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水田裡的鼠耳草有什麼功效?能吃嗎?

老張談三農




小時候,我奶奶把鼠耳草的嫩葉子摘下來,用開水燒1分鐘撈起來,再用刀切碎,放上晚米粉,做成大米餅,蒸著吃老好吃的,聽說在清明的時候吃了,夏天就不長菲子,聽老人們講,老菸民氣管發炎了,用它煎水喝,一天二次,三天後有特效,還能治療腰痛等症狀有療效。


鼠耳草一般到清明,在農村的老人們把它採下來,洗乾淨曬乾,到冬天泡水喝的人較多,起到清火,消炎,去痰效果較明顯。



所以鼠耳草不但能吃,對治病這塊效果相當不錯,還是個寶呢,因它在田間地頭到處都是,還不用成本,只要是人工好啦。


村夫\n


鼠耳草也叫鼠麴草、黃花艾、棉線頭草、清明菜等,是農村常見菊科雜草。不僅可以吃,而且還是特別體現江南風物的一種野菜,同時還是很好的中藥,藥用價值很高呢。

在農村,用鼠耳草做清明餜,好吃!

江浙農村,早春時節,農民喜歡去田間“採青”用以做“清明果子”,而這個“青”便是可以染出青色,而且能吃的野菜,包括鼠耳草、泥胡菜、艾草等。鼠耳草便是很重要的一種“青”。

農民採摘鼠耳草的嫩葉,洗淨後加鹼焯水,搗碎成青泥後再拌入米粉,活成米粉面團。包上一些餡料,做成做“清明餜”,好看又有春天的味道。

農村常見的鼠耳草是“藥食兩用”的藥草

農村這鼠耳草,除了做“清明餜”之外,還可以直接做菜,炒著、做湯都可以,口味清新,營養豐富。

鼠耳草是很好的藥草,含有豐富的黃酮苷、揮發油、胡蘿蔔素和維生素、抗菌、抗氧化功效也很好。中藥鼠耳草性味甘平、無毒,止咳、化痰、祛風寒。

鼠麴草是農村水田很常見的雜草,藥食兩用,保健價值高。一道“清明餜”,無數鄉間美好。

歡迎關注“漫行草木間”,喜歡記得轉發。草木心,鄉間味,細細品,漫漫行。

漫行草木間


其實田地裡有許多的雜草並不是一無是處,在農民的眼裡看來就是和莊稼來搶養分的爭奪資源的,其實他的用途或者是功能遠遠不止我們表面看到的那麼多,其實一件事物的潛在價值基本上都比實際價值高,那麼鼠耳草有什麼功效呢,鼠耳草又名清明菜,鼠麴草等。下面我們就來說說他的價值吧。


①藥用價值:它具有清熱利溼,祛除風溼的作用,常用來治療哮喘,也可以用來治療跌打扭傷。另外對於牛羊來說也是一種很好的獸醫中草藥。當然了對於人來說也是一樣的,這裡還有一個小小的偏方

鼠耳草(30g),魚腥草(15g),乾草(9g)主要是用於治療慢性氣管炎,哮喘等

②食用價值:不要以為我說了他的藥用價值你就以為它只是一味重要,其實它的性平,怎麼吃基本都無所謂,當然潮汕人也有別的吃法,他們做成美食在清明等節日必不可少。

③潛在價值:潛在價值永遠比他的目前存在的實際價值多。它裡面所含有各種素說不定就是治療癌症的良藥,只是有待被髮掘。


聚焦三農瞭解事實


農村水田裡的鼠耳草有什麼功效?能吃嗎?

鼠耳草以前在屋簷下都看到,現在每看到了,不過每年冬天水稻田裡放荒的時候,也可以看到,這種鼠耳草也叫鼠麴草,清明菜,佛耳草。葉子有白色的茸毛,所以看上去綠葉中帶點銀灰色,還真有點老鼠的耳朵,都是粉粉的,開著黃色的小花。這個草不僅能吃,還可做成各種小吃。

一、做成餈粑。採摘回來的鼠耳草洗淨瀝水後,放在盆裡搗成泥狀,然後濾取汁液,把汁液倒進糯米粉裡攪拌,加些白糖,搓成小球團,放入鍋裡蒸熟就可以了。

二、當茶飲喝。鼠耳草可以止咳化痰,祛風寒,利尿、降血壓,鼠耳草曬乾用水煎,加入冰糖還可以輔助治療夏天中暑。

三、當蔬菜食用。在清明節前後,會採集鼠耳草的幼苗做蔬菜食用,因為在清明前後採摘的鼠耳草大多沒有結果,所以莖葉鮮嫩多汁,口感比較好,清明前後採摘又能做菜,這也是鼠耳草為什麼會叫清明菜的原因之一吧!

以上是農人的分享,還有不足之處,希望各位朋友補充。


農人春香


銅仁叫清明蒿,做巴巴時用,用糯米做成的叫綿菜巴,是我們小時最愛吃的糯米巴,逢年過節時做的巴巴。用白蒿做的糯米巴,叫蒿草巴。用清明蒿做的糯米巴,叫綿菜巴。


梵易1


這菜叫清明菜,拿這個菜打糯餈粑好吃 ,小時候過年時,就會去田裡摘點來和米一起做綠豆粉,用清明菜做的綠豆粉好吃。貴州遵義鳳岡的路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