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買車風,很多人真正買了車之後就想去買後悔藥了,這是為什麼?

用戶68491968004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居民收入不斷提高,以前高不可攀的小型客車已經“飛入尋常百姓家”了,別說城市了就是農村現在也是家家門前都停的有車。在給群眾帶來快捷、方便的同時也產生了很多煩惱,好多人都想吃“後悔藥”,我作為一個有30年駕齡的老司機幫大家分析分析為什麼。

1、何謂“中國式”買車風?

說白了就是一窩蜂似的買車,不考慮自己的經濟條件和喜好,人云亦云。同學、同事、鄰居都買車了,你不買覺得面子掛不住。人家都買高檔車,你買個5萬的低檔車,人家開的是奧迪、大眾,你開的是奇瑞、長城,人家是自動擋你買個手動擋,人家是7座真皮座椅你是5座織布座椅,不說媳婦天天不願意,你自己都覺得沒面子,坐在車裡天天諷刺挖苦你。我2010年正在4s店買雪鐵龍世嘉乞丐版,她來了,非要加1萬要帶真皮座椅、自動空調的,張口閉口女同事的車都有這功能,沒法啊,最後辦完手續下來13萬多。這就是典型的“中國式”買車風。

2、為什麼後悔?

有的是貸款買車,一時衝動買了車後續的還貸壓力讓人睡不著覺。後續保養、加油的費用更讓人接受不了,尤其最近油價上漲的厲害,一些大型越野車主叫苦不迭,別說開這車的還在乎那點油費,我親眼見到百公里20多升的油耗讓這些車主只呲牙,最近二手車市場大型越野車和SUV車型特別多就是最好的說明。城市管理跟不上,停車場少,停路邊還要被貼條和罰款。上次在市區黃河路,停馬路邊給朋友回個短信,旁邊一個小夥敲我窗戶,我問怎麼了,他往前指指,我一看,我去,就2分鐘時間被貼了個條,交警一加油門走了,這找誰說理去。有時候去醫院看病在院裡轉了3圈都找不到停車位。市區上下班路上堵,尤其下雨天,那真是“神龍見首不見尾”,還真是沒有走路快。我的車都八年了才開了6萬公里,不是不想開,是真開不成,踩離合踩的我腿疼。有了車還得買車位,價格比車都貴,車位買了想著到頭了沒想到物業又打電話讓交車位管理費,我去,有沒有天理啊。天天怕車被掛被蹭,沒事就擦車,累一身汗還美其名曰“鍛鍊身體”。有時候我把車停在車位裡下來看看,覺得那不是車,是“爺”,沒事得供著。單位同事買的豪車開著是有面兒,上次換根皮帶3000元,嚇得頭一縮,感覺有點開不起啊。

總之,買車要根據個人經濟、實用性綜合考慮,就是一帶步工具,是消耗品。不是天天喊著要跟外國接軌嗎?你到外國看看兩廂的經濟性轎車佔大多數,省油、佔空間少是最大的優點,幹什麼事都要講個性價比,沒必要為各種面子問題增加自己的煩惱。


碳酸鈉516


我是2015年買的車,因為工程做大了,錢也賺到了一點,認為買一輛車應該沒有什麼問題吧!因為有車符合我現在的身份,也有面子!所以趕緊去學車報名,因為太急,科目二補考了三次,科目三補考了一次!一得到證,第二天就提了一輛新車,全保險交了五千多,因為是新手,所以不知道買保險有返現規則!第一年新手上路,撞了六次,最嚴重就是跟公交車撞了,一年報六次保險,第二年全保挨七千塊!每五千公里保養一次,每次一千多塊錢,到4S店,因為那時候笨不知道在外面保養便宜點!剛得到新車的小夥子一到週末就跟女朋友到處自駕遊,第一年就開了三萬公里,油費六毛一公里,換了兩個輪胎,再加上過路費,還有路上消費,罰單等等,說了那麼多就是想告訴大家,光養車我每年大概要花三四萬多塊錢!這真的是跟養個小孩子沒有區別啊!(三線城市)

第二年不敢浪了,但是除了保險,油費,停車費,包養費等等一起還是差不多兩萬一年!所以說能買得起車的人非常多,全國人都能買,但是養得起的就看看你的工資有多少了!別衝動買車,後悔的人多了去了!

我老弟也買了輛長安的車,但是平常都用不到,一個月才開一兩次,除了過年過節開車,有面子,我都不知道他買回來幹嘛!他上班地點離公司走路十分鐘,可能是因為見到小夥伴們都買車了,他也想買,死要面子,現在活受罪了,想買出去二手車又不值錢了,但是買回來不開,整天丟那裡,真的太浪費了!而且還要花錢去養它,光停車費每月380元,一年就四千了,他真的後悔莫及了啊!

所以買車要三思而後行,養得起,用得到再買!





防雷檢測技術顧問


說真的,沒買車之前吧!心裡心心念唸的要買一輛車,第一吧,可以撐撐面子,第二吧,也方便了自己!但是很多人買了車就後悔了,為什麼這麼說呢?

個人認為有兩個原因:

第一:好些人為了面子,去銀行按揭買了車,每個月的工資剛好能支付月按揭費的,所以說生活非常累,車買來以後要加油,有違章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然後,好多人看著表面光鮮豔麗的,其實背後加個油的錢都是問題。一年下來七七八八都給車做了奴隸!心裡那個悔哦!

第二:當初心心念唸的車到手後,心裡就沒有這份激動和興奮了,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同樣的價格,在二手市場上可以買到更好的車,而自己花了這些錢感到不值,這也許也是後悔的一個原因吧!

純屬個人意見!可以添加補充!謝謝!


東案海侖


其實大多數人買車都幸福指數提高。

後悔的是收入不穩定,收入很低的,用車極少的人群。尤其是貸款買車,入不敷出的時候。

我買車過程比較簡單,拿到駕照第二天,問修車的朋友,什麼車質量可靠。

他說,拉貨,五菱宏光。拉人,大眾速騰,帕薩特。

第二天去4s店看車,試駕,刷卡,第三天提車。買車就完成了。

現在3年五萬公里了,沒有任何小毛病,都是4s正常包養。。。。。非常可靠。

出門方便,經常自駕遊。烏鎮,西塘,天目湖。。。。。都自駕遊玩。比坐公交車轉火車方便。

回老家方便,行李扔車上。隨時出發。不需要提行李那麼累,不需要轉車,等車那麼累。不需要買火車票心急火燎。

用車頻率較高,所有不存在後悔。

已經是生活必需品了。


去西藏的螞蟻


我一直買便宜的比亞迪車,車子就代步,08年買了一輛f6,才七萬五,多餘的錢深圳付首付買了一套房,12年底,把開了4萬五千公里f6賣了4萬五,九萬5買了一輛速銳,剩下的錢付首付又在廣州買了一套房,且14年深圳限牌了,現在車牌比我的車還貴,留著繼續開,現在速銳10萬公里了,兩輛比亞迪的燃油車都還不錯,沒有給我扔在路上過。16年底又多添了一輛比亞迪電動車e6 400, 剩下的錢17年底又在惠州首付買了一套房,電動車開了8萬公里了,經常開長途到湖南老家,買電動車爽歪歪!比亞迪車不光給我代了步,還幫我資產升值![可愛][害羞],以前好多人說比亞迪垃圾,看不起我,我就買國產車。過去一些人腦子發熱,房子不買都花好多錢買合資車,現在回過頭來看,呵呵,當年買了豪車沒買房的恨不得挖個坑把自己埋了!


江南一輝


很多人買車後,都會後悔:

後悔買手動的;

後悔不直接上BBA的;

後悔買動力只是夠用的;

後悔買小眾車的;

後悔買車只看三大件不考慮舒適型隔音的;

後悔買車太大的;

......

為什麼那麼多人買車後都會有後悔心理?

一、買車後後悔大多都是因為以下幾種情況:

(一)車本身因素繁多

1、 配置問題

圖省錢買低配

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這些車主的身上。預算20萬出頭,但是想買一箇中配在25萬的車。所以,這種情況下,就只能買一個低配的“高端車”了!但是在買了車以後,發現車輛上的配置真的是好低哦!屏幕看著不爽,拆掉,換個大的,座椅不舒服,加坐墊等等。

盲目追求高配

有些人買了低配,而有些朋友則盲目的追求高配。高配在手,天下我有!然而就在開了一段時間後發現,很多功能並沒有什麼用處。比如說,座椅加熱這些功能,在有些地區就不見得用的上。

另外,很多的高科技配置在維修以及保養方面是非常貴的。如果車友們買輛車,想開幾年就賣掉的話,那麼高配車並不比中配車型高不了多少錢。

其實,買低配高配,就看有些配置或功能,自己平日裡是否用得到。如果想著開兩年就賣掉,那麼,你還需要考慮車子的保值率。同樣的車型,通常中配版比較保值。

2、排量問題

小排量隱患大

現在流行小排量的車,一方面,滿足環境要求,另一方面小排量車購置稅減半,降低了買車門檻。但是小排量的車如果有渦輪的還好一點,若是個自吸車型,在滿載開空調的情況下,有時爬一些角度不大的斜坡都費勁。

這種小排量的車一般適用於城區做代步工具使用。如果你經常要跑長途或者自駕遊,在雙車道上超車,加速要非常果斷有力,否則一不小心就可能和對面的車來個親密接觸。特別是要超大車的時候,如果加速不給力,會帶來很大的安全隱患。建議還是耐心等一等,有錢再入手大排量的車型。

大排量如燒錢

有些車確實看起來高大威猛,但由於車子重,發動機排量大,油耗自然也高。特別是現在城區裡都很擁堵,那油表下去的可是非常快。其實,再好的車,其性能往往只能在跑高速的時候才能體現出來,但這樣的機會其實並不多。上下班的功夫,油卻都燒沒了。

燒油還是省油?買車糾結與後悔的經典老問題。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衡量和心理承受的標準。在買車時,一定要想清楚自己的需求,如果只是用作代步工具,動力方面過得去就可以了,關鍵還是要看油耗。

3、 外觀問題

外觀太將就

一輛車其實和你的相處時間是比較長的,如果外觀是自己不喜歡的,那確實很影響心情。我們在買車時常常碰到這樣的情景:某款車的外形可能不是你喜歡的,但剛好價格優惠,又或者他的某方面的性能符合你的要求,那就可能湊合著買了。

但買回家後,你可能會發現,你每天需要朝夕相處的愛車卻是你無法接受的外形,那種痛苦也是很深的,就好像你娶了一個你不喜歡的老婆。所以,不要小瞧外觀的重要性,有很多新車的車主就是 因為忍受不了外觀才狠心割肉賣掉的!

過度注重外觀

相反,過度注重外觀也會導致後悔心理。買車的時候一定要多看、多對比、多考慮!很多朋友再看車第一眼之後,喜歡的不行。果斷交錢提車。但是,開了幾天以後自己就發現了車輛的瑕疵。並且在親戚朋友的指責聲中,將車換掉!這中間產生的損失,只有自行承擔啦!

買車不僅要注重外觀還要結合配置、排量等問題綜合考慮,尋找自身心儀的車,減少買車後悔的幾率。

(二)各種費用鋪天而來

買車容易養車難”。車子買來之後,預算往往都比買車貴,今天堂主就和大家一起來看看買車是否“養得起”呢?後期的費用到底有哪些呢?

1、油費

買了車要開就要燃油,油費是必須的,不想花油錢,除非買的是電動車。

一般來說大部分家用車平均一年跑1.8萬公里,綜合油耗平均就算它8升/100公里,油價往便宜裡算5.6元/升,一年算下來平均8064元。

2、過路費

有了車就想出去玩玩,路上會遇見各種收費站,出去玩就要各種過路費。每公里大約五六毛錢,這一年下來,用在這上面的錢也不少。

3、停車費

現在這社會哪裡停車都要錢,上班停車要錢,回家停車要錢,出門停車要錢,逛街停車要錢。就說上班停車費300元/月左右,回家停車也算這個數,就算所有你去的商場恰好都是免費停車!那一年算下來也要7200。

4、保養費

定期保養費:除非發生意外,一般自己支付的這部分費用較少。汽車在行駛到5000公里左右做好免費的首保,一般定期的保養也就在每5000公里300元左右。另外,車輛3種濾清器(空氣濾清器、汽油濾清器、機油濾清器)的濾芯,每年最少要更換一次。

5、保險費

小汽車強制保險(交強險)按用途和車型座位數收取,一般家用小汽車為五座車型,按規定交強險基礎保費(全國統一)是950元,也即是第一年的交強險保費是950元,以後按有沒有出險實行浮動費率。如果想購買商業險,各家保險公司自己選擇,不過車價越貴保險也越多,與車價成比例。

6、維修費

汽車總會出現一些小故障,車年齡越大,後期的維修成本越高,不小心來個大故障那就要上千了。

7、違章費

開車難免不會失誤,偶爾違章是很正常的事情。有違章自然就會被抓到,來個違停、闖紅燈、超速等等,那麼就要交錢,一年下來也要交個幾百。

8、汽車用品費

有好多人會給自己的愛車添加一些物品來裝飾愛車,貼膜,汽車座椅套,行車記錄儀,或者後期加裝一些東西,都會是一筆不算小的費用。

(三)最後,便是重中之重,中國式獨有的後悔買車

因此,買車首先需要搞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才能選擇更適合自己的汽車。同樣,能明確自己的購車需求,請身邊懂車的朋友推薦車型也更到點。

二、如何買車不後悔

第一步,明確預算

別人推薦的車再好,錢不夠也是白搭。先搞清楚自己能接受的價格範圍,購置稅、保險、上牌費等費用也不能忽略。選擇貸款買車的要明確首付款以及月供可承受範圍,避免買車後“生活質量直線下降”。

第二步,明確類別

要轎車還是SUV?要MPV還是皮卡?大多數日常用車都是在轎車跟SUV中做選擇,只要搞清楚兩個車型的亮點就能把選擇範圍縮小。相對而言,轎車舒適性更好、操控更靈活、燃油經濟性更好。而SUV則更加大氣、視野更開闊、通過性更好。

第三步,選擇配置

同一價位同一類別的不同車型依然很多,這時候就可以藉助配置來幫助做選擇。首先確定手動擋還是自動擋,這方面不太難抉擇。然後確定必要配置,注重安全性的可能會要求必配ESP、上坡輔助;注重舒適性可能會要求必配天窗、後座出風口。必要配置確定後,可選擇範圍會更小。

第四步,定性偏好

這個步驟也可以理解為買車追求或買車用途。追求顏值個性的,在備選車型裡選擇你認為顏值更高的一款。追求動力的做好接受高油耗的準備、追求舒適性的就不要過分要求操控性、追求面子的就要在性價比方面降低要求。

前面四步都做了,還有那麼幾款車型“看起來”實力相當,這時候可以綜合考量一下。包括機械品質、做工用料、品牌力、經銷商網點數量、保值率等關鍵點。還可以親自到經銷商試乘試駕,感受駕乘質量。甚至銷售員的專業性也可以作為參考依據。

買車先明確預算,其他四個步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調整,當然不差錢的可以隨意。真正瞭解自己需要一款怎麼樣的車,買車後才會用得更舒心。在買車前徵求別人建議時,直接拋出需求如“15萬內自動擋SUV要有ESP跟天窗,有什麼推薦”,也會更容易得到你想要的答案。

許多人說,買了車後悔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錢。

收入足夠高,買什麼樣的車都不擔心加重負擔。

收入足夠高,養車成本根本不值一提。

收入足夠高,高價買個停車位,何必路邊亂停車。

買車後悔真的只是因為錢嗎?歡迎大家各抒己見。


雲掌財經


中國剛剛進入汽車社會,很多人買的都是人生第一輛車,所以對汽車的認知都停留在廣告上。

等自己買了以後,才發現不是自己想要的。

我曾經碰到過一個女孩,家庭條件本身是不錯的,剛剛大學畢業,家裡給了二十萬左右的錢買輛車。作為家庭第一輛車,而且主要是家庭使用,肯定是以實用為主,二十萬在市場可以有很多選擇。

但是她看到同學一個女生,男朋友(乾爹)給買了輛寶馬Z4,於是她也去店裡提了輛一樣的。二十萬不夠用,4s店裡給她做了分期貸款。

關鍵,這時候她駕照還沒拿到!


快樂99的88


今年回家,媽媽一直說誰誰都已經買車。就我們還沒買,很沒面子,我說買可以,但是買回來誰開,弟弟不會開,爸爸不會,她自己也不會,我雖然會開,但我又在深圳。買這個車回來幹嘛,她不聽,總說沒車就沒面子。就我們(我跟我弟)混得最差,我一激動就說,照這樣以後我們都不好意思回家了,反正沒買車!!!然後就一直到現在不跟我說話了,今天還是我生日,爸爸還打電話來祝我生日快樂,哎,跟老媽在一起壓力好大!!!什麼都要跟別人比,我們確實沒別人那麼有本事,但我們也都在努力。但我爸就很開明瞭,他覺得現在不是買車的時候,有錢就先存起來可以買房,可以先修一下祖墳,無論怎樣,現在錢都不是用來買車的時候,最最主要的是,沒人開,老媽還說是因為我們沒錢才這麼說的,哎,她都不知道無證駕駛有什麼後果!!!壓力山大


蝴蝶佩琪


俺們村有一小少婦,我也是有婦之夫,所以我一般不和她們打招呼!有一天我送孩子去上學,剛出校門就見著她一臉的春風得意。我心想這是咋了?撿著錢了!我也沒好意思張口就騎著車回家了,半路上後面殺過來一輛白色的起亞SUV。哦,我貌似有點知道了。回家後我老婆就告訴我說誰家那個誰誰誰買了一輛新車,言下之意我也明白!然後我就告訴老婆,新的後面說我們先說現在的車,你開過幾回?車一落地就開始貶值,而且需要很多的保養跟養孩子似的!你有做過幾回車子保養,帶孩子整天喊累我看你還不夠累。這樣吧,今天把車子收拾的裡外乾淨再去想想新車的事情……


謝里夫謝里夫


啤啤身邊很多朋友都是這種情況,沒買車的時候滿腦子就想著買個車,去哪裡都方便,逢年過節回老家也方便,但是很少有全款買的,10幾萬的車貸款5 ,6萬左右,每個月還個2000-3000左右,幾年也就差不多還完了,覺得也可以就買了。



買車後興奮期過了就開始後悔,新車前幾年保養的費用可能用不上太多,但是保險你得交,有車以後去哪都想著開車,以前沒有車坐個公交車過地鐵,公交便宜,地鐵快捷,可是自己開車去,路上在堵會車,到了地方還得找停車位,費時又費錢。

平時上下班單位又通勤車,自己買車後為了能多睡會,就自己開車上班,單位領導好的能給報銷點油錢,不好的啥都沒有,下雨下雪路不好走的時候還得提心吊膽別出事故,早高峰堵在路上,上班遲到,在單位領導面前不好交代,晚高峰堵在路上,到家晚,在媳婦面前不好交代,通勤車就不一樣了,你只要坐著就好,不用擔心路況,還能睡上一覺,遲到了也是大家一起,單位領導也說不出來啥。



逢年過節回老家自己開車是方便,可是大家都這個想法,所以都堵在了路上,和平時比起來,車貸,油費,耽誤的時間等等,一年也回不去幾回老家,現在高鐵這麼方便,價格也可以接受。

現在無論是停車位還是小區的停車庫,價格都不便宜,有的還沒有產權只有使用權,停馬路邊用擔心交警是不是又來貼條了。哎,用擔心也是很累的。



一想到以上這些就開始後悔買車了,不買車這些問題就都沒有了。可是買都買了,後悔藥是買不到了,只能努力掙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