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與荷西上世紀70年代的愛情,現在看為什麼仍舊令人感動呢?

梵西說


初中的時候讀三毛的書,有一篇叫做《一個男孩子的愛情》,當時把一段話摘錄在本子上了。

“如果他繼續活下去,我仍然要說我對這個婚姻永遠不後悔,所以我認為年齡,經濟,國籍,甚至學識都不是擇偶的條件,固然對一般人這些條件很重要,但是我認為最重要的還是彼此的品格和心靈,這才是我們門當戶對的東西。”

十二三歲的我一心向往自由,不諳世事。所以理所應當的認為,年齡啊外貌啊經濟水平啊外在因素都這些都不是兩個人是否在一起的硬性條件,三觀和有趣才是最重要的。

慢慢經歷的事情多了,發現兩個人親密關係裡,如果涉及到關乎一輩子的結婚,其實很難不去考慮這些現實的問題。在網絡的熱帖上,經常會有人發相親帖求助,內容很直接的指出對方的學歷,經濟水平,身高年齡,讓網友們衡量是否般配。

每逢看到諸如此類的帖子,我都會想起小時候看摘抄過三毛的那段話。

70年代的三毛的思想真的太超前了。因為無法預知的現實,堅守浪漫比想象中的難。

三毛和荷西還有一篇文章,從小喜歡到現在,叫做《不死鳥》,三毛說她自己願意在父親母親還有荷西的生命圓環裡,做最後一個離世的,因為啊,這樣他們就不用分擔她離世時的痛了。

看到的時候很感動。

不考慮一切外在條件,只在意是否心意相通,交往時,不自私不自我,設身處地的為別人考慮。這份愛不簡單,現在很少人能堅守這樣浪漫的愛,外在現實因素和人那份趨利避害的私心是最大的阻力。

對於三毛和荷西的愛情,在我們這些外人眼中,一切都是霧裡看花,但正因為如此,才會顯得那麼讓人著迷吧。


魯中晨報李沫霖


無非是現在的愛情大多充斥著許許多多的利益關係。就以前三毛和荷西有一段經典的對話(下一段為複製)

荷西問三毛:你想嫁個什麼樣的人?三:看的順眼的,千萬富翁也嫁;看不順眼的,億萬富翁也嫁。荷:說來說去還是想嫁個有錢的。三看了荷一眼:也有例外。那你要是嫁給我呢?荷問道。三嘆了口氣:要是你的話,只要夠吃飯的錢就夠了。那你吃得多嗎?荷問。不多不多,以後還可以少吃。

而現在太多的愛情卻不像三毛荷西之間這麼純粹的了,而是被車,房,各種物慾所充斥著。而我們心中卻又嚮往著那種簡單的只有彼此的愛情,可能這就是讓我們感動的原因吧


寧不懂


我是80後,雖然接觸三毛的作品是學生時代,但是對於他們美好純粹的愛情,仍然被感動得一塌糊塗。尤其是在今天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這樣的愛情真的是可遇而不可求。

在荒涼的沙漠裡,兩個為了愛情的人把平實、枯燥演繹成了精彩絕倫,他們的故事浪漫得讓人甚至有些眩暈。在相對閉塞的環境裡,人其實並不容易掌控自己的情緒。有的人說,換成別人,一樣可以做到;對此,我是持懷疑態度的。浮躁的人心,醜陋的靈魂,比比皆是,這才是真相。君不見,如今很多人打著“個性”的旗子,以“行為藝術作為皇帝的新衣”來掩蓋自己的躁動與不安,其實根本做不到在沙漠裡能活得通透又精彩。

同時,一個男人為自己深愛的女人編織一個美好的夢,這也是讓人感動的地方。在今天,如果你說想去沙漠裡生活一段時間,你的另一半或者男朋友,一定會認為你“腦子進水了”;荷西所做的,卻是和三毛一起為這個美好的訴求在努力。

這樣的愛情,這樣的純粹又美好,怎麼會不讓人感動呢?


俠女畫


純粹的愛情都是令人感動的。

現在的所謂的愛情已經充斥著太多的物質的東西了,人們仍然對純粹的愛情嚮往,但僅僅只是嚮往而已,就像一個夢,夢都是美好的,然而,夢不能當飯吃。純粹的愛情不能當飯吃,只有物質能滿足慾望。所以,純粹的愛情是人人嚮往,而幾乎是很少人能得到的。

所以,除了感動,也只能感動了。因為,為了純粹的愛情,所要付出的東西太多太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