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如果父母生了姐弟兩個孩子,通常姐姐會承擔更多責任,是這樣嗎?

少三番


在農村,通常情況下如果一個家庭先生了一個女兒,那麼他們必然會再想生一個兒子。而在農村不管你信不信,始終都會有點重男輕女,而且始終都認為一定要生兒子。

在這種傳統的思想中,如果先生姐姐,弟弟出生之後必然會得到更多的關愛,一方面因為是最小的,更需要照顧,另一方面農村人都把兒子當寶貝一樣。那麼作為姐姐必然在父母的寵愛著會感覺不公平。因為父母給的愛往往更傾向於兒子,這種情況也是很普遍的。

在農村,作為長女從小就扛起了照顧弟弟的責任,而且承擔的事情也很多,經常要幫助父母幹活。因此,作為姐姐,從小就鍛鍊了自己獨立生活和承擔責任的能力。

在這種環境下長大,弟弟習慣了得到姐姐的照顧,反而變得柔弱,從小被寵習慣了,就習慣了索取。而姐姐從小就開始承擔起家庭的重任,作為父母也認為姐姐就應該照顧弟弟,變成了理所應當。

所以在生活當中,經常看到一個家庭裡面,姐姐為了弟弟真的無私奉獻太多,不管是給於家庭的還是弟弟的婚姻大事,總是在一直默默承受,無私的付出,所以作為姐姐的你們,真的很偉大。

所以很多女孩子也會有點抱怨又無奈,只是希望自己以後生小孩最好是哥哥妹妹,這樣女孩子就不會那麼累,哥哥也會照顧妹妹。

我是少三番,歡迎大家關注,不甚感激


少三番


確實這樣。原因首先是農村重男輕女思想,在農村,通常情況下如果一個家庭第一胎是女兒,那麼他們必然會再想生一個兒子。這時,兒子可是寶貝疙瘩,嬌慣的不得了呢。家裡有好吃好玩的,首先要滿足弟弟的要求,姐姐不可以根弟弟掙,發生爭吵,家長多數是要打罵姐姐的。由於姐姐年長几歲,做家務等幫助家裡勞動姐姐就得多擔當些了,沒有辦法,誰讓你是姐姐呢?

就算是結婚成家以後,姐姐也會承擔更多的照顧父母的義務。特別是父母有傷病等極端情況,誰家要是有女兒的就好多了,指望兒媳婦照顧好像不太現實。現在觀念有所改變了,家裡有幾個女兒的過的都很幸福,有幾個兒子的,彩禮壓得喘不過氣來,日子著實艱難。農村現在弟弟結婚,姐姐的禮錢可是大頭,所以弟弟一家要愛姐姐及姐姐一家,因為姐姐付出了太多太多。


哥德巴赫3


在農村,如果父母生的姐弟倆孩子,通常姐姐承擔更多責任,是真的,以成為一種社會現實。據本人觀察,造成這種現象出現,是多方面的原因引起的。第一是,受封建殘餘思想影響。在農村重男輕女現象還是很大成度上存在的。女孩是老大,肯定要比弟弟多承擔一些家務方面的事情。如幫助父母照顧弟弟日常生活,幫母親做飯、洗衣、打掃衛生等等家務,上學後,逢節假日,都要回家幫父母幹農活,料理家務,照顧弟弟,打理生意等等力所能及的事情。成年後到未出嫁時,還要打工掙錢,養家餬口。第二個原因是受父母體弱多病勞動能力差影響。父母身體弱,甚至多病,勞動能力低下,或父母有一方失去勞動能力,生活困難。作為孩子,姐姐老大,必須擔當家裡勞動重任,柴米油鹽,日常生活,家務農活,樣樣都得操心,樣樣都得打理,成了家裡小當家。甚至還要犧牲自己前途,輟學在農,或外出打工掙錢,養家活口,擔當家裡經濟重任,扶養弟弟生活、上學等長大成人。第三個原因是,就算父母沒有重男輕女的思想存在,家境比較正常,作為老大,不用說也要比弟弟辛苦得多。弟弟小,要脅助父母照顧弟弟日常生活,同時還要幫父母打理家務或幹力所能及的農活是不用說的,也是正常不過的事!



總之,在農村,不管那個家庭,不管那個農戶,家裡少不了一個“忙”字!在農村有句俗話:“鄉村日日閒人少,割了小麥又插田”。說明農村一年四季輕閒時日根本沒有,總有做不完的農活,理不完的家務。作為孩子的老大,必然是理所當然的一個勞動好手。不管老大是姐姐還是哥哥,或多或少都要比老小辛苦得多,成了不可證實的事實,也成了農村孩子推脫不了的命運。

以上是本人觀點,如有不妥,請在留言區留下你的寶貴意見,請積極參與評論。並邀請大家

關注 三農作者 旭日東昇付先。


旭日東昇付先


我們東北這裡重男輕女的思想很少,當初計劃生育的政策執行最好得也是東北,可見東北人眼裡兒女都是一樣的。

在東北,女性地位很高。有女兒的家庭,要說承擔的責任,只能是在照顧父母時體現多一些。

因為女兒畢竟比兒子要貼心,所以當父母生病時以及日常生活照料,多數都是女兒。

其他方面,比如說伏弟魔的情況,倒是很少見。

東北的父母不會剝削女兒貼補兒子,即使涉及錢財的問題,也是有借有還那種。


不過,聽說南方女孩子地位很低,有一個同事是安徽的,她就說她媽媽居然還灌輸她三從四德的封建思想!簡直不可想象。

她說那裡的女人很少和男人頂嘴,像東北這種動不動和老公吵架動手的事情都成奇聞了。

說了這麼多,就是我們這裡女孩不用承擔太多來自父母家庭的壓力,反而是女兒可能更加偏愛一些。


花朵一家


網友同志:不知你是男孩女孩,但在農村更多的家務事中,如果你和弟弟只因小事發生了矛盾糾紛,別管誰的錯,你的爸媽定會無論紛說先吵你。不信請看小說“偏心的媽媽”。

我就是個小女孩,我叫王孝納,弟弟叫王孝根。我比弟弟大兩歲。但弟弟比我稍胖,上磅稱老比我多五斤,從我們的家庭經濟生活中比其四方鄰居不算差,吃的穿的花的還算得上上等家庭。我爸爸是個農民工,平時對家庭事物不多管不多問,只是媽媽對我姐弟倆有點偏向情續,記得九歲那年,爸爸買回一個晃晃車,按理說弟弟玩足玩膩了,也該有我玩一陣,誰知,我剛拿出門外,弟弟就哭喊要,這時,媽媽聽到哭喊聲:“騰”的一下可從屋裡跑了出來,對我無論分說“啪啪”就是兩扒掌。打著我,她還噔著眼說:”你是姐裡!你就不會讓他點”。

從那以後我再也不敢了,但有更多是委屈。每次發生爭執時,我不敢大聲給媽媽吵,只是默默在心底責怨媽媽,媽呀媽!平常你總說我也是你的寶貝圪塔,可在各項家庭事物中,你為啥不平等對待呢?記得在本村上小三時,你天天總是忙,做飯晚也是有情可原,但弟弟閒著你不叫,你偏偏總先吆喝我打火做飯,端飯端菜,下田揹簍打草,難道你就是重男輕女嗎?上到五年級時,你為了促進弟弟的學習進步,你又是買新書包,又是買兒童手錶。對弟弟花錢一點也不心疼,可我用的一直還是鉛筆頭兒,偏偏在那一年弟弟語文考個大零蛋,我考了一百分。當我高興地拿卷子給你看時,你卻沒好氣地說:”小妮子家,考一百分有啥用”。媽媽呀!媽媽!你說這話不是委屈女兒了嗎?。難道將來就指望兒子養活你嗎?




轉眼將近10年過去了。我考取了省城師範大學,畢業後被留在地方教書。手裡有了錢,我總想:爸媽養活兒女一場不容易,每月工資我只留點買衣服,人家女孩都買化妝品。可我把大部分工資都拿給了媽媽。算起來,家裡的新電視新傢俱是我拿錢買的,新住房也是我拿大部分錢蓋的,我覺得,我對家庭貢獻真不小。可是弟弟分紋錢不掙。還從小輟了學,學會了抽菸喝酒。但到我們全都成家後。家裡的一切家產全都歸了弟弟。每到想起這些不公平的家務事。我也總在心裡默默地念道,誰叫咱是女孩呢?世上的年輕父母哪一個不是重男輕女呢。



農村土秀才




棲哈丶


在我們內蒙古男孩子和女孩子差別不大,我的親姨媽就在農村生活,老大是女孩其他的都是男孩。內蒙古自治區絕大部份家長,都會讓孩子讀書,不管男孩還是女孩!最次的也要讀完初中畢業。蒙古族牧民更懂得沒文化的可怕,他們求知慾望強,特別尊重和崇拜有知識的人。反觀南方就不是這樣的,很多南方城市,安徽農村的女孩現在北京打工的特多,但是沒有念過書!曾經嚇我一跳!她們那裡的家長只供男孩子讀書!含山縣、無為縣、欱縣、巢湖、都是女孩子讀書非常少,甚至就不讓讀書!越是往南越是這樣。再看內蒙古,蒙古族小學,蒙古族語中學,蒙古族語高中每個縣、(鄉鎮的意思)叫蘇木、(村子)叫嘎查都有。內蒙古、東三省同齡孩子,不分男孩和女孩必須都得上學,不安排孩子上學,所在街道轄區領導都會通知家長,或者家長單位的領導告知,不安排子女上學的家長,是要處分的!而且!南方人太拿女孩不重視!重男輕女舊思想根基嚴重。現在,北方內蒙古和東三省男孩女孩全部平等,沒有誰重誰輕之分!我也打聽了一下,河南、安徽、湖北、四川等等南方城市不讓女孩子讀書現象較為普遍!我所困惑的是那麼的南方人販賣男嬰,這個現象就已經說明了問題!我也希望有關部門重視起來。


我的家鄉是草原


一般大的那個承擔的責任更多!說個身邊的事!

聽同事說她一鄰居她家是哥姐弟,女的老二,有哥有弟!家裡沒錢,女的談戀愛,父母總想找個有錢人把她嫁了,好讓兒子娶媳婦!

女的談了幾個對象都因為家境不是特別好,被她父母搞分開了!

最後這女的跟人跑了!

看到這裡可能覺得她沒良心!但是她為她那個家付出的已經夠多了!上到高中就出去打工了,他倆兄弟上學,她掙錢給家裡!聽說她成績還不錯,當時老師還家訪啦!

後來就是他哥弟三十多歲四處晃盪,沒錢沒媳婦,她父母經常在外面說她姑娘不孝順,她一次也沒回過家!

個人覺得對於家庭每個人都有責任,但是都有底線!咱們要善良的有原則!


樊嶸媽咪


答案是肯定的。我剛好就出自這樣的家庭。當然,由於計劃生育和農民的生活越來越好,現在可能這種現象少了一些,不過還是存在的。

我們家就我跟我弟兩個孩子,我比他大兩歲。從我記事起他就是我的小尾巴,我去哪都得帶著他。

媽媽說我比他大要照顧弟弟。讀一年級時我燒火做飯,弟弟什麼也不用做。讀二年級我下田插秧,弟弟就在家寫作業,媽媽還是說我比他大,要照顧弟弟。帶弟弟出去玩他被人欺負,媽媽就罵我,說我沒照顧好弟弟。

我那時候也總覺得媽媽太偏心,可是看看同村的跟我一樣當姐姐的,都是姐姐做事多,就覺得是應該這樣的。慢慢地長大了才知道有一種東西叫‘重男輕女’。我現在也大了,也有自己的孩子,弟弟還沒結婚,媽媽總在電話裡跟我抱怨‘你弟弟這麼大了,還沒女朋友,你不著急?也不管管!’

我管了,請我姑姐把她廠裡的一個姑娘介紹給他,結果倆人沒談好。媽媽又說‘現在的姑娘都不願來農村,你在城裡給我們看看房子!’

我又管了,找人託關係,17年年初在弟弟滿意的情況下貸款買了一套房。我現在就覺得我爸媽太辛苦,六十多的人了,還在種菜種地,還在替弟弟各種操心,還不知道啥時候是個頭!


虎媽帶娃




在農村的孩子們都很懂事,比較聽話,沒有城市孩子那麼矯情。因為農村人平常家務活比較多,在農忙的時候,父母有時候忙不過來。一個家庭,父母生了姐弟兩個孩子,姐姐當然就承擔起了更多的責任。放學後,或者星期天,都幫父母乾點力所能及的事情,替父母,或多或少分擔一點。比如,喂喂雞呀,替父母做點簡單的飯呀,照顧弟弟就更成了姐姐的份內的事了,農村的孩子當中,通常姐姐會承擔更多的責任,姐姐對弟弟的照顧和付出的愛也是很多的。做弟弟的一定要永遠的記住自己的姐姐的好。不管自己的姐姐以後嫁到天南海北,要記的經常的牽掛,經常的去看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