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半導體行業影響因素有哪些?

對於我國在消費電子、通信設備、電力設備終端設備等方面的產業規模已十分巨大,但每年這些設備所依賴的電子元器件我國目前是無法自行生產的,而這就導致其主要依靠進口。如果半導體行業在未來一直無法自主,我國將面臨了更多問題。那麼,中國半導體行業影響因素有哪些?

中國半導體行業影響因素有哪些?

一、有利因素

1.資金扶持及政策驅動。近年,隨著《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的頒佈實施,集成電路、半導體產業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各地發展集成電路的熱情高漲,上海、南京、安徽、福建、重慶和成都等地紛紛推出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基金,為產業發展助力並提供資金支持。

2.部分關鍵技術突破加快。在大規模集成電路製造裝備、成套工藝專項以及相關產業政策的推動下,近年來我國半導體設備產業取得較快進步,部分關鍵設備從無到有,實現了與國際先進技術水平的同步發展。同時,部分國產設備進入大生產線,在產業化進程上取得突破。結合半導體細分領域的技術水平、全球競爭力,以及國產化進度等方面來看,我國在靶材、封裝基板、CMP拋光材料等方面,部分產品技術標準已經達到了全球一流水平,本土產線已實現中大批量供貨;在硅片、電子氣體、化合物半導體、掩模版等方面,個別產品技術標準達已經到全球一流水平,本土產線也已實現小批量供貨。

中國半導體行業影響因素有哪些?

3.產能轉移帶動半導體材料需求擴大。近年來我國在芯片製程技術和高端電子產品等方面不斷髮展,半導體大硅片國產需求迫切。然而,中國芯片自給率並不高,國內芯片發展同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家相比依然存在著較大的差距,中國半導體市場當前已成為全球增長引擎,下游半導體行業未來3年全球產能轉移的趨勢已然明確,本土的製造、封測、設計環節的產業規模全球佔比也將迅速提升,帶動著上游材料需求的迅速擴大。

二、不利因素

1.行業起步晚,基礎不足。一方面,由於我國半導體行業起步較晚,而半導體產業投入成本又相對高,受到資金及技術等多方面因素的約束限制,我國在半導體行業的早起投入不足;另一方面,半導體產業是高技術行業,缺少高端集成電路人才,在晶圓長製造工藝方面,短缺嚴重的問題更加凸顯。

中國半導體行業影響因素有哪些?

2.技術短板明顯,尚未掌握核心技術。半導體行業是典型的“金字塔”結構,越上游的企業反而越少,產值越大,技術難度也越高。由於起步晚、相關技術缺少,我國半導體發展受限,尤其是在許多核心技術方面,尚未掌握其關鍵。

3.人才結構性短缺。隨著全球集成電路產業進一步走向成熟期,半導體併購放緩,半導體集成電路人才的極度缺失浮出水面,中國亦不例外。

中國半導體行業影響因素有哪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