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農村老人總喜歡把孫子帶回老家養?

老李說農事


作為過來人我也遇到過這樣的問題。看似很常見的問題,實際背後所隱藏的,所包含的很深層次的問題。

更多的是一種無奈。。。

當時孩子斷奶幾個月,孩子奶奶就把孩子帶回老家了。一直到孩子上幼兒園,就和我們一起到現在。

第一,關於看孩子的問題

在國內是這樣,年輕人只管生孩子(少部分個人帶孩子的例外),照顧孩子是老人的工作。老人看孩子照顧孩子都是按照傳統的方法,按照她們那一輩的照顧方法。可現在的年輕人呢,不懂就去度娘上問,不懂就發朋友圈問,或者直接問朋友,去醫院。。。

反正是老一輩的和現在的年輕人看孩子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舉個簡單的例子:現在新生兒出生3天就在醫院洗澡,按摩,等,以前哪有這樣的啊!老人不可能接受這新鮮的事。。。

在國外則是另外一種,年輕人生孩子還得帶孩子,年輕人成年後基本跟家裡沒什麼大的關係,獨立性很強!

國外有國外的好處,社會福利相對來說更好一些,政府會多少的幫助你。我也是從電影上看到的,如果家長不能正常的看護孩子,照顧孩子,政府會直接把孩子帶到社會福利機構給代管。。。國內哪有這好事啊,哈哈,但是國內的家長也不會把孩子送到福利機構。這就是國內和國外的差別(說的有點遠了)。

第二,關於回不回老家的問題

不同的生活習慣,農村老人習慣了有個小院子,習慣了街坊鄰居串門閒聊,習慣了自家的小菜園,習慣農村大集。但是到了市裡,高樓大廈,關門閉戶的,互不來往。老人不習慣上下電梯,不習慣超市。。。

本身的經濟條件,如果只有一套房的話,老人看孩子就會和年輕人住在一起,甚至說老兩口只有一個人在看孩子,另外一個在農村,處於分居狀態。一方面,畢竟是兩代人,代溝還是相當大的。另一方面,心掛兩頭,一邊是孩子一邊是老伴,對比起來,帶著孩子去和老伴在一起,也是老人合情合理的選擇!

第三,引申出的社會問題

誰看孩子是社會大問題,幾乎每個家庭都會遇到!

年輕人和父母到底應不應該住一起,更是個大的社會問題!

這些問題,需要國家給予更多的幫助和支持,哈哈,是個歷史的難題!

以上圖片均源自網絡

就說這麼多,關於老人看孩子的問題,歡迎朋友們積極評論,交流!更多交流互動,花鳥蟲魚,農業知識,歡迎大家關注我,有關必回,有評必回!


醉臥花海書屋


前幾年,我的父母也到城裡來幫著帶孩子,五口人生活了三年。從平時的聊天、拉呱中,也一直能聽出來他們想帶著孩子回農村。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住了一輩子農村,在城裡生活不適應。

在城裡生活,對於老人來說,生活環境過於封閉,周遭沒有認識的人,除了帶孩子就是帶孩子了(特別是子女去上班之後),生活過於單調。不像在農村自己熟悉的環境中一樣,可以跟自己的街坊、鄰居聊聊天打發打發時間。這種生活方式讓他們容易產生與世隔絕的感覺。正所謂“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

沒有了收入,看子女生活壓力大,心裡不舒服。

看著自己的子女,每日奔波勞累,生活壓力大。對於老人來說,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卻無計可施。特別是孩子開始上幼兒園之後,送走孩子,倆老人在家無事可做,大眼瞪小眼。不像在農村,可以幹些力所能及的營生,比如養點雞鴨、種點小菜園,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子女的生活壓力,也讓他們感受到自己更有價值。現在我家老人,在家養著幾十只、種小菜園,每次回家都能帶夠一週吃的新鮮蔬菜和雞蛋。能看出來,老人的那種心理的滿足!

天長日久,婆媳關係等因素也有影響。

婆媳關係,很多已婚女士對此應該有很多的體會。天長日久,難免在生活習慣等方面產生衝突,造成子女與孩子之間產生嫌隙,讓彼此都不舒服。尤其是,對老人來說更為不舒服。難免會讓老人更想回自己老家帶孩子。

這是根據自己和朋友的一些經歷的總結,希望能解決您心中疑惑。



小魚兒觀社會


為什麼很多農村的老人去城市給兒子看孩子,去了沒多久就想著把裙孫子帶回農村老家養了?看似一個都是帶孩子的行為,卻道出了更多農村老人心中的苦悶,也說明了中國幾千年的婆媳關係急需要更好的解決。



農村老人去城市帶孫子,這是不得已的事情。尤其現在的人生活節奏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工作。生了孩子後不得已就需要老人幫忙照顧。而對於一個農村老人來說很慶幸自己能夠有一個在城市工作的兒子,能夠娶一個城市媳婦,給自己生一個城市孫子。這一切看著都很美好。但當農村老人去城市給照看孫子的時候,老人才知道原來在城市照看孫子,尤其在兒媳婦那裡照看孫子,並不是自己想象的那麼簡單。



首先,老人來自於農村,在那個年代的農村老人大都沒有什麼文化程度,文化水平都不高。也沒有什麼語言功底,只會操一口本地農村的方言來到城市,但來到城市看孫子後,雖然在城市生活,老人沒有認識的熟人,對城市的生活習慣不適應,也就沒有更多的與人溝通交流的時間,而且城市的房子不像農村的院子那麼的大,可以散步走走,城市更多的高層就在一百平米的空中待一天,照顧孫子,這樣的比較壓抑的生活,使農村老人適應不了,所以他們更多的是想著回到農村去,那裡還有說話的人,還有可以轉悠的院子。還可以帶著自己的孫子。



其次就是農村老人由於傳統的照顧孩子的習慣與現在的年輕人有一定的差距,這就使得更多的城市媳婦無法接受農村老人帶孩子的一些生活習慣,比如給孩子吃飯,穿衣等日常的行為都無法令兒媳婦滿意,會因為這些招來兒媳婦的數落,這些都會讓老人的內心感覺悲涼,感覺到自己在這個城市中,在這個家庭之中的多餘,但老人更多的還是想照看孫子,所以就願意帶著所以回到農村老家去!


俺從農村來


農村老人喜歡把孫子帶回家養的原因很多,不同家庭也會有不同原因,因為我婆婆也曾把我兒子帶回家養,以我的觀察帶回家養主要原因應是以下幾點。

環境改變,會讓婆婆有很多很多不適應。記得我兒子出生後,產假休了五個月我要上班,婆婆來照顧孩子,其實我看在眼裡,婆婆在城裡住是很不習慣的,好多次被家裡各種電器整的暈頭轉向,也常常因分不清廚房地板擦和臥室地板擦而苦惱,更不用說彼此還有很大差異的飲食習慣了,但因為孩子要吃奶,婆婆不得不住下來,到了十個月我一給孩子斷奶,婆婆就給帶會老家了。


農村老家,還有著婆婆許多割捨不下的人和事。
我婆婆在城裡幫我帶孩子,家裡小姑子才十八,小叔子才十九,,還有公公,小姑子和小叔都未'結婚,公公又不太會做飯,婆婆每次一到週五晚上就盼著我快下班,婆婆好趕最後一班公交車趕回家,自己做了媽媽才體會到當媽媽的有多惦記家裡兒女,我想正因為家裡還有放不下的,她才願意帶孩子回老家。

因此婆媳彼此應互相理解,帶孫子回農村老家養也沒什麼不好的,孩子一樣會健康成長。


山村梅花


本人就是來自農村的,之前也曾讓父母幫忙在長沙帶了一段時間的孩子。可是,才住了不到一個月,農夫的媽媽就說要回農村了。而她也多次和農夫說了,讓我們把孩子放在老家,這樣她就可以幫忙帶孩子了,而我們兩個人就可以一起去上班了。但是農夫比較的堅持,最後送媽媽一個人回去了,然後孩子是我們自己在帶,直到孩子讀書。農夫也分析了,之所以農村的老人都喜歡把孫子帶回老家樣,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捨不得家裡的土地。農村人家裡都有一些地,農村人怎麼會讓地閒著呢,即便是老了依然還是會種很多的東西,像蔬菜、花果等是一應俱全。而到城裡帶孫子的話,家裡的地就荒廢了,心痛。

第二,城裡住不習慣。老人也知道自己的孩子生活壓力大,而帶孩子也是他們很樂意的事情,但是老人大半輩子都是在農村生活,所以去到城裡了,住不習慣。這也是老人想回農村的一個重要原因。

第三,農村裡環境更好。在城市裡很多的老人都睡不著覺,而且就算是想出去走走了,卻不知道到哪裡去,人生地不熟的,找人說話都沒有。而在村裡就不一樣了,想去哪裡就去哪裡,空氣也新鮮,日子過得自然更舒坦。

第四,為孩子節省開支。在城裡生活壓力大,多一個人就多了一筆開支。再加上城裡的生活成本大,各項開支都不是小數目。而農村人一輩子節省慣了,看到一下子孩子開支大了,自然心痛。所以感覺還是回農村更好。

第五,城裡住擔心和婆媳關係搞不好。農村人的生活習慣,還是和城裡人有差距,而老人又和年輕人也有差距。為了不給兒子增加麻煩,還是會農村更好。

可憐天下父母心啊,一切都是為孩子考慮。所以,我們也要多孝順老人。

農夫也瘋狂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首先想到了在幾個月之前,女朋友給我提出說想養一隻金毛狗子,其實我本人也是很喜歡狗的,但是無奈因為之前家裡人都不同意,所以這個想法直到我大學畢業都沒有實現。對於女朋友提出的這個要求,大腦的第一衝動是,養!但是淡定下來之後還是果斷放棄了這個想法,原因不在乎,1.工作忙碌,沒有時間去陪伴照料狗狗。2.房子是租的,其他室友或房東也許不會同意。3.漂泊在外,不穩定,帶著一隻狗也影響到了以後得搬遷轉移之類。和女朋友說完這些原因之後,她也還是欣然的接受了,我答應她,等以後有了房子,或者等我們老了退休沒什麼事情做的時候,肯定給你養一隻狗。

Ok,說了這麼多,我們現在轉回題目為什麼老人都喜歡把孫子帶到農村養?

咱們先不說老人,說一下我身邊一個真實的朋友,簡稱小李吧,小李結婚五六年,現在孩子兩歲多,夫妻二人在我們市區開了一個羊肉鋪子,租了一個三十多平的房子,有時候生意忙的時候,就會把母親從老家叫來幫忙帶帶孩子,可是老人總是待不了多久就會以想家為由想要回去,想把孫子一起帶走,可是夫妻二人覺得孩子自己遠了不放心,也是想念,最後還是老人自己一個人回的老家。

那麼,我們現在回頭看這兩件事,結果不就是我們想要的答案嗎?

1·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戀家情節,外面的世界再好,終究不是自己的故鄉,葉落歸根,所以只有在自己的故土才是最安心,最舒適的

2.每個老人都是心疼自己的子女,有一天他們無法再給予我們的時候就會想著儘可能的不拖累我們,出門在外,多一個人,多一份開銷,"回農村省錢"也許是他們思維裡繞不開的一道彎吧。

3.城市的發展節奏肯定是要比農村快,人的生活節奏和溝通交流也不是一個老人能夠迅速適應的,就好比有一天突然把你放到外太空生活,到那時,你是不是就會很想念回到地球,回到那個陪你一起生活一起長大的家呢?

回老家,對老人來說,也許是想在最熟悉的環境裡,照料自己最愛的人吧


L 。°


中國人口密集度是世界之最,老人在城市裡生活總是沒那麼順心,他們不像我們已經習慣大城市的喧囂!他們更願意回到老家,清新的空氣,青山綠水,三五幾個鄰居在一起聊天!空了種點小菜,種點稻穀,自由自在!

問什麼喜歡把孩子帶回農村,說實話孩子

是他們回去的時候附帶的!中國已經步入老齡社會,二個年輕人要負擔幾個老人,現在生活節奏加快,年輕人都要上班,很大一部分是沒時間帶孩子的,只有把孩子交給老人帶了!而他們更願意回老家,孩子有些時候是他們藉口吧!


放飛的活


對於居住在農村的老人,由於一直生活在農村,沒事時也可在房前屋後的種下萊園,挑挑水,挖挖土之類的又鍛鍊了身體還可以享受種植的樂趣。吃碗飯可竄這家走那家的品嚐百家菜,拉拉家常,享受綠色純天然食品,呼吸清新的空氣何樂而不為。可是住在城裡子女那裡頓感壓力,時間久了還會生病,整天關在高樓大廈裡與外界隔絕,沒人說說話,看電視又不喜歡,去竄門又不熟,上街走走又盡是時髦的城裡人覺得自已很土,並且人多車多,走出去時常又找不回家。別說還要接送孫子上學,相反會讓孩子們擔心,生活習慣也很不適應,看著孩子們忙碌的工作,自已還無所事事。所以老人們都不願去城裡生活,都願回農村無拘無束的生活,但心裡又想時時見到孫子,所以老人們又想把孫子帶回農村,也想減輕一下子女的負擔。


董澤軍yoga


我現在就面臨著這個問題!先說一下我的情況吧!老家是衡水農村的,在天津工作幾年了!前幾年結婚生子!現在孩子一歲多了!我現在是兩邊跑!就是讓老人帶孩子在老家呆一段時間,然後迴天津來呆一段時間!說實在的,把孩子扔老家是真心不捨!每次從老家回來在路上老婆總是會哭!回到天津了也是不敢和家裡聯繫,怕自己忍不住,也怕孩子找爸爸媽媽,畢竟孩子才一歲來的!

老人把孩子帶回老家去養也是沒辦法呀!我爸媽都是農民,就是靠種地和在家打工為生!結婚買房已經花光了積蓄!倆人都在這邊看孩子,手裡沒有進項了心裡不踏實!所以只能我媽在這邊,把我爸自己一個人扔家裡!時間久了總是惦記!只能是兩邊跑!

還有,像我爸媽他們那個年紀的上面還有老人需要照顧!雖然兄弟姐妹多,但是自己的責任總還是要承擔的!

再有一點,老家親戚朋友的多,鄰里之間相互走動,父母在老家待著也還有點意思!城市裡人生地不熟的,出門不方便,鄰居不認識,子女白天忙工作!在老人看來只有農村的老屋老院才是家!心裡才踏實!

所以作為子女的我們也要多關愛體諒老人一些!

上車無法抱你!下車無法養你!對不起!我的寶貝!


津城遊蕩者


你仔細觀察一下就會發現老人不只是喜歡把孫子帶回老家去養。他們自己也願意在老家生活,在老家頤養天年。這還是回到那個本質,人是社會性的動物,人是需要人際交往的。在老家,他們有熟悉的圈子,他們有熟悉的領地。這是任何人,特別是老年人,安全感的一種寄託。老年人到大城市會有各種各樣的不適應,大城市的節奏太快,大城市太擁堵,大城市太多人,大城市陌生人太多,大城市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太遠,大城市帶孩子感覺不安全。

另外一點就是爺爺奶奶對孫輩的疼愛。爺爺奶奶在年老的時候,它們的生命力慢慢的失去了以前的那種能量,但是小孩子的生命力是旺盛的。所以老年人普遍喜歡小孩子,因為在他們身上他們能看到,希望看到歡樂,看到生命力的旺盛。特別是自己的子孫,那他看到的更是生命的延續,甚至傳統一切的說法是家族的傳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