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了,混了十年到現在也沒有什麼積蓄,想放棄工作去創業,可行嗎?

微聘助手


你好,這個可創可不創,怎麼說呢?先說說我的經歷。

我86年的,10年大學畢業(農村上學的晚),我學的是自動化專業,在畢業4年裡換了2份工作。也就是說我14年離職創業。離職前在一個二線城市工作差不多6K多。因為我對象在老家這邊上班,我只能辭職回老家。但是老家這邊(西北),工資特別低,在離職前我就在琢磨著在老家做個生意,因為我是學電氣的,所以想來想去我就在老家這邊代理一個低壓電器品牌,打算是做工廠礦企業。



我就找了兩個合夥人,一起打算幹,回來後,14年5月租店面,6月份開業,一路磕磕碰碰,年底算賬,每人掙了9000多元,說多了都是淚,而且客戶欠款嚴重,我們這邊是礦區,現在礦區又不景氣。我們只能堅持,年底臘月二十三,我們一起商量要不要再幹,我們一直堅持要幹,就這樣14年結束了

15年我人生的大事,元旦結婚,而且之前14年7月份我們的小城市買房,還有就是合夥做生意,這幾樣花光了我的寄存。背了一屁股債,已經沒有後路了,只能前進,這一年結款要回來了一些,但是又拖欠了些。一整年人沒有閒著,年底一算賬,每人這一年掙了12000多,我對不起我的兩個合夥人,太艱難了,我們都沒有說啥,都各回家過年了,

轉眼16年,和 15年差不多,但是在 6月份我們分開了。實在堅持不了,我說這企業怎麼辦,分開還是直接關了,我說出來後,另兩個說他們退出,不幹了,因為其中有個還沒結婚,也沒房子。再這麼下去更是耽誤人家。那我就繼續接著幹,一個人壓力更大,我儘量做到少欠賬。16年,有驚喜有無奈,我家寶寶11月份出生了,我當然更有動力,年底差不多掙了30000多,這點錢還沒我14年上5個月班掙得多了,但是有點進步。就得堅持

17年我重新規劃,廠礦企業不景氣這是大環境不太好。我重點發展鄉鎮代理點,人你怎麼也得折騰吧。

這樣的創業大家可能認為很失敗,但是隻要你有信心,你真心的喜歡你乾的事業,找準行業,創業完全可以的,

看到好多人回答說是性格內向的人不善於銷售,我認為不太合理,外向的性格會給客戶更加的介紹推銷自己,這樣正好忽略了客戶的存在

任何事業沒有一蹴而就的成功,祝你創業成功


一撇西北


隨著國家鼓勵創業的政策出臺,很多人都開始躍躍欲試的想辭職去創業,拼搏一把!

但是,我就想問一句:憑什麼你能創業成功呢?

首先先來看下已有信息:35歲、沒有積蓄、顧慮很多、創業之前還要問別人

從現有的信息來看,我大膽分析一下:這是一個只能循規蹈矩、不敢冒險的“老實人”。

在之前從業的十年中,並沒有承受過巨大壓力,沒有勇敢的去嘗試新鮮的事物、新的機會、新的平臺。且沒有很強的理財意識,要不然也不至於工作十年了還沒有存款。現在說是想創業,只是想換條路看看能不能賺錢而已。

因此,我認為他不適合跟著題主去創業,更加不適合自己去創業!

如果,他非要去創業,OK,那麼可以問他幾個問題:

  • 你想創業做什麼事情,能提供給你的目標用戶什麼價值?

  • 你的目標用戶在哪裡?是一群什麼樣的人,如何低成本的獲取用戶?

  • 你的商業模式是什麼?多久可以盈虧平衡?

  • 現在擁有什麼樣的資源,哪些可以幫助創業成功?

  • 如果創業,第一件要做的事情是什麼?有什麼計劃?

  • 可以找到跟你一起創業,如何說服他,他的強項是什麼?

  • 你覺得創業後,第一年可以賺多少錢?

  • ......

最後,你要問他:你是否有一顆不顧一切,一定要做這件事情的衝動和決心?

如果,他真的可以想好這些問題的答案,並且有一種必須要把這件事情做好的衝動的話,那麼就可以放手讓他去做。

最後,不要給你自己太大壓力。每個人都應該對自己的選擇負責,即使他創業失敗了,也不應該責怪你這個為了他的事情來提問的好兄弟!


朱少鋒


該罵!35歲,啥都沒有。還有臉問這個問題,說明沒傻呢。

如果你想清楚了,就去做,不然說100遍都是扯淡。

創業之前,要有充分的調研和準備,因為浪費的還有你的時間成本。

我的朋友KK,北京大學研究生學歷,過35了。幾年前辭了工作,做起了咖啡生意,賣咖啡豆、賣跟咖啡相關的咖啡機等產品,後來又拿下了部分企業採購渠道。現在除了線上的業務,線下的店開在北京、開到了日本。

彷彿一聞到咖啡的香味兒,就有朋友想入非非地說,想開個咖啡館。

有人跑到這個KK朋友面前說,“我想開個咖啡館”,KK很不客氣地說,你先去星巴克打三個月零工,之後,如果你還堅定要開咖啡館,再來找我談,我跟你分享我的經驗。

在我看來KK非常非常地負責。不鼓勵也不排斥,只是讓那些人更理性地思考自己的選擇。

KK的學歷很好,工作也不錯,從結果看放棄了也是值得的,那如果創業失敗了呢,人們常規意義上會認為不值。

所以這個提問的“悟迷”,只要你自己認為了那個所謂的結果,現在不要問結果,幹了再說。

可是你又沒什麼存款,請問啟動資金怎麼辦?借?那你要做好心理準備了。如果,別人不借給你,你要不要怪別人,因為在我看來這些人是非常理性的人。

不過也不要把創業想的就是從零開始,畢竟你35歲了,應該有一定的人生經驗積累吧。

另外,你結婚了嗎?如果你還沒,給自己三年時間,不要結婚,不然很多事情顧不過來,還想花前月下,沒門沒窗戶。

創業有一個好處就是你將更加理解你的前老闆,就這樣吧 不管你創不創業,都要穩穩走好自己的人生,別到了40歲還啥都沒有。


富凱財經


三十五歲確實很尷尬,你這個年紀要華為已經要被辭退了,開玩笑。我之前一直也在頭條寫過很多次,三十歲之前一定要給自己找到一艘船,一個能給自己發揮的平臺,這一點太重要的。

做到的人很少,大家不知道職場是歧視年紀的,如果你是程序員,你三十歲拿著一份高薪,敲代碼卻比不上那些初入職場的年輕人,加班也不如人家積極,熬夜也熬不過人家,你的優勢就徹底失去了。

如果你是自媒體行業,三十多歲的你寫一篇稿子需要三天,年輕人只需要半天,質量和你的差不多,你的競爭力為0,這樣的你會很被動,那麼應該如何應對呢?降維打擊,不要去和年輕人競爭,那就是爬到管理層啊,你不會做ppt,不會寫代碼,你下屬會就行了。

因此你說到自己三十五歲要去創業,前提就是你掌握了會用人的技巧和僱傭人的資本。不然你的競爭力為0。


蒙歌先生


35歲是一個分水嶺,在職場上,35歲基本可以知道一個人往後的成就在哪裡,很多人選擇在35歲出來創業。倘若沒有其他的前提條件,我是支持。因為35歲自己事業也逐漸走向成熟,有一定的工作經驗履歷和人脈,這時候適合創業,再逼自己一把使事業更上臺階。但樓主顯然是不能放棄工作去創業的!

因為你混了十年,沒有什麼積蓄,試問現在放棄工作了,拿什麼去創業?創業是需要資金的,一個35歲沒有積蓄的人,可能連自己家庭都顧不上,還能去創業嗎?我們都知道創業是為了賺更多的錢,但少有人想到他需要先燒錢。

如果真的想創業,先去嘗試做銷售吧,那不需要成本,適合做銷售的話,再考慮創業吧!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精英菌點個贊哦~


無憂精英網


當一個人都還在糾結要不要去創業,都還在不停地尋求別人意見的時候,

那麼,他就不應當去創業。

很多人有一種誤解:自己打工不行,那就去創業吧。

實際上,創業的要求可比打工要高得不知道哪裡去了。

去年的時候,一個身邊的朋友辭職創業去了,他以前還是某民企500強的高管。

後來他找我聊過一次,聊了創業以來的收穫與感想、辛苦與辛酸。

其他很多內容我都不記得了,但是有一句我記得特別清楚,那就是:

以前覺得要是自己當老闆就會怎樣怎樣,後來才發現,自己以前的老闆還是很厲害,因為等到自己創業了才發現,根本沒有那麼簡單啊。

來我們回到這個題目中,一起分析下。

35歲,混了十年,沒什麼積蓄,猶豫、糾結要不要去創業。

可能有一句話不是那麼中聽,可實際上,如果一個人打工混了十年都沒混好,那麼很大概率去創業也不能成功。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一個真正有想法、有行動、有規劃,踏踏實實而又持續改進的人,即便是給人打工,十年之後一般至少也能做到中層管理者的位置,不會混得很差。倘若十年下來混得很慘,那麼,很大概率是這個人本身也不是很厲害。

實際上,那些創業成功的人,人家以前不創業的時候也還是蠻牛逼的。

比如小米的雷軍,在武漢大學讀書的時候,雷軍兩年就修滿了所有學分,畢業後還寫了一本書《深入DOS編程》,1992年的時候,

雷軍就加盟金山公司,六年之後(1998年)雷軍就做到了金山公司總經理的職位。

即時是很多人都知道的馬雲,說是因為身高問題屢屢悲劇。

1998年馬雲畢業,就去當老師了。

馬雲當老師可是當了有六年多哦。

可人家混得一點也不慘,馬雲成為杭州市優秀青年教師,發起西湖邊上第一個英語角,開始在杭州翻譯界有名氣。

1992年,馬雲還成立海博翻譯社,請退休老師做翻譯。1995年3月,馬雲從杭州電子工業學院辭職,自己拿出六、七千元,向妹妹、妹夫借了一萬多,湊足了2萬元準備創業。

雖然中間經歷了很多次失敗,可一直都是“折騰”不已啊。

再來看看恆大許家印。

許老闆可真是窮人家孩子出身呀,母親早在得了敗血症撒手離去。

許老闆一開始都是在老家幹農活,後來去了武漢科技大學(當時的武漢鋼鐵學院),畢業後分配到鋼鐵廠,一干就是十年。

進廠兩年後。許家印在工廠裡表現出了非凡的領導力,他成為車間副主任,第三年成為車間主任。

創業本來就是九死一生的事情,如果之前一直混得比較差,說明能力平平,加上自己又還在猶豫、糾結,要我說還是別創業了吧。

不創業好歹能生活,創業指不定生存都是問題了。

而且,從題主的角度來看,選擇創業合夥人的時候要多一些理性。

至少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 他具備什麼樣的能力或技能?可以給你帶來什麼樣的補充或者發揮什麼樣的作用?

  • 他擁有什麼樣的資源,對於你創業的業務或項目有何幫助?

  • 他的意願是否足夠強烈?

  • 他的性格是否足夠堅韌,抗挫折性到底如何?


這些方面,但凡有一個不滿足,我是不建議考慮作為創業合夥人的。

朋友歸朋友,生意歸生意,夥伴歸夥伴。

否則,到最後很可能,生意沒了,朋友也做不成了。

以上,

希望對你有所啟發和幫助。

大年初一第一個回答,給大家拜個早年。

祝大家新年身體健康、工作順利、財源廣進。


馮起升


我,31歲辭職的,混的狗屁不是,在大城市裡沒自由沒收入沒尊嚴沒時間,過年都不敢回家,也是沒有存一分錢,有老婆有寶寶每月5千的房租壓的每天都想輕生,在這樣的情況下,我想拼一把做點小買賣,也算創業吧。考察過很多項目,看了很多門面,天天騎電驢到處跑,夜夜睡不著想項目……借錢透支信用卡……最後做了小吃,這得感謝女兒,轉眼兩年多過去了,還了錢,也搬了家,現在還存了小几十萬,聽知足的,主要是自由了!在這裡我不是鼓勵創業,也不是建議你做小吃,只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做足市場調查,看準時機……




我喜歡旅行,也喜歡摩托,但是沒有錢沒有自由,怎麼旅遊,怎麼買摩托!!今年開春就打算買侉子入手了,夥伴們,加油!!


月下樹


最靠譜的創業是買房,最不靠譜的創業是把房賣了去創業!!本人在蘇州10年,今年32歲,09年當時8000元買了第一套房,現在漲到30000,15年10000的價格買了第二套房,誰知道剛買完一週就狂漲,漲到現在20000,娶了個本地老婆家裡有3套房,買了三十萬左右的車,存款40萬左右,月薪35000,仍然覺得有危機感!!所以結論就是,人是有階級之分的,人在每一個階層都有自己的煩惱,無論如何都不會滿足,你以為馬雲的日子好過?我看也不一定,創業前得先積累資本,沒資本一切都白說。創業是條不歸路,你得做好起早貪黑的準備,我現在每天都在幻想著哪一天能財務自由,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一覺睡到天亮,和老婆孩子每天待在一起,現在雖然每個月工資也挺高,但是說實話,公司的爾你我詐,太心累,在公司不想待一天。但是誰跟錢過不去呢?為了錢,為了積累資本,為了將來有點資本能做更大的事只好忍著,百忍成剛嘛!利用今年一年都時間好好想想自己到底適合什麼!什麼路最適合自己!總結下來,創業是自己給自己的最後一張牌,跟著自己的內心走,然後堅持下去,任何時候都不晚!!


牛魔王的耗子


我是35歲左右離開國企的,不過,我沒有選擇自己創業,而是去了私企。

35歲是一個很尷尬的年齡,父母日漸老去,孩子開始長大,生活的壓力與日俱增。30歲之前,我在國企過的很安逸,每天按部就班地工作生活,因為父母還不老,孩子還很小,從來沒有感覺什麼是壓力。可是,到了35歲左右,突然發現父母已經老了,自己一下子變得成熟起來,於是開始焦慮,這樣混下去是不行的,否則父母老無所依啊。後來在朋友的推薦下去了江蘇打工,當然,待遇比國企高多了。

當時,我也想過自己創業,可是,一無資金,二無經驗,三無人脈,所以我選擇了先出去掙點錢,一邊打工一邊開闊眼界,同時尋找商機。針對你朋友的情況,我有如下建議。

一,正確認識自己。老闆不是人人都能當的,所以一定要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不能吃苦,不善交際,沒點頭腦,沒有主見的人是做不了老闆的。

一,要選擇好項目。現在的錢很難掙,凡是你能想到的項目,早就有人捷足先登。所以,一定要尋找一個好項目,儘量不要染指傳統行業,不能飢不擇食,盲目蠻幹。

三,投資不要太大。因為沒有太多的積蓄,所以贏得起輸不起。胃口不要太大,不要幻想一口吃個胖子,還是要腳踏實地從小做起,控制好投資規模!

四,儘量不要合夥。很多親如兄弟的朋友,就是因為合夥做生意而反目成仇。所以,做生意儘量不要合夥,一旦合夥,不可避免地就會因為利益產生矛盾,最後傷害朋友感情。

五,先積累點經驗。最後,建議一邊打工一邊積累經驗,想幹什麼,就先去同行那裡打打工,一邊掙錢一邊摸索經驗,這樣才能確保創業成功!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管理那點事


在國家鼓勵創業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創業,工資少、晉升慢、環境差,等等都是不想繼續工作的原因。


舉幾個身邊創業的例子:


A:某事業單位科長,北大經濟學博士後畢業,事業單位晉升太慢,工資待遇也不高,於是萌生了創業的想法。

該同志毅然決然辭職下海,幹起了外貿生意,但他從前沒有接觸過此類生意,只是熟人推薦了一個渠道,創業2年半,無功而返,家裡負擔太重,於是打算迴歸體制,但又非常不甘心,於是找了一個高校,邊教學邊創業。

用他的話說,折騰了幾年才發現,沒有經驗的創業,一隻腳不能離開體制啊!不然代價太大。


B:某國企員工,英國碩士畢業。認為國企太輕鬆也沒有發展潛力,正好部門領導準備下海,便一起隨行辭職。

該同志跟領導一起,創辦了一個互聯網公司,主要做教育軟件開發,領導有一定的人脈資源,合作伙伴也有帶資金進來的,他的主要任務是帶著技術團隊,兼顧跑市場。

可以說非常辛苦,一天工作24小時都不夠。在創業的前三年,他的工資不到在國企的三分之二,工作強度卻是原來的10倍,家裡老婆孩子都完全無暇照顧。等他稍稍緩過神來,孩子都快上小學了,他說他的創業代價是錯過了孩子最美好的幼年時光。


C:某美國常青藤高校金融博士,歸國創業。因為自身能力很強,有一定的眼界,也帶了一些資本。需要找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創業。

我跟這位博士關係很好,算是志同道合,曾經約了2位好友,每週末都泡在創業咖啡廳商討方案、不斷修改、實踐。那時候我們都還是剛剛從學校畢業,沒有家庭負擔、有著極大的創業熱情。創業團隊組建不久,同行的一位女士由於家裡催婚,迅速閃婚、生子,接下來就是無窮無盡的家庭矛盾糾紛,婆婆干預創業,只好中途退出。另一位男士面臨升職機會,擔心創業風險會影響前途,中途委婉離開。整個團隊就解散了。他說風險都考慮到了,但確實忽略了年輕人的現實壓力和創業承受力。單憑一股熱情是無法成事的。

希望各位看官能得到一些啟示。



家族財富管理高級研究員:金鐮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