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生活水平可以說已經不錯了,為什麼卻懷念過去六七十年代的生活?

簡單一點76475704


作為70後的我,在70年代末雖然只有幾歲,但依然有許多清晰的記憶,還記得那個年代的許多事。至於說懷念那個年代,我認為唯有空氣和水值得真正去追憶,其他的東西在今天看來,還真是不堪回首。

我的村子離縣城不遠,走路大約半個多小時即可到街上。但是,儘管離城不遠,村子的生活依然非常的貧窮。

我們那個時候的小孩,雖然到處跑,但無一人能有鞋子穿,即使在冬天,也只有穿一雙木屐,套一雙破了又破,補了又補的襪子禦寒。能夠穿上一雙解放鞋過冬是極大的奢侈了,那個時候,我穿的是大姐穿過的破衣服,弟弟又穿我穿過的衣服。

弟弟當時曾有過一次“發明”,冬天時無鞋穿,弟弟不知從哪裡撿到一隻木屐,一隻破解放鞋,於是便一隻腳穿木屐,一隻腳穿破解放鞋,並且穿木屐的那隻腳又穿了一隻襪子,而穿解放鞋的一邊則無襪子穿。這件事在數十年後的今天依然不時被提起。而我們當年全家五口人的衣服,總共在一起也只有十來斤重,一個竹筐就當是全部衣服的“衣櫃”了。

那個時候,街上購物的場所是百貨公司和供銷社,服務態度怎麼樣,過來人都知道。不要說我們這些小孩,就是村裡的大人,也吃過無數的白眼。

我的伯孃有一次去百貨公司買東西,給的一張2角的鈔票有些破了,售貨員怎麼都不肯收,伯孃急中生智,說:這位同志,人民幣你都不收,難道你想收外國的錢嗎?這番話把售貨員嚇壞了,趕忙把錢收下了事。那個年代,這可是非常嚴重的立場問題了。

我還記得村子一個鬧離婚的故事:

一對夫妻來到大隊鬧離婚,吵個不停。老公吵不過老婆,突然想起老婆姓蘇,於是振臂高呼:打倒蘇修!打倒蘇修!老婆一聽,馬上還擊:打倒美帝!打倒美帝!

大隊支書一聽,革命夫妻覺悟高,不準離婚。

這個故事至今村中上年紀的人還時不時提起。

我還親眼見過有人挑了一擔生產隊中的糞水澆自留地,被滿村敲著鑼遊村。一個餓得不得了的人因偷吃了鄰里一碗稀粥,被背槍的民兵抓去敲鑼遊村,一邊敲著銅鑼,一邊手拿個簡便喇叭喊話:我是**大隊**生產隊***,因為偷粥吃被遊村!噹!噹!噹!

見過全副武裝的民兵守住路口,查驗路條證明,無路條證明不準趕圩。見過開群眾大會,一些人每次開大會總被胸前掛個大牌,頭戴高尖帽,或蹲,或跪在主席臺前。後來才明白,那些是“地富反壞右”“黑五類分子”。

見過堂兄無衣服穿,穿其姐的褲子被人恥笑,見過他把死去的很小的小雞也拿來弄吃。見過冬天無棉被蓋,用開水燙過的稻草扎來當被,

隨著那年的對越還擊戰後,終於不見群眾大會前再有掛大胸牌蹲跪的人了,漸漸地每天晚上都有米飯吃了,也不須再用布票去買布作衣服了。而且大隊原來很多的步槍衝鋒槍也上交了,原來的背槍民兵也不背槍了。

那個年代至今己過四十年,在今天看來,民以食為天,發展才是硬道理依然是真理。過去也許有值得懷念的東西,但更應該向前看,歷史總在發展,社會總在進步,今天值得珍惜,明天更值得期待,對吧?


果田大叔


我是60後,確實是很懷念過去的生活。雖然現在收入高了,物質豐富了。但是生活壓力增大了,無時無地都會感到生活的壓力巨大。生活中不能沒有錢。生活中沒有免費的東西,而且費用、價格都不低。

懷念過去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

1、理想信念沒有了

社會的進步,社會的發展,給予人們豐富的物質。多數人不再為吃飯穿服發愁。但人們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不再是80年代以前的了。現在是市場化,一切以金錢為中心,以利益獲得為中心,以利益交換為中心。

2、生存壓力大

生活的費用大幅度上升。

生不起,小孩的撫養費高;上不起:上學費用高。病不起:醫療費用高。死不起:喪葬費高。娶不起:婚嫁費用高。

住不起:房價高。

中年人下崗失業後,工作難找。

3、價值觀扭曲

攀比之風、追星之風、腐敗之風、造假之風是一風高過一風。

賣淫嫖娼,買賣人口,吸毒販毒等醜惡現象屢禁不絕

4、兩級分化嚴重

政策、特權讓一部人暴富起來了,這些人的財富都不是靠自己的誠實勞動得來的。

富的富得流油,窮的窮得吃飽飯都難。

5、生存環境惡劣

自然環境汙染嚴重,霧霾、空氣汙染、水汙染、化工汙染就在身邊。


冬天的牛2


中國人大都是階級鬥爭的受益者!大多數人的先人舊社會都是被剝削階級壓迫剝削的窮苦人(無產階級)。是中共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推翻了三座大山,讓貧苦人翻身解放!建國後周邊大兵壓境,國內還有被推翻了的敵對勢力蠢蠢欲動,他們盼著蔣介石反攻大陸。黨內有人想走資本主義道路。階級鬥爭依然存在!所以有運動。許多人把新中國改變貧窮落後的過程當成了貧窮落後的起點,無端攻擊。舊中國由於飢餓戰亂人均壽命僅35歲(誇大戰爭中死亡人數至三千萬,正常情況下也不至於)。是毛時代建立起來的工業體系、國防體系、醫療機構等等。前三十年的貢獻相當於蓋起了房子,後邊的人只是裝修升級改造。鼠目寸光的人僅僅以吃好穿好來評價國家社會發展!前三十年是創業積累階段,所需資金巨大,用來消費的必定不多,人們日子必定不會太好。美國人民蔑視他們餐風露宿開發印第安人蠻荒土地的先人嗎?要知道前人栽樹 後人乘涼的道理!老百姓懷念那個時候的公平正義!不擔心高額醫療費,城市裡的人就醫根本不用考慮看不起病!上學不用交贊助費!辦事不用送禮!心裡舒暢!


詠春少林


同樣作為七零後,對此話題深有感受。


實際上,人們懷念的不是六十七十年代的物質條件,而是懷念當時淳樸的民風,人與人之間真心實意的交往,單純的快樂。


人,是需要信仰的,不一定是宗教,傳統文化中的仁義禮智信同樣可以作為信仰。只是在經濟快速發展過程中,傳統的很多美好的東西丟失了。


為了利益,朋友之間互相欺騙,各種假冒偽劣商品充斥市場,坑蒙拐騙發了大財,而誠實善良勤勞的人往往處於社會最底層,這是信念的崩塌。

經濟的快速發展,伴隨著環境的快速惡化。之前的綠水青山越來越少,沒有汙染的水源往往只有深山裡才有。每到冬天,就會有連綿不斷的霧霾天氣,呼吸道疾病越來越多,很小的孩子一到冬季就要三天兩頭去醫院掛吊瓶。很多人談之色變的癌症也越來越多,甚至二三十歲的年輕人跟小孩子都有得癌症的了,癌症患者開始出現在每個人的交際圈。


六七十年代的疾病要少得多,很多時候有個頭疼腦熱,在村子裡找赤腳大夫幾毛錢拿點藥吃完就好,病的較重屁股上打幾個小針就行。到了今天,普通的感冒到醫院也要一通檢查,動輒掛幾天吊瓶,千八百塊錢不一定夠,更不用說一場大病消滅一箇中產了。


六七十年代的食物是純天然無汙染的,沒有添加劑,沒有地溝油,農藥化肥都少。到了今天,重金屬含量超標,農藥殘留,各種添加劑防腐劑,各種色素,各種香精,地溝油,三聚氰胺,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若論化學在全行業的應用廣泛性,食品行業首屈一指。


最好的商品選擇了出口,差一點的銷往城市,最差的則運往農村。經濟最為落後的農村成了各種假冒偽劣的集散地,管理缺位,則雜草叢生。


為了賺錢,很多人扔掉了良心,各種坑蒙拐騙,敗壞了社會風氣,更不用說家裡存放億萬現金的隱形富豪們。

有的演員紅了,在臺上蹦蹦跳跳幾分鐘就能賺幾十萬上百萬,而普通百姓忙碌一年還不一定能拿到手工資。

有的人低價拿到了虧損企業,裁員後轉手賣房賣地賣設備,淨賺幾個億。

有的人炒房發了大財,有的人因為認識人拿到了賺錢賺到手軟的大工程。


之前樸素的邏輯,已經變得越來越複雜,金錢,成了衡量成功的標誌,成了每個人不得不追求的目標。


買房、結婚、養育孩子、看病、養老,成了每個人都不得不面對的五大難題,每個人都揹負著沉重的壓力,更有相當比例揹負著沉重的貸款。


擔心健康,擔心工作,擔心未來。每個人都有很多擔心的事情,每個人的笑臉背後都有幾分無奈和壓抑。


也許是我們走的太快了,丟掉了我們的靈魂。


財智成功


那個時代是人民從一窮二白,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艱苦奮鬥中發展過來的,人民團結,大協作,人民當家作主發展過耒的,社會消滅兩極分化,公平,公正,安居樂業的時代,那個時代,全國經濟均衡發展的時代,一個把發達地區的先進科學技術向落後地區,偏遠地區輸送,發展的年代,三線建設使內地經濟發展發揮了巨大作用。毛主席時代短短二十八年,把一個一窮二白,落後積貧的中國,建設成一個工業國,了不起的時代,政府廉政廉潔,這樣的時代,人民是永遠不會忘記的。


玲玲80468293


看了很多回答,我只想一點個人的感受。上世界六七十年代,的確我們還很窮,但是幾乎人人平等。工農兵當家做主。那個年代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總之一切汙七八糟的東西都沒有。所以說人民懷念那個年代是有理由的。我只說一句,毛澤東時代是古今中外最純淨的時代。也可以說是原始共產主義時代。


昕昕姥姥901


你自己已經回答了一半了,那時窮但人與人之間很和諧,思想也單純,沒那麼多亂七八糟的事情,生活水平都也差不了多少,也沒有誰瞧不起誰。那時候的人的生活也有差距,只要家裡有一點吃的也要拿出來分享。沒有嫌貧愛富只說。

現在到好,比以前強百倍甚至千倍,還是不知足,人與人之間除了金錢沒別的了,思想壓力太大了,生孩子難,撫養孩子更難,沒有一個不是拿錢堆出來的,從小學到大學到畢業找工作,成家。買房子一直到死。沒有一樣不是用錢買出來的。真是生不起,養不起,上學上不起,媳婦娶不起,工作找不起,病了看不起,連死都死不起。

每天還勾心鬥角,你欺我詐,等等,怎能不累。

人到了今天也該好好想想了,我們活著為了什麼。

其實一切都是過眼雲煙,有吃,有穿,有住的地方就行了。何必拼命呢。


然自利人陳全孝


我認為“現在的生活己經不錯了,為什方還要懷念六七十年代”這個問題提得很幼稚。這麼說吧,提出這樣問題的是既得利益者。而不是佔多數廣大勞動者。懷念那個時代的大都是中下階層人士。上層人士對當今肯定是感覺良好的。因為這些人掌握全社會資本權力為所欲為,在資本權力的支配下過著翻雲履雨的生活,是根本感受不到資本給多數勞動者所帶去不堪忍受的痛苦的。在這裡人民對生活的要求不只是吃點好東西就是不錯了。在六七十年代也經常吃好東西。不過市場上東西少而已,這是受新建國初期的經濟困難影響,現在不能和那個時代同期而論。如果整天在煤體上說那個年代不好吃的爛,說現在多好多好地相比而不提國家建設成就和過程,認為不妥。是有意在破壞中國和諧社會。那時雖吃的不多好卻是綠色無毒,人民無後顧之憂,就這一件事,現在就比不上那個時代。很多現在都比不上的事情大家都清楚……


生之源4


我也是一名70後,我沒有生活在農村,而是大城市,過去六七十年代,人與人的關係都是相親相愛,現在隨著社會貧富差距加大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越來越複雜。過去,你一旦遇到困難,左鄰右社都會來幫助你,現在沒人來理睬你了。過去,小學生走在馬路上,自己回家,家長不必擔心,但是現在情況就不同了,不僅學校門口有校警護衛,而且回家還要家長接送。


我記得上一輩子都很忙,他們忙得很快樂,每天下班還要開展讀報活動,星期六休息一天,還要跑到單位裡面義務加班,為新中國建設添磚加瓦。不像現在的白領,業績指標大,完不成就要被開除。過去同事們相處很友愛,單位管理也不是很嚴格,人活得相對還是比較輕鬆。

現在雖然物質豐富了些,但是物價極不穩定,經常會此起彼伏的上漲。過去社會治安很好,你上班出去,甚至可以不用鎖門。過去一幢樓房誰家包了餃子,能分一碗給你吃,現在鄰里之間關係很僵化,隔壁住的是誰都不知道。過去生病有醫保,家屬小孩生病有半醫保。你結婚年齡到了,單位還會分給你一套婚房住,當時的女性也不是對金錢看得太重,只要嫁過去幸福安康就可以了。

其實一切都是因為社會財富開始增多,貧富差距增加了,人們開始對財富更加渴望了,生活壓力自然越來越大。壓力越重,活得越累,索取越多,活得越不快樂。


不執著財經


這問題說簡單也簡單,說複雜也很複雜。人的生活包括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過去,物質貧乏,農民長期吃不飽,市民工資也很低,但是精神生活比較滿足:沒有醫療、住房、子女上學、大中專畢業後找不到工作的壓力;人們的生活水準都沒太大的差異;社會治安好;但是,出身不好、犯過罪判過刑的人、當時的地、富、反、壞、右受到長期監督,甚至影響到他們的子女,所以這類人群那時過得並不好。那時,對公民的要求很嚴,你如果偷個東西就倒黴了,重則判刑,輕則遷回老家接受群眾監督,可以說一輩子就完了,所以沒人敢違規違法!

而今的物質生活提高了,但是貧富差距也拉大了,出現了很多不合理現象,包括腐敗問題、金錢萬能問題、子女上學就業、住房、醫療、雙軌制等,給大眾群體帶來很強的精神壓力,懷念過去也就很自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