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學生在校期間出去玩正常嗎?

鮑清


因為家庭經濟情況所限,我大學期間很少專門出去旅遊,也就是和同學結伴在省內幾個景點遊了一兩次。大部分時間,我是接著寒暑假回家的機會,沿途玩過去。

那個時候沒有高鐵,也沒有網上訂票,學生買票就只能買通票。所以,要想在中途下車遊玩,後面的旅程就別想有座位了。總之,是很苦逼的。

不過,也因此去過了不少地方。每到一個新地方,首先去看看著名的大學,到校園去轉轉,這個習慣一直保持到工作後。記得第一次去合肥玩,走進中科大的校園,真的是被驚到了,當時已經是寒假了,校園裡還有很多學生,而且都是匆匆忙忙,隨處可見捧著書讀英語的人,這種學習氛圍,至少給我自己打了一個學期的雞血。

除了大學,就是去城市標誌性的地方。比如濟南的泉城廣場、大明湖,青島五四廣場、棧橋,成都的春熙路、錦裡,重慶的解放碑、朝天門,武漢的江漢路、戶部巷,領略了江河湖海的風貌和當地的風土人情。

我個人認為,在大學期間旅遊有不少好處:

一是結交朋友或加深感情。旅遊,要麼獨行要麼結伴。結伴而行,可以加深彼此感情,這也是很多大學生情侶的好選擇,也同樣是基友們的好選擇。如果你千里迢迢去另外一個城市看望你的高中同學,你們的感情一定會升溫。獨行,則可抱著開放的心態,在旅途中結識新朋友。我對不少大學生建議,出去旅遊時住青年旅社,可以遇到很多人,聽到很多故事,這不就是旅行的意義嗎。

二是學會獨立。大學生旅遊,不建議跟團。不管去哪個地方玩,先做攻略,把時間、住宿地點、遊覽線路、交通工具、餐飲都提前預備好。本著節約高效的心態,把錢花在刀刃上。比如儘量坐公交車,則可以用省下的錢買些小紀念品或者是去特色餐廳吃上一頓;或者說有幾頓飯可以吃得簡單一點,以節約出時間多玩一個地方。這些都是多次旅遊後總結出來的經驗。

三是鍛鍊識人防騙的能力。出門旅遊,遇到的人形形色色,特別是景點內,各種黑導遊、黑麵包,還有不少滿嘴跑火車、推銷各種紀念品的人,大學生們如果遇上了,只要不是人身傷害,經濟上損失不會太大,但從此形成很強的警覺性,即便沒有上當受騙,光是看得多了,也能悟出裡面的道道。這一點對大學生將來走出社會大有裨益。

最後一點當然是增長見識。不少人在畢業擇業時,對城市的選擇拿捏不準,因為沒去過,不瞭解,網上說得再天花亂墜也不敢確信。我當年去旅遊的時候,有時住在同學宿舍裡,有時甚至住在同學家裡,每天像當地人一樣起床、買菜、逛街、遛彎,去

體驗當地普通人的生活感覺。說實話,這種感覺是最美妙的,我也因此對不少城市產生了好感,也發現了一些不合胃口的城市。這種機會很難得,畢業之後成家之後就再也沒有這樣的機會了。

當然,大學生不是以玩為本職,把握好度,多利用節假日時間,或者利用週末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另外,對旅遊途中的見聞,可以儘快寫下來,對景點的文化歷史,可以儘快查查資料,這樣的收穫肯定會更大。


高校人才真經


我雖然已經大學畢業了,說起大學生在校期間出去玩這個話題,我還是記憶猶新的。

說說我自己的經歷,我是在杭州讀的大學本科,在校期間大點的城市去了廈門、南京、上海、蘇州、北京,去大城市必然會去著名的大學,比如廈門大學、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蘇州大學、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小點的景點去了烏鎮、東陽影視城、紹興魯迅故居

等,我的大一生活基本都是待在學校裡度過的,主要就是大二、大三出去的次數稍微多一點,一般都是3-4個人一起出去玩,這樣才能保證安全。

在校生多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我覺得是很有意思的,可以體驗一下各地不同的人文景觀,還有就是可以享受一下窮遊的樂趣,讓自己更加懂得努力學習的重要性,順便還能讓自己變得更加獨立和自信。


值得一提的是,我每次出去玩基本都是自己兼職賺的錢,自己做過的兼職有家教、發宣傳單、倉庫搬運和校內的勤工等崗位。


爾東觀世界


非常正常,大學生雖然還沒用踏入社會,但是已經有一隻腳是踩入社會的了,接觸社會,常到外面走走,逛逛,認識多點社會對自己日後進入社會是件很好的事情,


學校裡只能教你理論知識,而且這些知識都是死的,非常理論化,你以後出來社會就會明白很多事用不上的,還得自己重新積累經驗,重新學過適應社會生存技能,


玩娛樂,都是人之常情,看看電影,逛逛街,去過旅遊都很平常,總比呆在學校聽課好,

多在社會積累些經驗吧。



贈送:或者關注我,回覆私信“阿徽”可以免費贈送電子書《創業葵花寶典108招》和《自媒體營銷300條鐵律》給大家,本人寫的,希望草根創業者能夠通過本書改變你人生現狀,影響一身。




阿徽互聯網創業


我覺得正常,但過度的頻繁的出去玩,而忽略自己的學業的那就是不正常的。

首先啊,我贊同的原因是大學生真的應該出去旅行見見外面的世界。 不是有一句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是有道理的,一個大學生需要培養的能力要很多,首先大學生的眼見,見識能力就不能太低太俗,如果你不在期間出去玩玩,去看看,你怎麼知道外面比你想象的差多少?好多少?比如:去看看人才市場的招收情況,看看他們的競爭力是有多大,所面臨的選擇又有哪些?他們在面對企業的招聘時又是怎麼做的?這會使大學生在不自覺之中觸發自己上進的心,回校時更加積極的學習自己所學到的專業。

其次,如果他們在校期間出去其他城市旅行,我覺得他們應該去,因為你出去,你就要一個人學會做攻略,看交通路線,要學會安排自己的衣食住行,更重要的是你可以念自己的勇氣和膽量,這些都是我們需要在大學期間應該學會的一種學習和生存能力。

最後,如果你在校期間出去一些特別有文化味有教育味的地方。如博物館,如一些重點大學,你會受到影響 ,例如我的一些朋友,他們在清明節期間就去了一下武漢大學,復大的,進去後看完一部分之後,一個個都說要考研,要好好學習,覺得自己不能再頹廢,因為他們都覺得自己的學校不夠好,如果不努力,以後怎麼拼自己的未來。所以說在校期間出去看看玩玩,會積發大學生積極努力向上的一面,有些還能夠讓他們看清自己在這個社會上處於什麼樣的地位,對他們的學業以及成長都是有很大的幫助的。

但是出去玩一定要是在你能保證自身安全!不管是人生安全還是財產的安全。

我不贊同那些過度的出去玩原因是因為他們大部分是把太多時間放在出去玩,這逛逛,那逛逛,既沒有得到什麼收穫,感受,想法,又把自己的學業弄得一團糟,這樣是對他們的大學生活是極度不負責,他們所產生的不好的影響,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一些家長和學校加強對大學生的約束管理,使這件事的積極面也會被否定。還有如果去一些極度危險的地方,或者出國出去玩,當然不包括留學的,去做交換生,但其他我建議還是不要出去玩。

總之,如果你想讓你的大學生活豐富多彩,有意義,你可以適當的在校期間出去玩哦。但一定要保證自己的安全。一定與自己的學業齊頭並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