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可以長期吃補中益氣丸和參苓白朮散健脾嗎?為什麼?

中醫杜川


脾胃病調理,用湯藥最宜。用成品藥,沒有很合適的。成品藥的弊端比較多。那麼這兩種藥有哪些弊端呢?

補中益氣丸對於內臟下垂的患者比較合適,但短時間內服用可以,不能長期服用。因為補中益氣丸的方子是存在偏弊的,它的偏弊是什麼?就是補中益氣丸的成分裡面含有柴胡這味藥,會散人肝氣,使人肝氣渙散。



如果長期服用有柴胡成分的成品藥,會造成人肝虛血燥,具體表現為:牙疼、腰疼、眼睛畏光、男性遺精、女性血崩、骨質疏鬆、筋骨易斷易折等非常多問題。(這是我調查了大量長期服用柴胡成分藥物的患者發現的,對我的說法有懷疑的也可以去搜集總結,事實勝於一切。)

尤其是含有柴胡成分的逍遙丸,副作用特別重。而補中益氣丸裡面也含有柴胡,但補中益氣丸裡另有黃芪,黃芪封閉人的表衛之氣,一定程度上能抵消一部分柴胡的危害,一定程度上也能掩蓋了一部分柴胡的危害。



黃芪使人表衛之氣不散,這就會使人覺得有氣力,但人的表衛之氣過於緊實,是對人沒有好處的,人的內氣需要與外部相交換。補中益氣丸所用黃芪使人感覺有氣力,但人不可能也不應該總是保持這種表衛緊實的狀態。

人如果總是表衛緊實,寒溼熱諸邪,都很容易在體內積聚。所以表衛的通暢,對人是非常重要的。但人的表衛,也不宜過於渙散。而是需要在一個不鬆不緊的自然狀態,如同人穿衣服的道理一樣。



長期服用補中益氣丸的人,表衛是封閉的。氣不散,自然就會覺得力氣和精神頭足些,這是黃芪的作用。但補中益氣丸還用的柴胡,這味藥對人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它使人肝氣渙散,肝精、肝血都渙散。但是,補中益氣丸中又同時用黃芪,這樣組方的目的也在於防止柴胡開散太過,但怎麼能防止得了呢?

柴胡的開散之性,既散肝氣,又散肝精、肝血。黃芪只能護住人的氣,使氣不散。但只要用柴胡,肝精、肝血都就散了。補中益氣丸的方子,這個危害是避免不了的。



等哪天需要解表的時候,比如感冒了,或者體內積聚了寒溼熱,需要開散邪氣的時候,就必須用麻黃桂枝等藥物解表,一解表,黃芪對人表氣的封閉就衝開了,人體的寒溼熱等邪氣就可以通過人的表衛排解掉。

這時候,人長期服用的含有柴胡成分的補中益氣丸,其中的柴胡對人的肝的危害,就會顯現出來了。其實服用補中益氣丸的人,有的聰明人平常就會感覺出來肝精肝血都是散的,因為筋骨都變脆了,容易骨折筋斷。這都是因為散肝太過,肝不儲精的原因。——《觀心廬醫話》



當人需要解表的時候,常服補中益氣丸者,即使自己比較遲鈍,對藥的體會不敏感,這時候也會感覺到補中益氣丸裡面的柴胡的危害了。表氣一解,被黃芪所掩蓋的柴胡的危害就顯現出來了,這時候即使遲鈍的人也會感覺到牙疼、腰疼、眼睛怕光、遺精、崩漏、筋骨變脆等問題,不會全部有,至少會有其中一種很明顯的反應。

補中益氣丸因為用了黃芪,使柴胡對人的危害就具有一定的隱蔽性。不像另一種使用柴胡的成品藥逍遙丸那樣對人的危害直接而明顯。但補中益氣丸的弊端,同樣也不可忽視。

講述補中益氣丸的弊端就用了這麼大的篇幅,超出我的預想。篇幅所限,參苓白朮丸的弊端我就先不講了。讀者朋友們可以關注我的《觀心廬醫話——百藥評鑑系列》。


觀心自如


首先要說明是,這是兩種常用的補脾益氣的中成藥,不能夠長期使用。因為中藥的使用的原則是中病即止。

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如果脾虛的情況改善以後,就不需要再吃中成藥。

一、補中益氣丸的適應症


補中益氣湯是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東垣所創立的名方。而補中益氣丸是根據該方所製成的中成藥。作用主要是補脾益氣,對脾虛伴氣機下陷各種病症可以使用。比如頭昏、神疲乏力,耐力體力下降,腹脹納差。面色蒼白、精神差,但是舌脈非常重要,一般是舌淡胖苔白,脈沉弱或沉細,可以考慮使用。如果頭昏,身體睏乏,精神差,但是舌苔厚膩甚至苔黃膩,脈沉滑有力,這種情況是體內有痰溼比較重的表現。不能吃這種中成藥的。


口乾舌燥、上火便秘。都是亂吃藥的後果。是人的錯,而不是藥的錯。


二、參苓白朮散的適應症


參苓白朮散是宋朝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的方劑。而此書為官方修訂,可見此方的重要性。主要作用是健脾除溼。針對脾虛夾溼的情況。比如納差、腹脹,大便稀溏、四肢乏力、困重、精神差、面色黃無光澤,舌淡苔白,脈弱。考慮是脾虛夾溼,可以用參苓白朮散但是舌苔厚膩甚至苔黃膩,脈滑有力,痰熱較重,也是不適合的。


這兩個中成藥有相同的成分,都含有人參、白朮、甘草。總體而言都是健脾為主,療效有側重。補中益氣丸升提陽氣為主,參苓白朮以除溼為主。

有針對性的選用,效果更好。一般情況下,這兩種中成藥最好不要聯合使用。當然如果辯證完全不是這兩種情況,就根本不能使用。

更多中醫養生治病,請關注頭條號:中醫杜川


中醫杜川


第一:補中益氣丸

補中益氣丸源自金元四大家名醫李東垣,是中醫補土派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脾胃論》。

補中益氣湯是李東垣的千古名方,從名字可以看出:側重溫補脾胃,補氣。適用於脾胃功能虛弱,氣血虧虛的體質。

下圖第一張屬於典型的脾胃功能虛弱,氣血虧虛,可以用,但不建議盲目用,下圖第一張的情況,建議食療三個月之後,脾胃功能有所改善了,再用補中益氣丸比較合適。這樣身體有一個接受、緩衝的過程。

第二:參苓白朮散

參苓白朮散源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也是個千古名方。這個方子總體上是一個祛溼調理的方子,雖然也有健脾益氣的成分,但是總體上還是祛溼調理的作用。

任何一個藥都不建議長期吃,相比較上面的補中益氣丸而言,這個更不建議長期吃。

舉例:下圖第二個圖片的女士用這個還可以,這個女士脾虛,中下焦有溼氣,尤其是下焦溼氣多一些。

最後提兩個建議:

1. 不建議自己上網盲目用藥。

2. 如果沒有明顯症狀,又想養生調理,建議用藥食同源的藥材,或者食療。




松下童子祛溼茶官方


您好,作為一個養生少女,想給大家分享一些養生乾貨~


為什麼要長期吃呢?不管什麼藥,都不應該長期吃,我們吃藥的目的是為了治病,不是保健。如果症狀有所改善,那就可以停止使用。不管西藥還是中藥,是藥三分毒,過度食用你猜會怎麼樣?


其次還需要對症,如果不適用於這個藥物的功效,吃了反而加重症狀,最好是經過中醫辯證清楚。這兩種藥我來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

01

補中益氣丸


此藥重在健脾補氣,適用於氣虛所致的內臟下垂,便秘,脫肛,月經淋漓不淨,延長。

肉鬆鬆垮垮下垂,面部皮膚下垂,胃下垂,子宮下垂,就是“補中益氣丸”的調理範疇,它有補氣提氣的作用,營造一種託舉的力量,氣慢慢充足,這種託舉的力量建設完善,下垂的位置自然而然就會有明顯改善。





02

參苓白朮散

這個藥可以說是脾胃十分常用的藥物,健脾益氣,利溼止瀉。身體溼氣重,痰瘀,脾胃虛,肺氣虛弱。可用成藥,參苓白朮散。


如果你經常大便不成形,腹瀉,脾虛,就容易直腸子,這類人吃了就排,而且吃啥排啥,就是“完谷不化”,總是不長肉。這類脾虛的情況,就可以用中成藥參苓白朮丸。


獸醫新同學


這兩味都是健脾益氣的。但是作用各有不同。

補中益氣丸作用:

1健脾益氣,有中氣不足,中氣下沉。比如痔瘡,子宮下垂,胃下垂.慢性結腸炎等病人。可以用一段,但也不能長期應用。病癒即止。

2參苓白朮丸也是健脾益氣去溼的作用,有腹脹,腹瀉,舌淡,苔白,舌邊有齒痕。四肢無力,慢性咳嗽,有痰,咽炎。等脾虛之人可以服用。可以吃一段時間。


小寒13124743733


補中氣益湯和參苓白朮散區別:參苓白朮散適用於脾胃氣虛夾溼之證,亦可用於治療肺損虛勞之證,為“培土生金”法中的常用方劑;補中益氣湯可治療脾胃氣虛證外,還能用於氣虛下陷證和氣虛發熱證,參苓白朮散重在補脾除溼,補中益氣丸重在補益脾氣。這2個方是治脾胃病方,需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亢則害,承乃制”,中病即止,不可常服。若它髒累及了脾胃,比喻火生土,木克土,說明有些脾胃病表面是脾胃病,但根本問題不在脾胃。


醫林一尹


如果長期吃沒有不適應感長時間吃不會有問題,這些藥是補藥沒有毒一般來講一個療程就可達到補益作用,但相對虛一點的人吃的時間要長一點不能一概而論。


劉老107409131


學校門衛聽說養生,就天天吃補品,四十歲就死了


用戶61516478785


吃藥要看體質。這兩種藥我吃後都上火。


皂刺


您好,不知道您的詳細身體健康狀況信息,如果您確實有相關問題,建議把握好度,畢竟逢藥三分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