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學,孩子上課時聽得明白但一自己做題就不會寫過程是為什麼?該怎麼辦?

拎東212944063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先來兩幅圖片娛樂一下。

這是老師講題的過程與思路,

這是你做題的過程與思路。

其實數學的題目是有章可循的。我以高一數學為例,給你簡單講解一下。

首先,我們要學會挖掘高中數學題目中的一下中文字。

高一數學的題目,中文字包含兩個部分:知識點與關鍵字。

知識點上,比如說:零點,奇函數,偶函數等等。這些都是告訴我們,這個題目是在考什麼知識點。


關鍵字比如說,任意,存在,恆成立,圖像,最值等等。他們主要是告訴我們這些題目我們的思考方向。

那麼上課聽什麼?就是聽老師對關鍵字的處理。老師在講解題目的時候,通常會分類講解,把一下關鍵字相同或相似的題目總結在一起進行講解。


我舉一個例子:

這三個題目考察的點都是一樣的,都是F(x)最大值的研究,老師在講解的時候一定會把這三個題放在一起講。

為什麼呢?

就是因為都是考察的都是函數的最大值問題,第一問直接告訴你最大值為-1,後面兩個題都是恆成立問題,本質上都是考察最值,所以抓住“恆成立問題想最值”這一點就好了。老師在講解的時候就會說明這一點。所以聽課的話就中重點聽這個就好了。


希望你能聽懂,有什麼不懂得可以私信我。


高中數學MR李


高中數學上課能懂,但下課又不會做,這種情況很常見,原因有許多。

其中主要的原因是老師講了之後,學生知道了是這樣,可卻不知道為啥要這樣做,更重要的是為啥我自己想不到呢,咋樣去學習我才能想到並做到。

但現實要命的是老師講完之後問學生:"聽懂了嗎?"學生回答:"懂了"。兩個"懂了"的意思完全不一樣。老師的意思是你知道這道題的來龍去脈了嗎?你會舉一反三嗎?而學生回答的意思是這道題我看明白了。這樣的情況,你想學生下課之後再做題能不蒙嗎?

所以,在學習的時候一定要多問幾個為什麼?為什麼這麼做?為什麼這麼想?為什麼能這麼想?之後再加上多練習題,然後遇到題就一定能快速而準確的做出來了。






羅旭數學


上課聽的挺明白,說明你認真聽講了,基礎知識和基本概念也掌握住了,是完全有能力學會、學好的,沒有什麼大問題.

但是剛剛學會的東西,還沒有記牢固,時間常了會忘掉一些.離開了課堂的環境,學習效率也會不一樣.

建議你上課之後在儘量短的時間內做題、寫作業,這樣更有利於知識的鞏固.也可以在做題之前先複習一下課本上的定義、例題,或者筆記,思路會更清晰.

做題時可以想一想,這道題考的是什麼概念,哪個知識點,哪種解法.題做的多了,瞭解了出題者的思路,就什麼題都不怕.

另外,學習上有不清楚的地方,要多向老師請教,多和同學討論,那樣能理解得更加透徹,在記、背的時候也更輕鬆.

我在這兒幫你出主意,別忘了學習上的事情最終還是要靠自己,別偷懶哦.能給你最多支持的,也是你身邊的老師、同學.遇到困難,那是對你的考驗和挑戰.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加油!


新疆高考課代表


我是一名高三數學老師,今年帶畢業班,個人認為您問的這個問題,非常普遍但是需要糾正一些看法。

首先,問題的前提是,孩子上課時聽的明白,這個要做考證,是否真的聽得很明白了,一般來說老師上課時,如果課堂上呈現出來的是發言者同學給老師的反饋是聽懂了,那麼一般來說老師就會往下繼續講,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就高不就低,這不是故意,而是一種不自覺地習慣,這就會導致班內有很多實際上並未聽明白的同學也認為自己聽明白了,這是一種任我認為聽明白,聽明白的可能是老師的話語,而不是老師的思想與思路,最好的辦法就是老師講完之後隨之舉的例題,一般來說,老師會讓大家先做,這時候,如果能夠在老師規定的時間內獨立自主的做出來,這才算是基本上聽明白了。隻言片語的漢語聽明白不叫聽明白。

換句話說,如果孩子真的聽明白,就是不會做題,這種可能性有,但是不大。也就是說一個命題“某學生在課上聽課很認真,老師講的問題和方法思路等,都聽得很明白,很清晰,但是輪到自己做題的時候就是不會”,這個命題對於大部分學生來說都是個偽命題,其實並不成立。

其次,學生上完之後,做有一定難度的問題可能會有困難,這幾乎是一定的,關鍵就在於上課之後一定要將老師所講內容先進性消化總結後,再去做題,切不可著急忙慌的為完成作業而去做作業,我們說初中的內容特點就是兩個字,直接,學什麼考什麼,高中則完全不然,學的和考的之間的距離很大,這之間的距離需要自己走完,也就是需要自己消化理解吸收再輸出,這個過程也是成績拉開的關鍵。


馬修新高中數學


上課是在老師的引導和啟發下完成的,或者模仿老師的過程完成的,障礙當然很小或者沒有了。

課下在沒有人引導提示的前提下,又加上課上做過的過了一段時間有所遺忘,自己獨立完成就會有很多的麻煩,這是正常現象。遇到這種情況怎麼辦呢?我認為:

一,不要著急去做作業或解題,先把所用到的知識和做過的題型再重新溫習一下或者做一遍,加深一下印象,使思路暢通起來。

二,把每種題型做一整理,條件的轉化,思路的方向,做題的方法。並整理出解題模板,第一步做什麼,第二步做什麼……

如果接下來再做題,我想會事半功倍的。如果還有困難,可以找出是哪一個條件的問題,卡在了什麼地方,慢慢思維,探究合理的解答方法,或許迎難而解了。

當然,實在解決不了可以去問同學和老師,問會了後,自己必須做加工,變成自己的過程,加深印象。


曉融007


上課聽懂與理解了是兩回事,理解與會做題又是兩碼事,會做題與做對題也是兩碼事,所以你要慢慢提升自己做題的能力。

首先,你要找出自己的不足,搞清楚自己哪裡沒有弄懂,問問老師和優秀同學一起探討探討。最主要的還是基本概念的理解,然後去多做題、多體會。上課時不光是聽,還要動筆,老師講例題在黑板上演算時自己也要跟著老師的節奏把題目過程寫一遍,這樣才能更深入理解知識點,一定要及時作課後練習題,要有錯題筆記有時候一道題做一遍是沒有用的,要多做幾遍特別是錯題還有一些高考的經典例題,必須要好好把握,對於像這些高考的經典題型會有很多的解題方法,所以你要學會你像思維,反著推理嘗試。

其次,整理好屬於一本自己的錯題本,記錄好經典的高考題型與自己經常錯的問題,不要不當回事,很重要,很重要的。

想要學習好一門科目就像蓋樓一樣,要從一點一滴做起,不可能說一下字就有質的飛躍。掌握好基礎是學好數學的重要基礎,好的學習方法與習慣是提高數學成績的必要條件。

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黃昏的孤寂之境


聽懂,要看是怎麼聽懂的。聽懂了什麼……高中數學的課堂,由於老師不可能真的按照大眾思維去授課,而賴好有點思想性的老師講的課,一般人更聽不懂。所以,極容易導致聽懂但不會做題。

然而,更深刻的原因還是因為學生的數學思維沒有形成,我們過來人會發現一個規律:語文,背鍋的會忘,可是數學,會的能一直會下去,不會忘……根本原因是因為:數學的學習過程就是一個人改造自己思維方式的過程,且高中數學基本上都是源於現實的,因此,學到手以後,一旦推而廣之,那麼一輩子都不會忘的,題目照樣會做。

解決方案也很顯然:請按照數學學科的客觀規律去學習,別去想著應付了事,深入挖掘題目背後的深刻思想(即反思):這一步為啥是這樣?是題目的哪個條件,亦或者是老師講過的哪個性質規律引發瞭解體過程要往這個方向去展開?這種問題反思多了,數學感覺就形成了,就不會聽懂但不會做了。

認真一點,預計半個學期到一個學期,就可以形成這種好的感覺了。


大蟲147867188


簡單地來講就是對知識的掌握不夠充分,只是大概瞭解知識所解釋的原理,並不瞭解知識的運用,以下提供自己的幾點建議:

1.腳踏實地,只有你付出了時間和精力,才會有收穫。不要妄想著哪天自己突然找到了適合自己的輔導書,或者碰到了喜歡的老師突然就開竅了,學習成績就騰飛起來了,這樣的幻想每一屆都大有人在,但是我們從沒真正看過這樣的案例,就算有也不一定是你。

2.不要自欺欺人,心歸學習。有些同學每次考試試卷發下來就默默暗示自己,我又沒學,成績不好也是可以接受的,如果我認真學習,他們根本沒法跟我比,這是非常不成熟的表現,所以在高一,高二,一定要讓學生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放低姿態,把心迴歸到書桌上。

3.加上交流,不恥下問。這個是我一直以來最提倡的。在學校就不要怕麻煩老師,多問問題,有很多同學經常有這樣錯誤的觀念:我問問題說明我比較low,所有的問題我自己都能解決,然而有多少個人能夠真正解決呢?有些學生可能會對某些老師看不慣,然後不喜歡學這門課,說句不太恰當的解釋,如果想在和老師的戰鬥中完勝,只需要把其他科目考到最後,讓他對你無話可說,甚至讓他為曾經欺負過你的舉動感到羞愧。當然,等你畢業多年你會感激曾經有這樣一個打擊你,讓你取得進步的的人。

4.認真做題,多練求精。首先態度一定要認真,做一道題就一定要把這道題吃透,最忌諱做完一知半解。有一個理念相信很多人並不太關注,成績高的學生不是比你多懂多少東西,而是他們掌握的題目模型比你多。我們經常說考後150分,說的不單單是特指某個題目而是當你對這個題目完全理解才能舉一反三。


數學輕鬆課堂


很久以前教高中時新接手一個班,例題講完,我問同學們,聽懂了嗎?好些學生大聲回答,聽懂了!我淡然一笑,說,你們是聽說了!不是聽懂了!再追問,反問幾個與例題有關的衍生問題,一個個目瞪口呆。。。打那以後再問聽懂了還是聽說了,眾皆嘿嘿一笑。


牛小歪


我想不管哪個地區的數學卷,高中數學應該都是重基礎的。把基礎打好了,該背的公式背熟,該練習的題型練會。怎麼都也有110-120分以上把。

建議題主先減少依賴手機。自己努力思考,一定要先打牢一個章節的基礎,再去做題。不要還沒背完公式,理解課本就急著上題,然後又小猿搜題。

慢慢來。高三還有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