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載導航在遂道里是如何導航的?

超級颶風g


在實際駕車場景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GPS信號比較差的地方,比如說隧道內,地下車庫,高架橋等等。在經過這些路段的時,如果您使用的是手機導航,常常會因信號丟失無法正常工作。而如果您使用的是車載導航,卻能夠保持正常的工作,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雖然手機導航與車載導航都依靠GPS定位,但由於手機內置GPS天線的佈置限制,搜星能力遠遠低於工業級GPS定位的車載導航,經常會出現丟星的情況,更別說在隧道岔口等GPS信號弱的地方,手機導航會直接失去信號。而車載導航則可以依靠內置的慣導芯片,依據“慣性定位”測算汽車的位置,確保導航的正常運行。

那慣性導航又是什麼?

慣性導航是一種通過測量物體在運動情況下的加速度,並自動進行積分運算處理,以獲得運動物體瞬時速度和瞬時位置數據的技術。慣性測量裝置一般包括加速度計和陀螺儀。加速度計是測量物體的加速度,陀螺儀又被叫做角速度傳感器,是測量角速度的。通過這些裝置記錄的參數就可以計算並導航了。慣性導航系統一般安裝在運動物體內部,工作時不用依賴外界提供信息就能進行導航,不易受到干擾,是一種自主式導航系統。

當車輛行駛至一些GPS信號弱的地方時,慣性導航軟件能夠知道速度、車輛的位置、行駛路線等信息參數,結合加速度傳感器提供的加速度,並根據二次積分的方式計算出加速度產生的位移,然後根據初始速度計算出速度產生的位移,進而推算出車輛最新的位置。這樣,即使是在沒有GPS信號的情況下,車載導航仍然可以憑藉慣性定位進行正常工作,這一點是手機導航所不能夠實現的。

在駕車場景中,對是選手機導航還是車載導航的爭論一直很大。隨著車聯網的進一步發展,車機已經不再那個升級麻煩,不能聯網,無法顯示實時路況,交互不便的“擺設”了。市場上已經出現了以“蘑菇智行”為代表的新一代車聯網智能車機。經過近兩年的市場調研與技術研發所打造出的蘑菇智行,不僅擁有“手機導航”的使用體驗,而且以用戶需求為中心,為“車機”賦予了更多的智能屬性。

在硬件方面,蘑菇智行配備了超清大屏、前後雙錄高清行車記錄儀等,能夠滿足用戶日常使用及功能拓展。軟件方面,內置百度、高德、騰訊三大地圖,並採用GPS+北斗雙模高精度定位,實時路況分析輕鬆躲避擁堵。採用全語音AI智能交互,更加安全高效。平臺提供4G網絡支持和免費網絡時長,讓用戶能夠安心享用內置的QQ音樂和喜馬拉雅等豐富的娛樂內容。

現如今,汽車已經不只是一個簡單的交通工具,更成為了人們出行的夥伴,而智能車機則是這位夥伴的智慧大腦。相信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這位出行夥伴會更加聰明,更加智能,更加懂你!相信到那個時候,選擇車載導航還是手機導航就真的不是問題了。


蘑菇智行


車載導航有在線和離線兩種狀態,本人愛用離線版,定期更新一下離線地圖就行,重要的是在遂道里不受什麼影響,短暫的GPS丟失是可以理解的,不影響導航。在線版呢,好處是有適時路況,但會出現卡頓的情況,何況在路上難免會有信號死角。


7A吧


據我自己經驗,導航在隧道里是接收不到信號的,它類似你車裡的收音機,如果收音機有新號,導航也會有信號,如果收音機收不到信號,說明隧道很深,這時導航也不會有信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