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安慰癌症晚期的病人?

勇敢的心104460758


親身經歷,我是一名專業心理諮詢師,身邊遇到幾個癌症患者。他們並沒有刻意來找我,因為關係比較近,還是會時常去開導他們。

記得剛剛大學畢業時,我遠親的一個伯伯,得了小細胞性肺癌,他有五個小孩,兩個大女兒出嫁了,還有三女兒和小兒子在讀書,四女兒在外面打工。小兒子還在讀初中,14歲,家裡負擔很重。

而且我伯伯是農民,也沒有什麼積蓄,當時癌細胞已經轉移到頸部淋巴結。

他們家裡一下子天黑了,親朋好友都去看他,嬸嬸每天以淚洗面,家裡的孩子也是。

因為我是大學畢業的,伯伯挺看重我的,因為我家和伯伯家挨著的,我幾乎每天都去他家坐坐。

我知道癌症患者有典型的四個時期,否認期-憤怒期-抑鬱期-接受期,我伯伯當時處在憤怒期和抑鬱期,整天不說話,不吃飯。嬸嬸餵飯給他吃,還將飯噴到嬸嬸臉上。一個人躺在床上哭泣。

我每次想和伯伯說點什麼,他要麼不說話,要麼就開始哭。後來還是被我攻克了。

一、給伯伯講一些成功例子

我會到網上找一些癌症患者的事例,說給伯伯聽,讓他知道癌症並不是死刑。

二、告訴伯伯自我療法

讓他想象自己身體的癌症就像一個敵人,被慢慢消滅,伯伯說這個方法很適合他。

三、讓他多想想自己的孩子和嬸嬸

伯伯還有三個孩子沒成家,這是伯伯的職責,讓他想想自己的職責,他還不能倒。嬸嬸一個人太辛苦孤單了。

四、心理療法

我託人在貴州買了一堆林芝回來,讓伯伯每天泡茶喝,告訴伯伯這個林芝是抗癌的,效果很好,合併化療效果更好。後來伯伯還是接受了化療。

我讓伯伯在醫院找老鄉,因為伯伯會發現很多人和他一樣,心理會平衡一點。

這是親身經歷,真實故事,希望可以幫到正在抗癌的病人。


深圳怡寧心理健康


癌症患者90%以上是嚇死的,雖然大家都明白,但沒有一個不害怕的,主要沒有攤在自己身上,別人得病了咱們都是好聲好氣的勸說,吃吧,喝吧沒有事,如果發生自己身上你試試,什麼感受,估計還不如人家。

我家嬸嬸得了胃癌,一家人非常悲痛,我出門在外每天提心吊膽,生怕手機響,我知道只要手機響就是嬸子遭遇不測了,每天非常壓抑的生活著,一直持續到嬸嬸去世,一年多一點,人啊不是自己的親人你是沒有感覺的。

每次回家都是和嬸子聊天,分散她的注意力,不讓她想病,和她談自己小時候的事情,談誰家姑娘結婚了,談誰家有添一個孩子,談誰家兒子考上大學了,就這樣我想盡一切辦法陪她,我明白她的時間不多了,每次回來給她帶東阿阿膠,我說這個補血,吃了好,她每次都很開心,明顯能看的出來,她知道我們都很在乎她,所以我嬸嬸一直生活的很快樂。

我們一直瞞著嬸嬸,告訴她自己得的是慢性胃炎,不用怕,養養都好了,我們就這樣一直瞞著她,很多時候我堂弟和我爸爸都是偷偷躲到一邊流眼淚,他們兩個都是使勁喝酒,我們真的很痛苦,我們全家受得煎熬我都沒有辦法形容。

後來嬸嬸走了,我們真的是一種解脫,我們使勁的哭了一場,真不知道是痛苦的眼淚還是解脫的眼淚,但我知道我們都很愛嬸嬸,所謂安慰最好的辦法就是多陪陪她,多和她聊天,沒有辦法啊,根本不是錢的事,我們能做的恐怕只有這樣了,希望大家多多陪伴一下親人,給他們製造一個美好的空間。


大海傳媒


對於癌症晚期患者而言,其實她內心很瞭解自己的情況,也知道自己時日無多。但是人無完人,即便是將要離世的人,也無法克服內心對死亡的恐懼。

所以家屬在對待患者生命的最後一刻,要做的事情,無非就兩點,第一是消除患者死亡恐懼,第二了卻患者心願。

有一本書,叫《死亡如此多情》,建議大家可以看看。這本書中記錄了百位臨床醫生口述患者臨終的事件,其中有一篇這樣寫道:不同的人生態度、解決了不同人最後的態度,希望有更多的人,在生命即將終結的時候,可以選擇優雅的轉身離開。”

或許你會說,想像總是美好的,但是現實中,幾乎很少有人不對死亡產生恐懼,當然也是我們家屬以及醫生要做的事情——臨終關懷。很多家屬定義上的臨終關懷,更多的是讓患者減少痛苦,陪伴患者,儘可能的好吃好喝對待。

但是這裡說的臨終關懷,更多是精神上的,讓患者了卻心願,不帶恐懼,不帶孤獨,安詳平靜的告別世間,回到原點。

不知生死,無法坦然。53歲的鼻咽癌晚期患者李忠林,在生命的最後一刻,情緒低落、胃口減退、體重下降,心力交瘁、全面崩潰,但是他的家人卻從未放棄他,通過傾聽、陪伴、撫慰,讓他重新審視自己,審視生命。

八年前,李忠林的父親因肺癌去死,臨死前那種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痛苦呻吟一直是他心中的夢魘,如今自己也同樣患癌,卻不希望父親的遺憾和經歷在自己身上重演。李忠林決定不去醫院治療,希望把最後的時間留給家人,留給自己。在親人的安撫和陪伴中,通過生命歷程回顧,建立生命延續感,用平和的心態迎接死亡。

死去何所道,託體同山阿。做好親人臨終關懷,引導他正視死亡,從而實現有尊嚴的死亡,這也是一種愛,一種孝。


抗癌健康網努力打造一流的癌症腫瘤醫患交流平臺,歡迎關注,一起學習交流抗癌健康知識!


抗癌健康網


晚期病人也分可治療和不可治療的,分生存期的。

很多肺癌病人發現時就是晚期,但是生活質量依然不錯。

這種需要時間接受接下來要與癌共存的事實。找一些心理醫生諮詢,吐苦水,家人明確的表示愛與感激,對病人都是莫大的安慰。之前有案例,一位病人妻子,每天早晨給病人老公做早餐,收拾妥當出門上班前都會親老公一次並說一句我愛你,有你在真好。確實病人的狀態調整的很快。

如果病人沒有太多時間,進入姑息治療了。此時安慰其向前看,努力加油沒什麼意義。這時候主要就靠他的家人愛人給予陪伴,感激,關愛了。

癌症家庭的情感疏導是一門學問。更是關係病人病程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希望每個人都是被愛著的。

祝所有人健康。


匯美在線


這個問題我就不扯淡了,帶著ta 出去旅遊,開心的玩別在乎錢,別提不開心的事。以前有過很多案例,比如有對老夫妻,妻子患癌症,醫生說就算開刀活不了多久,他老公性格還算開朗,回家就整理衣服什麼的,帶上存款滿中國的玩,等回來了到醫院一複查,癌細胞消失了。他老婆說,這次出去旅遊很開心,就算回來查出還是沒好那也值了


Mark強9626


儘管現代醫學已經發展異常迅猛,很多100年前無法治療的疾病已經在醫學家們孜孜不倦的努力下已經攻克了,然而令人所有科學家感到沮喪的是癌症幾乎是無法翻越的最大的一座大山,儘管各路無良媒體粉墨登場,渲染各種所謂的攻克的治療癌症的手段(為了刷流量、吸引眼球或者偷換概念)。

作為一名醫學生首先要一盆冷水,目前癌症是無法攻克的,並且某種疾病所謂的治療手段越多,那麼這種疾病越是不好治療(就是治不好),越好治療疾病治療手段越簡單,大道至簡也許就是這個道理。因此安慰癌病人,針對癌症患者的心理治療和心理護理是尤為必要的。

癌症作為人類第一大健康殺手,每年都呈現上升的趨勢。腫瘤嚴重的威脅著人們的生命安危,癌症在普通人眼中就是和死亡畫上等號,所以對癌症病人的心理疏導是極為必要,也是極為重要的。

通過對癌症患者臨床觀察,患者常常有對治療持有懷疑、缺乏信心、悲觀、抑鬱者病情容易復發,存活時間比心情開朗、富餘同癌症鬥爭的人生存期短。特別某些病人心理壓力過大,顧慮重重,悲觀失望,病中如再受到其他的打擊下,病情往往急轉直下,患病後的惡劣情緒對於癌症的預後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良好的心理疏導對於患者預後不亞於藥物的治療。

具體做法如下:

1.指導、鼓勵病人表達情感。通過與患者的溝通,無論是病人家屬還是醫生都要表現出對患者的理解和關心,使他們表達深層次的情感。對於不善於表達的病人應有意識的引導和示範表達。通過病人的表達瞭解病人的內心的真實情感和訴求,這本身也是一種心理治療。

2.有效的解釋:向病人講明道理,幫助病人解除顧慮,樹立信心,加強配合,對於那些不知道自己身患癌症而又能配合治療的病人,可暫時隱瞞患者的病情,是病人安心接受治療。對於那些不願接受治療的病人,又否認自己的病情,應該吧客觀的症狀向病人講明,說服他們儘早接受治療。

3.鼓勵和安慰:癌症病人的心理反應往往很強烈,特別是在治療一段時間後,效果不明顯、副作用增加更是會出現情緒上的劇烈波動,他們常常表現出憂慮、恐懼、焦慮、無助、抑鬱、悲觀、絕望甚至企圖自殺,及時地鼓勵、安慰病人,使他們振作精神、增強信心和疾病鬥爭的勇氣。

4.必要的保證:對於病人的檢查和治療效果作出一定的保證,讓病人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尤其是病人的家屬更是應該給予堅決的保證,讓病人沒有後顧之憂,以更加嶄新的姿態面對疾病。


都市健康資訊


直指他心,現其原形!

能夠真正有資格安慰晚期病人的,只能是最知己的親人朋友,可以無話不說,輕重都行。否則是不敢亂說話的。

如果你確實和他夠知己,夠哥們,就按照以下建議談話吧!

一,讓他檢討,幾年甚至十幾年來,到底他遭遇什麼事?身體受到傷害到癌變程度。

一般病人會說的就是“自己也想不通啊為什麼。”

其實,這個原因很簡單,已經統計證實,90%以上是負面情緒困擾的無法排解!

你的病人不會例外的!

他一定心胸很小、遭遇重大刺激、或者有什麼嚴重生活工作的不如意。這時你就明確告訴他,就是那個什麼事,他沒有想得開的結果。

無論他承認與否。只要他沒有明顯的其他傷害事件,一定就是這個!

比如他遭遇了經營失敗、職場失意、親人變故、離婚刺激之類。

你讓他現在承認的好處,就是他可以開始正視問題,然後到了想開的時候了,他會解除那個負擔。

二,你告訴他他一定非常害怕死亡!就明確說出來,讓他承認!

然後,你再告訴他現在懼怕、絕望是摧毀機體的最大敵人。讓他擺脫出來。

他會說“很難”!

你就幫他想辦法。以疏解心情為目標,尋找辦法。

三,你告訴他不要指望放療化療能治療他的癌症!

就明確告訴他,他的晚期結果,就是前期治療失敗的證明!

怎麼辦?

不要再尋求讓醫生出手繼續無用的治療,包括什麼去北京上海大城市折騰什麼介入、射頻消融等方法,那些除了繼續花盡他的錢,沒有任何益處!而且只有壞處!

你要告訴他,人體不是汽車發動機,可以換了零件更好。人體是越修理越糟糕!各種治療只能進一步傷害機體活力。會崩潰更快。

你告訴他,現在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放鬆心情,培養機體活力,然後或許可以多延長生存期。

如果不這樣安慰,都是無法走入內心的敷衍,沒有用的。

回答如上。


春雷滾滾2


導讀:遇到你,是我的緣;你活著,我很開心。你病了,我陪你一起度過這段日子。你是我見過最堅強的人。即使你去世了,我也會堅強的活著。我從來不在生病的時候,寫這樣的文章。就如我現在病好了,頭腦清晰,身心健康,我才寫這樣的短文,來告訴你,病中的人,是最堅強的人!活著的人,是最堅強的人!你永遠不會聽到死人堅強活著的故事!

病中的人

——靈遁者

早上起來的時候,眼睛疼。我沒有太在意,洗漱後越感覺自己不舒服。轉而就是頭漲,頭疼,渾身無力,精神萎靡,我連忙躺到了床上。即使這樣也異常難受,發熱,胸悶,接踵而至。有句話叫“病來如山倒”,相信這樣的體驗,大家都有過。難受得想撓自己的心,想讓人關心,又想一個人安靜,左右都不能稱心。

父母給我買了藥,我多喝了些熱水,耐著性子躺了一個小時,終於睡著了。等我醒來後,感覺眼睛不疼了,頭腦也清晰了。這就是“病去如抽絲”。

老人們常說:“人吃五穀雜糧,沒有不生病的。”所以就得病的體驗,大家都有。關於病的話題,從古至今,都是新鮮的。

去看看一些關於“病”的成語,你就知道病中的人,是怎麼回事了。“病病殃殃”是一個成語,把“病”和“殃”放在一起,你就知道,病即是禍殃,世人皆討厭得病。

可是人得吃,人得經受環境折磨,所以難免“病從口入”。人在疾病面前是脆弱的,有多脆弱,你想象不到。我開頭的那點描述,遠遠不等代表什麼是病!

什麼是病?我來告訴你。1919年西班牙大流感你知道多少人喪生嗎?是2千5百萬到4千萬人死亡!現在一線城市的大醫院,一天接診人數過萬,但你沒有看到有人和醫生討價還價!魯迅筆下的血饅頭,你還記得嗎?海明威,川端康成,三毛,梵高等這些人為何自殺,你知道嗎? 因為疾病賣兒賣女的新聞你看過嗎?故事和案例太多了,我相信即使身邊普通的人的經歷,甚至是你自己的經歷,就足以讓你感受到病中的人,是咋樣的。

病中的人是敏感的,病中的人是多愁的,病中的人是痛苦的,病中的人是可憐的,病中的人是膽小的。

我從小到大,身體一般。所以小病不斷,關於得病,我也有些體會。大病就得過一次胸膜炎,導致我呼吸不上來。有一天躺在床上就哭了,還跟我媽告別呢。現在想想,那個時候自己到底是怎麼想的,想笑都覺得無從去笑。

不過那次生病,讓我確實思考了關於生命的眾多東西。對於現在的我來說,這些經歷是彌足珍貴的。

我奶奶去世前,天天吃藥,一天不吃就難受。不吃飯,也一定要吃藥。我外婆也是,每天難受,然後總是說屋頂有人,床下有人……總之就是神鬼之說,日日不停。我四姑父因為癌症截肢掉一條胳膊,他是一個眼睛很硬的人,但是也在夜裡暗自流淚。即使這樣,最後也沒有保住生命。

每次去醫院看病人,我都頗有感慨。我在想古代的醫院,也有這麼多人嗎?晚上深夜的走廊裡,很多陪護的人,睡在板床上。呼嚕聲此起彼伏,臉色都是憔悴的。所以古人早說了:“久病床前難有孝子”。

我不知道你生病的時候想了什麼?我說說我自己吧。在生病的時候,大腦雖然是悶的,人也是無力,萎靡不振的。但大腦卻很活躍。過電影一般,但這些“電影”多是不快樂的。

聽聽這些詩句:“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一朝臥病無相識,三春行樂在誰邊”,“多病所須唯藥物,微軀此外更何求”,“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吹雨入寒窗”,“身病時亦危,逢秋多慟哭”,“團扇,團扇,美人病來遮面”。

誰都不願意看到一個人在風中瑟瑟發抖,卻無錢治病。誰都不願意看到,為了治病,拋棄妻兒。但病不由人,病中的人更由不得自己。

我假設自己此刻的頭腦是最清晰的,是最聰明的,那麼我該對病中的你說些什麼呢?那麼我該對將來病中的我自己,說些什麼呢?

實在是就這幾年時間,我身邊的親人,同學因病去世的有幾位。有癌症,有心梗,有腦梗。世界上的病名,好像數不盡。上帝和菩薩也都忙不過來吧。人自己呢,也是的。連醫生有時候也救不了自己,這就是病不由人。

疾病是一種體驗,更是一種考驗。考驗著生病的人,也考驗者病人周圍的人。人性在醫院會更脆弱,眼淚在醫院會更朦朧,生死之間的抉擇,從來都是艱難的。

我們無法徹底避免自己生病,但你一定不要在病的時候去做決定。因為那多數是消極的。這裡的“決定”包含了諸多內容,比如自殺,離婚,逃離,放棄,恐懼等。

我知道你痛苦,我也痛苦過。我知道你也許無法控制,但我還是相信你可以控制自己的心緒。一個人要活到老,不容易,因為時間有重量,你的身體就越來越沉。一個人要活到老,也容易,因為時間流逝的很快。你只要堅持下去,就白頭了。

在此刻我倒是希望,所有生病的人,有“無病呻吟”的心態。疾病就是一場體驗,就像“生孩子”,痛苦在所難免,但挺過去,你會得到很多。就像我一開始說的,我得胸膜炎那一年,休學半年,思考了眾多關於生命的問題。對於現在的我,很是珍貴。

這種珍貴是指我更坦蕩了,我更注重養生了,我更樂觀了。我更會內視俯瞰自己的心思了。我不是梵高,我不是海明威,我不是川端康成,所以我沒有指責他們因病自殺的權力,但我有權力說不欣賞!

我喜歡張海迪,我喜歡史鐵生,我喜歡霍金,我喜歡海倫凱勒,我喜歡我自己!我喜歡你!

我們無權利選擇來到這個世界上,選擇人是我們的父母。我們有權利選擇生或者死。尤其是病中的人,更會思考什麼是生,什麼是死。但其實這是個謬論,我已經替你想過了。活人是不會體驗到死的,死人是不會體驗到活的。所以活著就想活著的事情就夠了。樂觀的人,會向病而生;樂觀的人,會拉寬生命的維度。

最後我還是要給看到此文的所有人強調一點:遇到你,是我的緣;你活著,我很開心。你病了,我陪你一起度過這段日子。你是我見過最堅強的人。即使你去世了,我也會堅強的活著。我從來不在生病的時候,寫這樣的文章。就如我現在病好了,頭腦清晰,身心健康,我才寫這樣的短文,來告訴你,病中的人,是最堅強的人!活著的人,是最堅強的人!你永遠不會聽到死人堅強活著的故事!

摘自獨立學者靈遁者散文作品。


靈遁者國學智慧


  • 1、戰略上藐視,戰術上重視。

癌症病人在確診後,會經歷恐懼、焦慮、抑鬱、憤怒等各種不良的情緒變化。家屬要採取各種方法幫患者樹立樂觀的信念。要將癌症看成慢性病來對待,而不是絕症,避免對患者造成太重的心理負擔,營造一種輕鬆和諧的家庭氛圍。然後,在專業醫師的指導,規劃科學的治療方案,不要盲目相信偏方和道聽途說的治療方法,以免耽誤患者病情。

  • 2、給患者設計一份營養均衡的膳食結構。

不論是做治療期間,還是癌症患者的康復期,飲食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富含各種維生素的新鮮蔬菜和水果,再加上優質蛋白的攝入,對患者的營養來說是必不可少的。當然,食譜還是要根據個人喜好因人而異,也可以在營養專家的指導下設計一份個體化的食譜。患者的營養狀態好了,心態才會進入一個好的狀態,以積極的心態進行治療和康復。

  • 3、與患者進行真誠的溝通

癌症患者有權利知道自己身體的真實狀態,如果對其隱瞞病情往往會導致不良的後果,加重患者的心理負擔。

  • 4、幫患者樹立精神的力量。

與癌症鬥爭的時間經常是漫長的。可以給患者分享一些抗癌成功的故事和案例,或者幫患者參加一些癌症相關的患者聚會活動,互相分享治療經驗和護理心得,獲得互相的理解和支持。


癌度


其實癌症不是突然有的,在之前的5至10年中一直與你共存,是什麼呢,怎麼來的?是真菌,吃出來。怎麼除去,用口鹼,就象發麵用口鹼中和一樣,就這麼簡單還怕什麼,到醫院化放療才真可怕必死無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