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看到一個評論,說窮遊就是沒錢又不想上班的人蹭吃蹭喝的藉口,對此你怎麼看?

飛雪趣旅行


窮遊,一種時尚的旅遊方式。在自由旅行的同時,最大限度地省錢,花最少的錢享受最大的快樂。不是為窮而窮,而是一種不同以往的行走方式。和“有錢”“沒錢”無關,只是想要用最經濟的方式去“窮”盡天下美景。

從百度全科給我們的答案來上來說,只是一種旅行方式的,跟住星級酒店,開車旅行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對於這種經歷的一種旅遊方式,我們無可厚非的。我們的教育一直認為: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其實,只是說,去過的地方越多,見識越光,人就越寬容的。我們,我認為,窮遊,的確是一種好的旅行方式。

可在現實中:的確有一部分人,打著窮遊的旗號騙吃騙喝,我2017年11月在北京西二旗看到一個穿著騎行服的人舉著牌子要吃的,為了詩跟遠方,需要錢買饅頭,2018年5月27號,我在人大門口又看到這哥們,我問他,一年了,還沒騎出紫禁城呀!!!當然,這只是個別現象,大環境是好的,但是我們不能忽視他的尋在。

現在的戶外確實不太健康了,以騎行過哪裡、去過哪裡為炫耀的資本,而不是感受、風土,很多地方成了打卡點而已,窮遊的越來越多,感受越來越少。

詩跟遠方,越來越髒!


四姑娘山山貓大叔


現在出外旅遊的朋友越來越多,尤其是年輕人,特別喜歡窮遊這種旅行方式。

窮遊,顧名思義就是用比較少的錢來旅行。於是有不少人對它產生了誤解,認為窮遊就是不花錢,窮遊就是想盡辦法佔別人的便宜,只為了自己好吃好喝。

我認為這個說法不全對。在我看來,如果可以花更少的錢,享受同樣或者類似品質的服務,是一種非常聰明的消費行為。這就像我們去超市買東西,如果恰好碰到打折季,花更少的錢可以買到一樣的東西,何樂而不為呢?

但是問題來了,為什麼有些人會認為窮遊是佔著別人的便宜?這恰恰是因為確實有這樣一些人,打著窮遊的旗號,認為別人幫助自己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比如我想去旅遊,但是我沒有錢,父母你們既然養了我就應該贊助我旅遊經費;我想去高檔餐廳吃飯,但是我沒有錢,所以同行的小夥伴或者朋友圈裡的親戚朋友,你們就應該贊助我,幫我完成心願。

大家有沒有發現,像這樣的一些人,從來沒有想過靠自己的勞動或者付出來獲得想要的東西,只是一味的索取。

可能最後你幫了他們,他們連一句感謝的話都沒有,因為在他們心裡這些都是天經地義的。所以,對待這樣的窮遊者,我們不必表示出太大的善心。因為在這個社會,不懂得感恩的人是不會有人願意幫助你的。就算有第一次,也不會再有第二次。


我帶爸爸看世界


海波在路上……我開車出來旅行117天啦,走遍啦九個省,計劃著一年半時間走遍美麗大中國,今天到內蒙古自治區……窮遊人有很多,所謂的(窮)標準很難定位?重點是有勇氣走出來就是好樣的,終點站到哪裡不重要,重點是沿途風景無線好











海波在路上


窮遊,到底什麼是窮遊呢?如果你理解為帶上很少的錢去旅遊,在路上蹭吃蹭喝的,或者是自己付出的很少,更多的是從其他人那裡獲取自己所需要的東西。那這樣的理解簡直是錯誤的。對於在評論區亂留言的,只能說你就是個吃瓜群眾,除了看熱鬧和添油加醋,其他的啥都不明白。

窮遊不等於沒錢

窮遊雖然帶個窮字,可並不是沒有錢的意思啊。和傳統的旅遊相比,窮遊應該是換了一種旅行的方式。我們對旅遊的印象是,人擠人,風景又看不到。手機或者相機中你只能看到數不清的後腦勺。住的雖是酒店,可同行人之間很少有交流的。

就算是坐同一輛大巴,也只是聽導遊講講故事罷了。遊覽完景區後,接著就是回到酒店,然後關著門。這樣的感受確實覺得很差啊,等於就是自己拍拍照片就完了。

要是遇到一些比較坑的旅遊團,說不定還會出什麼事情呢?這樣的事情也不是沒有發生過,可能當時就是看上了價格便宜才報的這個團的,結果受傷的還是自己。

我們不能一直關注那個窮字,窮遊是旅行的一種方式。無拘無束,去到自己想去的地方。而且這種地方基本是人流比較少的地方,就算是人很多,我們也會錯開旺季。旅遊區的景區肯定是不會去的,西藏、昆明、青海等這些地方才是我們的目標。而交通方式以騎行、徒步為主。

至於為什麼要這樣做,或許我們真的是需要一次完美的旅行,用比較長的時間去體驗那裡的生活,感受那裡的美景。而且在路上還會碰到和你一起的人,也有可能你們的目標是一個地方,很多人就這樣經過艱難險阻,最後成了很好的朋友,甚至是一輩子的伴侶。

回過頭看看我們工作或者生活上的朋友,有多少是在困難的時刻會幫助你的,還有每天刷什麼抖音花了多少的時間,沒有過一起吃苦的經歷,或者經歷過生死,那這些所謂的朋友都是虛的。既然是這樣,那何不花點時間,自己出來一個人走走看看,看看這大千世界。

不想上班還蹭吃蹭喝這絕對是無中生有

不想上班,這絕對是錯誤的,不上班我們自己拿什麼養活自己呢?只是我們似乎看到了一種盡頭,每天的上班下班,難道要上一輩子的班嗎?我們父母的經歷已經證明了,他們上班的目的是買房、結婚、養育老人和兒女。

但是現在我們的想法改變了,我們不想成為房奴,我們不想每天重複著自己的生活。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多麼簡單的一句話,含義卻非常深刻。所以我們很多人會跳出我們所謂的圈子,給自己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在旅行的路上,會碰到很多的驢友,也會有那麼多難忘的經歷。要是在路上碰到牧民,他們會很高興的,會以很高的禮節對待我們。因為他們一年之內能遇到的人不是很多,估計也就不超過10個人吧。所以你們想想,這樣就是他們的生活,沒有走出來,我們可能認為生活都是像我們那樣的。

人生就得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有機會的話甚至要去國外看看的。可能很多人覺得自己沒有時間,去的話估計得辭職了,但是回來後又得重新找工作。有這樣想法的人,只能說你過的很安逸。

人生應該是能經得起大起大落的,要不怎麼有美好的回憶呢?還有那些吃瓜群眾呢,你們也可以嘗試嘗試,跳出以前的圈子,會有不一樣的發現。


17看科技


這種說法不太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出遊方式或者選擇權力,窮遊就是選擇的方式之一。每個人的性格,素質,想法和目的不一樣,對於大部分人來講,無論是窮遊還是富遊,都會在途中遇到困難,需要他人幫助的時候。雖然有一些窮遊的人,她們為了節省一點,採取窮遊的辦法,但依然不失自己的原則和尊嚴。遊走大地,飽覽河山這應該是們的主要目的。特別要說明的一點是,窮遊青藏的很多揹包客,如果說他們是蹭吃蹭喝,那就更沒意思了。那些個寒冷,貧窮,荒涼的地方,能蹭吃蹭喝什麼呢?即便是有極少數蹭吃蹭喝,那也是兩廂情願,各懷目的,願打願挨,也用不著旁邊的人來妄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