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判斷早期肺癌是微浸潤還是浸潤?

雲淡風輕277983476


我是小影大夫,一名放射科醫師。如何判斷早期肺癌是微浸潤還是浸潤腺癌?這個問題非常專業,就算是專業的影像科醫生也未必能正確判斷,因為這是病理科的工作,是要把癌腫切下來放在放大鏡上看才能分辨是微浸潤還是浸潤腺癌。所以對於一般的非學醫的老百姓來說,只要知道自己肺裡的結節傾向於良性還是惡性?要不要做手術就已經足夠了。



肺癌分類

肺癌分為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肺小一般肺癌又分為鱗癌和腺癌。肺腺癌從組織病理學角度上分原位腺癌(AIS)、微浸潤腺癌(MIA)、以及浸潤性腺癌(IAC)。

在病理上原位腺癌AIS 被定義為侷限性,腫瘤細胞沿肺泡壁呈鱗屑樣生長,無間質、血管或胸膜浸潤的小腺癌(≤3cm)。可以理解為只侷限在原地生長,無周圍組織侵犯。

微浸潤腺癌MIA 則被定義為孤立性、以鱗屑樣生長方式為主且浸潤灶≤0.5cm 的小腺癌(≤3cm)。侵犯<0.5cm,稱微浸潤。

原位腺癌AIS 和微浸潤腺癌 MIA 通常表現為非黏液型或極罕見黏液型亞型,這兩類患者若接受根治性手術,則其疾病特異性生存率分別為 100% 或接近 100%。


所以無論是原位腺癌還是微浸潤腺癌,診斷都是靠病理。如何判斷兩者,是非常專業的醫學知識。普通老百姓無需太瞭解。

發現早期肺癌怎麼辦?

原位腺癌和微浸潤腺癌,大多數表現為磨玻璃樣結節,或者混合磨玻璃樣結節。當體檢發現磨玻璃結節時,<0.6cm磨玻璃結節可以半年到一年複查一次,如果0.6cm到1.0cm以上的磨玻璃結節,建議三個月後再複查,如果結節變大,或者內部實性部分增多時,建議馬上手術切除,一般是原位腺癌或者微浸潤腺癌,極少出現淋巴結轉移,治癒率達100%。


如圖右肺上葉磨玻璃為原位腺癌。

早期肺癌的治癒率高,所以當體檢發現結節,影像表現上傾向於惡性肺癌時,建議立即手術治療。如果病理是原位腺癌或者微浸潤腺癌時,可不用化療,如果是浸潤腺癌,要根據具體情況選擇要不要放療。


小影大夫


問題問的很專業,而且配圖裡面是一張磨玻璃結節的CT片,想必一定是對肺結節做了深入思考的。

我來跟提問的朋友探討下。

肺癌在我國最近發佈的惡性腫瘤譜中,排第一位。分為小細胞癌和非小細胞癌,其中後者佔絕大多數,約佔80-85%,又分為腺癌,鱗癌,大細胞癌,以及其他更少見類型的癌。

問題中涉及的微浸潤和浸潤,通常指的是腺癌。肺腺癌從組織病理學角度,分為原位腺癌(AIS)、微浸潤腺癌(MIA)以及浸潤性腺癌(IAC)。

AIS是指侷限性的腫瘤細胞沿肺泡壁呈鱗屑樣生長,無間質、血管或胸膜浸潤的小腺癌(≤75px)。MIA 則被定義為孤立性、以鱗屑樣生長方式為主且浸潤灶≤12.5px 的小腺癌(≤75px)。AIS 和 MIA 通常表現為非黏液型或極罕見黏液型亞型,這兩類患者若接受根治性手術,則其疾病特異性生存率分別為 100% 或接近 100%。 其次,浸潤性腺癌可被分為以鱗屑樣、腺泡樣、乳頭狀、實性生長方式為主的亞型。

需要注意的是,AIS和不典型腺瘤樣增生(AAH)目前被歸為癌前病變,臨床一般以隨訪觀察為主,胸腔鏡手術方式也一般以局部切除或段切除為主。MIA臨床一般也是局部切除或段切為主。AAH、AIS及MIA不會發生淋巴轉移,手術也不需做淋巴清掃。因此,在CT上準確判斷肺腺癌亞型的臨床意義重大。

(AIS)

CT如何區分?

儘管我們做了大量工作,目前,AAH和AIS的區分,AIS和MIA的區分,MIA和IAC的區分,越是位置靠近的,在CT上比較困難,反之,AAH和IAC的區分相對容易些,但也不是絕對的。

很重要的一點,有合格的CT掃描技術。這個是前提,有時候我們會診,發現病人帶了幾十張片子,一張合格的都沒有。就像,同樣一把槍,在狙擊手手裡百步穿楊,在普通人手裡,有時候連武器都算不上。

通常在觀察的時候,要從大小,形態,密度,內部特徵,邊緣有無分葉、毛刺以及與胸膜等的關係來分析。更重要的,要隨訪觀察其變化,根據變化快慢來分析性質。

下面說說提問者關心的MIA和IAC的鑑別問題。

MIA

病變多數在1cm左右,以混合磨玻璃影為主。典型病變表現為純磨玻璃影中出現小於5MM的實性成分。磨玻璃部分的CT值-450HU左右。有時候會出現一定的分葉、胸膜凹陷、毛刺等惡性徵象。

IAC

多數大於1cm,病變幾乎呈混合磨玻璃影,罕見有純磨玻璃影,CT值在-300HU左右,甚至更高。出現分葉、臍凹徵、毛刺、胸膜凹陷徵、空泡徵、空氣支氣管徵等徵象幾率增加,如果出現兩個或以上,就高度懷疑。

可以看出,跟很多其他疾病的鑑別一樣,早期肺腺癌各種不同類型的CT表現實際有很多的重疊。要了有好的掃描,還要有好的有經驗的大夫,即便這樣,有時候也是困難重重。


放射科楊大夫


從病理學角度來說:(一)早期肺癌的微浸潤指的是早期肺癌的癌細胞還沒有大量的複製繁殖還沒有對自己周圍組織的正常細胞的細胞或者細胞壁造成破壞;(二)而早期肺癌的浸潤指的是早期的肺癌細胞已經開始繁殖複製,已經對對自己周圍組織的正常細胞的細胞或者細胞壁造成了破壞。因此一般情況下對病變最嚴重的肺活體組織進行病理學檢查就可以判斷早期肺癌是浸潤還是微浸潤!

從臨床表現方面來說:一方面如果患者早期肺癌出現微浸潤患者臨床症狀就比較輕微,一般情況下沒有特別不舒服的表現,偶爾可能會出現咽癢、咳嗽、咳痰(痰中可帶有血絲)或者伴輕度的發熱,在時候會出現三種情況:(一)大多數年輕患者都認為自己感冒了,是小病,感覺無關緊要,抗一抗就過去了,絲毫不重視;

(二)有一部分年齡比較大的患者可能回去當地診所看醫生,好多社區衛生服務站的醫生也認為是感冒,給開點消炎藥和治嗓子的藥,草草了事;

(三)只有很少一部分患者由於感冒經常不愈,去了正規的大醫院找專科醫生諮詢,積極配合專科醫生完善相關檢查,經過胸部的X線放射片、胸部的CT及核磁共振、以及肺部病變部位活體組織的病理學檢查最終確診為肺癌早期癌細胞微浸潤,這個時候立即進行放療、化療或者手術治療,患者的存活率最少可以達到三十年。然而大多數患者都錯過了這個最佳治療時機,好多患者來就診時都進入了肺癌癌細胞的浸潤期。另外一方面,如果患者早期肺癌癌細胞出現浸潤,其疾病症狀就會進一步加重,臨床上患者就會表現出不斷的咳嗽、咳血、咳腥臭痰,感覺胸悶、氣短、胸痛、呼吸困難等情況!這種情況下即使進行放化療,患者最多也只能活5年!

關注“醫學慕課”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醫學慕課


不知到樓主提這個問題是什麼意思

給大家科普科普 肺癌是原發性支氣管肺癌的簡稱,如果斷定你是肺癌沒有微侵潤和侵潤之說。目前臨床還是以TNM分類為指導意義的,我給大家上圖😂

一般按照組織病理學分類大概有兩大類類:一.1.鱗癌 最常見 ,與吸菸關係密切。2.腺癌:大概25左右發病年齡輕,女性多見。3.大細胞癌,預後很差的4. 其他類型的如肉瘤樣癌等。

二. 小細胞癌 以化療為主啦

我只能給你說幾個肺癌的常見症狀:咳嗽(首發症狀) 血痰和咯血 呼吸困難 發熱 消瘦 (肝癌也會有)但是不典型 , 一些局部症狀:胸痛,聲音嘶啞 ,嚥下困難等

一旦發現診斷為癌症應該早治療以免發生轉移。

在這裡提醒,吸菸為第一危險因素。因為苯並芘,尼古丁,亞硝胺 還有少量的放射性元素都會致癌的。


三維


怎樣判斷早期肺癌是微浸潤還是浸潤?

這是個非常專業的問題。關係到患者的預後,以及後續治療。


如何判斷早期肺癌是微浸潤還是浸潤,需要病理科醫生結合病理標本的鏡下表現得出結論。外科醫生也很難根據影像學的表現和手術中肉眼所見作出準確的判斷。

恕我直言,對於普通患者而言,其實沒有必要在這麼專業的問題上下功夫。尊重自己主刀醫生的後續治療建議,這是最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