籤方式決定人和騾子、主人之間的對應關係。

不幸的是,分派給我的是一匹瘦小的騾子,當時我就心涼了,雖然我也不算太胖,但騎這小騾子也真是於心不忍啊……容不得我們考慮挑剔,我們騎上騾子上路了。

騎騾子的過程真是煎熬。我的騾子瘦瘦小小,好幾次停住不走,仰天長嘯,彷彿在哭泣,又在趕騾人鞭子催促下艱難前行……離埡口不遠了,我的騾子再一次停下不走了,它可能太累了,實在走不動了,牽騾的小夥子說它這是在走第二趟了。

我實在不忍心騎下去了,跟小夥子說我們走路上去吧,小夥子在確認我的態度後,滿心感激地看著我,扶我下騾子,將騾子拴在路邊的樹上,接過我的揹包,扶著我向埡口攀登。沒多一會兒我就氣喘吁吁,每一步都走得很艱難……10分鐘的路程我走了15分神,當時的感覺彷彿是1個小時,尷尬。終於到達埡口山頂,是我們團隊中最後一位到達的人。

尷尬之四:好不容易到達埡口,已是中午時分,我們在路邊休息片刻,吃些乾糧補充能量,將揹包中的牛肉乾、香腸、月餅、巧克力等食品一掃而空。吃飯、休息的時段,包裝物隨意散落在地上。

這時一個外國人微笑著向我們走來,在我們周圍轉悠,大家也未鬧明白他的用意,正琢磨著。看到我們吃完東西后將產生的垃圾全部清理、裝到一個塑料袋中,這個外國人才微笑著離開......

原來他以為我們會亂丟垃圾,準備來清理呢,哈哈,如果讓他來幫我們撿垃圾才是羞煞我們也,尷尬……看來外國人的環保意識已深入人心,成為了一種習慣。其實,我們也一樣,愛好戶外的人們都熱愛大自然,環保是每個人必須有的素質。

徒步雨崩的過程遭遇了很多尷尬,當時的情形都很是狼狽,體力上和心力上都很疲憊,花了很長時間才恢復了元氣。時間久了,卻發現,正是那些尷尬留下的記憶最深,也是最值得回味的部分。旅行就是這樣,酸甜苦辣皆有,正因如此,才變得豐富多彩起來。

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