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編輯嬰兒發酵:和美醫療急澄清 曾和瀚海基因有交集

和美醫療稱,倫理委員會審查申請書上簽名有偽造嫌疑;曾與賀建奎的瀚海基因籤框架協議,開展基因檢測。

基因编辑婴儿发酵:和美医疗急澄清 曾和瀚海基因有交集

近日,出生於1984年的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宣佈基因編輯嬰兒誕生。此消息一出,立即引發外界關於基因倫理的爭議。

11月27日收盤,風暴中心的和美醫療發佈澄清公告,深圳和美醫院是深圳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批准設立的婦兒專科醫院,嚴格按照深圳市深圳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及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開展相關醫療服務,一貫堅決反對開展違反人類倫理道德及突破人類底線的相關基因實驗。深圳和美醫院從未參與賀建奎及其研究團隊在網上所提及的“基因編輯嬰兒”事件中的任何實驗環節,事件中提及的嬰兒也並非在深圳和美醫院分娩等等。經本公司初步調查,網傳《深圳和美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查申請書》上的簽名有偽造嫌疑,且未召開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會議。

11月27日,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總經理程珍向新京報記者表示,醫院懷疑賀建奎報告作假,已經向警方報案。她還表示,已經詢問過相關人員,字跡很像,但都表示沒簽過這樣一份文件。醫院與賀建奎沒有任何聯繫,她也不認識此人。

基因编辑婴儿发酵:和美医疗急澄清 曾和瀚海基因有交集

11月27日,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總經理程珍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

不過,2015年12月10日,和美醫療發佈公告稱,公司與深圳市瀚海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訂立瀚海框架協議,主要涉及業務為“先進的遺傳基因檢測業務”。

昨日和美醫療股價上演深V,開盤後上漲,11點左右盤中大跌,14點40分跌幅一度超8%,收盤又上漲0.91%,報2.22元。

同花順i問財顯示,A股中基因測序概念股票共50只,11月27日早盤開盤後,截至9時40分,50只股票中共34只上漲,佔比68%。不過到當日收盤後,50只股票中不少股價回落,最終上漲股票數量只有25只,下跌股票數量增加至23只,知名基因測序公司中,達安基因跌0.79%,華大基因跌3.04%,貝瑞基因跌3.96%。

11月27日,達安基因回應新京報記者稱,公司目前業務中只涉及基因檢測,今後也不考慮往基因編輯的方向去發展。華大基因則稱暫時不方便表態。和美醫療的股東之一泰康人壽則向媒體回應稱,必須嚴格遵守國家的醫學倫理規範和相關法律法規,反對一切不遵守醫學倫理的醫療違法違規行為。

基因编辑婴儿发酵:和美医疗急澄清 曾和瀚海基因有交集

莆田系和美醫療靠啥賺錢

在本次爭議事件背後,中國民營醫院第一軍團“莆田系”再次進入人們視野。

此前,關於“莆田系”四大家族的報道市場見諸報端。莆田系醫療四大家族被認為是“陳、詹、林、黃”四姓。據瞭解,目前“莆田系”包括三家港股上市公司,分別是華夏醫療、和美醫療和萬嘉集團;一家新三板上市公司,華韓整形,一家被A股上市公司中源協和併購的企業柯萊遜等。其中,本次審批項目的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就是港股上市公司和美醫療旗下的醫院,屬於“莆田系”的林氏家族。

和美醫療官網介紹,和美醫療的創始人、董事局主席、總裁林玉明自1996年開始從事醫療器械貿易事業,2003年開設第一家醫院。

實際上,和美醫療背後還有不少令人熟悉的投資機構。2008年和2010年,鼎暉投資基金和建銀國際醫療基金分別注資和美醫療;2016年,和美醫療引入投資者泰康保險集團。

和美醫療2017年報顯示,在主營業務方面,產科為和美醫療帶來了最多收益,佔比41.9%,較上年下降1.8個百分點,其次是婦科,佔比35.8%,較上年上升2個百分點,而其他服務帶來的收益佔比17.5%,兒科收益佔比4.8%。

公司稱,到2018年,集團在力求保證現有醫院穩定發展,逐步恢復利潤率的同時,將繼續穩步擴大集團的戰略佈局,提高集團的整體收益和利潤總額,從而實現股東利益最大化。

具體來說,和美醫療稱要加強上下游產業鏈的佈局與延伸。公司計劃積極開展輔助生殖,月子中心、產後康復及醫療美容等領域業務,形成盈利新增長點,提供婦兒醫療健康的全方位服務。

今年上半年,和美醫療銷售及分銷費用為1.28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07億元增加3112萬元,同比增幅為29.0%。公司稱,這主要是由於公司提升品牌影響力,加大宣傳推廣力度,從而導致營銷費用增加。

此外,今年上半年,和美醫療醫院服務分部收益為4.87億元,其中產科、婦科、兒科分別實現1.84億元、1.92億元和0.2億元收益,分別佔比37.8%,39.5%和4.1%。毛利率為43.7%。

當年“魏則西事件”也波及同為“莆田系”的和美醫療,和美醫療2016年收益8.59億元;淨利潤9571萬元。分別同比下滑了5.5%以及9.9%。和美醫療解釋,期內,婦科業務受到魏則西事件的影響,該股所屬醫院門診人次為58.5萬人次,較同期的60.1萬下降2.7%;住院人次達到23368人次,較同期的25668人次下降9.0%。

此外,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和美醫療旗下醫院也有不少醫療糾紛。2014年至今,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有2起醫療損害糾紛,貴陽和美婦產醫院有1起;涪陵和美婦產醫院1起,重慶現代女子醫院1起,重慶都市儷人醫院2起。

賀建奎旗下公司與和美醫療曾有交集

賀建奎不僅是學者,更是商人,這也讓不少人平添了疑惑:為何賀建奎會選擇深圳和美婦兒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進行審核,此人旗下公司與醫院是否有交集?

天眼查資料顯示,賀建奎擔任法定代表人的企業有6家、作為股東的企業有7家、作為高管的企業有4家。賀建奎為深圳市南科生命科技有限公司的大股東,持股比例為45.5%。

2012年,28歲的賀建奎回國當年的7月4日,就成立了如今和他一起被曝光的公司——深圳市瀚海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這是一家專業從事生物信息分析服務的生物科技企業,賀建奎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和第一大股東,直接持有瀚海基因27.41%的股份,又通過珠海瀚海創夢科技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間接持有瀚海基因5.83%的股份。

11月27日,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總經理程珍向媒體表示,醫院懷疑賀建奎報告作假,已經向警方報案。她還表示,已經詢問過相關人員,字跡很像,但都表示沒簽過這樣一份文件。醫院與賀建奎沒有任何聯繫,她也不認識此人。

基因编辑婴儿发酵:和美医疗急澄清 曾和瀚海基因有交集

但記者查閱發現,2015年12月10日,和美醫療發佈公告稱,公司與深圳市瀚海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訂立瀚海框架協議。公司在公告中稱,瀚海框架協議訂明本公司與該等策略夥伴各自展開策略合作的框架,訂約各方可能訂立正式協議以訂明合作業務的進一步詳情,包括但不限於合作的有效期限。

根據瀚海框架協議,本著訂約雙方達到互惠互利的原則,深圳瀚海將協助和美醫療開展更先進的基因檢測業務。

當時公告介紹,深圳瀚海主要從事基因測序技術研究、開發等業務。

當時的公告還稱:與PHG訂立了PHG框架協議,推進試管嬰兒業務。

因合生物撇清與賀建奎項目關係

除了和美醫療已經澄清,作為和美醫療的股東之一,泰康人壽也回應稱,按照中國及香港地區相關法律法規,泰康人壽不參與該上市公司及其下屬醫院的日常經營。但是,泰康人壽從媒體上了解到賀建奎“基因編輯嬰兒”相關新聞,對此非常震驚。泰康人壽一直致力於大健康事業,倡導一些醫療行為必須嚴格遵守國家的醫學倫理規範和相關法律法規,反對一切不遵守醫學倫理的醫療違法違規行為。

目前由賀建奎擔任法人代表的深圳因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EO陳鵬向新京報記者表示,與賀建奎基因項目沒有關係,相關細節也不清楚。

陳鵬表示,賀建奎平常沒有參與公司運營,關於基因編輯的問題需要等相關部門調查結論,因合生物與瀚海基因相互獨立,同樣與賀建奎基因編輯的項目沒有關係。

天眼查工商信息顯示,深圳因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為賀建奎。成立於2016年,總部位於深圳市高新科技產業園區,是一家腫瘤早期篩查和預防領域的基因檢測高新技術企業。深圳因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無症狀人群中進行腫瘤早篩,希望基於ctDNA技術來發現非常早期的癌變,從而及時消除或者控制癌症。深圳因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致力於癌症早篩,已突破ctDNA檢測降噪技術。

被推上風口浪尖的賀建奎有多重身份,80後教授,科學家,多重獎項加身的學者,光環背後其也是一個贏得政府與投資方認可的商人。

結合南方科技大學介紹師資隊伍網站上的介紹與多方資料,賀建奎近10年來的歷程得以展現。

實際上,如今掀起軒然大波的賀建奎只是一個年僅34歲的“80後”。

22歲那年,賀建奎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畢業,獲得近代物理學學士學位,隨後前往美國深造,26歲時,賀建奎獲得美國萊斯大學生物物理學博士學位,同年,他還獲得了中國留學基金委頒發的“國家優秀自費留學生獎”和美國科學促進協會(AAAS-SWARM)第85次年會優秀論文獎。

27歲,賀建奎在美國斯坦福大學擔任博士後,並於28歲回國。就在回國當年,賀建奎入選深圳市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孔雀計劃”,同年,他指導南科大代表隊獲iGEM亞洲賽區金牌(SUSTC-iGEM-B)和銀牌(SUSTC-iGEM-A)。在29歲,回國僅一年的他入選“深圳市優秀教師”。

31歲,賀建奎研製出亞洲首個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三代單分子基因測序儀,其成果被Nature Biotechnology專題報道。

不過賀建奎更是商人。

2012年,28歲的賀建奎回國當年的7月4日,就成立了如今和他一起被大量曝光的公司——深圳市瀚海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這是一家專業從事生物信息分析服務的生物科技企業,賀建奎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和第一大股東,直接持有瀚海基因27.41%的股份,又通過珠海瀚海創夢科技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間接持有瀚海基因5.83%的股份。

根據南方日報報道,瀚海基因在2017年的估值已經達到15億元。在瀚海基因的官網上,有一則今年4月發佈的關於瀚海基因獲2.18億元A輪融資的報道,報道稱“瀚海基因近期已經完成2.18億的A輪融資,由同晟資本領投,希夷資產等五家機構參與跟投。”

昨日下午,上市公司天壕環境接受媒體採訪時確認間接投資瀚海基因,但與公司主營無關,“公司2016年、2017年投資入股了福州紫荊海峽科技合夥企業,實繳約900萬元,由後者進一步投資瀚海基因,公司主營還是公共事業、環保業。”

賀建奎的瀚海基因不僅獲得了上市公司的間接投資,也獲得了政府方面的資助。深圳市2015年技術開發項目(第四批)公示名單顯示,當年深圳市瀚海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單分子測序技術及研發項目獲得深圳科創委150萬資助金額;在公開可查的“2019年深圳市工程中心項目的公示”中,瀚海基因的“深圳市新型測序技術及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獲得來自深圳科創委的450萬資助。

新京報記者從南方科技大學獲悉,賀建奎於2012年來到南科大生物系,2018年初,賀建奎由於創業比較忙,沒有時間教學,提出停薪留職。

基因编辑婴儿发酵:和美医疗急澄清 曾和瀚海基因有交集

27日晚間,新京報記者探訪南科大賀建奎辦公室。

新京報記者 林子 楊礪 陳維城 陸一夫 編輯 嶽彩周 梁緣 校對 柳寶慶 李立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