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鮮到底是哪三鮮?

非主流二次元


這個問題其實在學廚之前也是一直困擾著我的問題。那時候也沒吃過什麼好東西,老看電視裡演的去高級餐廳吃飯都點三鮮湯,心想著,這三鮮肯定味道極美,問老爸,三鮮湯裡都哪三鮮啊。


老爸說,海參、蝦仁、魷魚。由此,這三樣食材是我那時候對三鮮這個詞根深蒂固的認知。那時候是90年代初。


後來學廚了,學的是粵菜,貌似粵菜菜系裡沒有三鮮這個概念,原因也很簡單,人家廣東人吃海鮮長大的,還什麼三鮮啊,直接海鮮伺候了。


以我的認知,“三鮮”的概念應該和“八珍”近似,“八珍”的菜式在各大菜系裡應該都有涉及,所謂的“八珍”,細探究起來我覺得不說上百種,幾十種搭配是有的,什麼上八珍、中八珍、下八珍、海八珍、山八珍……等等,反正是八種相互和諧配搭的食材混在一起而成的菜式,都可以稱之為八珍菜。


那麼,基於三鮮,我覺得亦是如此,之前老爸說的海鮮、魷魚、蝦仁這三鮮也不是標準配置,但相對於三鮮來說,應該是比較高檔的配搭了。


和吃八珍菜餚一樣,我到外面吃飯,遇到有三鮮的菜式,如果想吃的話一定要先問清楚都哪三鮮,尤其是吃餃子和包子的時候。


有次一個不留神就“上當了”。那回是晚上加班,讓同事去公司邊上的包子鋪打包,也忘了叮囑,就說來幾兩三鮮餡的就行。誰知道拿回來一吃,我去,雞蛋、木耳、粉條餡的……好歹您給來倆蝦仁啊,毛都沒有。


打那以後,我對“三鮮”就心存了十二分小心,輕易不點三鮮的菜式了,除非是海鮮、蝦仁、魷魚這三鮮,哈哈。


對了,東北菜有道“地三鮮”你吃過沒有?由土豆、茄子、青椒組合而成,很好吃的哦。


胡元駿的美食空間


回答這道問題時認真看了之前的回答,其實這個問題也不算籠統,三鮮的定義:三鮮,是飲食行業通用的一種叫法。舉凡在菜餚(或餡或滷)裡突出3種鮮美的原料,就冠以“三鮮”之名。


如“紙包三鮮”“三鮮湯”“三鮮蒸餃”等等。 如曾經出現在中國名菜譜中的一道菜“三鮮瓤(rang)鴨膀”這是一典型的老菜,也是一道工藝性很強的菜,以雞肉、冬筍、鮮蘑為三鮮,瓤入去骨的鴨膀內,上屜用旺火蒸熟,取出擺盤,然後調汁淋在鴨膀上食用,這道菜鮮嫩柔軟,清淡爽口。

另外如大家比較熟悉的東北菜“地三鮮”這道菜是以土豆、青椒、茄子為原料,這三種原料是季夏時節菜地裡當令的新鮮蔬菜,鴨黃色的新土豆帶著薄薄的皮,火候過油,土豆金黃、茄子亮紫、青椒翠綠,勾芡呈現柔和的光澤,一道平凡的菜雖然庸眾但溫暖。

主食中的“三鮮餛飩”餡心用蝦仁、青魚肉、豬肉製作,故稱“三鮮”。如餛飩湯用新鮮母雞湯煨成雞湯,那真是餛飩皮薄而爽滑,餡心鮮嫩,湯清味美。

通過幾道實例相信大家知道了三鮮到底是那三鮮了吧,沒有固定的答案,這也是感覺這個問題有點籠統感覺。不論是在菜餚、湯、主食等中突出3種鮮美的原料即可稱為“三鮮” 此刻想來一桌“三鮮”宴走起••~~~

趙素華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高級麵點師/大連市營養學會理事/衡膳營養+講師/王興國營養特訓班第一期學員/大連市首屆營養師大賽二等獎


營養百事通


所謂的三鮮,即三種食材的組合,可燉(燉三鮮)、炒(炒三鮮)、熘、涼拌(涼拌三鮮)、作餡(三鮮餛飩)、燴(燴三鮮)、煮(大煮三鮮、水煮三鮮)……另也作三種季節食材的稱呼(新蠶豆、新元麥、紅莧菜等)。即分成烹飪中的三鮮(東北燉地三鮮)和時令食材的三鮮(立夏嘗三鮮)及地區三鮮(如刀魚、河豚、鰣魚的長江三鮮),甚至還有一道菜的三鮮燒法(三鮮豆腐、三鮮伊麵、三鮮魚丸)。

三鮮湯:海參、魷魚、筍尖

地三鮮:茄子、土豆、青椒

長江三鮮:鰣魚、刀魚、河豚

蒸三鮮:蝦、筍片、鹹豬腳

水三鮮:茭白、慈菇、河藕

海三鮮:魷魚、海參、大蝦

樹三鮮:香椿、梅子、櫻桃

立夏三鮮:蠶豆、莧菜、青麥仁

中秋三鮮:芋頭、河藕、菱角

熘三鮮:肉片、魚片、筍片

燴三鮮:肉圓、魚丸、肉皮

三鮮菌湯:雞蛋、白菜、雞腿菇

三鮮鍋巴:雞肉、鮮菇、冬筍

三鮮餃子餡:韭菜、雞蛋皮、開洋

三鮮包子餡:豬肉、雞蛋、茼蒿

水煮三鮮:魷魚、花甲、基圍蝦

炒三鮮:筍絲、豆乾、雞絲

野蔬三鮮:薺菜、香椿、馬蘭頭

燉三鮮:冬筍、雞肉、豆腐

涼拌三鮮:蝦仁、水發海參、熟雞肉

禽三鮮:鴿子、鵪鶉、斑鳩

春三鮮:春韭、椿芽、春筍

……

問這個問題沒針對性,故很難回答。

筆者認為,三種時鮮食材,稱三鮮不足為怪。各地食材、飲食習慣各不相同,科學地因地制宜,把三種食材黃金組合,即為“三鮮”,“三鮮”沒有固定形式,看你如何答配!


常州回孃家土菜


不知道親是不是問水煮三鮮是哪三鮮?

水煮三鮮的三鮮我可以回答你,其他我還真不懂!

水煮三鮮主料包括魷魚、花蛤和蝦

蝦營養豐富,且其肉質鬆軟,易消化,對身體虛弱以及病後需要調養的人是極好的食物;

魷魚富含鈣、磷、鐵元素,利於骨骼發育和造血,能有效治療貧血;

花蛤肉味鮮美、營養豐富,蛋白質含量高, 脂肪含量低,不飽和脂肪酸較高,易被人體消化吸收,並且含鈣、鎂、鐵、鋅等多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可作為人類的營養、綠色食品,深受消費者的青睞。

總的來說,就是一盆各種營養美味的完美配比,一起學做起來,煮給家人吃喲!

Get水煮三鮮製作流程

1、主料:

魷魚,海蝦,花蛤(蝦祛掉蝦線,魷魚洗淨切好,花蛤洗淨待用)

配料:花椒,豆瓣醬,燈籠椒,小蔥,生薑,蒜頭(生薑,蒜頭,小蔥如圖切好待用)

配菜:金針菇,黃瓜,黑木耳,蓮藕(配菜如圖洗淨切好待用)

2、加工

鍋里加水燒開,放幾絲薑絲,加適量鹽,先後放入藕片,金針菇和黑木耳,最後放黃瓜(金針菇和黑木耳一定要煮熟透,藕片和黃瓜只要焯過水即可)

準備大碗,.焯過水的配菜一層一層鋪在碗底

煮配菜的湯水用大碗裝好待用(湯水有用, 表倒掉了喲)

鍋裡放入正常炒菜的油,放入薑絲,蒜頭煸炒出香味,再放入豆瓣醬炒出紅油色,炒好倒入湯水

鍋裡燒開,放入調料,料酒,鹽,魚露,少許生抽一起調勻。再先後放主料花蛤,魷魚和蝦煮熟。(這幾種主料都不宜煮太久時間,下鍋燒開即可撈起)

煮熟的魷魚,花蛤和蝦撈起後襬放在配菜上。再把湯汁一起倒入喲!

鍋里加入平時炒菜的兩倍油燒熱,放入燈籠椒爆香,要起鍋時撒上花椒,(這時候油溫很高,大家在做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防止燙傷)最後爆香的燈籠椒和花椒連油一起淋上即可

3、擺盤

看到這道菜,你還有減肥的動力嗎??


菊子美食記


三鮮為五花肉,丸子,響皮

做法有燒有燴

分享燒三鮮做法
原料:丸子響皮五花肉油炸豆腐木耳青菜


先汆水
待用

蔥蒜爆鍋
放入原料,加高湯,鹽,雞汁,耗油,燒透

收汁勾芡
成菜。

專注陝西小吃葫蘆頭,愛豬蹄歡迎交流。


發現葫蘆頭


食材用料
豆腐一塊 鮮香菇幾朵 鮮蝦幾隻 青菜少許 油少許 鹽少許 蔥薑蒜少許

水煮三鮮的做法

  • 1.準備材料

  • 2.豆腐切塊泡在鹽開水裡,這樣煮的時候豆腐不易碎

  • 3.香菇洗淨切十字花

  • 4.青菜洗淨焯鹽水

  • 5.香菇焯鹽水

  • 6.蝦洗淨,挑出蝦線,沖洗乾淨,焯鹽水

  • 7.鍋熱油爆香姜蒜

  • 8.倒入香菇煸炒出香味

  • 9.加足量的清水煮開

  • 10.倒入豆腐煮開

  • 11.倒入鮮蝦煮開

  • 12.加入青菜,加鹽煮開

  • 13.裝盤


愛唱歌的月兒


這個還真不好回答,因為很多地方都有冠以“三鮮”名字的菜式,那麼根據地域不同,所用的食材自然就不相同,我就稍微說說我所瞭解的。

首先就是常見的東北菜中的“地三鮮”。這個是有固定答案的,其實就是土豆、茄子和青椒而已。這三種最普通常見的食材,過熱油豐富口感和焦香,使得成菜濃郁鮮香。但是也正因為這個油炸的過程,再健康的蔬菜也不那麼健康了,所以還是不要吃的太頻繁,在製作的時候像茄子還是預先要拍粉,以免吸入太多油。

還有江浙菜中的“三鮮湯”。主料是海參、魷魚和筍乾,也有用雞脯肉、蝦仁、黃瓜、雞蛋、火腿等等用來做的,幾乎不太有定式,只要是人們喜歡的鮮美食材,都可以入湯。這也提現了了“湯”的包容性,和中式料理的廣博。

更多的就是各種“三鮮餡”的雲吞、餃子之類的。這個三鮮也很難確切的說到底是哪三種,常見的有:蝦仁、香菇、豬肉、魚肉、韭菜、雞蛋、海參等等。基本上主料湊成三種以鮮味著稱的食材,差不多就都可以冠以“三鮮餡”的名號,反正只要好吃,誰也不會在這個問題上太較真不是嘛。

各位家鄉有什麼以“三鮮”命名的菜式嗎?可以評論了交流一下哦!記得順手幫我點個關注哦!


啞巴美食家


先汗一下,這又是個過於籠統的問題,要回答又得費一番功夫!

如果你在三鮮前面加任意一個字,這就好說了,但單純問三鮮,我滴個神,忒多咧。

最出名的也最普通的,東北地三鮮――原料:土豆茄子青椒。

土豆茄子切塊炸上色,鹹鮮口味。

保定地三鮮――土豆片,青椒片,西紅柿。過水,鹹鮮口味。

三鮮作為配料――三鮮腐竹,三鮮麵筋,這裡面的三鮮一般就是魷魚海參蝦仁。

三鮮水餃――這個就是各有版本了,我喜歡吃的,就是蝦仁,魚肉加點蔬菜。

還有什麼燴三鮮――蝦仁,肉片,魚丸。

熘三鮮――雞片,蝦仁,銀耳。

燒三鮮――鵪鶉蛋,蝦仁,海參。

行咧!再說就是湊字了!

喜歡美食,關注奔哥。


奔哥講美食


甌菜鉤沉:十錦三鮮的由來:十錦三鮮是傳統的甌菜之一,是溫州本幫菜館“新冰壺菜館於民國時期二十年代首創的。說起新冰壺菜館的歷史可追溯至清代同治年間,有詩為證:冰壺館酒初酣,鮮味登盤是白蚶。向晚宿酲猶未解,倩他摻手擘甌柑。(江都郭鍾嶽)注:郭鍾嶽,字叔吾,今揚州人。清代同治年間 (1862--1864)任溫州司馬,(相當於溫州軍分區司令員),曾寫過《甌江竹枝詞》百首。十錦三鮮,所謂三鮮指的是以天鮮,(天上飛的)地鮮、(地上跑的)海鮮、(海里遊)為主要原料的傳統甌菜,系本幫菜新冰壺菜館於民國時期首創的。新冰壺菜館經營的特色菜有敲魚湯,烤黃魚、芛幹扣肉、金冬鵝、魚圓、江蟹生等等,還有自創的十錦三鮮,十錦品鍋、後來又推出一道新菜“古盤三鮮”,計有十個花餅(白魚圓)十個肉圓、雜以 豬肚、泡膠、(肉皮泡)冬芛、山東菜、香菇及桂花魚(炸魚)等,放入一個藍花大古盤裡上桌,以其價廉物美,深受顧客歡迎。 附十錦三鮮菜譜:主料,水發遼參十條,鴿蛋十個、肉圓十個、花餅十個、白雞十塊、火腿十片、乾貝十粒、豬肚十片、桂花魚十塊、油發魚肚十片。配料,冬芛、香菇、波菜、薑片、蔥白、適量。 廚藝:除海參外其它主料都是熟料。先把水發遼參改暗刀焯水備用,炒鍋上火放入高湯(高級清湯)1500克,生薑片、蔥節、白糖、精鹽,開鍋後放入主料,香菇、冬芛,用小火燒透入味後揀出薑片、蔥節、放入波菜、紅蘿蔔片,調準味後,淋上老酒、明油、即可出鍋。 潘統一寫於:2015.7.8


潘府家宴


三鮮,從此面上來講,這三鮮的三字可以說是數字也可以說是泛指,鮮,是一種為絕對的感受,並且這鮮都是中原料中體現出來的,三鮮,顧名思義,只要是是能體現出鮮味的原料都屬於這一範疇,記得原來提到,魚和羊何在一起為鮮,單獨的魚和單獨的羊雖然也很鮮美,但是兩者的結合都是非常的鮮美的。所以,在烹飪中一般都是將幾種原料,一般三種、四種的原料混合比較合適,太多就叫做什錦了,太少呢?鮮味不一定體現的那麼淋漓盡致。所以,這三鮮品種可以就多了。

只要是原料個人覺得有很多的鮮味物質的,因為鮮味都是氨基酸,只要是含有蛋白素質的原料都有鮮味,當然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原料,有些異味比較重,所以在這一點上有些原料的鮮味被壓制住了,就沒有體現出來,天上飛的能吃的,地上跑的能吃的,水裡遊的能吃的,都有我們常用的三鮮的原來哦,當然也就有葷類的三鮮、素類的三鮮、海味的三鮮啦,當然也有高檔的原料的三鮮、也有平常百姓家常用的三鮮,所以,。我們經常在高檔的筵席中可以吃到三鮮,平常百姓的餐桌上也可以吃到三鮮。具體有哪些,?實在是太多。海參魚蝦類、魷魚等,鴿子、鵪鶉等、蘑菇菌類等,火腿、冬筍、玉蘭片、番茄等等,甚至雞蛋、火腿腸等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