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的美食中,最讓你忘不掉的是什麼?

韻語話社


小時候,記得媽媽經常做青蛙湯,蛙肉嫩,湯極鮮美!現在時不時還出現一副這樣的記憶畫面:屋門口(當時住平房),一隻小板凳,一碗青蛙湯。可能是後來青蛙成了保護動物,很多年沒有吃過青蛙了。

那個時候青蛙也不容易吃到,經常吃的,是醬油飯,還有飯糰子。

醬油飯就是醬油加豬油淋在米飯上(那時還沒有蓋澆飯),飯糰子就更簡單了,把帶鍋巴的飯捏成個團兒,就覺得好吃的炸天了。我們小時候,哪有什麼麥當勞肯德基,能有醬油豬油拌飯,就是美食了。其實都是飯!

當時確實覺得很好吃,可是今天要來碗醬油飯,一準兒吃不下,也不想“憶苦思甜”,怕憶苦了,沒思到甜,反而毀了美好的記憶!

兒時夏天的冰飲最讓人懷戀,好比愛喝的汽酒(我們這地方的特產,當時還有一個廠,專門生產汽酒,可惜早就沒有了),愛吃的冰棍(味道就是和今天不一樣,不知為什麼),還有媽媽單位發的大冰塊。

夏天盛暑時發冰塊,足有半個微波爐大(在單位時更大,發時要在現場用鏟子切開,分成小塊),是作為降溫物資發放的。

發冰現場熱鬧非凡,特別是我們小孩子,最起勁了,簡直是快樂的節日。冰塊用搪瓷臉盆端回來,就放在屋裡,等它慢慢地化為冰水(嚼著吃不如喝冰水)。待到臉盆裡的冰水有一個杯子的量了,就急不可待地趕緊舀出來喝。那個好喝,那個涼爽!一塊冰,可以喝整個一下午加一個晚上。

今天家家都有冰箱可以自己製冰了,可就是沒那個“味兒”! 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兒童記憶中的味道,而不是現在舌尖上的味道,才是最美的!

二三十年前的美食,沒有照片可上,就發一張我的舊照吧,那時已經是八十年代了,很少人家裡有照相機,照片也都還是黑白的。

過去,回不去了,也不必要回去,過去的價值,除了成就今天的我們,還是我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皇帝不稱朕


現在長大了其實還是特別懷念小時候的。我記得,小時候過年的時候特別的開心,可以穿新衣服、吃大餐、還有平時吃不到的零食。那時候,很容易滿足,一點零食就能高興大半天了。

現在回想起來,還是忘不掉那時候的脆脆面、方便麵、豬腳圈、泡泡糖這些零食。對那時候的我來講,其實就是美食了。


小當家脆脆面:80後的童年,誰沒吃過小當家脆脆面,或者為了裡面那張卡片。那時候,我身邊很多土豪同學,買一箱一箱的脆脆面,就是為了拆裡面那張卡,整箱的脆脆面就丟掉了。對於那時候的窮孩子來說,就像我,其實脆脆面才是美味啊,香蔥味啊、香辣味啊,統統都是美味,如果在享受美味的同時,能抽到一張少見的卡片,也是非常不錯的啦。


方便麵:為什麼要特意說方便麵呢,這裡有個方便麵牌子叫做“蟹皇面”,出於好奇,我之前查過,這個是一個汕頭的華僑創立的品牌,小時候在安徽、汕頭兩個地方設廠,那時候物流落後,基本也就這兩個地方有這牌子的方便麵了。所以蟹皇面在潮汕特別出名,也特別的好吃,與其他面相比,面直接加了點料,夠味,小時候都特別重口味。蟹皇面現在潮汕地區一直還有,其他地方少見,大家想嘗試的,可以網上買,真的很給力。偶爾跟朋友去吃火鍋,到最後,一定會煮幾包蟹皇面。


豬腳圈潮汕的美食,其他地方沒有,沒有豬腳,是由麵粉、豆類、馬蹄、香蔥等材料攪拌了,弄成一定的形狀,再油炸。看下圖,這就是豬腳圈。小時候沒錢,不能幹吃,每天早上喝粥吃上兩個,就很滿足了。懷念啊,決定這個週末去市場買幾個來回味一下。


泡泡糖:小時候會買幾個泡泡糖,留著慢慢吃,特別享受那種吹內泡響的一聲的快感。那時候的口香糖就是奢侈品,只能偷買幾個泡泡糖啦。好懷念自己的童年,看到周圍的小盆友,就回想起以前小時候的我。


如果你想了解潮汕文化,請關注《吃喝玩樂在潮汕》 這個頭條號。


體育世界圖集


小時候沒錢,吃什麼都覺得好吃的不得了,長大了有錢了,吃什麼都是一個味了。80後的我,有很多忘不掉的美食。


上幼兒園,有一次出去春遊,在店裡買了兩個這樣的果凍,感覺帶出去倍有面


一根一根的吃,感覺能吃一上午……


一毛錢一個,吹到不能吹,泡泡糖都快化了還捨不得扔

“老鼠屎”現在想想都酸的流口水


絕對的奢侈品,好吃到停不下來

怎麼樣,你們有哪些好吃的忘不掉的零食,歡迎分享啊


寶貝兜小兜


作為80後的我,由於中國剛開始改革開放,小時候家裡不是很富裕,對於吃什麼東西都是特別的香。現在有錢了,反而吃不到小時候的那種味道了!那種味道只能留在記憶裡!

糖畫:


指南針一樣的轉盤,上面畫著各種動物圖案。一毛錢一次,轉到什麼就用麥芽糖熬製的糖汁畫什麼。那時候老闆是一出現,周圍就圍了一堆小朋友,而作為吃瓜觀眾的我,只能對那些手拿糖畫的小朋友羨慕嫉妒恨了!

水果糖:

記得小時候的水果糖,一分錢買兩顆,吃一顆到嘴裡,捨不得咬碎,只能含在嘴裡,用唾液慢慢的融化,那種滋味簡直甜到了心裡,至今還又難忘卻!

酸梅粉:一毛錢兩包,對於那時候的我來說是絕對的奢飾品,一包裡有個塑料制的小勺,用小勺舀著吃,一次一口,一口含在嘴裡十分鐘,那滋味簡直太幸福了。

冰糖葫蘆:

只有過年才能吃到的奢飾品,平常的時候只能望著賣糖葫蘆的流口水!

糖蘋果:


用麥芽糖熬製的糖汁,把蘋果用竹籤子串上,放到熬糖汁的鍋裡翻滾一圈,五毛錢一個,絕對的奢飾品!平常根本吃不到,只能留在過年時才有機會品嚐到了!

紅燒肉:

媽媽燒的紅燒肉,到現在還記憶猶新,絕對的美味!那時候平常根本吃不到多少帶油水的食物,只能等過年殺年豬的時候,媽媽會給我燒一碗用最肥的後鞧肉,製作而成的紅燒肉。

所以,小時候最盼望的就是過年,過年不僅有平常難以吃到的美味,也會有盼望已久的壓歲錢,雖然壓歲錢只能在手裡保持一天,但是那種令人深刻的記憶,到現在還難以忘懷!

小時候的美食我就不一一細說了,還有很多難以忘懷的美食,大家也可以一起討論下還有什麼美食令你難以忘卻?也希望大家能點贊,關注,評論和留言!


輝之道


小時候最難忘的要數辣條、大大泡泡糖、還有酸妞軟糖了。

辣條

1毛錢一根或1張,吃的津津有味。我記得小時候吃這些辣條捨不得大口大口的吃, 都是攤開一點一點撕著吃。


也是1毛錢一包。五顏六色,什麼口味都有。最愛吃葡萄味的。打開有濃濃的葡萄香味。小小一包和小夥伴們每人一粒可以吃一個下午。

大大泡泡糖也是小時候的最愛。因為不會吹泡泡,總被小夥伴們笑話。別人買的吃是因為好玩,可以吹泡泡。我純粹是把它當糖嚼。即使不甜了,沒味了也捨不得吐掉,2毛錢一個呢!


華寶756


謝謝平臺:小時候的美食中最讓你忘不掉是什麼?零食除七色糖,柑桔皮做成一粒粒俗稱老鼠屎,還有兩指大的油條俗稱油炸拐,還有一粒粒紙包的水果糖。不過當時肚餓,美食中最難讓我難忘的東西還是泥烤番薯,能使我記憶猶新,終生難忘。



常言道:“煮的番薯比不上用柴灰炆,柴灰炆的比上泥坯來炆。"因為當時米少番薯多,一旦肚子餓,就會尋找最美味的東西來解饞。所以放學後書包一丟,就會叫上幾個小夥伴,每個各自回家拿二至三條番薯。



然後拾柴的拾柴,找泥坯的找泥坯,再把泥坯築成一個小房子,用火燒到一半通紅,再把全部番薯放入。然後蓋上泥土,再等段時間,美味的番薯就誕生了。其實現在龍蝦鮑魚,有時候還真的比上泥烤番薯。所以美食中最讓我忘不掉東西,就非它莫屬了,就是泥烤番薯,美味可口又經典。



最後頭條朋友們,過幾天就過年了,要記得常回家看看。家中的親人、朋友、兒時的夥伴,說不定請你吃小時候的美食呢?也順祝大家午安!


傾一世LRZ等一人


每個人都有小時候美好的記憶,回憶起兒時的時光,總也逃脫不了關於美食的記憶。 品嚐美味總是最美好的,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特別對於當時還是小孩子的我們!現在想起還是很回味無窮。

1. 西瓜泡泡糖 這有的泡泡糖裡會有一些酸酸的粉末,舌頭會變得五顏六色的。

2.口哨糖 每次吃這個糖,口哨沒有吹響,口水倒留了出來。

3.跳跳糖 每次吃這個糖額時候都要和旁邊的分一點,那個時候把糖塞嘴裡頓時感覺 哇!這個糖一直在跳的。

4.無花果 裝在小貨郎擔內被販賣的年代,幾毛錢一包的無花果是小朋友的最愛。

5.咪咪 小小的一包,名字不怎麼樣,但是味道超級好吃,一下子可以吃掉好幾包。




雖然都是些零食,但是這些零食承載了屬於我們那個年代的專屬回憶。


智慧吃貨


歡迎關注美食界扛把子,小的時候零食很多現在好多零食有錢都買不到了,就算在怎麼吃都無法吃出小的小的時候的味道,原來幾毛錢的東西吃的那麼好吃現在就算幾十塊錢也吃不出原來的味道。

斯美特


這是我小的時候愛吃的一種方便麵那個時候在方便麵裡面價格最高的,是1塊錢一包因為我們平時都是吃5毛錢一包,斯美特卻是好吃尤其是把佐料倒入方便麵裡面吃完後還把方便麵袋子留住給其他的小朋友去炫耀

大大泡泡糖

這個估計好多人都知道那個時候最火了,一個泡泡糖能吃一天到吃法的時候把泡泡糖吐出來收拾好吃完飯以後在繼續放在嘴裡吃

牛皮糖


我們小的時候都叫做牛皮糖,實際就是那種酸酸的現在都叫做

果丹皮了,那個時候我記得好像是一毛錢一個

冰袋

到了夏天有錢的吃冰袋沒錢的去喝水,那個時候價格是2毛錢一袋,味道很好喝你可以要成凍成冰塊的

辣條

這個吃的是最多的,也是我們學校小賣部賣的最好的一種零食了,一毛錢一根吃完以後還把手上的遺留的一些油油的調料放在手裡給吸乾淨

唐曾肉

這個誰敢說沒有吃過一毛錢一包

小的時候的零食還有很多天天換著發的吃,那個時候家裡不給零花錢我的小時候我一個月的零花錢連1塊錢都不到每天放學回家吃飯所以零花錢家裡都不給,都是同學買完以後讓你咬一口讓你嚐嚐,但是還不能咬的太多了不然人家下次不讓你吃哈哈那個時候什麼東西都是好吃現在怎麼吃都吃不出原來的味道了

美食界扛把子原創,記得關注美食界扛把子


寶爸廚房


1、熊毅武方便麵和酷仔方便麵

這兩個都是方便麵,都是幹吃的類型,但還是有一些區別噠。熊毅武方便麵是白色的麵餅,有單獨的調味包,不放調味包也非常的好吃哦。酷仔方便麵和它的區別是:酷仔方便麵上直接撒有調味料。小時候零花錢少,每次都喜歡買一包方便麵,捏碎了一點一點吃,就是為了能吃的慢一點。

2、泡泡糖

小朋友都很喜歡吃,造型各異,有西瓜形狀的,五顏六色,還有捲成一卷撕著吃的;吹出的泡泡啪啪響,就連吹泡泡都有大師級的人物呢,可以給你變著花樣吹。當然最主要的是,很多泡泡糖裡都有貼畫,很多小朋友買泡泡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為了收集貼畫,貼畫可以貼手臂上,貼書上,貼牆上,只要你能想到的地方,都有可能被貼。有過一樣經歷的小夥伴們,你們說是不是哇~

3、瑞士糖

方方正正的瑞士糖,有各種彩色的糖紙外衣,口味還很豐富喲,奶味也十足,屬於軟糖類型的,不沾牙這點很贊!那時候,我們還喜歡收集糖紙,折各種形狀的小物件。比如千紙鶴啊、桃心啊等等,還會專門找一個透明的罐子把它們裝起來,五顏六色很好看喲。或者用繩子將它們一個一個串起來,掛在窗邊,隨風飄蕩,很夢幻~

還有一種雪糕,冰凍狀態是很硬的,變軟之後就成了果凍狀,軟軟的,但不會斷,就喜歡拿在手裡甩一甩,好吃也好玩~


墨跡天氣


小時候最覺得好吃的莫過於麻辣片,一片可以吃一大塊餅。

這個在西北很常見,叫做蓮花幹饃,特別脆,也很好吃,聞起來有一股清香。

這個叫做罐罐茶,尤其在西部農村很常見,每天早上地裡幹活前,第一件事就是吃上一塊餅,然後喝一杯罐罐茶。

吃一碗漿水面,不會想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