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看《羅輯思維》對個人成長有多大作用?

baobaoyywj


我這兩三年一直在聽羅輯思維,而且還不斷回顧以前的節目。我的感受就是,這就是提供談資和想法。這對於某些人很重要。

我去年在總部參加了幾次高端培訓,我發現很多高管在演講中,都引用了羅輯思維裡面的故事和案例。我覺得至少在這一點上,羅輯思維已經成功了。

沒有人指望通過羅輯思維一個節目成為哲學家,思想家,科學家。也沒有人指望通過羅輯思維來代替大學,中學等正規教育。

我覺得,我的心態很簡單,把他當成一種偏重知識的休閒方式,早上晚上洗漱的時候聽,聽到好觀點就想一想,不然就當背景音樂,也不虧。

最後說下我聽這個節目的收穫。我今年從德國調到荷蘭。就是因為健談,且言之有物,很快就在荷蘭辦公室也建立了不錯的個人品牌。算是意外的收穫。

多謝關注我。


話說歐洲


本人曾經從事HR工作已經3年,越來越覺得邏輯思維很重要; 對自己的職業規劃是做一個領導者,更需要希提高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

樓主現在遇到的問題相信許多人也遇到過,包括我自己,那麼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如何提高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吧!\nWhat——什麼是邏輯思維能力?\n邏輯思維能力是指正確、合理思考的能力。即對事物進行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判斷、推理的能力,採用科學的邏輯方法,準確而有條理地表達自己思維過程的能力。(來源百度百科)\nWhy——為什麼要提高邏輯思維能力?

故事一:\n小A和小B都是同一時間進入一家世界500強公司實習的應屆生,實習優秀者有留在公司的可能,但是名額只有一個。小A是一個特別吃苦耐勞的人,但是做事欠缺思考,說話思維混亂,每當在會上發言討論的時候就沒有重點,結果一場發言下來大家都不知道他究竟要表達什麼。小B雖然有點懶惰,但是頭腦靈活,由其是語言表達能力比較強,做事條理清晰,辦事效率也高,次公司的大小會議其出色的發言總是讓在場的各位同事刮目相看。一轉眼3個月的實習期結束了,這時候就要考慮誰將繼續留在公司了。人生就怕做選擇題,所以公司的領導和同事也不例外,兩個人各有優缺點,經過一番討論和考評,最終小B被錄用。很明顯,小A邏輯思維能力比較弱,雖然其做事吃苦耐勞,但是對於一家世界500強的公司來說,創新能力、邏輯思維能力、領導能力高的人員更加符合企業的招聘要求,在未來給企業創造的價值會更高。

故事二:\n小C是一家公司的行政專員,平時負責公司辦公室的各項雜事,對外接待客戶的機會較少。公司每個週末都有人輪流值班,一般負責接待來公司瞭解業務的客戶或者幫助業務人員做一些打印複印等工作。這個週末恰好是小C留司值班,臨近下班前忽然來了兩個陌生客戶,按照往常的接待程序小C就先給客戶倒了水,然後和客戶交流起來。小C自認為對公司的業務比較熟悉,就向客戶介紹起公司的業務,可是介紹不到10分鐘,客戶就不耐煩了,最後離開了公司。事後才知道這兩個客戶之前和公司的業務員解除過,那天過來原本過來簽單的,可是在經過小C的介紹後反而不想做了。原因很簡單:小C的語言表達很混亂,把客戶弄糊塗了,客戶就覺得公司的員工素質不高,自然就暫停與公司的業務了。\n現實生活中因為邏輯思維能力弱帶來的不良現象還有很多,所以提高\n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就很重要了。

How——如何提高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

第一、知己知彼,百戰不殆\n先通過一些簡單的邏輯思維能力測驗題來對自己目前的邏輯思維能力進行一個摸底,知道自己大概處於一個什麼樣的水平。如果你的邏輯思維能力測驗分數比較高,那麼恭喜你,在今後的日常工作或者學習中你壓根不用擔心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弱的問題。只要你給自己多一點的實踐機會,自然就會把自己的強項展示出來,所謂“酒香還怕巷子深”。如果你的邏輯思維能力測驗分數比較低,那麼也不要沮喪,任何能力都可以通過後天的訓練得到提高,這個時候你就需要好好制定一個提高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的方法。這個過程可能會比較漫長,因為一種能力尤其是思維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顯現效果的。“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一定要給自己信心和決心。如果你的邏輯思維能力測驗的分數一般,那麼這個就屬於大眾水平了,我們就需要在中等的水平上再拔高一個層次了。

第二、制定方法、層層突破\n1. 多閱讀\n培根說:“讀書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有修養,邏輯修辭使人善辯。總之,知識能塑造人的性格。”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廣泛閱讀,當你自己的閱讀量達到一定的積累時,你看問題想問題的角度就會擴大,隨之你的思維能力就會發生變化。針對邏輯思維能力這塊,可以多涉獵一些哲學、歷史之類的書籍,這樣效果會更加明顯。\n2. 多思考\n很多人雖然閱讀了許多書籍,但是也僅僅是淺顯地閱讀,對於書中的一些經典都沒有很深刻的把握,這個就是欠缺思考的表現。經典之所是是經典,不僅僅是因為它包含了許多優秀的營養成分,還有它對人類也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如果不對書中的一些觀點進行深入思考的話,是不能夠領悟書中的精華的。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勤于思考,善於思考也是必不可少的環節。\n3. 多練習\n只有理論沒有實踐也是不行的,所以我們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理論積累之後就要加強實踐練習了。個人建議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n首先,我們可以在平時做一些邏輯思維推理題;\n其次,我們可以試著玩玩益智小遊戲,既有趣味又可以鍛鍊邏輯思維;

第三,善於寫總結,每次大腦中有一些不錯的想法的時候記得寫下來,事後花時間去組織總結;\n第四,敢於表達自己,與人交流溝通的過程中要自信大膽,語素不要過快,理清自己的思路之後,一條一條和對方闡述自己的觀點;\n第五,敢於質疑,對於別人的觀點不能一味地同意,要多從幾個角度去分析這個問題,說出不一樣的聲音。\n第六,善於觀察,具有耐心,在多角度看待問題的過程中保持一顆不急不躁的心態也是十分重要的,這會讓自己變得更加冷靜,做事從容不迫,沉穩應對別人的提問。\n第三、日積月累,逐見成效\n“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就告訴我們任何一個簡簡單單的成功都是需要一定時間的積累,所以我們必須具有堅強。


百姓網媒


先表明身份,本人是邏輯思維的粉絲,但對羅振宇後期改版節目,很失望。

經常聽邏輯思維節目,對個人初期成長幫助不大,但對中後期的發展,可以開闊思路、大有裨益。這是因為

邏輯思維畢竟是個商業節目,羅振宇也從來沒有避諱過這一點。 就因為是免費的商業節目,所以羅振宇沒法走常規知識教育的平常路,導致在選題和表達方式上,就會有一些標題黨和另類感。同時在節目中,做了大量的知識搬運工作,搬運的這些知識跨度又實在太大,從歷史、數學到進化論等等,遠超過了一個正常人所需的知識儲備和運用需要。

邏輯思維節目採用的是標準三段論,第一部分是環境鋪墊和問題展開,第二部分是情節發展,第三部分是高潮和總結。節目中涉及到的理論跨度很大,用了經濟學、傳播學、社會學和進化論(羅振宇應該是進化論的忠實信徒),作為理論的框架基礎,但總體上還是文科的理論為主。

對一個理工生來說,本人覺得邏輯思維大部分節目的視角都非常獨特,在做庖丁解牛的問題分析時,經常是在意想不到的地方下刀子。

很多入世不深者,容易被其中的故事吸引,而忽略了節目的深度;一些老於世故的,又嫌邏輯思維的節目後期乏力。羅振宇也真是不容易,既要做這麼多節目,還要毫無違和感,期期節目都要使用

套路,真是難為他了。

最後來說點不同意見,本人對“為啥你還信中醫”一期節目,就比較不贊同,覺得有些過,對中醫有點抄家滅門的意思了。中醫理論是有問題,可中藥還是不錯的


圓創觀點


其實《邏輯思維》運營也有一段時間了,你去看看追隨他的人混成什麼樣子,就知道答案了。不管羅粉怎麼擁護他,你都不要被迷惑,那隻不過是一群未清醒的人。

最近羅胖出了本新書,書名是《終身學習》,在豆瓣的評分低到了2.3分,看到這個結果讓人十分欣慰,這並不是知識經濟衰落造成的,而是大眾的智商迴歸了,一樣的忽悠方式用久了總能看透,再傻的粉絲也有醒悟的一天。

其實羅胖是個很有實力的人,無論是從賺錢方面,還是演講方面,還是提升自身知名度方面都是一把好手。但這些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就是讓自己的錢包越來越鼓,並不是讓大家的錢包越來越鼓,這是我們要首先清醒認識的。

早起有很多追隨羅胖的人,當時都認為跟隨他一定可以實現逆襲,時間真的可以證明一切,現在罵他的人是越來越多,說好壞的人反而沒有,為什麼呢?

因為不光賺不到錢,反而賠錢了。

記得當初羅胖忽悠大家,說知識經濟來了,大家最優先的事情就是提升自己,不斷的學習,只有這樣才能慢慢適應新的環境,未來才會得到無盡的財富。這個言語也很難讓人反駁,總歸我們的思想被灌輸的就是終身學習。

他說這些話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讓所有人通過學習獲取財富,而是因為他要推動自己的知識付費產品。甚至忽悠大家,說自己賣房跑去學習,大量粉絲跟著他學,賣掉自己的房子交付大量學費去學習,最後人家偷偷把房子買回來了。追隨者可能連房子都賠沒了。

如果老老實實靠房子升職,沒準都賺了幾百萬了,這可不是通過學習就一定能獲取的,所以賺錢並不是學習導致的,而是機會導致的。

馬雲爸爸曾經說過,讀書沒那麼大用處,發現有什麼機會賺錢就去做就行了,用不到那麼多知識,這還是很誠懇的回答。只是大家不信,非認為只有學習才是出路,這不過是一種逃避罷了。

其實你想想,我們從小學到大學,需要學習多長時間,難道還沒學夠嗎?這些基本知識已經足夠賺錢了。是不是一塊學習的料子自己早該清楚,就不要妄想自己可以靠學習發家致富了。


科技銀狐


經常看《邏輯思維》對個人成長有多大作用,甚至有沒有作用,我覺得因人而異。

在這個節奏越來越快的當,碎片化學習或許成為一種時髦,那究竟的效果如何,既看是否能夠堅持,也看能否將學到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能力,運用於實際的生活和工作當中。成年人學習更加講究實際的效用,要麼學會一項技能,要麼升級人的思維開拓人的視野。而如果你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僅僅是感覺自己學習了,或者時間用於學習,不講求實際的效果,其實是收效甚微,甚至浪費時間的。



再回到《邏輯思維》對學習者的意義,羅胖通過這樣的媒體平臺傳播自己的所學,實際上是將那些高階的知識以一種通俗易懂的方式傳播給大眾,而真正想要學到東西,我們要游到知識上游,獲取第一手的資料。

我們也應該清醒的認識到,作為一個販賣知識的商人,免不了有時會販賣焦慮,而緩解焦慮的方式,往往失去學習和行動,如果你的學習能力不強,恰巧需要這種將知識揉碎了才能吸收,通過《邏輯思維》學習也無可厚非,但這也不應該成為你唯一獲取知識的渠道。我們不僅要廣泛的接受各種知識的類型和形式,也要具體的實際工作來踐行。



對於《邏輯思維》,你是如何看待的呢?你通常都會已什麼樣的方式學習呢?歡迎關注留言分享你的心得。


許悠然


來說說我的親身感受吧。



我本身是從事財務工作,經常在上班的路上聽你聽音頻。邏輯思維這個節目我應該是從2017年初開始聽的。之前根本不知道有邏輯思維這個節目。而且我也不是從優酷上看到的,印象中我是從喜馬拉雅上聽到的。當時是隨便點進去聽一聽,哈哈,不過一聽就上癮了,尤其是感覺羅胖的語言很有特色,很幽默,很輕鬆,而且他講的很多內容是我以前沒有關注過的,但是聽了他的講解之後,我會感興趣去了解一下,一直到現在我還是會聽聽邏輯思維作為休閒放鬆。



現在羅胖又創辦了“得到”,裡面也有很多精品節目,我從邏輯思維,然後知道了得到,又從得到知道了李笑來,又通過李笑來知道了比特幣區塊鏈(不過我認知太淺,當時沒買😂),而且得到裡面很多老師的課都講到通過寫作是一種很好的知識輸出方式,還可以鏈接到很多同頻的夥伴,又可以提高自己的認知。

於是,我就簡單的相信照做了。我從2017年開始,報了幾個寫作課,期間也開通了自己的公眾號。當時的公眾號原創是有門檻的,但是憑著興趣和一股熱情,我用三篇文章就開通了公眾號原創,當時比中了大獎還興奮。不過最大的收穫是結識了一群喜歡寫作的朋友,一起並肩前進,互相鼓勵,互相學習,感覺不到孤單。

從這個月開始,我又開始學習寫書評。報了“鼴鼠的土豆”的寫作課,裡面牛人很多,我的目標是今年努力實現靠寫作變現。對了,現在的悟空問答也是我今年寫作變現的一個小目標,大家祝福我,關注我吧,謝謝喲^ω^



總體來說,邏輯思維給我個人的成長真的非常大,雖然還看不到實際的價值。但是對我個人思想意識層面的改變非常大,整個認知都得到了提升。如果不知道邏輯思維這個節目的話,我也不可能有之後的閱讀、寫作,更不可能有今年想通過閱讀寫作,實現提升自己人生價值的這麼一個想法。

雖然邏輯思維對我現在實際的生活沒有太大改變(還是打工族),但是對我思想意識層面的改變卻很大,讓我在業餘時間或者是下班後有了自己的追求,而且我覺得這樣也非常有意義(比我以前整天追劇好太多)。雖然現在有很多人也黑羅胖,但是我覺著我還是很受益的。每個人的看法不同,你對此是怎麼看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關注我。。◕‿◕。

利用午休時間又寫了一個問答,加油(๑`・ᴗ・´๑)

我是雨滴,2018讓我們一起通過閱讀、寫作提升自我,實現自己的最大價值。公眾號:遇見雨滴


雨滴177618888


60秒懂車,回答這個和車無關的問題

羅輯思維有用嗎?


也有用也沒用。

因為做事的是自己。老羅講的所有都是對的,只是角度不一定是你的角度。

看看有人學到了換角度思維,拿他就是幫到了你,哪怕一句話幫到了你,那就是有意義的。

你即使追了1萬輯,還是沒有錢怪老羅嗎?

哥叫你一句話:人生的成功靠自己你的人生方向不明確聽的勵志語言多了就會迷失。

如果自己目標遠大加明確,任何人的話你不聽,你也能成功。

毫無疑問羅振宇是成功的,他把大家像賺錢的話利用很好。自己贏了,你可以學習他如何賺錢,其他問題都是自己。

不用探討他是不是騙子,不抱怨,他如果騙了你的錢。說明你還有短板被他騙,那就把自己的短板補上。

人生沒有應該。一切都是需要自己努力,沒人同情弱者。

努力吧,年輕人。世界是公平的也是不公平的。

看你自己怎麼看。


60秒懂車


看《邏輯思維》沒什麼用?

為什麼呢?

加粉哦!答案即將揭曉

因為教我們的我們永遠學不會。

別人教我們123!照他方法去做,可是我們不可能學會,世界上最頂級的方法如何成為邁克傑克遜,最終只會讓你成為邁克傑克遜的複製品。山寨模仿者。你還是個次品。

所以我們要悟到的不是方法本身,是那些方法背後的神秘力量~永恆規律法則,背後的這些規律適合任何人,然後我們通過規律領悟,在內心尋找一切想要的,這才是真正需要成為的獨一無二的自己,我們不是試圖成為誰,需要被誰影響。被誰洗腦!

一切試圖讓你成為誰誰誰的屁話,都是洗腦的,有毒的,雞湯的,只有成為真正有自我屬性智慧標籤的才是你自己,否則和智能機器人有什麼區別。

我們無法從外在得到想要的內在智慧,我們只能通過內心找到屬於自己的智慧,這種智慧你獨有,有你的標籤。是你無法失去的。

我們只是需要被引導,然後激發我們內心的對規律法則運用的頓悟,成為擁有自我屬性的自主意識智慧體~真正的自己。

所以我們不可能成為別人,也不屑於成為誰,我們需要的,只是瞭解自己,找回自己,成為真正的自己。而這一切只能通過了解宇宙規律運轉系統和宇宙精神創造法則的運轉運用頓悟,從內在尋找自己,成為自己。


浩室智慧


能點進來看這個回答的朋友們,肯定都是看過邏輯思維的。

首先我覺得作用不會太大,可能短時間你正好遇到類似的問題了,聽到他的講解會對你產生較大的啟發,影響你的決策和判斷。但是聽歸聽,悟歸悟。想變成持久的思維習慣,靠的還是自己點滴的積累,和在處理事情上不斷積累的認識,才能形成自己固有的做事風格和思維習慣。

多聽聽沒壞處,開闊思維,但是時間久了就忘記了,如果能做做筆記,像讀書一樣把有用的記錄一次來,反覆聽,反覆悟,效果會更大些。

我哈爾濱工業大學畢業,大企業工作6年,創業6年,事業發展相比較還可以,擁有5家校區,幾千學生,但是距離自己預期相差很遠,奮鬥這些年,透支了很多,準備迴歸田園,去廣闊的農村發展,建一個屬於自己的夢想家園,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面超花海,春暖花開的生活,建造自己的世外桃源,感興趣的朋友歡迎關注我。感興趣創業的,歡迎私聊我,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世外桃源歸隱大鵬


遺憾的是,我沒有看過《邏輯思維》,只看過《三體》中的羅輯。

我沒看過,不知道作用如何。

但是我知道,把一個人的成長或者人生都放在《羅輯思維》上才是最大的危險。

如果書中的養分比較多,我們更應該從書中獲取。很多人以為電視節目效果很不錯,但是電視節目大部分帶有娛樂性質,如果想要積累和沉澱,或許需要更好地方式。

最後警告一下:任何一個有志於做自己事業的人,都不應該把自己的人生或者成長寄託在一個電視節目上。

我不知道電視節目,但是我知道大多數的電視節目,尤其是娛樂性節目都是為收視率服務的,收視率是為收益服務的。

不要想那麼多。

也不要依靠那麼多。

如果想進步,我相信會有更好的辦法。

如果喜歡,可以關注留言點贊——閱讀修身。
閱讀修身:一個關注教育,社會,心理,熱愛閱讀的問答達人。

我們的思維更應該由自己思考所得,而不是任何別人說的所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