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額圖和明珠為什麼叫魏東亭魏大人?

NOKIA25451581


魏東亭是小說和電視劇之中虛構出來的人物,在康熙的一生之中,特別是他剛剛登基的幾年,魏東亭是忠臣也是益友。魏東亭的父親魏承謨是康熙的老師,而他從小就是康熙的伴讀,一起長大的情誼康熙是非常看中的。而且康熙對魏承謨的教導也是銘記在心,十分尊重。無論魏東亭身在何位,都是康熙非常信任的人。

在電視劇之中魏東亭是康熙的得力助手,在年輕的時候,基本上重要的事情都是和他商量的。比如在擒鰲拜這件事上,魏東亭就是第一功臣。魏東亭首要的職能就是保護康熙,多次為康熙籌錢,立功無數,康熙也曾經許諾以後他在朝中的地位不會比索額圖明珠低。而他終究還是為了國家從從封疆大吏被貶為臺灣縣令。

有人說康熙的魏東亭就像雍正的年羹堯一樣,除了都是漢八旗,也是皇帝心腹中的心腹。所以索額圖和明珠對他十分尊敬,見面都要喊一聲魏大人。從古至今,誰會對皇帝寵信的人不尊敬呢?就算是個得寵的太監、乳母官員們也不敢亂得罪吧。

在康熙王朝之中,魏東亭這個人物忠心,聰明,能文擅武,最後病死,是一個正面形象。而在雍正王朝之中,他倚老賣老,為官不正,最後被逼自殺。其實兩部小說之中魏東亭都是病死的,也符合他的歷史原型曹寅的結局。

二月河其實玩了個文字遊戲,魏東亭和曹寅的名字乍一看沒有什麼聯繫,而曹寅字楝亭,曹魏又常常被人連稱。

曹寅的母親在康熙剛剛生下時就被選中做了康熙的保姆,曹寅的少年時代確實和康熙多有聯繫。他十七歲就做了康熙的侍衛,康熙剛剛坐上皇位沒多久就將他提拔成了江寧織造,後來又賞過蟒袍又賞過一品尚書的官銜,還親手寫了匾額上次給他。曹寅的榮耀一直持續到後代身上,他和兒子連任江寧織造近40年。

曹寅一個漢人坐上了當時滿人才能坐上的職位,而且受康熙寵信這麼多年。在朝中,滿人覺得他是漢人與他疏遠,而他因為和康熙的關係才被封了大官,對通過正途一步步爬上來的漢族官員所不齒。史料記載,曹寅並沒有魏東亭這般好的待遇,他出門都在看書,基本上不會抬頭。這樣一來就避免其他官員向他行禮了。曹寅是在滿清之中的一個漢臣典型,他的官場生涯皆在這種自卑和矛盾之中,他也經常將這種悲憤寫在詩句和與好友親人的信件之內:群往往避僚友,就中唯感賦登樓。


木劍溫不勝


在《康熙王朝》中,索額圖和明珠一個是康熙的老岳丈,一個是康熙的大舅子,在朝中也是兩個舉足輕重的人物,大臣們都尊稱他們為索相,明相,而魏東亭只是康熙身邊的一個伴讀,在索額圖和明珠跟前只是一個小蝦米,為何索額圖和明珠卻尊稱魏東亭為魏大人?

先看看《康熙王朝》中魏東亭何許人也

魏東亭的父親是魏承謨,在劇中是康熙的老師,而魏東亭和蘇麻喇姑從小就在康熙身邊,一個是康熙皇帝的伴讀,一個充當了康熙姐姐的角色,是康熙身邊最為親近的兩個人。是康熙的朋友,魏東亭在康熙捉拿鰲拜的時候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對待康熙這個發小是忠誠不二的。在以索額圖為代表的太子一派和以明珠為代表的大阿哥一派的奪嫡鬥爭中,魏東亭沒有站隊任何一派,可以說是處在中立的一方,也在承擔著替康熙監視周圍一舉一動的職能。

面對這麼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索額圖和明珠怎麼敢得罪的,要連忙拉攏他才對啊,所以皇上身邊的紅人,雖然職務和身份地位不如他們二人高,但是康熙對他的信任程度卻是他們二人所無法企及的。

在職務方面他被派到南京當了封疆大吏,這個職務也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在康熙祭拜朱元璋的時候,卻讓朱三太子鑽了空子,準備了紅衣大炮,準備轟死康熙,面對這個失誤,康熙貶官魏東亭去當了臺澎知縣,一方面是康熙殺雞儆猴,另一方面是臺灣剛收復臺灣,康熙身邊沒有可以信任的人,只有派魏東亭去臺澎做知縣了。




消失的月光


索額圖,正黃旗人,索尼第三子,孝誠仁皇后叔父,世襲一等公。先後擔任國史院大學士、保和殿大學士、議政大臣、領侍衛內大臣,可以說是重臣、權臣、身份顯赫。

明珠,正黃旗人,歷任內務府總管、刑部尚書、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武英殿大學士、太子太傅等要職,祖父葉赫那拉·金臺吉是皇太極生母葉赫那拉氏之兄,岳父,愛新覺羅·阿濟格,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二子,多爾袞之胞兄,也是重臣、權臣、身份顯赫。

這兩個權臣、重臣、身份地位都很顯赫之人,可以說除了皇帝外都是別人巴結對象,為何叫魏東亭魏大人,小編就介紹下魏東亭,就知道原因了。

魏東亭,歷史上並無其人,是二月河小說《雍正王朝》和《康熙王朝》中的虛構人物的人物,據說原型為曹寅。

歷史上曹寅,是皇帝家的家奴,其父為二等侍衛,其母親為康熙的保姆,自幼和康熙一同玩耍長大,和小說中的魏東亭相似,魏東亭作為一個伴讀,卻能夠成為康熙的知己至交,同時在康熙學習的時候,伴讀魏東亭也在學習,後來看出其也是個才德兼備之人。

所以說魏東亭是康熙的發小,親如兄弟更是康除掉鰲拜的核心死士,是朝中人盡皆知的,屬康的絕對紅人,誰不極力巴結,賣力拉攏討好?何況索、明這樣的官場大弄臣,不會放過任何機會。

索額圖和明珠雖位高權重,但畢竟是外大臣,而魏東亭是內大臣,這個與皇帝關係的親疏,決定了他們必須高看敬重魏,不敢怠慢。這就是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優勢,也是俗話說的宰相門前七品官。

其次電視劇中看出,皇帝不提建議,只是最終決策之人,這就決定需要有個人拋磚引玉說出自己的想法,讓大臣討論,而魏東亭就是康熙拋磚引玉之人,他的話往往代表皇帝的意見,對於索額圖和明珠這種官場老油條,且能不知,所以叫魏東亭魏大人。

其次兩人彼此競爭,誰能先猜到皇帝的心思,誰就先對方一步,作為皇帝知己的魏東亭往往會是第一個知道的人。

最終,叫魏大人,不免為自己留後路,因為伴君如伴虎,官場險惡,關鍵時刻皇帝身邊的心腹能替自己說句話,影響深遠。

康熙王朝電視結局,康熙封其為毅親王,同時其最後在龍床之上逝去,可見在皇帝心中的帝位,綜上所述,小編覺得對於索額圖和明珠這種官場老油條叫魏東亭魏大人也不足奇怪了。


惘然


雖然,當時從官職品級上,魏東亭的官職略低於索額圖和明珠。但是,其實他們都知道,魏東亭和別的官不一樣,因為他是康熙的心腹,是從小到大一起的玩伴和朋友。官場之上,遲早有一天會被重用。



而且,魏東亭作為康熙的禁衛軍首領,在軍事上才能卓越,康熙也對他十分器重。他們主僕情深,不僅僅是君臣之間的關係,因為從小一起長大,這份像兄弟般的情誼,感情分就已經高出旁人很多了。


再加上魏東亭為人樸實,很有上進心,所以官場上也是一步一個腳印,同僚們都知道,總有一日他會超越大部分人。而且,作為官場上的同僚,互稱大人也沒什麼不妥,就像現在,董事長稱呼他“魏經理”,也沒什麼不妥,只是官場上的客氣話罷了,這裡的“大人”只是一個稱謂。

歷史上其實沒有魏東亭這個人,魏東亭的人物原型是曹寅,但是曹寅一生只是個五品小官,文學創作需要這樣一個與康熙朝夕相伴的大角色,所以,魏東亭就這樣出現了。


歷史密探


魏東亭是死在康熙的床上的,可見魏東亭與康熙的關係非同一般。有過這樣經歷的人都知道,如果你跟其他人一起睡,說明你們的關係是非常鐵的。

事實上,在古代,老大跟小弟一起睡,還是一種表示親近信任的方式,是籠絡人心的好方法。劉備創業時,就經常和關羽張飛寢則同床,出則同車。

索額圖和明珠拜見皇上之後,還說一句見過魏大人,魏東亭也坦然接受,可見這兩人的地位是比魏東亭低的。如果是同級別的,不會用見過這樣帶點謙卑的詞語。

就像你去上司辦公室,發現那裡有個上司的朋友,雖然沒有統屬關係,但知道他是隔壁辦公室的領導,你也會恭敬打聲招呼。在古代更是這樣,當時等級制度非常嚴格,連衣服都不能穿錯,行禮這種事更加不能搞錯。

而索額圖和明珠貴為宰相級別的人物,魏東亭的官職明顯沒有他們的大,為何地位比他們高呢。古代的地位不一定全部由官職大小決定。輩分也很重要,當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中寫了明朝文官見面論資歷的場景,非常有意思,想必清朝也差不多。


桂西散人


看過《康熙王朝》的人都知道,索額圖乃是康熙的岳丈,理所當然的就是朝廷中的重量級人物了。明珠的身份也不容小覷,是康熙的堂姑父,並身兼數職。


而魏東亭不過是以曹寅為原型虛構的一個人物,是康熙身邊的一個伴讀,身份地位遠遠在索額圖和明珠之下。可就是這樣一個奴才,卻被索額圖和明珠尊稱為魏大人,這是為什麼呢?下面待有書君為大家一一解答。



一、索額圖和明珠借巴結魏東亭來籠絡君心。


索額圖和明珠兩人貴為皇親國戚,自然深諳官場那套處事法則。只要是皇帝身邊伺候的,哪怕是個太監宮女,都是輕易不能得罪的。因為他們在皇帝身邊待久了,對皇上的脾性瞭解得一清二楚,知道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如此一來,朝中大臣為加官晉爵,得到皇上器重,就需從他們下手,通過他們的牽線搭橋,能夠更加接近皇帝,從而實現飛黃騰達的目的。


魏東亭恰好就是索額圖和明珠看中的那個牽線搭橋的人,因此見面時,他們對魏東亭畢恭畢敬,以便後續為自己所用。



二、魏東亭才德兼備,更給了索額圖和明珠巴結的理由。


魏東亭雖是小小伴讀,但從小與康熙耳鬢廝磨,並習以為常,對康熙的脾性瞭如指掌,因此兩人的關係不是君臣,更像朋友。兩人惺惺相惜,曾秉燭夜談,康熙更是說過魏東亭將來有朝一日的地位不在索額圖和明珠之下。


康熙說這番話也不是沒有道理的。魏東亭軍事才能卓越,對康熙又衷心無二,是憑真本事吃飯的,因此深得康熙信任,是康熙的心腹。這樣踏實敬業的人,職位晉升只是時間問題,甚至有一天還會超越索額圖和明珠。


這樣一來,聰明如索額圖和明珠者還不趕緊巴結這隻“潛力股”,擴充自己的勢力。於是他們想方設法對魏東亭極盡討好。


索額圖和明珠巴結魏東亭,是為了將魏東亭這隻“潛力股”收歸門下,見面時尊稱他為魏大人也就不足為奇了。



魏東亭只是身份低下的一個伴讀,卻能夠成為康熙的知己至交,靈魂伴侶,徹底打破伴君如伴虎的常規,不能不跟他卓越的才能和忠誠的品性有關;


就是貴為朝中重臣的索額圖和明珠對他也要畢恭畢敬,可見他在眾人心中的地位是何等尊貴,才能在眾多圍繞皇帝身邊亂轉的人之中脫穎而出,成為人中龍鳳。


所以,在現代職場中,想要脫穎而出,擁有超強的能力和絕對的忠誠,一定會讓你步步高昇。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在歷史大劇《康熙王朝》的設定中,明珠和索額圖是康熙朝中兩個權傾朝野的中流砥柱式重臣。索額圖太子黨和明珠奪嫡派之間的黨爭風波貫穿於全劇始終,他們之間的關係甚至決定著國家大政方針的走向。

圍繞著明珠和索額圖為兩個權力中心,整個朝廷的大部分官員都分化成了兩派。兩個人都是浸淫官場多年、深諳權力交際的人精老油條,自然懂得“以人為本”拉攏人才和幫手為己所用的重要性。無論是京中要害部門的微末小官,還是各省督撫、封疆大吏,兩人都不遺餘力地拉攏。至於康熙身邊的親近人物,則更是兩派千方百計爭取的對象。

康熙的親信,莫過於魏東亭、蘇麻喇姑、容妃和後起的李光地、張廷玉兩個新秀。尤其是魏東亭和蘇麻喇姑,兩人自小同康熙一起長大,小時候一同玩耍讀書、侍候飲食起居,長大後一起除鰲拜、奪實權。他們與康熙之間的私人感情和信任關係,是其他任何人都無法企及的。老話說宰相門前七品官,皇帝門前呢?那就更了不得了。

連皇宮裡掃地的低等小太監,明珠都一出手就是500兩,對於像魏東亭這樣每天跟在康熙身邊,深得信任且能夠準確知曉皇帝心思的心腹近臣,明珠和索額圖自然視其為要全力拉攏的關鍵人物。就像康熙巡訪山西時,地方大員喊蘇麻喇姑“蘇麻大姑姑”的道理一樣,魏東亭雖然品級、地位遠遠低於明珠、索額圖兩個宰輔級的人物,但兩人在對待這位康熙近臣的態度上,可謂是禮遇有加,從來都是“魏大人、魏大人”得稱呼,從來不以對待下屬後輩的姿態對魏東亭。

這就好比領導、首長身邊的駕駛員,可能連個編制都沒有,每個月工資也2000塊都不到,但他們在外面總能被別人客氣對待、給足面子。謹慎小心的魏東亭也很明白這兩位重臣的心思,知道他們是為了通過自己掌握康熙的想法和動態。與被明珠和索額圖逼得兩頭為難要上吊自殺的李光地相比,魏東亭更能把握住與明、索二人的距離,擺正位置、心態平和,從沒有得意忘形的“飄”和“浮”,始終保持著對康熙的忠誠。

即便被康熙派到江南重鎮南京,成為了手握大權的封疆大吏,面對明珠和索額圖日復一日的書信往來、刻意籠絡,魏東亭也至始至終沒有摻和到太子黨和奪嫡派之間的黨爭中。此舉,更加深了康熙對他的信任,或許也讓明珠和索額圖對他產生了敬意。不管魏東亭是堅定操守,還是左右逢源地“吊起來賣”,他除了因康熙祭拜明孝陵時的紅衣大炮刺殺事件,而被貶到臺澎當知縣的挫折外,其餘的始終未在官場上失過手。

可即使是這次“貶官”,背後的深意也是耐人尋味。康熙明著是處罰魏東亭,其實第一層用意是殺雞給猴看,震懾明珠、索額圖,第二層用意讓他到剛剛收復的臺灣,就更是“委以重任”的安排了。魏東亭依然兢兢業業地主政臺灣,收穫的則是康熙更多的信任,晚年終於以“毅親王”的崇高政治待遇得到善終。而此時的明珠、索額圖、太子、大阿哥,都已淪為階下之囚......


閒鏟歷史


因為魏東亭跟康熙是發小,關係很親密。是康熙除掉權臣鰲拜的重要人物,是御前侍衛,可想而知他的地位有多重要。他還是朝政兩派的中立者,或者說是康熙的密探,暗中監視中央大臣和地方官員的一舉一動。所以,索額圖和明珠不敢輕易得罪。他們也刻意巴結討好呢。只可惜,後來魏東亭在南京主政時犯了錯,康熙南巡到南京,聖旨說不要擾民,可魏東亭擔心明朝餘孽會刺殺康熙,還是實行封街閉戶。結果,還是沒有做到十全十美。康熙在祭祀明太祖朱元璋時,明朱三太子的手下把一門紅衣大炮運上了葛山寺,準備刺殺康熙,慶幸的是,被發現了。可康熙大發雷霆,對魏東亭有了意見和懷疑。都知道,康熙此人疑心太重,善用權術,所以魏東亭被貶為臺灣縣令。可惜了。不過,魏東亭晚年還是得到了善終,康熙也給予他名利。


故事手記


在第一次看《康熙王朝》時,宰輔索額圖和明珠在拜見過皇帝之後又向下級魏東亭施禮,並向其問好,這讓我們在看的時候頗感疑惑。因為索額圖和明珠貴為朝廷宰輔,而魏東亭雖是封疆大吏,地位卻還遠在二人之下。那為什麼索額圖和明珠會對魏東亭如此恭敬呢?

眾所周知,康熙與魏東亭打小一起長大,二人形影不離,兄弟情深。而且在康熙成功平鰲拜之後,魏東亭也是被重用,但是一直被康熙留在身邊。但是康熙也對魏東亭交了實底:

朕要有意鍛鍊你一下。你說要棄武就文,目的當然要他日找一條好的出路,這是對的,如果封你一個官職,只是朕一句話就可以了,但這樣不能培養你成材。你還需要多一點歷練,所以朕對你是嚴格了一些。你知嗎?索額圖是皇親,有時胡來,只要不太過分,朕也會忍他一忍,給他一點面子。將來你的前途,肯定在明珠、索額圖等人之上,但要好好歷練…

以索額圖和明珠在朝廷的權勢而言,這句話肯定會流入二人的耳中。想來可知,二人對這位康熙的寵臣自然是盡各種巴結之能事,希望能將魏東亭拉入自己的陣營。更何況,就連一向以不黨自詡的張廷玉對蘇麻喇姑都是稱呼為“蘇麻大姑姑”。更何況是這兩位權相呢,所以他們對魏東亭恭敬也就在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康熙深諳帝王心術,他知道不可能避免朝中有結黨的事情,但是他絕對不能坐視有一黨獨大來威脅皇權。所以康熙一手扶持了明珠和索額圖兩個陣營,試圖在他們之間保持著一種微妙的平衡,以牢牢的把握住自己的權力。

但是兩黨是不會滿足於這種平衡狀態的,他們時時刻刻都想著能壓對方一頭,從而能徹底掌握住朝政。而在康熙面前有巨大影響力的魏東亭自然成為他們頭一號拉攏的人物,所幸魏東亭時時刻刻忠於康熙,並不與他們過從甚密,所以康熙對魏東亭更加看重。將江南四省賦稅重地交給了魏東亭,讓他為自己看守東南門戶。

拉攏是最重要的原因,但他們為何敢於在康熙面前就如此畢恭畢敬呢?眾所周知,魏東亭是皇帝的人,二人尊重魏東亭實際上就是在看著康熙的臉色行事,就是在尊重康熙皇帝。此細節也正體現了他們時刻揣摩著皇帝的心思,對康熙倚重的人恭敬有加。

更何況,兩位宰相都是官場高手,而絕非囂張跋扈之人,最看重的就是和氣四方,與各種潛在盟友打好關係。這一句大人,不但自己無損,而自知承擔不起的魏東亭自然是感慚莫名。這就是他們的為官之道,讓比自己小的人物對自己感動和感激。而絕不會拿大,就像八阿哥胤祀一樣,拉攏人心。

後來兩黨傾軋的厲害,康熙便把魏東亭貶職到臺澎縣任縣令,直到兩黨被完全清洗,魏東亭才回到京城,這是康熙對魏東亭的一種保護。

當魏東亭回京之後被封為毅親王,也實現了康熙的諾言,讓他有一日在明珠、索額圖之上。

以上。


逆流時代


魏東亭這人是虛構的人物,類似於金庸寫《鹿鼎記》和康熙玩的很好的韋小寶,最後被封鹿鼎公,但是不管是小桂子公公還是韋爵爺都是金庸虛構的。


而和康熙一起玩到大的魏東亭,其實也是虛構的人物,這算是二月河在《康熙大帝》這部小說中玩的一個噱頭吧。

和韋小寶不同,魏東亭其實是有原型的,那就是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因為二月河其實另一個身份是紅學家,所以在自己的第一部小說中,秀了一把專業。


魏這個姓如果和歷史上的國家聯繫起來,我們會想到那個?三國時曹操曹丕父子建立的魏國,所以提到三國時的魏國我們一般說曹魏,所以魏和曹是聯繫起來的。曹寅字子清,號荔軒,又號楝亭,這個“楝”字拆開是木和繁體字,木在五行中代表東方,“楝”字和繁體字東字又很像,所以二月河把這個字寫成了東字,楝亭變成了東亭。


無論在小說還是電視劇中康熙和魏東亭都是一起長大的發小,而在現實中曹寅的母親孫氏是康熙的保姆,康熙南巡時曾拉著孫氏的手說:這是我家老人。

康熙對曹寅很好,康熙晚年查虧空,查到江南曹家,康熙拖到1712曹寅去世才讓人對曹家動手,而真正查抄曹家要到雍正時期。


而在二月河的小說中,魏東亭的死也很有意思,在《康熙王朝》中,魏東亭和曹寅一樣都是病死的,而到了電視劇《雍正王朝》中,魏東亭又成了因為查抄虧空被逼死的。不過小說中他是因為查抄虧空的事病發死的。


死的原因不同,死法卻一樣病死。

至於在電視劇中索額圖和明珠這倆紅極一時的丞相喊魏東亭魏大人其實很正常,對於和皇帝一塊長大的小夥伴,誰敢疏忽,有些話他們這些宰輔不一定敢跟皇帝說,但是皇帝的小夥伴可以沒有顧忌,對於這種皇帝近人,像明珠索額圖這種聰明人是隻有恭敬不敢得罪的。

(歡迎關注我的頭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